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才合乎仁呢?孔子说:“出门好像迎接贵宾,役使老百姓好像承当重大祭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加在别人头上。这样就无论治国或者治家都不会有人怨恨你了。”这就是以敬恕之道来说明仁。自己不想做的,不要强加于人,就是以自己的仁心去推及他人,也就是说自己要首先立人,自己首先要达到做人之道。所以孔子回答樊迟问仁时的答案是“爱人”。如果扩充它就是:把自己所想的施于人,这样自己的仁心就更厚实了。两者,就是:“刚强,坚毅朴实,慎言,这种人近于仁德。”又如:“仁德的人,说起话来稳重。”“躬身力行接近仁。”“有仁德的人无忧愁。”“有仁德的人清静恬淡。”“有仁德的人必然勇敢,勇敢的人必然有仁德。”这些话都是“行仁”的条目。做人只要从这些方面去做,就能达到仁的境界了。
仁者能建立事业,能成就仁德。心中存在仁,就能树立道德,就能成就自己。孔子的圣学,以仁为中心主旨,以行仁为最高理想,以成仁为最高境界,三者不能离开片刻。所以孔子说:“有志向和有仁德的人,不会贪求生存而损害仁,只会牺牲生命来成就仁。”又说:“富裕和高贵,是人们所喜欢的,但不用正道得来,就决不接受;贫困和下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不因常理而来到身边,就不要急于去摆脱。君子如果失去仁,怎么能够成就君子之名呢?君子不会有片刻工夫违背仁,即使仓促匆忙之间也一定和仁作伴,颠沛流离之间也一定和仁为伍。”
成为圣人,成为仁人,这是内心的东西,而富贵功名是外表的东西。重视内心,轻视外表的人,就是君子;重视外表,轻视内心的人,就是小人。所以,君子安守仁而达到仁,小人正好相反。
人性的真性真情之所以能保全与扩充,全在于能否守得住仁。所以孔子说:“财富假如可以求取的话,即使市场上的守门人我也愿意干。假如不可求取,还是做我所喜欢的事吧!”推行仁义,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实行仁义”。孟子又说:“知道了它,却不能守住它,虽然得到了它,必然会失去它。知道了它,心中的仁能守住,不是庄严而谨慎地对待它,行动也就没有礼规,也就不是好的了。”这是彻头彻尾的真话。
守住了仁,就能看到人的性情,人的心血;守住了仁,就能看到人的德行,人的威严,人的仪表。行动有礼节,就能看到人的规范与法道。三者结合起来,就可以看到圣人的风范与气象。
有宽宏的度量与宽厚的仁德,就会得到别人的赞赏与信任。圣人以体行天地之道来作为自己的立人之道,体行天地之心作为自己的立人之心。天地之道就是仁道,天地之心就是仁心。
张横渠在《西铭》中说:“乾称为父,坤称为母,我不能轻视!天地给了我的形体,天地统帅着我的性格。百姓与我都是同胞,万物与我都是一体。”大意也就是以天下为一家,以四海为一人,以天地万物人我浑然一体而不分。张横渠又说:“尊重年纪大的人,就能赡养他人的长辈,以及自己的长辈;慈悲孤儿,就能抚爱他人的小孩,也能爱护自己的小孩。圣人的仁德贤惠而清秀。凡是天下的残疾人,孤寡老人,都如我的长辈兄弟一般。时时保护他们,时时帮助他们,使他们快乐而不忧愁,纯粹是一片孝心,一片兄弟之情。违背了仁就是逆德,损害了仁就是盗贼。做恶的人没有才能,这是他践踏了自己做人的形象。”这里所说的意思就是以天地人类为一个大家庭,纯属于《孝经》中的孝子心境,扩大到全人类,以对待父母兄弟的真情,来对待天下,对待全人类,这是何等的仁心慈怀?何等的博大清明?
儒家的理想世界是大同,完全要求以仁来覆盖天下,以仁来承载天下。所以孟子说:“尊敬我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及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我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如果一切政治措施都从这一原则出发,要统一天下就像在手心里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
6.生命的意义在于爱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
人际关系永远是双向的,学人者人恒学之,助人者人恒助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同时,说人者人恒说之,整人者人恒整之,害人者人恒害之,耍人者人恒耍之,虚伪应付人者人恒虚伪应付之。”
人是复杂的存在。除开其生理意义层面对人活动的先天限制,而使其具有不可克服的动物性以外,人还受一系列社会条件的影响与支配。现代社会科学揭示,人在社会集群中生活。作为单独的个体,他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心理、爱好、志趣、经历、出身背景。同时,作为合群的人,他的言行抉择,又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在这种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中,人要始终保持其智性和善心,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是不太容易的。
因而现代道德哲学在颂扬人的优秀品性之时,存在哲学却揭示了“他人就是地狱”的可怕情形。以致于人们都同意,人,“一半是上帝,一半是魔鬼”。可以说,人的这种现代处境,不过是其古典格局演化的结果而已。但是,对人的这种现代结论。孟子一定会大不以为然。确实,人有其局限,如因“放心’而引起的蒙蔽与错失,但根性上的善却可以将之校正、收拾,使人的行动始终围绕善的主轴而展开。
孟子的这种见解,有其认定的有力根据:人都有一颗活泼泼的良心,这颗良心是其为善抑恶的根据所在。反身而诚,进入先觉者行列,两相促进,使他受到普遍敬爱,由此可见,仁人之成为仁人,仁人之获得爱戴,绝非偶然。 如果说以为善为职,成为仁人。那么,他其实也就不只可以成为一个道德楷模。在仁的人格化身高度去看他,他已完全具备王者风范,所谓“为善必王”的意思就是如此。但为善必王还只是为王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为善者真能够为王,需要两个起码条件的共同具备,才显得更为充分:一是具有高尚的善的品质,二是有进入政治权力机制的适当条件。仁人为善未必王,原固多在后者。因此,孟子更关注在其位者为善,及其必然的后果。
人际交往中如何保持最佳状态呢?首先要做到知人明己,就是认识自己与外界的关系,自觉加强自我修养,不断完善自己人格,及时调整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交往中多看别人长处,取长补短;对人要礼貌热情,平等待人,多尊重,少苛求。
互利,是人际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既要感情又要功利,是人际关系的一个常规策略,要求平衡,是人际关系的一个必要条件!人为什么需要与人交往呢?尽管每个人具体的交往动机各不相同,但最基本的动机就是为了从交往对象那里满足自己的某些需求。实际上,人际交往中的互惠互利也是合乎我们社会的道德规范的。
所谓互利原则,既包括物质方面的,也包括精神方面的。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去人们交往中更愿意谈人情,而忌讳谈功利。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求是多层次的,粗略地可以分为两个基本层次:
一个层次是以情感定向的人际交往,比如亲情、友情、爱情;另一个层次是以功利定向的人际交往,也就是为实现某种功利目的而交往。
现实中人们时常会自觉或是不自觉地将这两种情况交织在一起。有时候既是功利目的交往,也会使人彼此产生感情的沟通和反应;有时候虽然是情感领域的交往,也会带来彼此物质利益上的互相帮助和支持。还有,在人的各种交往中,有时是为了满足物质需求,有时则是为了满足精神的需求。
换言之,人际交往的最基本动机就在于希望从交往对象那里得到自己需求的满足。这种满足,既有精神上的,也有物质上的。所以,按照人际交往的互利原则,人们实际上采取的策略是:既要感情,也要功利。
不管是感情还是功利,既然人际交往是互利的,是为了满足双方各自的需求,那么人际交往的延续就有一个必要的条件:交往双方的需求和需求的满足必须保持平衡。否则,人际交往就会中断。也就是说,人际交往的发展要在双方需求平衡,利益均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生活中常常见到有人抱怨朋友缺乏友情、甚至不讲交情。其实说穿了,抱怨的一方往往是由于自己的某种需求没有获得满足,而这种需要往往也是非常功利的。所以,我们不必一味追求所谓的“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友情”,也不必轻率地抱怨别人没有“友情”。我们只需要坦率地承认:互利,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基本原则;既要感情又要功利,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常规策略;需求平衡、利益均等,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必要条件。
当然,圣人除外。问题就在于我们多是凡人。就是做圣人,也该是自己先做圣人,而不该指望别人先做圣人。
7.如何成为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
仁者与天地同在。仁心是天心,也是人心。“用仁德来保存着做人的真心”,也就是保存了天地之本心,保存了人之本心。保存了人的本心,他的仁就不会丢失。扩充它,就会受用无穷。人的仁心,每个人本身就具备,不必到外面寻求。所以孔子说:“仁离我们遥远吗?只要我想到仁,仁就来了。”也就是说,仁不会远离我们的身边,求取就能得到它,舍弃就会失去它。反求于内,仁心自然存在,并且上合于天道。这样,天道也就在我的心中。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美国一位大学教授和他的学生来到黑人贫民窟搞调查研究,其中有一个课题是预测该地区的250名黑人孩子将来的前途。学生们认真地做着报告,几天后,这份报告的结果出来了,但它令教授忧心忡忡。学生们在报告中预测,这250名黑人孩子将来无所作为,只能成为社会的负担。
30年后,教授去世了,他的一位同事从他的档案中发现了当年的那份报告。这位同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来到了当年的黑人贫民窟。他看到,事实并没有报告的结论那么令人沮丧,相反,发生的一切让这位同事佩服得五体投地。原来调查的250名黑人孩子中,除了18人离开故土,无最新消息外,其余的232人都成就斐然,他们当中有的人成为了银行家,有的人成为了大律师,有的人成了为企业家,有的人成为了著名影星。
教授的同事逐个采访了这232人,追问他们何以能成功?这些人说得最多的是:“应该感谢我们的小学教师。”同事费尽周折找到了那位小学教师,此时,她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说话不太清楚,可是有一句话同事能听懂:“I love these children(我爱这些孩子)。”
这个故事让人想到了英国伟大的诗人罗杰斯生前和朋友们谈得最多的一个话题。一个女孩子人见人爱,有人问她:“为什么大家都这么喜欢你?”小女孩天真地说:“我猜,大概是我爱每一个人的缘故吧。”
生命的目的在爱人。我们做人到底拥有多少成功和快乐,这要取决于我们到底付出了多少爱,又有多少人在爱着我们。
做人最博大的自由是爱,做人最富有的财产也是爱。爱的成就无限宽广,因为它能到达一切才智难以到达的心灵彼岸。
爱是一种活动的情感,不是静止的物体。爱是我们生活中一种很特殊的经验,要想拥有它,最佳办法是把它施舍给别人。诚如法国哲学家居友所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的同情、很多的爱心,比维持我们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我们应该把它施舍给别人,这就是生命开花。”
孔子说,仁者爱人。一个人富有宽博的爱心,自然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考虑问题。爱,不仅仅局限于通常的情爱、性爱,宽容大度,给别人多一点同情的理解,也是一种爱。
人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是要有爱人的能力,而不是被爱。我们不懂得爱人,又如何能被人所爱?我们之所以对生命做不到深刻透彻的认识,总认为做人难,是我们还没有意识到爱人的快乐,人与人都是以心交心,以心换心的。爱人的心,自然会被人所爱。
富有爱心的人,不但自己的生活充实快乐,而且能感染别人。你富有爱心,可能并不富有,没有炫耀的地位,没有显赫的声名,没有冒油的财产,但在精神上,你却是天使。
爱心必须具有包容力,容人所不能容,包人所不能包,有宽大的胸襟。你曾经给予过的,不一定就祈求有酬谢,也许,你本可以给予得更多一些。
当爱存在的时候,才感到“活着真好”。不可否认,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周围,总是不断地有报复、争斗、嫉恨、嘲讽、猜疑、欺骗,甚至凶杀等等爆炸新闻发生,但这些肮脏的垃圾在爱的阳光下显得那么空虚无聊,那么可憎无耻。爱把温暖和幸福,带给亲人、朋友、家庭、社会、人类。爱是永恒的主题,持久的构思,多彩的内容。我们不能看到罪恶,就否定这个世界没有爱,就像不能看到礁石就厌恶海洋,看到死亡就否定生命一样。人类之爱是先哲圣贤追求的,也是他们所渴望的,更是平常百姓祈盼的。当人与人之间把真诚、善良、平等、团结、和睦相处、赐惠,这些爱的因素剧变为炽热的能量的时候,世界将不只是一个地球村,而是一个大家庭了。
8.以人格的力量打动对方
温、良、恭、俭、让。
——《论语》
“温”是绝对温和的,用现代的语汇来讲就是平和的。“良”是善良的、道德的。“恭”是恭敬的,也就是严肃的。“俭”是不浪费的。“让”是一切都是谦让友好的、理性的、把自己放在最后的。上面这五个字,也可以说是五个条件。描写了孔子的风度、性格及他的修养。
这五个字包含了许多,也就是中国儒家教人作为一个人,要在这五个字上作重大的研究,多下功夫。五字符串通五经,讲到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字,就又牵涉到中国文化的全体根源。
子贡所讲孔子的温、良、恭、俭、让,是讲孔子的修养,是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之大成,他有了这样高深的修养,他具有救世救人的思想,也就他的千秋大业。千秋大业就是学问思想,千秋事业在当时是很寂寞的,在当时虽并未受人重视,可是德及万世,名震千古。
孔子之所以能获得政治消息,完全是以人格的力量打动对方,使对方国人出于对他的信任,主动透露给他。正因为孔子具有“温、良、恭、俭、让”的品格,所以就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让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合乎客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孔子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以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
孔子认为,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争不到便怨恨别人,以及在名利上贪心不足,都不符合让的原则。据此可知,让这一基本原则形成社会风尚的可贵之处是:就人情而言,长谦让名利地位之风,人们就多学别人所长而鉴人所短。前者可以导人于团结、亲睦、向善;后者则诱人嫉贤妒能。二者的社会效果截然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