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花期管理父母本花期不一致时,需根据苗情调节,使花期相遇。对长势较弱的母本偏施磷钾肥,对长势较强的父本可采取轻捏上部生长点的方法控制生长。人工授粉的时间在每天上午8~10时,方法是摘下当天开放的雄花,轻抹雌蕊柱头。在花球开始松散,花枝开始伸长时每隔7~10d浇1次肥水,施硫酸铵667m2%5~10kg。在开花初期和中期分别用0.3%的磷酸二氢钾和0.5%的硼砂溶液喷施,盛花期以后一般不再追肥。花期结束后,拔除全部父本,只保留母本,收获方法与常规制种相同。
1.育苗定植绿菜花的播期是制种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播种过早,形成花球,易受冻害;播种过晚,在开花结荚时正值高温而不能正常结实。在日光温室用营养钵或营养纸袋育苗,播种期:晚熟品种在12月下旬,早熟品种在1月中下旬。育苗温度20℃~25℃,4月下旬至5月上旬定植。定植前清除杂株,父母本按l∶1~2的比例隔行同期定植,株距35~40cm,水肥管理参照花椰菜成株采种技术。
2.去杂及疏除花蕾花枝当花球形成后,拔除花球色泽黄绿或紫绿、蕾粒粗大松开或结球松散不平整的劣杂株。对性状表现整齐一致的花球,疏去一部分花枝,使花枝充分抽长和集中养分结荚。疏除花枝在晴天分3次进行,第1次在花球充分膨大时,用小刀割去低弱的花蕾,分布均匀的选留8~10条粗壮的花枝;第2次是在第1次选留的花枝开始抽长时,再将低弱花枝割去;第3次是在第2次疏枝后5~7d,等所有花枝全部抽出时,最后选定每枝花枝留3~4条,但整株花枝不得超过30条。注意割花枝时切面倾斜,防伤口积水腐烂。绿菜花病虫害在开花前集中防治,尽量避免花期喷药。
3.人工辅助授粉在花期用柔软的布条或棉线扎成刷子,交替轻扫两亲本花朵或放养蜜蜂,以辅助授粉。在结荚期,拉线或搭架固定过长花枝,以防止倒伏而造成减产。
4.收获留种当种荚变黄,种子成熟后,进行分批采收,使种子尽可能完全成熟而又不至于裂口脱落。两亲本要分收分晒,做好标记,以防机械混杂。
§§§第五节芥蓝制种
芥蓝(BrassicaalboglabraBailey),英文名Chinese%kale、kailan,别名白花芥蓝,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中国特产蔬菜,以肥嫩的花薹和嫩叶供食用。芥蓝起源于中国南部,有白花芥蓝和黄花芥蓝两种,都有早、中、晚熟品种。
一、生物学特性
芥蓝主根入土浅,须根发达,分布在15~20cm的耕作层中。根系再生能力强,容易产生不定根。株高60~100cm,茎直立、圆形较粗大,青绿色,有蜡粉,皮层薄,肉质肥嫩,绿白色,基部粗1.5~2.0cm,中部粗3~4cm。花薹高24~40cm,分生力较强,每个叶均有腋芽,可抽生新薹。单叶互生,卵形、椭圆形或近圆形。基生叶较小,从第5真叶开始变大,叶面光滑或皱缩,浓绿色,被蜡粉,叶柄青绿色。初生花茎肉质,绿色,为食用器官。生长中后期,花茎伸长和分枝,形成复总状花序,花数较少,密集枝顶。完全花,花瓣白或黄色。
异花授粉,虫媒花。角果长3~9cm,含多数种子,种子近圆形,褐色至黑褐色,千粒重3.5~4g。
芥蓝的生育周期:
1.发芽期播种至子叶展开,第一片真叶显露,约需7~10d。
2.幼苗期第一片真叶显露至第五片真叶展开,约需15~25d。适温条件下,幼苗期即开始花芽分化。
3.叶丛生长期第五片真叶展开至植株现蕾,需20~25d,生长迅速,茎端分化花芽。
4.菜薹形成期植株现蕾至菜薹形成,主薹采收后,基部腋芽可形成侧薹。
5.开花结果期花茎不断伸长并分枝,陆续开花,花期约1个月左右,初花至种子成熟约需75~90d。
芥蓝在10℃~30℃范围内均可生长,发芽、幼苗期适温25℃~30℃,20℃以下生长缓慢。叶丛生长期和菜薹形成期适温15℃~25℃,在30℃以上高温,菜薹发育不良;15℃以下低温菜薹发育缓慢。属种子感应型,种子萌动后即开始春化,早熟品种在20℃~22℃下经过20~25d通过春化,中、晚熟品种在10℃~15℃条件下约30d通过春化。
菜薹形成期需要较大的昼夜温差。长日照作物,但现有品种对日照长度要求不严格,需要良好的光照。生长期需水量较大,喜湿润的环境条件,适宜土壤湿度70%~80%,空气湿度80%~90%。不耐涝,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以壤土或砂壤土为宜。需钾最多,氮其次,磷最少。
二、制种技术
芥蓝多为常规品种,国外有利用自交不亲和性的杂交品种。常规制种在国内采取地膜覆盖直播或阳畦育苗移栽制种栽培,制种技术较为简单。杂交制种参照菜薹制种技术。
芥蓝一般于3月中下旬阳畦育苗,苗龄30~40d,用种量667cm2%60~80g,干籽撒播,出苗后及时间苗,保持适当的行株距。4月下旬至5月上旬定植大田,8月上、中旬种子收获。
地膜覆盖直播制种是北方地区芥兰制种的主要方法,与育苗移栽比较,成本低,操作技术简单,产量高。
1.土地准备芥蓝制种田应远离甘蓝类其他植物,隔离距离不少于1000m。忌连作和重茬,前茬以麦类、瓜类、豆类、茄果类等非十字花科为好。播种前施优质农家肥667m2%4000kg,过磷酸钙667m2%25~30kg,硫酸钾667m2%10~15kg。做平畦,畦宽1.2m。
2.播种3月中下旬破膜点播,株距12~15cm,行距25~30cm,每畦5行,密度667m2%10%000~12%000株。7~10d出苗,苗齐后注意苗穴培土封口,防止杂草滋生。
3.田间管理芥蓝出苗后气温较低,不灌水。3~4叶间苗,4~5叶定苗,中耕除草2次。5月初定苗后结合灌水施尿素667m2%10~15kg,三元复合肥667m2%10~15kg;花薹形成期施尿素667m2%10~15kg,磷酸二氢钾667m2%2.5kg;开花期追尿素667m2%10kg。生长期保证充足的水肥供应,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水肥供应不足,植株叶片较小、蜡粉堆集。苗期、抽薹期培土或设立支架防止倒伏,从苗期到抽薹开花期应注意清除杂株,选择花薹肥大,皮薄、节间短、薹叶小、抽薹开花一致的植株作种株。有条件的地方,在芥蓝开花期放蜂辅助传粉。芥蓝制种中虫害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病害较轻,在芥蓝开花期减少喷药次数,保护传粉昆虫。药剂防治参照白菜制种。
4.收获留种芥蓝花期维持约30d,自初花到种子成熟约80d,当85%的种荚变黄、籽粒转黑成熟时割下,就地晾晒,后熟3~5d,运至场上脱粒、精选。晾晒至水分不高于8%时,用螺旋式精选机精选入库,制种产量种667m2%80~150kg。
§§§第六节球茎甘蓝和抱子甘蓝制种
一、球茎甘蓝制种
球茎甘蓝(BrassicaoleraceaL.var.caulorapaDC.),英文名Kohlrabi,又称苤蓝、玉蔓菁、茄莲等,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由羽衣甘蓝中能形成肉质茎的一个变种,二年生草本。原产于地中海沿岸,以球状肉质茎为食用器官,适应性强,易栽培。球茎甘蓝多为常规品种,随着果菜用小型球茎甘蓝的流行,杂交品种也开始应用。
1.植物学特征球茎甘蓝主根入土浅,须根发达。株高30~60cm,全株光滑无毛,茎短缩,生长到一定叶丛后,离地面1~4cm处短缩茎膨大,形成坚硬、长椭圆形、球形或扁球形的肉质茎,直径10cm以上;外皮淡绿、绿、紫等色,内部白色。叶丛生,长20~40cm,叶柄占1/3~1/2;
叶片卵形或卵状矩圆形,绿、深绿或紫色,光滑,被****,边缘有明显的齿或缺刻,近基部有1~2裂片;茎生叶较小。花黄白色,长总状花序,斜而直立。角果长圆柱形,喙短,基部膨大。
种子小,球形,有极小的窝点。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喜温,喜湿润,较耐寒,也能适应高温。生长适温15℃~20℃,肉质茎膨大期如遇30℃以上高温,肉质易纤维化。对土壤的选择不严格,但宜于腐殖质丰富的粘壤土或砂壤土生长。低温长日照作物,绿体或幼苗春化型作物,幼苗在茎粗达到0.4cm以上,叶片7片以上,在0℃~10℃条件下通过春化。通过春化时对温度和光照的要求没有结球甘蓝那样严格,冬性较弱,容易通过春化,因此可以在秋季育苗,冬季球茎贮藏后通过春化。但是,在生产中也容易造成秋季未熟抽薹现象。
1.成株采种在西北地区7月下旬至8月中旬播种育苗,5~7片叶时定植。也可以在7月中旬直播,球茎甘蓝叶丛较小,可密植。早熟品种株行距25~30cm,中、晚熟品种40~50cm。
定植后灌水,中耕,适当蹲苗,肉质茎开始膨大时追肥,均匀灌水。若灌水不匀,易使肉质茎开裂或畸形。球茎接近成熟时,停止灌水。10月下旬肉质茎充分膨大后收获,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特性叶片少、叶痕小而球茎大的植株做种株。球茎窖藏或将种株连根拔起,假植在阳畦或窖中,翌年3月下旬定植于露地采种田,与甘蓝类作物采种地隔离1000m以上。田间管理参照甘蓝制种,7月中旬至8月上旬采收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