读过《三国演义》的读者都知道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故事,其实,关羽并不是疏忽大意丢了荆州,而是丢在他不能兼听不同意见的弱点上。关羽守卫荆州时,东吴吕蒙做了大都督,吕蒙早就有抢回被刘备骗去的荆州的打算,但他心知强攻硬取只会使自己吃亏,于是想办法从关羽的弱点上开刀。正巧,关羽没有亲自守荆州,正在外面带兵攻打樊城,吕蒙一见机会难得,便表面上主动与关羽搞好关系,暗中用计蒙蔽关羽。他诈称有病,让东吴书生陆逊代替自己都督的职位。陆逊刚上任,就以友好的言辞写了一封信,并备了厚礼,遣使拜见关羽,关羽听说后,警惕性一下子放松下来,他还嘲笑孙权说:“孙权见识短浅,竟用孺子为将!”他丝毫没把陆逊放在眼里,认为陆逊奈何荆州不得,反而把荆州守兵抽出攻打樊城。关羽的副将司马王甫、赵累却不这么看,他们认为东吴必有阴谋,苦劝关羽不要轻易撤走荆州守兵。而关羽对东吴近日一系列的行动与迹象没有认真分析研究,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狂妄地认为东吴胆怯,放心大胆地撤走了荆州守兵。但后来事实是,东吴军队渡江夺取了荆州城。
直到此时,关羽对荆州已失守的消息仍不相信,当军中有人私下传言荆州失守时,他听后愤怒地制止道:“此是敌方讹言,以乱我军心!东吴吕蒙病危,孺子陆逊代都督之职,不足为虑!”这是何等的目空一切。后来探马报知实情后,才相信荆州真的丢失了。关羽这才大惊失色,不得已投奔荆州属地公安,岂知公安也已被吕蒙夺取了。在这进退无路时,关羽似乎有一丝觉醒,他对身边的司马王甫深深叹道:“悔不听足下之言,今日果有此事!”
如果说,荆州是关羽大意才丢失的还说得过去,那么,关羽败走麦城则是不听建议所致。当困庄麦城,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之际,关羽决定抛弃麦城,突围去西川。可是去西川如何取道他又拒绝了王甫的正确建议。去西川本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大路,一条是偏僻小路,关羽打算从小路去西川,王甫听后惟恐吴魏在小路设下埋伏,连忙建议部队取道大路。这时,关羽又犯下了一意孤行的老毛病,他固执地不肯听王甫的话,还自信地扬言:“纵有埋伏,有何惧哉!”坚定不移地要走小路。王甫料定关羽此去凶多吉少。纵百般劝阻仍无济于事,结果呢?父子双双遭擒身死。一代英雄豪杰因不能兼听不同的意见而酿成重大的历史悲剧。
一千张羊皮,不如一张狐狸腋窝皮珍贵;千百人俯首顺从,不如一人诤言争辩对事有益。作为一个领导,应该具有从谏如流的雅量,能够听取不同意见,并鼓励下属敢于讲不同意见。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领导者能经常听到不同意见,于己于人都有好处。
唐太宗问魏征:“历史上的国君,为什么有的明智,有的昏庸?”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接着,他列举历史上的人与事说:“秦二世只听赵高的,隋炀帝偏信虞世基,结果耳目闭塞,导致国家灭亡。国君如果能多听各方面的意见,采纳下面的正确主张,下情上达,就会明智;如果只听单方面的话,就会被蒙蔽,就昏庸。”唐太宗听了魏征的话,连连点头称好:“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
9.让出功劳,承担过错
临事接民而以义,变应宽裕而多容,恭敬以先之,政之始也;然后中和察断以辅之,政之隆也,然后进退诛赏之,政之终也。
——《荀子》
不可贪图的恶行,百姓不可为,领导更不可为。“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高明的领导,不但会与下属一起分享功劳,有时还会故意把本属于自己的那份功劳推开让给下属。试问:从此以后,还有哪个下属不肯全心全意替他工作?这是最高级的用人术。身为上司有必要将自己的功劳让与下属。或许你会认为这样损失太大而不愿意。但若本身实力雄厚,足以建功立业,即使想吃亏也是不可能的。
人人做事都希望被人肯定,即使有时未能成功,但始终是卖了力,也不希望被人忽视。一个人付出了却得不到肯定,这是在打击他的自信心,所以作为领导,切勿忽视别人参与的价值。
据《左传》记载,成公二年,鲁国和卫国十分害怕齐国的侵略和征讨,于是跑到晋国求援,请求出师讨齐。晋国大将郤克带领着中军,以士燮为上军主将的辅佐,栾书为下军主将,大举兴师讨伐齐军,解救鲁国和卫国之危,在华泉大败齐国的军队,齐国的车右逢丑父也被晋军活捉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后,晋景公亲临校场慰问几位大将说:“这都是你们的功劳啊。”郤克回答说:“这是您的教导发挥了作用,也是将士们奋战得来的结果,我哪有什么功劳可言呢?”士燮回答说:“是荀庚卓越的指挥,郤克的运筹帷幄,控制全局,我没有出什么力。”栾书回答说:“是士燮的命令如山,是士兵的顽强搏斗,我也没多出力。”作为臣子,作为领导军队作战的统帅,能如此谦逊,不居功自傲,三军将士听到了,纷纷赞颂他们的领导英明。
“不论如何完美的名誉和节操,不要一个人独占,必须分一些给旁人,才不会惹起他人忌恨招来灾害;不论如何耻辱的行为和名声,不可以完全推到别人身上,要自己承担下来,只有这样才能多做一些品德修养。”把功劳推让给别人,把过错一个人揽下来,不仅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明智。
宋景公是一位有道之君。他在位时,心里常被荧惑所困扰。于是就把管理星相的子弗找来问道:“为何荧惑出现在心星上?”子弗回答说:“荧惑,是上天表示要惩罚世人的征兆。心星,是我们大宋的分野。很有可能大祸会降临到君王您的身上。不过不要紧,我们发现得早,可以将大祸提前转移到宰相、百姓、年成上去。”
宋景公说:“宰相,是帮我治国安邦的左右臂,我怎么能让他替我承受祸害呢?君王贤明,才能使天下昌盛,我本就应该爱民如子,却又怎能伤害他们呢?年成不好,老百姓受冻挨饿,这是我做君王的责任啊!既然命中注定有此一劫,那就听天由命,让它自然了结吧。”子弗说:“天空虽然很高,很遥远,但对人间琐事了如指掌。大王您是有道之君,上天一定会为您的肺腑之言所感动,大发慈悲,赏您三次。今晚心星可能就会移开,到那时您的寿命就可延长数年。”果然,当天晚上心星移动了三次。
宋景公心里装着的是天下、百姓,有灾难自己承担,堪为领导的楷模。
10.言出则必行
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迩,见乎远。
——《周易》
“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等等,这些格言数不胜数,说明人们对言行关系非常看重,空口无凭、言行不一的人,向来被人唾弃。言行一致,是做人的学问,也是领导用人的学问。
《诗经》中说:“白圭上的污点,还可以磨掉;语言上的污点,就难以磨掉。”说话守信,行为果敢;有命令就去执行,有禁规就去阻止;法度不轻易改变,制度不轻易变更。领导需要这样来立信。领导立信于上,百姓遵守于下;政令政策行于上,百姓官员行于下。领导示信于人,就能得到人才;示信于国家,就能得到国家;示信于天下,就能得到天下。
普鲁士陆军元帅布吕歇尔是一位诚实守信的将军。有一次,他率领大军在崎岖的山路上急急忙忙地行军,他必须尽快去援助威灵顿。战时一刻值千金。但此时士兵已经疲惫不堪,道路泥泞,部队实在难以快速前进。布吕歇尔不停地鼓励士兵们加油:“快点,孩子们——向前,再快点。”士兵们已经汗流浃背,已经尽力了,已经不可能再快了。布吕歇尔还是不停地鼓励他们:“孩子们!我们必须全速前进,我们必须准时到达目的地。我已经答应了我的兄弟部队,你知道吗?你们千万不可让我失信!”在他的感召下,士兵们一鼓作气,终于准时到达了目的地。
能够征服他人,并获取他人信任,就能成为一位好的企业家,好的领导人。而能够让他人动心的,只有他人本身的利害而已。要想掌管人作为己用,无论是大用还是小用,总要站在对方的利害观点上,为他人着想,不为自己着想,这是一条铁定不移的大原则。
明太祖朱元璋曾经以大胆的行为,使敌人的精壮降兵,都变成自己的骁勇战士。在他起兵攻破采石矶后,长驱直入集庆,水陆并进,先攻破陈兆先的兵营,随即就利用他们。在降兵中挑选精壮骁勇的士兵500人,直接归纳于军中。这500人都感到惊恐不安,朱元璋察看到他们内心的情况后,便筹划着怎样才能让他们安稳而不害怕,信任而不怀疑。最后,决定采取对他们信任,而招致他们对自己信任的策略。在晚上让他们进入营区卫环侍候,自己也解甲就寝,而且把自己原来的人员调开,仅留冯国用一人侍睡在床前。此后,人心大定,都相信了他的至诚。攻打集庆时,冯国用就率领这500降兵,首先冲锋陷阵,在蒋山下打败元军,威逼城下。各路兵马快速奔进,一举攻克南京,这500人确实出了大力,立了大功。所以说,没有威信,就不能役使人;没有威信,就不能使人服从。
言语忠信,行为笃敬,虽是在少数没有开化的民族中都行得通;说话不忠实、不信用,行为不诚实、不笃敬,就是在本乡也行不通!
11.不要诋毁别人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论语》
儒家中庸思想对当官的要求很多,其中最重要一条是“宽”,“宽”就是“和”,“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其内涵十分丰富,充满了大智大慧的深刻哲理。一是主张多样,二是主张平衡,“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提倡宽厚之德,发扬包容万物,兼收并蓄,淳厚中和的“厚德载物”的博大精神。聚集不同的事物而得其平衡,叫作“和”。“和”能产生新事物,五声和,则可听;五色和,则成文;五味和,则可食。推及施政,则必须协调各种利益,综合不同意见,化解复杂矛盾。如果只是相同的事物叠加起来,不可能产生新事物,就不可能生机勃勃,而出现“同则不继”的现象。
将“和谐”用于人际关系,“宽则得众”,以宽和的态度待人,就会取得众人的信任。“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将“和谐”用于政治,则能“政通人和”,促进历史发展,文化繁荣。“和谐”能促进新事物、新思想的产生,能出现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局面。反之,只能是万马齐喑,鸦雀无声。
将“和谐”用于经济,则能促进生产发展,经济繁荣。我国许多朝代的开初,为了给人民一个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机会,都实行一段休养生息的政策。这种“和谐”政策,确实对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过良好的作用。
将“和谐”用于外交,则“协和万邦”,既维护自己国家的独立,又不向外扩张;既不侵犯别国,也绝不允许别国侵犯。这是中国爱好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优良传统。
将“和谐”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则“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人类发展只有合理地利用自然界,与自然界保持和谐,才能维持和发展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才能既满足代内需求,又实现代际公平,与自然界共生共荣、协调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过于自负的领导,常常喜欢用口水来化妆他的部属,例如:“A那个家伙,老是冒冒失失”、“B太邋遢了”、“C是个模范员工”,而他们下这些评语的依据,往往只是来自一两次偶发的事件。像是他对A的看法,是因为有一次A在除夕联欢会上疯狂地歌舞,丑态毕露。而对于C,则是因为他连休假都放弃,每月的薪水又原封不动地拿回家。像这样的论断,实在是过于武断,其可靠性亦可想而知了。
我们发现,即使是最易了解的性格,至少也要使用七个句子来形容,才能明白表示。而一般人所拥有的词汇,都太少了,偏偏又喜欢以这些贫乏的词汇来形容别人。再说,中国话奥妙精深,一句话往往蕴藏数种含义,例如有人以为“有礼貌的人”是指很懂礼貌的人,有些人就会认为是指服装整洁的人,但有时却会令人联想到“死板”、“难以接近”的印象。总之,同一句话给人的感受,往往是不尽相同的。因此,作为一个领导者,要了解语言的重要性,千万不能对人妄下评语,在批评部属的时候,要注意到下列两点:
第一,不要光用形容词,一定要举出具体事实,加以说明。
第二,尽可能做多方面的观察,再下评语。
赞扬也好,批评也好,总之要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不要忽此忽彼;这样,下属才会打心底里接受领导者的批评或赞扬。不分青红皂白的论断,会严重地伤害下属的感情!
“我的部属,脑筋很不灵活,像小张,一件事要讲三次,才知道怎么去做。”像这类的批评,经常会在领导的谈话间出现。一般的领导,喜欢在有事没事时,一一褒贬部属。尤其到了人事考核时,若不挑剔,心里就着实不好过。
的确,部属有不完美的地方,不过身为领导应该列举事实,想出最适当的指导方式,而不是一味的批评,尤其在公司以外的场合,是绝对不能说部属坏话的。假使是诚心想指正他,就应该当面告诉他,而不要让别人听到。否则,要有心理准备,部属将会一个个地弃你而去。还有一些领导,专爱说上司的坏话,尤其喜欢当着部属的面批评上司。这种人满以为自己具有正义感,为部属打抱不平,而事实上,他多少带点毁谤的意味。
除了部属之外,他还会经常跑到总公司,找高层人员作朋友,揭露上司的隐私,像这样的人,在大家看清他的面目后,终会为人所唾弃的。一个正人君子,是不会在他人背后作恶意诋毁的,即使是多么无理的上司,你尽可当面表示不满,绝不能蓄意扯其后腿,这不是一个有涵养的人的行为。
文凭较高、稍有地位或年长者,对这种人也许只会说一声:“哦!他又在发牢骚了。”但对不了解内情,新进的部属,偶尔听到这些评语,无形中就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再说,一些心存诡诈的人,会争着向上司打小报告。结果,非但自己得不到好处,有时反而会尝到意想不到的恶果。
对部属来说,每一个人,都希望选择优良的职业场所,跟随成功的上司,愉快地工作。批评上司,等于是将这种心情破坏了,难免会给工作环境制造一些麻烦或不和谐的气氛。
作为领导,切记在给下属下论断之前,先给自己定下一个客观的标准吧。
12.疑心不如用心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
——《中庸》
人都有自尊心和荣誉感。当人的自尊心受到尊重时,就会产生一种向心力、合作感,就会与社会的人们保持和谐一致的行动。但当人的自尊心受到侵犯时就会本能地产生一种离心力和强烈的情绪冲动,过度的刺激和过度的情绪作用,就会对社会和个人产生极为不良的后果。因此,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格、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才能团结别人,并受到别人的尊重。领导者要带头尊重人,使组织内部人人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从而和睦友好相处,齐心协力完成组织的共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