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豪杰,除了“仁”,没有别人的条件可以使之立德立业。因为人充满在天地之间,所以说尽是一派生机浩然,一派生趣盎然,一派生意灿然。圣人与天地同仁,所以说圣人与天地同大。又可以说,圣人的德行与天地同高。
仁就是义。儒家将上古圣贤秘传的意旨演化出以“仁义”来作为自己的思想。仁是孔门学说的中心,而义是“行仁”的体现。我国历代圣贤以死守大道,以死殉真理,与以死赴国难的精神,都是从“仁”里面产生的。孟子揭示的浩然正气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都是从“仁”里面培养出来的。
《易经》中说:“立天之道是阴阳,立地之道是柔刚,立人之道是仁义。”仁义的精神,也是人道主义精神。儒家以“实行仁义”著称于世,他们提倡的仁义精神,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博爱精神、正义精神。而道的实质,也是正义的实质,即义不容辞,该进时就进,该退时就退,该行时就行,该止时就止,该生时就生,该死时就死。
人的行为,如果是有条件的行为,有目的的行为,便是功利的行为;只有无条件的行为,无目的的行为,才是有道德的行为,才是行道、行义的行为。这些行为是人与禽兽不同的地方。人如果不了解道德仁义的内涵,为了苟且偷生而抛弃仁义,这与禽兽有什么区别?
仁者爱人。子张向孔子请教仁,孔子说:“要是能够在天下实施五种品德,就是仁了。”子张请问哪五种品德?孔子说:“谦恭、宽厚、信诚、敏捷、施惠。谦恭就没人欺侮,宽厚就获得群众,信诚就有人任用,敏捷就做事有功,施惠就足以任用。”
《易经》中说:“易经所教导的,是效法天的大公无私,克制利欲,安于各自的环境,敦厚仁爱的本性,而能博爱万物。”仁为爱的本体,爱为仁的实用。只有仁者才能爱人,爱人就得到人;只有仁者才能爱国,爱国就能得到国家;只有仁者才能爱天下,爱天下则得到天下。
《易经》中又说:“天地最伟大的德行,是使万物生生不息,圣人最大的宝物,是崇高的地位。怎样才能保守地位呢?要博爱;得到多数人的拥护才能守住地位。又怎样才能使人聚集呢?要靠财富。因而,治理财富,端正言行,使人民分辨是非善恶,禁止人民为非作歹,就是道义。”儒家说人必然说到仁。韦昭注解说:“博爱的人是人。”道家庄子认为爱人利物叫做仁。贾谊说心兼有爱人叫做仁,所以说仁者爱人。爱人就没有偏颇、没有遗弃,这样天下就归顺了。所以孔子说:“所谓仁,非但自己要站得住并且让别人也站得住,自己要通达并且让别人也通达。能够就眼前近事取譬做去,可说是实践仁的方法了。”
2.一个有教养的人不会瞧不起别人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论语》
只有仁者才能喜好人,才能厌恶人。为什么只有仁者才能好人,能恶人呢?因为仁者爱人、不怀偏私。仁人,当自己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爱时,他会反问自己是否有问题;治理别人却未能治理好,他会反思自己是否聪明;以礼待人却得不到相应的回答,他会反而更加敬爱别人。
孔子见到穿丧服的人和残疾人,虽然这些人年纪比自己小,他也要站起来,以示敬意。有一次,一个盲人乐师来见孔子,孔子迎接他,走到台阶上时说:“这是台阶。”走到坐席边时说:“这是坐席。”大家都坐下后,孔子告诉乐师自己在这里。对老弱病残者的关爱与尊重难道不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仁在现代社会,就是对人的普遍尊重,不怀偏见。
《汉书·董仲舒传》曰:“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正因为仁者无私、无怨、无敌,所以最能做到喜欢好人,憎恶坏人。
这是仁的体用并讲。孔子说真正有“仁”的修养的人,真能喜爱别人,也真能够讨厌别人。“好”就是爱好的“好”。“恶”字读去声,照现在的国语读法是读作第四声,就是厌恶的意思。我们读历史,有“善善恶恶”的话,上面的“恶”是厌恶,可恶的恶;下面是恶的本字,很坏的意思。过去的古文以及许多奏议中,有“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的话,等于说喜欢这个有才干的部下,但又不能提拔他、奖励他;讨厌那个坏的部下,而又不能去掉他。
一个人真有了仁的修养,就不会特别讨厌别人了,对好人固然要去爱他,对坏人也要设法改变他、感化他,这样才算对。所以说一个真正有忠于仁的人,看天下没有一个人是可恶的,对好的爱护他,对坏的也要怜悯他、慈悲他、感化他。
一个人如果能够生活在仁德的环境中,那么一定会感到幸福与安详。乡里的仁风,是各个家庭共同建立的。有了仁风,居民相互团结,互助友爱,和睦共处,谁也不会跟谁过不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怎么能够不幸福呢?从这个角度上讲,居住生活,如果不选择具有仁风的乡里去居住的话,那实在是不明智的。
当然,我们再深层地理解一下,如果我们所交往的朋友都是仁厚的人的话,那么我们的生活也一定会幸福自在的。否则,我们的朋友全是奸猾狡诈之徒刑,整天都是尔虞我诈,我们自己又怎么能够安心生活,享受人间的美好生活呢?所以,孔子才会发出感叹道:“里仁为美!”
心中没有仁爱之术的人,从心底上不会热爱其他的人,不会遵守礼仪道德,所以他决不会长久地处在困窘的地步,一定会想方设法使自己富有起来,膨胀起来;他不会长久地处在欢乐之中,因为安乐一久,他就会心生邪念,叫做饱暖思淫逸。一旦放纵自己,就可能害人害己。所以,仁术对于一个人来讲很重要,那就是他的本性或者素质。
而仁爱的人心存善良,热爱同类,以及其他,所以会安于仁道。即使是自己长久地处在穷困之中,那也没有关系,只要不妨碍自己做人就行了。他们没有贪欲,所以无处、无时不能生活幸福;纵然生活富有,那么他们也不会因此而放纵自己,或者铤而走险,或者依势凌弱。而智慧的人,正是因为认识了仁义道德有利于自身或者人类的发展,所以才会义不容辞地去实践。小聪明的人为财而害人,终于害己;大智慧的人为仁而富贵,利人终于利己。
而真正的君子的标志,就是仁德。一旦离开了仁德,那么君子也就不会是君子了;没有了实质,标志自然也就没有了作用。因此,即使是顿饭的时间,君子也不会违背仁德;即使是匆忙急遽之间,颠沛流离之际,他也不会离开仁德。可以说,仁德是君子的真实生命,他的一切事业和成就都是依靠仁德的结果。
正是因为仁德之难行,所以行仁德者才为君子,小人是不行仁德的。放眼望去,茫茫人海,孔子没有看见喜好仁德的人,也没有看见什么憎恶不仁德的人,所以不胜感慨。喜好仁义,那么行为完善贤良,天下的人都会逐渐响应,自然再好不过了。不喜好仁义,只要厌恶不仁道,那也好啊。他不喜欢那些不仁道的事情被施加在自己的身上,那么不仁道的事情也会慢慢绝迹的。只要你努力去实施仁德,天天进步,没有谁力量不足够的。
仁德只是一心,只要诚心诚意地办任何事情,几乎不需要任何额外的力量。孔子说他没有见过行仁德而力量不够的人,那就是说,天下的任何人都可以实行仁德之道,而且会有所成就,就看你去做不做了。
3.仅有仁爱之心还是不够的
仁足以使民不忍欺,智足以使民不能欺,政足以使民不敢欺。
——王安石《三不欺》
依照《中庸》的讲法,智、仁、勇是用来充实人道的动力;仁、义、礼是被充实的内容。由于人有了血肉气质和心灵智慧才能谈及智、仁、勇,并非血气心知之外,另有天所给予的智、仁、勇。在人伦关系和日常生活里,才能谈及仁、义、礼。没有人伦日用,也就没有所谓的仁、义、礼。血气心知是从阴阳五行之气那里划分出来的,于是形成本性的基本因素,因此《中庸》说“天所命令规定的是性”。人伦关系和日常生活都属于血气和心知相关的事,因此《中庸》说“根据性所具有的特征去处事就称为道”。
智,就是指不受迷惑;仁,就是指没有私心;勇,就是指能够自强。若无法做到不受迷惑,没有私心及自强不息,那就不能说具有智、仁、勇三种德性。
智、仁、勇既然是用来推行人道的,那么这三者就是诚。倘若智、仁、勇还无法达到诚,那就是不智、不仁、不勇,如此又怎能叫智、仁、勇呢?
元朝蒙古族入主中原后,贤相耶律楚材有一句常挂在嘴边的名言,即“兴一利不如除一害,生一事不如省一事。”耶律楚材文功卓卓,他任过元太祖成吉思汗、太宗窝阔台的宰相,为使元的专制政治适应于中国的统治,维护各民族的生命财产,加强民族融和等等,他确实费过苦心。从他上面的这句话,就可想见他当时的治国之术的高超。在当时特别的历史背景下,中央集权统治下的各种矛盾非常尖锐,可谓危机四伏。为此,为了加强统治,就必须采取怀柔政策,行中庸之道。一方面加强民族团结,一方面休养生息,尽量以经济建设带动政治的展开。为求得政治统治的平衡,耶律楚材将自己的治国方针浓缩为上面的那句话了,这是非常贤明的作法。中国人甘心情愿地受平衡感的支配,不管工作上或日常生活态度上,都极力避免走极端,总希望四平八稳,这种希望有它独特的可贵之处。
兴一利不如除一害,生一事不如少一事,体现出中国人的中庸心态。虽然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及“东方不亮西方亮”充满睿智、哲理性的通俗民谚,但自有文字记载,中国人就追求持续的、永恒的平衡。中国人不怕失落,不怕一时一地的损失。曾几何时,我们的国土遭受过列强铁骑的践踏,我们的肉体遭受过坚船利炮的创伤,但是我们在与强盗、土匪的搏击中炼就了坚强的民族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使我们巍巍如长城而屹立不倒。这是一种“失而复得”的平衡。我们深知“落后就要挨打”的残酷生存法则,因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就落到了每个中国人的行为之中。吸引与排斥、正流与异化、割裂与归流、改良与保守、激进与稳健、功利与平淡、盲目与清醒、堕落与升华、停滞与跳跃,等等,都将在这种“行动”中走向中庸。
4.怎样赞美才是最恰当的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
赞美别人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所谓的“拍马屁”、“阿谀”。“谄媚”,都是技艺拙劣的高帽工厂加工的伪劣产品,因为它们不符合赞美和恭维的标准。
高帽尽管好,可尺寸也得合乎规格才行。滥做过重的高帽是不明智的。赞扬招致荣誉心,荣誉心产生满足感,但人们发现你言过其实时,常常因此感到他们受到了愚弄。所以宁肯不去恭维,也不宜夸大无边。
过分粗浅的溢美之词同时会毁坏了你的名声和品味。不论用传统交际的眼光看,还是用现代交际的眼光看,阿谀谄媚都是一种卑鄙的行为。正人君子鄙弃它,小人之辈也不便明火执仗应用它,即使被人号称的“拍马行家”或’“马屁精”,也会对这种行为嗤之以鼻。
在美国有一位农场主,由于他的勤奋与智慧,使得他所种的农作物每一年都获得当地农会竞赛的最高荣誉“蓝带奖”,而得奖后他也一定将他所获奖的最佳品种分送给他的邻居们。大家都觉得奇怪,难道他不怕别人获得了他得奖的品种,因而在下一次的比赛中胜过他?
他解开了大家的疑问,微笑着答道:“我无法避免因风吹而使邻居的花粉飘到我的田里。倘若我不将好的种子分享给每个邻人,那么飘过来的花粉不好,也必然会使我的田地产出不好的品种,惟有在我周围的品种都是好的,才能保证我的田里产出最好的品种。而我在得奖之后,不会就此松懈偷懒,坐享其成,仍然继续努力研究改良,因此我能连续不断地获得最高荣誉,当别人赶上我去年的水准时,我早已又往前迈了一大步。所以我从来不担心别人超越我,相反,若有人超越我,将带给我精益求精的动力,让我追求更大的进步空间。”
听到他如此自信的解释,令人不得不赞叹他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是实至名归的冠军。反观我们周围有许多做得不错的伙伴,常常敝帚自珍,吝于分享,深恐别人知道了自己的成功方法,将超越自己。如此不但伤害了彼此的人际关系,也造成孤僻小气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丧失了自己再成长再进步的环境与动力。
在现实的交往中,大凡向别人敬献谄媚之词的人,总是抱着一定的投机心理,他们自信不足而自卑有余,无法通过名正言顺的方式博取对方的赏识,表现自己的能力,达到自己的目标,只好采取一种不花力气又有效益的途径——谄媚。
恭维话要坦诚得体,必须说中对方的长处。人总是喜欢奉承的。即使明知对方讲的是奉承话,心中还是免不了会沾沾自喜,这是人性的弱点。换句话说,一个人受到别人的夸赞,绝不会觉得厌恶,除非对方说得太离谱了。
奉承别人首要的条件,是要有一份诚挚的心意及认真的态度。言词会反应一个人的心理,因而轻率的说话态度,很容易被对方识破,而产生不快的感觉。
背后称颂效果更好。罗斯福的一个副官,名叫布德,他对颂扬和恭维,曾有过出色而有益的见解:背后颂扬别人的优点,比当面恭维更为有效。
这是一种至高的技巧,在人背后称扬人,在各种恭维的方法中,要算是最使人高兴的,也最有效果的了。
如果有人告诉我们:某某人在我们背后说了许多关于我们的好话,我们会不高兴吗?这种赞语,如果当着我们的面说给我们听,或许反而会使我们感到虚假,或者疑心他不是诚心的,为什么间接听来的便觉得悦耳呢?因为那是的赞语。
德国的铁血宰相彼斯麦,为了拉拢一个敌视他的属员,便有计划地对别人赞扬这部属,他知道那些人听了以后,一定会把他说的话传给那个部属。
别像一个暴发户花钱那样,大手大脚地把高帽扔得到处都是。对于不了解的人,最好先不要深谈。要等你找出他喜欢的是哪一种赞扬,才可进一步交谈。最重要的是,不要随便恭维别人,有的人不吃这一套。
赞美别人,首先要让人乐于相信和接受,便不能把傻孩子说是天才一样的离谱;其次是美丽高雅,不能俗不可耐、低三下四,糟蹋自己也让别人倒胃口;再者便是不可过白过滥,毫无特点,不动脑子。
5.如何得到别人对你的爱
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欲人之从己也,必先从人。
——《战国策》
什么是为仁之道?孔子回答颜回问仁时说:“约束个人言行归于礼制叫仁。要是一旦能够约束个人言行归于礼制,那么天下就归于仁德了。实行仁德全由自己,还由别人吗?”颜回又说:“请问约束个人言行归于礼制的要领是什么呢?”孔子说:“不合礼的不看,不合礼的不听,不合礼的不说,不合礼的不做。”颜回说:“我颜回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着这话去做。”
这就是说,做到四条,就可以去行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