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是容易的,但能够做完一件事就不那么容易了。有的人,头脑热一些,没有估计到困难,困难一出现,就退缩了;有的人头脑冷静一点,估计到了困难,可没估计到困难有那么大,也退缩了。眼看就要成功了,一步之遥,一纸之隔,可就是挺不住了,结果,前功尽弃。孟子说,一个人的作为就像挖井一样,挖呀挖,没水,再挖呀挖,还是没有水。眼所就要见到水了,他却停了下来,再也不愿挖了。这不是井抛弃了他,而是他抛弃了井。不是他的力量不够,而是他的意志不坚啊!
只要我们经营好自己的位置,那么周围的一切就会以我们为中心,或是离我们而去,或是绕着我们旋转。位置本身其实并没有多少差别,但不同位置上的人在审视同一个物体时却往往会有不同的印象。
在演员的位置上,就要学会表演,在观众的位置上,就要学会欣赏。社会是个大舞台,而我们却总是分不表我们到底是在表演还是在欣赏。站在父母的位置上,就能多一份爱心和耐心,多一份永不熄灭的希望;站在儿女的位置上,就能多一份真情和深情,多一份永不消减的愧疚。只有处在别人的位置上时,也许才会理解别人,才会留恋自己的位置。一个既不理解别人,又对自己的位置毫不留恋的人,就很难在别人的心目中有什么位置。当然,这同时也意味着,任何时候不要以自己的位置炫耀自己,任何时候都不要以别人的位置贬低别人。
任何一个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都是由劳动人民的滋养和长期的历史文化孕育而成的。从中国历史上看,黄帝百战征伐尚武的精神,唐尧虞舜禅让的精神,大禹治水的精神,汤武除暴安良的精神,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的精神,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精神,及汉唐元时代开拓边疆的精神,没有不是以刚健精神、积极精神陶冶熔铸而成的。
只有刚健精神才能成全仁德,只有积极的精神才能获取道义。孔子以“智、仁、勇”推行美德,推行天下的大道,实际也是以仁为中心。以智能知仁,以勇可行仁。怀仁的人则刚毅,所以“只有怀着仁德的人,才能爱人,才能恨人”。怀仁的人则勇敢,所以能“当仁不让于师”。谈到仁,必然谈到人,这绝不是个人主义的思想,而只求成就一个自我,它包容万物,所以能“自己想立人就能立人,自己想达人就能达人”。能够以“天下为公”,必然能使“老人有所归宿,儿童有所成长,壮年有所作用,鳏、寡、孤、独、残疾人,都有所供养”。所以说仁的精神,实际含有群体精神,服务精神,利人精神,利世精神。
每个人都是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修炼自己。孔子说:“有智慧的人没有迷惑,有仁德的人没有忧愁,勇敢的人没有畏惧。”儒家的大仁、大智、大勇精神,与‘成仁取义’的精神,都是要人们认识仁德,成全仁德;认识正义,成就正义;认识“成仁取义“的真理,成就这个真理。因为只有认识确切,才能做的真实,才能产生浩然雄浑的正气,才能面临生死时都不肯改变自己的节操。
做人做事只要实践儒家提倡的行仁行义精神,就能产生刚健精神,大无畏的精神,不怕死的精神,为国家为民族敢于献身的精神。
《中庸》中记载:子路问孔子:“怎样才算是强呢?”孔子回答说:“你问的是南方的强呢,还是北方的强呢?或者还是你认为的强呢?用宽容温和的方法去教化别人,对于蛮横无理的人也不加以报复,这是南方人的‘强’,君子就属于这一类;经常枕着刀枪、穿着盔甲席地睡觉,上战场毫不惧怕,拼杀而死也不后悔,这是北方人的‘强’,性格强悍勇武有力的人属于这一类。所以,君子善于在人际间协调,又决不随波逐流,那才算得是‘刚强’!君子信守中庸,独立而不偏不倚,那才算得是‘刚强’!国家政治清明,遇艰难不变志向,那才算得是‘刚强’!国家混乱,社会动荡,君子到死不改变品德和信念,那才算得是‘刚强’!”这就是孔子“发强刚毅”、“齐庄中正”的圣贤气象。
做人能“自强不息”,就能克服困难、战胜敌人,不受自然的淘汰、社会的淘汰。这种刚健自强的民族精神,就能产生不妥协、不屈服的精神,就能产生不同化、不投降的气节。能使人屈服而不向人屈服,能使人同化而不被人同化,这是英雄豪杰的一大特点。
12.唤起他人的自尊心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气已不仁。皆不属己。
——程颢《遗书》
与人相处,要尊重对方;求人办事,要顾及对方的自尊心,这是为人处世的最起码的原则。白居易有诗道:“与君白黑太分明,纵不相亲莫见轻。”你就是与人的差别很大,如黑白一样分明,但也不要因此而互相瞧不起。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他居南阳隆中的时候,地位很低,不过是个耕读山野的小人物而矣,他本无心做官,可是被刘备礼贤下士、三顾茅庐之情感动了,不得不放弃了不当官的初衷。刘备见到诸葛亮,推心置腹谈及天天下事,并说自己才疏学浅,智商低下,难以达到志愿,敬请先生出山,好请教你的计谋。于是,便毫不费力地赚到了诸葛亮,得到了他鞠躬尽瘁的帮助。
当刘邦同项羽先后到达关中时,刘邦的十万大军驻扎在灞上,项羽以四十万大军驻扎在新丰鸿门,项羽正愤怒地想攻击刘邦。这时如果开始攻击,消灭刘邦则易如反掌。刘邦自知敌不过项羽,便向张良讨教计谋。张良疏通项伯之后,刘邦便带着百多人,骑马到鸿门拜见项王。刘邦拜见时说:“臣下我对将军,愿同心协力攻杀秦烟,将军您战河北,臣下我战河南,然后不敢自作主张,先入关破秦军,得等您到后才能决定。现在有些小人们却说,将军与臣下我有隔阂。”因为刘邦能抑制自己而称臣,对项王很恭敬,所以唤起了项羽的自尊心。虽然在宴席中,范增和项庄数次想杀掉刘邦,而项羽始终不同意这么做。后代人们说刘邦没有受到杀害,就在于他能压制自己,赞扬他人,才躲过这一劫。
一般情况下,单独交谈时的称誉,还不如在坐时,当着众人对他的称誉。最好的方法是他不在时,在大庭广众这下对他的称誉,这会使你所称誉的对象受到莫大的鼓舞。另外,一个人的说话和听话的态度,也足以恭维人,也能让他服服帖帖地倾向你。
大观园里薛定钗和林黛玉相互心存矛盾,使小性子的林妹妹对世故圆滑的宝姑娘既鄙视又嫉妒,对她的言行举止常常嗤之以鼻,反唇相讥。可有一次宝钗批评了黛玉,黛玉不仅心服口服,日后还“大感激”宝钗,以为“往日竟是我错了”。那么,宝钗究竟是如何使黛玉“心下暗服”的呢?
有一次酒宴上,众姐妹们行酒令,慌乱中黛玉脱口而出《牡丹亭》中一句唱词。在当时,《牡丹亭》在禁书之列,阅读是犯忌讳的。宝钗觉察后,暗记在心,事后单独找黛玉进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致使黛玉大为感动,竟改变了对宝钗“心里藏奸”的看法。
宝钗的作法极好地保护了黛玉的自尊心,其一,她注意选择纠正对方错误的时机。当她听黛玉念了《牡丹亭》唱词之后,只是“回头看看他”,并未声张,也没在事后匆匆进行批评,而是事隔数日才找黛玉谈。这与黛玉的“若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的”态度相比,自然是大度多了;其二,注意形成良好的谈话氛围。宝钗用玩笑的口气开头:“你跪下,我审审你”,“你别装憨”,而并不一本正经,非闹了个一塌糊涂不可;其三,以心比心,平等相待。宝钗见黛玉央求“不要告人”,她并不往下追问,而是推心置腹地说:“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怕看正经书”,而后又讲了一番作封建淑女应遵循的立身准则,最后说:“既认得了字,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宝钗这番话,将人比己,以己替人,缩短了自己同黛玉的距离,达到心理相容,思想上产生共鸣。如果宝钗自以为真理在手,居高临下,不懂得唤起和保护黛玉的自尊心,谈话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13.怎样让上司喜欢与认可你
得志在喜,不可不戒。
——董仲舒《春秋繁露》
对于许多聪明人来说,人生的最大害处不在外部,而在自己。一旦做出一番事业,就难免要居功自傲,而这样做的下场往往比无所作为的人更惨,更不社会和他人接受与容纳。所以,一个有修养的人,应该知道“道不远人”的中庸处世智慧。因此古人很注意,不论任何好事,都要守住自己的本分,绝对不可以功高盖主,否则轻的招致他人怒恨,重的甚至惹来杀身之祸。自古以来,如果能与别人共同拥有完善名凶,就可以避免意想不到的加害,事实证明,只有像张良那样功成身退,善于中庸的人才能防患于未然。同样对那些可能玷污行为和名誉的事,不应该全部推诿给别人,主动承担一些过错,引咎自责,具备这样涵养德行的人才算是完善而清高的人。
汉元帝刘爽上台后,将著名的学者贡禹请到朝廷,征求他对国家大事的意见,这时朝廷最大的问题是外戚与宦官专权,正直的大臣难以在朝廷立足,对此,贡禹不置一词,他可不愿得罪那些权势人物,只给皇帝提了一条,即请皇帝注意节俭,将官中众多宫女放掉一批,再少养一点马。其实,汉元帝这个人本来就很节俭,早在贡禹提意见之前已经将许多节俭的措施付诸实施了,其中就包括裁减宫中多余人员及减少御马,贡禹只不过将皇帝已经做过的事情再重复一遍,汉元帝自然乐于接受,于是,汉元帝便博得了纳谏的美名,而贡禹也达到了迎合皇帝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