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有一句名诗说的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做人做事名利如此,权势也如此。即使家庭父子、兄弟、夫妻之间,也要留一点缺陷,才会有美感。以文艺作品的爱情小说而言,情节中留一点缺陷,总是美的。如《红楼梦》不到几年时间就完了,比较长一点的《浮生六记》,也难逃先甜后惨的结局。又如一件古董,有了一丝裂痕摆在那里,绝对心痛得很。若完好无缺的东西摆在那里,那也只是看看而已,绝不心痛。可是人们总觉得心痛才有价值,意味才更深长。
“假如上天不肯给我很多福分,我就多做些善事来培养我的福分;假如上天用劳苦来困乏我,我就用安逸的心情来保养我疲惫的身体;假如上天用穷困来折磨我,我就开辟我的求生之路来打通困境。假如我能做到以上各点,上天又能对我如何呢?”这是洪应明“守半守缺”处世观。外在条件不好,就用内在条件来弥补它,外在环境有缺陷,内心就用道德来填充它,用道义来开通它。这样做了,即使仍然存在缺陷,结局却能超越圆满。
做人最可贵的地方是有觉解、有了悟。功名富贵、是非得失等等境况相对于人生来说,只不过是外在的装饰,不可与人生内在的圣德尊严相提并论。所以陶渊明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迩?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人生为什么一有缺陷就拼命去补足呢?正因为我们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我们的未来才有无限的生机和无限的可能性。这何尝不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为名利所累,不为世俗所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多好,多美妙。
5.掌握合理的理财方法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论语》
奢侈的人狂妄,节俭的人鄙陋。与其狂妄,宁可鄙陋。
春秋末期,各诸侯、大夫生活极其奢侈,他们的享乐标准和礼仪规模与西周天子根本没有区别,这在孔子眼里,这些人的一切都是狂妄的表现,越礼的行为。所以,孔子认为,虽然生活节俭让人觉着鄙陋,但与其奢侈而狂妄,则宁可节俭而鄙陋,以维护礼的尊严,遵守礼的规则。
孔子说,人生的修养,“奢则不孙”。这个奢侈不止是说穿得好,打扮漂亮,家庭布置好,物质享受的奢侈。是广义的奢侈,如喜欢吹牛,做事爱出风头,都属于奢侈。奢侈惯了,开放惯了的人,最容易犯不孙的毛病,一点都不守规矩,就是桀傲不驯。“俭则固”,这个俭也是广义的。不止是用钱的俭省,什么都比较保守、慎重、不马虎,脚步站得稳,根基比较稳定。以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脚跟踏实一点。他说“与其不孙也,宁固。”做人与其开放得过分了,还不如保守一点好。保守一点虽然成功机会不多,但绝不会大失败;而开放的人成功机会多,失败机会也同样多。以人生的境界来说,还是主张俭而固的好。同时以个人而言奢与俭,还是传统的两句话:“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物质文明发达了,有些人到落后地方要受不了,这就是“从奢入俭难”。
为人处世,行为态度无非奢俭二字。奢的态度是追求华丽气派,两个当一个使,图个体面阔气;俭的态度是追求经济实惠,一个当两个使,图个节俭小气。阔气的结果往往是骄奢放逸,小气的结果常常是寒伧固陋。骄逸会招人嫉恨,以致灭顶;俭啬虽然被人小瞧,但却不至于受灭顶之灾。二者相比,与其骄奢而招灾,毋宁寒伧以安宁。
江苏华西村掌门人吴仁宝,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自从他接管华西村之后,华西村在全国率先成为“电话村”、“彩电村”、“冰箱村”、“管道煤气村”、“空调村”、“别墅村”、“轿车村”。当地村民给他的评价是“身体过硬,思想过硬、作用过硬,华西人离不开他”。多年来,吴仁宝恪守“不领全村最高工资、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拿高额奖金”的“三不”原则,就连华西镇人民政府每年批准他拿80~100万奖金,他也分文不取。当人们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时,吴仁宝意味深长地说:“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这句话体现了吴仁宝事业成功后的豁达胸怀和“身外物,不奢恋”的知足心态。
每每谈起知足,人们总以为那是人的惰性流露,其实不然。知足,是一种成功处世的艺术,它源于内在精神世界的充实丰富以及应付人生世事的自如圆熟。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俗话说:“猛兽易伏,人心难降;溪壑易填,人心难满。”有民谣说穷汉无隔夜之粮,不过思米一斗,后来发迹为官,则“八品九品官太小,三品四品仍嫌低,当朝一品为宰相,又想南面当皇帝……”得陇望蜀,也许是“人之常情”。前些年有得意小说家大肆宣扬“过把瘾就死”之类的人生宣言,但真的“过把瘾就死”,他那一点点要求是不算高的;可是偏偏这些人过上一把瘾还是不肯死,还是要折腾,还要继续过瘾。谓予不信,则请看那些“因嫌乌纱小,致使枷锁扛”的人物,有谁只肯“过一把瘾”的?
欲望本无止境,人追求高一点的生活目标,为之奔波忙碌,这在人生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但生活所能提供给欲望的满足却总是有限的。在人的现实生活中,“足”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不足”则是绝对的、永恒的。假如一个人处处以“足”为目标不懈追求,那么他所得到的结果将是永远的不足;如果一个人以“不足”为生活的事实予以理解和接纳,那么他对生活的感受反倒处处是足的。
知足人的处世艺术正是表现为足与不足的调和平衡。知“不足”所以知足;不知“不足”,所以不知足;“不足”,可以知足;不知足,便总是“不足”。由此可见,知足就是一个人自觉协调人心无限欲望与现实有限条件两者关系的过程,它用什么来协调?用“知”来协调。足不足是物性的,而知不知则是人性的。以人性驾驭物性,便是知足;让物性牵制人性,就是不知足。足不足在物,非人力所能勉强;知不知在我,非贫富所能左右。
唐伯虎有诗:“钓月樵云共白头,也无荣辱也无忧;相逢话到投机处,山自青青水自流。”如果人人都能了悟“山自青青水自流”的境界,自然万事不求人了。“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这样又有什么可求?又有什么可求不得?又何必徒自贬抑,自招屈辱?陶渊明的诗中说:“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这是智者自知自足。
节俭的人必定知足。老子说:“金玉满堂,也无法永远守住。”既然有了外在的东西,也不能有所依恃。吕坤说:“凡是在于我的,都是分内的;在于天、在于人的,都是分外的;人要明白内外的区别,在内缺一分,便不能成人;在外得一分,就要知足。”做到了知足就能无处而不自得,无处而不自安。
6.小心掉进自己设置的陷阱
贪满者多损,谦卑者多福。
——欧阳修《易或问》
世上多陷阱,有别人设置的,也有自己为自己设置的。骄傲自满就是自己为自己设置的陷阱,自古以来掉进这个陷阱的人比掉进由别人设置的陷阱的人还要多。有高深修养的人对此看得很清楚,并有一套最佳的对付之方:“思其仁义以充其位,不为权利充其私。”他们很清楚,祸福、得失、苦乐在人自取,人能求福,也能避祸,求福与避祸,也全在自己。他们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思危就可以求安,虑退方能得进,惧乱然后可以保治,戒亡然后可以求存。正因为有高深修养的人能够做到这种程度,所以上天也无法施展他捉弄人的伎俩了。
在《左传·襄公十一年》中记述的故事,就证明了“优位选择”不可执满的道理:
春秋时代,郑国出兵伐宋,引起晋、鲁、卫、曹等十一国的不满。便联合出兵讨郑,入郑境,攻都城。郑难以抗争,只好停止侵宋,并与宋国在内的十一国订立了友好条约。
当时处于南方的楚国,也窥视中原。常有侵扰行动,因而与晋、鲁等十一国有矛盾。见郑国求和于十一国,心有不甘,便向秦国借兵攻打郑国,郑不敌,只好又屈从楚国。
郑弃盟而事楚,使与郑订立盟约的各国诸侯十分气愤,于是再次联合出兵讨伐郑。郑被折腾得筋疲力尽,被迫无奈,只好请求晋国出来调停。在付出重大代价后,晋国许成,郑再次与诸国通好。
为答谢晋国调停之恩,郑送给晋许多兵车、兵器、乐师及歌女。晋君主为犒赏调停的有功人员,将财物美女分一半给大臣魏绛。绛不纳,而向晋王说:“愿君主在享受安逸快乐时,能够考虑到国家的长治久安。要居安思危。只有这种心理状态,才能对未来时态有所防备,有防备才不致于遭祸患。我愿以不受恩赐来劝谏您吧。”
魏绛不仅不贪图物欲的满足,并能在胜利时,以冷静的头脑分析潜伏着的危机。当他在调停时,看到郑国上下的狼狈相,在内心深为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他常怕郑国因国君不察而导致的悲惨在晋国重演,因而以实际言行劝谏晋王。魏绛真可谓廉洁正派,不能不令人佩服。
“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的;衰后罪孽,都是盛时造的。故持盈履满,君子尤兢兢焉。”洪应明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到了年纪大时,体弱多病,那都是年轻时不注意爱护身体;一个人事业失意以后还会有罪孽缠身,那都是在得志时贪赃枉法所造成的祸根。因此一个有高深修养的人,即生活在幸福美满的环境中,也要凡事都兢兢业业,戒骄慎言以免伤害身体得罪他人,为今后打下好基础。
7.不必为追求完美付出太大的代价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论语》
世上有一种人为完美而活着,他们身上有可取之处,可是更多的时候他们却为完美付出了太大的代价,因为什么是完美没有一定的标准,一旦苛求就可能成为偏执狂。
做什么事都得把握适度与分寸,包括写作,《唐诗纪事》记了一个写诗适可而止却得中的故事。考官出了一道“终南望余雪”的诗题,按当时规定格式,应写六韵十二句,才算符合要求。但考生祖咏却只写了两韵四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考官问他为什么不按规定写全十二句。祖咏说:“要写的意思都写完了。”后来祖咏中了进士。可见考官深得“意尽而止”的美学原理和中庸之道,才没有埋没人才。
清代有一位名士,写了一篇褒扬其母“不避秽亵,躬亲熏濯”,为其祖父除污洁身的孝行文章。可后来,他又节外生枝说他祖父“于时蹙然不安”,他母亲乃肃然对曰:“妇年五十,今事八十老翁,何嫌何疑!”名士添此一笔,本想为其母凑上几句“闪光”的主语言,哪知“妄加雕饰”却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反害文义。
2005年,画家陈逸飞的猝然病逝,使人们又一次思考生命与事业的关系问题。陈逸飞是死在《理发师》的岗位上的,一部拍了三年的影片,成为陈逸飞的告别人生之作。陈逸飞先后做过绘画、时装设计、杂志、电影,在每一个行当里皆有成就,最后以身殉职的是电影。可见,电影是多么累人了。
电影界有拼命三郎之称的冯小宁,集编剧导演摄影剧务制片主任制片人等等于一身,我想,他应该注意身体了。张艺谋一年一部大片,而且都是精品,投入的精力实在是太多了,没有时间休息,我看,也要引以为戒了。还有陈凯歌,王家卫,包括刚刚转入导演的顾长卫。
央视艺术人生特别节目,采访主持人崔永元。小崔直言自己得了忧郁症,还病得不轻。先是《实话实说》,继之是《电影传奇》,为了做好节目,夜夜难眠。十年来让他脱了一层皮。小崔说,他太追求完美了,所以才这么累。
追求完美,历来是一种美德,是大家提倡的。精益求精,越做越好,臻于完美,像一条鞭子,抽打着优秀的人们。他们寝食不安,连续作战了,常常几个昼夜不休息,结果把自己的身体拖垮了。
当年胡适有感于有些人的马虎和不思进取,写了一篇文章叫《差不多先生传》。重新阅读,我倒是觉得,对于有些追求完美的人,学学人家差不多先生,也许并非是坏事。俗话说,取长补短,有时候,取短也是能够补短的,至少,可以延长生命,可以做更多的事情的。列宁说过,真理超过一步,就会成为谬误。同样,完美超过一步,就会酿成悲剧。儒家中庸之道,应该引进到我们的工作中来。过犹不及,不偏不倚,是为中庸也。
世界并不完美,人生当有不足。留些遗憾,反倒可使人清醒,催人奋进。对每个人来讲,不完美是客观存在的,不需怨天尤人,在羡慕别人的同时,不妨想想,怎样才能走出误区。或用善良美化,或用知识充实,或用自己一技之长发展自己。
要“自我接受”,接受你现在的样子,包括一切过错、缺点、短处、毛病。但是,如果你认清这些否定面是属于自己,而不是等于自己,那么,你对于自身的这些不完美会看开些。然而,很多人却坚决地认为他们等于“错误”,因而丢弃了健全的“自我接受”。你或许会犯一个错误,但这并不是说你等于一个错误;你或许不能适当而充分地表达自己,但这并不是说你就是“不好”。
学会接受“真实的自我”,也接受所有的瑕疵,因为它是我们的一部分。神经病患者排斥、憎恶“真实的自己”,因为它不完美,他想创造一个虚构的理想自我而取而代之,创造尽善尽美的虚构的“自己”。
8.收藏好你的优越感
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冯梦龙《警世通言》
《周易》专设了谦卦:“谦,亨,君子有终。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为人处世,谦虚会使人“亨通”,也就是说办事顺利,因为谦里面怀有一种对他人的尊敬。但是谦也得执行中庸,即把握分寸,因为有时谦虚使人觉得反常,使人难以相信,或者敏感到其中为了某种意图,甚至是图谋不轨。然而正因为谦在处世中的作用,所以有人才会利会谦,所以,我们还是要时时以谦虚的态度为人处世。
有些人却做不到谦虚,常常表现得比别人高明,殊不知,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不如对方高明。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
不让对方的光环遮住自己,这是每个人最起码的虚荣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中国古人由于总结优秀者不幸结局的事例而不主张做过于优秀的人。实际上人的本能是要做优秀者的,所以“大智若愚”成了处世的经验。19世纪的英国政治家斐尔爵士告诫那些向他求教处世技巧的人说:“如果可能的话,要比别人聪明,却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聪明。”
苏格拉底则告诉他门徒一个圆滑处世方法:“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
人人都有虚荣心。有的人为了一点虚名,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有的人为了一点小面子,不惜捋起袖子拼老命。反过来,如果你满足了别人的虚荣心,让他觉得有面子,就是对他最好的赞美,他一定会对心存好感,并回报于你。
没有人愿意承认别人比自己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