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人是社会动物,决不可能事事都是一个独行的。在我们相交的朋友或者同道中,各人的目的地都不相同。但是,保健能够相互跟着走,那就相伴而行吧!有的人可以共同学习,但却不能够一起获得大道;即使是能够获得大道,但却不见得能够建功立业;即使是可以共同建功立业,但却不可以一起掌握权力。
14.相信自己可以战胜困难
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
——《荀子》
《孟子·滕文公下》中写到孔子三个月没有得到君主启用,就感到有压力,便到另一个地方去求职。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生活中遇到困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我们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不同的困难,这些困难也向我们提出了不同的挑战。对于一个懂得心理平衡的人,就会依靠自身的优势与强项去战胜困难。正如梁启超所说:“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
有个朋友叫李宪,他应聘到一家公司后不久,老板就给他一个项目,要他独立完成。他不敢说自己不行,可是接下任务后,心里慌乱不已。据说以前别人在试用期三个月之后才有可能独立做项目。显然他得到了老板的器重。可是他心里没有一点底。他甚至产生了逃避的念头。他知道这个项目对于一个新人是很难做好的。做不好怎么办?会不会让老板后悔选择了他?项目还没有进行,他就得了焦虑症,睡不好觉,吃不下饭,一下子人就瘦了许多。有一天,他竟然没有来上班了。老板打电话给他,他支支吾吾说自己病了,不想上班了。老板说,这年轻人怎么了?为什么不珍惜我给他的机会?
人生如战场,试想一下,如果你身临战场,当你遇到困难和敌人时就赶紧后退,其后果如何?把事情做好,把困难解决掉,这不也是一种“作战”吗?因此,当你在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中碰到困难时,一是做给别人看——要让别人知道你并不是一个懦弱的人,一个胆小鬼。即使你做事失败了,你不怕困难的精神和勇气也会得到他人的赞赏;如果你顺利地克服困难,这就更加向他人证实了你的能力!如果有人出于对你的不服、怀疑、中伤、嫉妒而故意给你出些难题,当你一一解决时,你不仅解除了他人的不良心理,而且还提高了自己的地位。
二是做给自己看——一个人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顺心如意。碰到点困难,其实并不可怕,应把困难当成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与磨练。也许你不一定能解决所有的困难,但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你在智慧、经验、心志、胸怀等各方面都会有对你日后面对困难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你至少学会了如何应付。如果你顺利地克服了困难,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你所累积的经验和信心将是你一生当中最可贵的财富。
1900年7月,一位叫林德曼的精神病学专家独自一人架着一叶小舟驶进了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他在进行一项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心理学试验,预备付出的代价是自己的生命。
林德曼博士认为,一个人只要对自己抱有信心,就能保持精神和机体的健康。当时,德国举国上下都在注视着独舟横渡大西洋的悲壮的冒险。已经先后有100多位勇士相继驾舟横渡大西洋,结果均遭失败,无人生还。林德曼博士认为,这些死难者首先不是从肉体上败下阵来的,主要是死于精神上的崩溃,死于恐怖和绝望。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他不顾亲友们的反对,亲自进行了试验。
在航行中,林德曼博士遇到了难以想像的困难,多次濒临死亡,他的眼前甚至出现了幻觉,运动感也处于麻木状态,有时真有绝望之感。但只要这个念头一升起,他马上就大声自责:“懦夫,你想重蹈覆辙,葬身此地吗?不,我一定能够成功!”生的希望支持着林德曼,最后他终于成功了。他在回顾成功的体会时说:“我从内心深处相信一定会成功,这个信念在艰难中与我自身融为一体,它充满了周围的每一个细胞。”他的试验表明,人只要对自己不失望,自己充满信心,精神就不会崩溃,就可能战胜困难而存活下来,并取得成功。
可见,“绝不言退”并不只是单纯的勉励自己的话,实际上,它具有很大的价值。拿破仑说:“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
如果你不相信,那就想象一种“遇难即退”的后果吧,这种人首先就会被人认为是一种庸庸碌碌、懦懦弱弱的人,没有人认为他能成就大事;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因为他闪躲、逃避,无法克服困难、提升自己,自然也只能做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情了。
当然,克服困难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有些困难确实很大,你肯定不可能马上解决,在这种情况下,你只有采取其他更聪明的方法来解决,不能硬战死战,否则只会让自己碰得头破血流。也许你会认为这是一种退却。不,这种解决办法与退却完全不同。
因为你并未放弃解决这一困难,只是采取了一种灵活的方式。在你的心里,时时还想着这一困难,并且正想着用各种办法去解决,所以这不算退却。当你碰到困难时,可以首先评估一下:
这困难的难度有多大?自己的能力如何?有外力可以援助吗?如果万一失败,自己对失败的承受力如何?这一困难值不值得自己去克服?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你评估的结果不利,那就完全可以采取缓兵之计。如果有机会获胜,而且你也应该去克服这种困难,那就要竭尽全力了。
机会稍纵即逝,如果你轻易放弃,也许会形成一种习惯,而一个人一旦养成稍微遇到点难处就放弃的习惯,那一辈子恐怕都做不成什么大事。
心理学家从大量的观察事实中发现:在危险的情境中,经常是那些性格乐观、富于自信的人存活下来,因为他们总是没有泯灭自己的希望。
对于希望效应,心理学家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调查,他们要求许多人回答题为“你有哪些希望?”的问卷。问卷分析的结果表明,抱有希望的种类(不论大小)越多的人,往往充满了自信并注意生活的乐趣,精神焕发,精力旺盛。而那些没有明显的或者较少希望的人则往往表现出漠然、悲观、消沉。一位富翁在试卷上只填了一句话:“我没有希望,所有的希望都已经满足了——除了长生不老之外,而这能算是希望吗?”经过调查,这位富翁患了严重的忧郁症。心理学家与他进行了接触,劝告他从事一些具体的活动,并列出分阶段的计划表,如对外孙的培养、对某个足球俱乐部的支持等。经过指导,经过不断的、各种各样的希望的“煎熬”,这位富翁在精神上已判若两人。
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希望感是人类能够生存的根本欲望。一些刚刚步入社会及人生之路的青年,却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大多数是由于对生活感到失望以至累积成绝望。而一个对生活有希望的人,即使环境再艰难,他都会发挥同环境抗衡的能力,在改造环境中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和地位。
五、立中不倚
——积极引导人自己的嗜好与追求
1.在学习中提高个人的素质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人没有爱好与追求,精神会陷入空虚,也没有与人交际的资本。在当今社会,知识不断更新,学习是一个人必要的生存手段。孔子把复习学过的东西当成重新见到老同学那么高兴,也就是把以前学习的东西,都当成老同学。这一方面强调了复习对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孔子将学习知识当成结识同学一样的快乐心态。当我们把学习知识当成了结识同学、把复习知识当成同学聚会,当然就不会产生厌学的心态,也就不会把学习当成是一种苦差事了。
“人不知不愠”,有人解释成“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他”,这是一种误解。对这句话造成不同理解的关键是怎样理解“人不知”的意思。这三个字的解释应该是“别人不懂”。理由是,论语第二部分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这里的“不知”应该和后面的“不知”是同样的意思。
孔子前面说了怎样学习和复习的问题,然后又说到了怎样对待同学的问题,在怎样对待同学的问题方面,孔子主张人要谦虚,所以才提出了“遇到不懂的同学时,不要嫌弃,才是一个真正的君子”的观点。
自己只管在家学习和温习,那么远方怎么会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知道并且前来就学呢?而且即使是人不知己也不会愠怒,所说的“知”字很重要。你要别人“知己”,就必须去传播自己的学说和思想。只有天下的人都接受而且认识了你的学说,那些远方的朋友才会前来就学切磋探讨啊。即使是天下的人不知己,不接受自己的学说,那也没有关系,自己做自己的君子就是了。这也就是亚圣孟子所说的“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意思。
这段话三个反问句各说了一层意思。每一句说“复习”的重要性,因为倘“学而不习之”,就不“悦”了;第二句说“远交”的重要性,因为若“有朋从近处来”,就没啥可“乐”;第三句说调节情绪的重要性,因为假使“人不知而愠”了,就不“君子”了。
冯友兰先生有人生的四种“境界”之说,最高的两种为“天地境界”与“道德境界”,而“天地境界”又居于“道德境界”之上。如果用“天地境界”来说明儒家的最高境界的话,那么,它既是道德的,也是超道德的。所谓“超道德”的,并非是“非道德”的,也不是“离道德”的,而是“超道德”的本身包涵着“道德”的。这根源于儒者对宇宙人生的体悟。从根本上讲,儒者以为,道德并不仅仅是人或者人类社会自身的事儿,而天地万物或者自然本身就是富有道德意味的。换句话说,自然是有目的的,万物之生长、发育、流行,就是此目的的最好体现。而人类的道德精神所赖以挺立的,也恰恰是此自然之目的。同时,也因此,人的道德实践本身,就是可以“参”、“赞”天地之化育的。
“学而时习之”,重点在时间的“时”,见习的“习”。首先要注意,孔子的全部著述讲过了,孔子的全部思想了解了,就知道什么叫做“学问”。普通一般的说法,“读书就是学问”,错了。学问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学。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要注意的,他做的是什么学问?
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不尤人,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内心里并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保持健康的心理,才是君子。君子才够得上做学问,够得上学习人生之道。
连贯这三句话的意义来说明读书做学问的修养,自始至终,无非要先能自得其乐,然后才能“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以这三句话的重点,在于中间一句的“不亦乐乎”。
2.不可让嗜欲不加节制地发展
有妍必有丑为之对,我不夸妍,谁能丑我?有洁必有污为之仇,我不好洁,谁能污我?
——《菜根谭》
历史上有些风云人物,原本没有什么文化,但“时势造英雄”,血与火的生死考验,风云变幻局势中从政的切身体会,使他们的见识往往要高人一筹。比如放牛娃出身的皇帝朱元璋提倡“谨嗜好”,显然比他手下那些有文化的文臣僚属们看得深远;就是对今人的品德修养,也仍然有借鉴意义。
据《明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年(1387年)八月,朱元璋与侍臣有一段很精彩的对话。朱元璋说:“人君一心当谨嗜好,不为物诱,则如明镜止水,可以鉴照万物。一为物诱,则如镜受垢,水之有滓,昏翳泊浊,岂能照物?”侍臣说:“陛下谨嗜好,正心之道莫过于此。”朱元璋又说:“人亦岂能无好,但在好所当好耳。如人主好贤,则在位无不肖之人;好直,则左右无谄佞之士。如此,则国无不治。苟好不当好,则正直疏而邪佞进,欲国不乱,难矣。故嗜好之间,治乱所由生也。”虽是古文,但话并不难懂,道理也很明白。朱元璋认为人应当有所好,但不能有不当嗜好,特别是要“不为物诱”,否则就会好坏不分、是非颠倒,危害巨大。应当说,这是朱元璋积几十年人生经验得出的真知灼见。
嗜好,也就是爱好、习惯、怪僻,可以说人皆有之。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过一本《中外名人嗜好大观》,数百位古今中外名人,嗜好也是千奇百怪。如“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喜欢听驴叫,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生性爱鹅,今人陈毅元帅业余爱好下围棋,美国前总统罗斯福酷爱集邮,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是小提琴迷,德国大诗人席勒只有闻烂苹果味才能激发创作灵感,如此等等,有的简直令人莫名其妙。明人张岱有言,“人之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有点嗜好,可以怡养性情,充实生活,且于他人于社会无碍,自然不能一概反对。
话虽这么说,但嗜好也不能不加节制地任其发展。特别是那些有可能向恶的方向发展的嗜好,按照朱元璋的话说,更是要“谨”。
凡事当有度,即使是其益的嗜好,也要适当把握,不能沉溺其中,以防贻误正事。像春秋时机卫国的国君卫懿公,喜欢养鹤,这当然不能算坏事,但这位先生爱鹤成癖,竟然让鹤享受大夫待遇,封给鹤卿的禄位,并配给一辆豪华专车。后来狄人进攻卫国时,卫懿公号召国人上前线作战,人们说,“让鹤去吧,鹤有官位官禄,比我们强。”结果狄人大败卫军,卫国很快灭亡了。对嗜好不加节制,导致人心离散,国破家亡,教训太深刻了。
对不良嗜好,更要十分警惕,千万不能沾染。当前,黄、毒、赌之类的货色死灰复燃,污染着我们的社会。沾染此道的人,在尝试刺激的同时也把自己送进了火坑。赌得倾家荡产、嫖个妻离子散的、吸毒进了班房的,早已屡见不鲜。
要注意“不被物诱”。种种不良嗜好的实现,都要有金钱作物质基础;对钱与物的不择手段的追求,必然又引发新的不良嗜好。受钱与物的诱惑,就会是非不分,美丑颠倒,原则丧失。
人生在世,多少都有一点个人嗜好。我想,对嗜好不应该顺其自然,在作出有益、无益,甚至有害的区别之后,还是如朱元璋所说,“谨嗜好”为好。
人固然会有许多癖好,而一个有修养的人必须自省其所好的道德标准,看看和志向一致否。孔子说过:“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就是说,能以眼前的事为例一步步做去,就是最好的实现仁道的方法。比如推己及人:你自己想要的,人同此心,大家都想要,都应该得到;你自己不喜欢的,别人也不喜欢,所以你也不应该把它加在别人身上。孟子则说:仁、义、礼智这些好品质,每个人都天然地禀有一点,像同情心、求知心、恋母心等就是明证,这些都是“善端”,有了这些“善端”,关键是要能很好利用,“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求与舍,全在自己。孜孜以求,尽管只是从自己禀人的那点端倪出发,达到目标也是不难的。
3.谨防别人利用你的嗜好
欲败度,比纵败礼。
——《尚书》
《菜根谭》说:“损之又损,栽花种竹,尽交还乌有先生;忘无可忘,焚香煮茗,总不问白衣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