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是“威武不能屈”。1946年7月,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闻一多也遭到各种卑鄙下流的诬蔑和恐吓,处境十分危险。别人劝告他暂时隐蔽,他却表示:“事已至此,我不出,则诸事停顿,何以慰死者?”“万一怎么样,我也顾不了”。7月15日,闻一多在云南大学礼堂亲自主持会议,请李公朴夫人报告李先生殉难经过,两三干听众潸然泪下和一小撮特务抽烟说笑形成强烈对照,闻一多压抑不住心头悲愤,“拍案而起”,即席发表演讲。在回家的路上,闻一多也被反动派暗杀。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了闻一多:“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文章用敌人的凶残表明“威武”,以“拍案而起”、“不愿屈服”表明“不能屈”。
儒家追求“求善与求美-讲道德重教化的精神”,孔子提出尽善尽美、文质彬彬、中和之美,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人格,正是儒家强调真善美的统一价值原则培育了讲道德、重教化的民族精神,为中国人树立“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的正人君子观念、建立道德观念、协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培育中华礼仪之邦起到了根本的指导作用。
六、道不远人——如何让自己被他人接纳与认可
1.怎样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中庸》
子思对孔子的“中庸”思想作了充分地发挥,把“中庸”的概念从“执两用中”的方法论提高到世界观的高度,认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是说,“中”与“和”乃是宇宙中最根本、最普遍的法则。遵循着这一法则,让事物平衡、和谐地发展,就可使天地万物各得其所,繁荣兴旺。由于这样,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因为“道不远人”。但要认识这个虽“不远人”、但又“费而隐”的“中庸之道”却又是不容易的:“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有所不能焉”,这就要求人们必须融进社会、融进群体。
怎样去实行“中庸之道”呢?子思提出“率性”以行的方法。这是对孔子的“内省”、曾子的“自省”思想的发展。“率性”以行是“中庸”的前提,是“天命之谓性”,即肯定“中庸”这种“至德”原出于人的天赋本性。这种本然之性的最佳状态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即人们的思想感情,当蕴藏于心时是中正不偏的,表露出来又合乎节度,无偏激之蔽。所以当人们循性以求时,就会使自己的言行合乎“中和”这个天地间最根本的普遍法则,这叫做“率性之谓道”,把握好了这一点就会被人接纳。
子思认为本然之性的最佳状态是不可能自发实现的,所以要戒慎恭谨,按伦理道德以律自己,以保证自己的行为不背离“中庸之道”这个普遍法则。这就要求人们既要尊重天赋的德性,又要努力于后天的学习,这就叫做“修道之谓教”。只有通过这样的主观道德修养,就可以做到“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神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即把天赋本性中的普遍原则和学问思辨、为人处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一言一行都无“过”与“不及”,随“时”以处“中”。这样,“中庸之道”这个普遍原则就成为“君子遵道而行”的行动指南了。
有一个著名的实验:给两个人100元,由甲决定自己拿多少,乙决定自己是否接受甲的分配方案。如果乙接受甲的分配方案,则双方按照方案各拿各的钱;若乙不同意甲的提议,则两个人都一无所获。
如果按照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自己拿99元,给乙1元,而且告诉乙应该接受这个提议,毕竟得到1块钱比没有钱要好,但现实的情况是,这样的提议往往要遭到乙的反对,而使两个人什么也得不到。甲这样的提议是反中庸的,档次拉得太大,它使乙非常气愤而加以反对,宁可自己得不到这1元钱,也不让甲得到那99元。因为乙觉得这种分配方案虽然能够给自己带来1块钱的好处,但不公平程度太高,所以宁可不要这1块钱,也不让甲“吃独食”。乙这样做不仅考虑了利益问题,还着重考虑了公平问题。
这个实验里,双方都能够得到钱而且都很高兴的分配方案,是甲提出来两人平分,这是最公平的分配。但大多数人的方案都在70:30和60:40之间,很少有人提出99:1的方案。这说明作为甲的一方,除了考虑自己的福利增加问题之外,也还得慎重考虑公平问题,也就是权衡对方能够接受的不公平程度。
因此,要真正地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仅有自利是不够的,还必须利他。所以想得到利益,必须付出。为别人付出看起来不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这种不能最大化,是在显示公平的条件下不能最大化。在兼顾公平的情况下,虽然不能实现自己利益理论上的最大化,但比起显失公平条件下自己利益的最终损失,自己的利益还是能有所增加。所以,要爱自己,还要爱别人。
在美国CNN的大股东泰德·特纳在1997年9月,宣布要捐出10亿美元,这是他当时净资产的三分之一。他要送给素不相识的人,指定这笔巨资的受益者是联合国,要用于处理人口控制及传染病防治等事务。特纳为什么要给联合国捐助这么巨大的一笔资金?他直言不讳地说:“我发现,我越是做好事,钱进来得越多。”他这样说没有任何羞耻感,也表示他捐助慈善事业的动机不纯。特纳相信,在给联合国捐助了10亿美元之后,自己的财富只会有增无减。他这次出手很大方,而且看起来毫无私心的捐助使他赚得了无法计量的人缘。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自从他给联合国送了这笔大礼以来,他的财富直线上升,光是美国在线并购案就带给他单日30亿美元的增值。到2001年的时候,他的身价已经达到90亿美元,是他1997年9月决定给联合国捐助10亿美元时家产的整整3倍。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即使是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看,我们也要记得,除了利己,还要利他。这是中庸的智慧。虽然我们大多数人没有富裕到可以随意给别人捐献巨资的程度,但我们还是尽可能地给别人以关爱,使自己的生活因彼此之间的关爱而充满幸福和快乐。
2.好人缘比能力更能成就事业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个城池,内城城墙方圆三里,外城城墙方圆七里,包围着攻打却不能拿下。既然能够包围着攻打,交战双方必有得天时的;如果得了天时仍没有打胜,证明这一方的天时不如另一方的地利。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不是不锋利,盔甲不是不完备,但是却放弃了城池,逃走了,证明地利之便,不如人和重要。因此说,欲让民众安居乐业,不在于划定边界,限制来往;欲使国家稳固,不在于山川河流的险要;欲威震天下不在于武器设备先进无比。得道的人自然会得到众人的拥戴,失道的人自然会受到众人的摒弃。失道到了极点,就连亲人也会背叛他。得道到了极点,整个天下都会归顺他。带领整个天下的归顺之人去攻打那众叛亲离者,贤人君子不打则已,如果攻打,肯定获胜。
得天时比不上得地利,得地利比不上得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事实如此。
中国儒家学说奠基人孔子历来主张“和”。它将先哲“和”的思想,用于政治、经济方面,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于倾。”。其中“和无寡”意思是说一个国家在政治上做到“和”,则在经济上“贫”不致缺乏。孔子的弟子冉有亦有句名言:“礼之用,和为贵。”认为维护等级、贵贱的“礼”的社会作用主要在于“和”。继孔子之后,孟子也倡导“和”。孟子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天地人三才中,孟子重人,重“人和”。孟子认为,“得到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以民心的背向作为战争胜负和政治成败的关键,就是“人和”思想在军事、政治学上的应用。孟子重“和”,还在于它在天人关系上提出系统的“天人和一。”观点,这是中华民族深邃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和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
儒家的“三才之道”至少可以追溯孟子所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后来的荀子也说要“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还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易传》则明确讲天、地、人三者的统一,提出“三才之道”。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吸收了这一思想,其中说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齐民要术》要求遵循天时、地宜的自然规律,而不赞同仅凭主观而违反自然规律的“任情返道”,这就是要实现天时、地利、人力的三者统一。
3.成就别人,成就自己
亲戚不悦,不敢外交;近者不亲,不敢求远;小者不审,不敢言大。
——《大戴礼记》
任何事物的成长都有一个过程,高明的人认为,要了解事物的成长发展方向,只要看它产生时就可以了,因为刚产生的事物虽然弱小,却已经蕴含了它如何发展,将发展到什么程度的诸多因素。知道了一个事物的发展趋势,就可以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从而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对此《中庸》有这样的说法:
《诗经》中说:“身穿锦衣,外面却罩着粗麻衣。”这是厌恶文绣太明显。所以君子之道,看起来很暗淡,却一天比一天明显;小人之道,看起来很鲜艳,却一天天衰亡。君子之道很淡泊,所以不被人讨厌,简约而有文采,温和而有条理,知道要致远必从近处开始,要教化别人先要从自身开始,知道微小的东西将怎样显著,这样就可以具备德行了。
《尚书》说“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曾几何时“为人民服务”几个字四处可见,现在提得很少了,甚至有一些人一听到这句话,就认为是“虚假”。实际上,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实现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关系准则,只不过许多人没有想到这一层意义。
就拿经商来说吧,做买卖是为了赚钱,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去经商,但是做生意却沟通了商品流通,活跃了市场经济;就每天上班工作的人来说,上班是为了拿薪水,从而保证自己的生活需求,但是,工作完成了社会所需要的任务,促进了工厂效益、社会效益。还有……,这都不是“我为人人”吗?反过来说,社会满足了我的生活需求,不也就是“人人为我”吗?当然,问题并非如此简单。但是,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要努力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人。纵然没有这方面的思想和本领,至少也不要做有损于社会、有损于他人的人。
《中庸》中说:“极高明而道中庸,致广大而尽精微。”越是为自己的人越难以成就自己,而那种忘我无我的高尚精神,却能产生绝对有我、绝对伟大、绝对无限的光芒。因为这样的人既能涵盖一切,又能承载一切;既能超越现实,又能成就现实;既能忘却自我,又能成就自我。使自我的精神与天地万物相融合,进而贯通古今与后世。世俗观念与空间观念、时间观念,是相对的、有限的。拥有超人智慧、超世智慧的人,他的世俗观念与空间观念、时间观念,是绝对的、无限的。所以做人必须完成有限到无限的转换。有,只是有限的,相对的;无,才是无限的,绝对的。所以成就的伟大,也是无限的、绝对的伟大。
能做到无我的人,也就无物,无一切等差观念。能做到超越自我的人,也就能超越现实、超越世界,即超越现实生活,超越物质生活。因此无我的人,也就不会变成只图物质享受的享乐人生观,自然能绝对地将精神渗透到无限的伟大之中。因此庄子说:“道的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没有自己,达到神仙境界的人没有功劳,达到圣人境界的人没有名声。”有我就有限,有功就有限。只有“无”的人才能无可称道,无可测度,无可比拟。
李白在《古风》中写道:“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争又有什么用?有又什么益?抛弃现实中的小有,就能成就一个无限的大有。
一个人的生存时间是有限的,生活空间是有限的,智慧的秉赋是有限的,权威的发展是有限的,事业是无限的,学问是无限的,科学是无限的,宇宙是无限的。以有限去同无限抗争,必然不能成功而往往处于危险境地。这又有什么可拘泥而不能通融的呢!因此,我们不能将伟大放在小我之上,应该把伟大放在大我之上。不能把伟大放诸现实,应该把伟大放诸永恒。
历史上大部分伟大人物,都是在他们死后才显示出伟大,并不是在生前显示伟大。生前的伟大是有限的,只有死后显示出来的伟大才是无限的。所以我们不必去计较生前的是非得失、毁誉成败、功名富贵,这些仅仅是过眼烟云,一现昙花。
4.做错了事要敢于忏悔
人心惟危,人欲也。道心惟微,天理也。惟精惟一,所以至之。允执厥中,所以行之。
——程颢《遗书》
子华说:“圣人贵在中,君子抱守中,作为中庸之道,这就是尽达到了。”东方朔说:“智慧的人为人处世,没有不崇尚中的。”做人处在世道之中,能做到把守这个中,合乎常情常理,就可以说没有过失,合乎大道了。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
自从孔子以后,可以说世道衰微,人心衰微,如日落西沉,每况愈下。所以有人感叹说:“中庸之道已经完全失去了,民间少有中庸之道已经很久了。”接着又说:“天下国家可以舍弃,官爵俸禄也可能放弃,刀山火海可以蹈踏,中庸是不可能失去的。”
为人处世,若适合于中道,就能秉承天下的大公,居处天下的大善,就能服天下千万大众,就能成就天下的大事。
人的行为一旦偏离轨道,就要自我校正。说真话,做真诚人,要以道德为准绳,敢于并勤于对自己的灵魂开刀,自责自审,“吾三省吾身”,达到“慎独”的境界。
作家巴金怀着忏悔的心情把剖析自己灵魂的结果公之于众,他的《随想录》字字读来都是发自内心的声音,令人感到道德人格上的复苏。巴金在审视自己在过去历次运动中的表现时,看到了与自己当年确立的道德人格标准有了差距,脱离了他在上世纪20年代翻译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时所信奉的正义、互助、自我牺牲等做人标准。他承认在历次运动中没有用这些准则去生活去做人,而是为了保全自己而去写检查,去讲假话,去批判人。这无疑是他道德人格上的一次升华,是中庸思想中“知耻而后勇”的精神再现。
人们对巴金严厉地自我解剖,自审自责,也有不同看法,有人为他担心,有人替他不平。有人说:“你的心是好的,可是你已经不行了,还是躺下来过个平静的晚年吧。”也有人说:“永远正确的人不是有吗?你怎么视而不见?听我劝不要写了,不要出什么集子,不要留下任何印在纸上的文字,那么你也就不会错了。”还有人更直爽地说:“你还要接受审查?难道十年的牛棚生活不曾使你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