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8月25日,联共(布)中央通过了《关于中小学教学大纲和教学制度的决定》。这一决定是对前一决定的补充和发展。它认为,1932年1月1日开始使用的新教学大纲跟前几年的大纲比较,在知识范围上已更明确,在教材的分配上也较有系统了,但这些教学大纲还存在着严重的缺点,还需要进一步修订。《决定》认为,新大纲基本的缺点是:1.大纲所规定的教材过于繁重,结果使若干学科不得不匆忙进行。而儿童也就不能真正掌握和巩固这些知识和技巧;2.各科大纲之间配合得不够或甚至完全没有配合,特别是在数学大纲与制图大纲之间,数学、物理学、化学大纲与劳作的大纲之间等等;3.有的大纲中存在着原则性的错误;4.各种社会科学课程的大纲历史观点不够。据此,《决定》要求在1933年1月1日以前,再次修订中小学的各科教学大纲,以保证儿童能真正巩固而有系统地获得各门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正确的说话、书写和演算的技巧。
《决定》还详细地提出了修改教学大纲的十点要求,其要点是:1.使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大纲所包含的教材的范围和性质能完全适合各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对这些大纲中过于繁重的部分加以精简;2.把社会主义建设的题材融会在各科课业中,这些材料应当是儿童容易理解的;3.增加数学课的时间,使中小学的数学课程能保证学生接受下一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4.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大纲中增加一些新内容,强调这些大纲要有系统性;5.劳动课教学大纲要保证教学与生产劳动能够真正结合。这些原则反映了此时期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对当时及以后教学大纲的制定都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1933年2月12日联共(布)中央通过的《关于中小学教科书的决定》指出,提高教育质量,贯彻新的教学大纲的决定性条件是要有稳定的各科教科书。要求立刻停止发行所谓“工作手册”和“活页课本”,因为这种手册和课本在暗中替换真正的教科书而且也不能给予学生所学各门科目的系统知识。《决定》委托教育人民委员部和出版事业管理局能实际保证出版可以多年采用的稳定的教科书,并规定于年7月15日发行,1933年9月1日新学年开始时即行使用。
另外,还发布了历史、地理教学及其教科书的若干决定。
至此,通过以上一系列《决定》,苏联完成了30年代对课程的全面整顿与改革。
这次课程改革,纠正了20年代学校课程中的一些重大失误,学校重新实施了分科教学、基础学科的标准教科书、统一的中小学必修课程等传统措施,使苏联教育开始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这次课程改革最基本的特点就在于它抓住了整顿当时普通教育的要害学校的根本缺点是学生没有学到系统的足够的知识,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以加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为出发点,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为全面提高苏联教育质量奠定了基础。但不足的是,这次课程改革在纠正20年代课程中的缺点的同时,对20年代课程改革中取得的经验否定太过头,留下了一定的隐患,如知识教学与劳动技术教育不协调。这些隐患延续到50年代,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三)卫国战争时期的课程改革
卫国战争时期(1941-1945年)是苏联教育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这一时期的课程改革主要是围绕着“适应战时需要,一切为战争服务”的宗旨展开的。这种战争条件下的课程改革,为苏联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增添了新的内容。
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背信弃义,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苏联人民奋起抗击,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卫国战争。战争开始不久,斯大林就向全国发表了“广播讲话”,要求全国一切工作都要纳入战争轨道,服从战争需要,为战争服务。
为适应这一要求,各级学校的教育内容都作了适当的和必要的修订。如,在加强体育课程的同时,对适龄青年增加了军事训练课和军事常识的讲解。另外,各级学校还专门增设了农业理论课和农业实践课,1941年冬就开始系统地组织各地学校师生去附近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参加农业生产劳动,进行收获、播种和管理等项劳动作业。在校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保证了农业生产在劳动力相当紧张的情况下顺利发展。
随着战争的进行和发展,对各学科的内容也进行了改革和调整。
1942年,对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作了修订,增加了国防和劳动所必需的内容。在数学教学中编写了关于国防和军事问题的习题,物理教学的有关章节中结合实际例子讲解了光学仪器在战时的用途和通讯联络等实际知识。在自然课中,结合学习人体解剖和生理卫生教给学生一些急救知识。人文学科的教学,要求注意利用有关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地理教学,要求学生学会使用地图,掌握测绘地形的技能等。总之,对各科教学内容的这一系列改革,根本目的都在于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一些有关战争的基本常识和技能,以更好地使学校教育为战争服务。更重要的是各级学校都加强了各学科的政治思想教育。通过各门学科特别是社会学科来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和热爱祖国人民的感情,培养对敌人的仇恨,增强赢得战争胜利的信心。使这个时期课程改革的宗旨--教育为战争服务,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了贯彻执行。
另外,此时期课程改革的另一重大特点是开始注重课程的理论研究和总结工作。尽管当时是战争年代,但开始进行课程的理论研究工作已具备了一定的客观条件。一是20年代的课程改革中,以实用主义的“活动课程”为代表的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理论在苏联学校中得到了充分表演,广大教育工作者从反面吸取了教训。30年代对教育全面系统的整顿和改革,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认识。同时,经过20年代、30年代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苏联教师和教育科学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大大提高,教育理论素养达到了一定水平,这就为开展课程的理论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二是在20年代和30年代,苏联多次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进行编制和修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又为开展课程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因此,1943年,当苏联还处在艰苦的战争年代的时候,苏联教育科研的中心--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就在战火中诞生了。它的成立,标志着苏联教育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早在30年代末,苏联全国性的教育理论刊物《苏维埃教育学》
和其他教育杂志就开始发表研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学术论文。
到了卫国战争时期,对课程的理论研究不仅没有中断,反而因为教育科学院的建立,由过去分散的、单独的个人研究转向有组织的集体协作研究。这一时期,教育理论界集中研究了一些重大的课程理论问题,如劳动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制问题等。这一时期课程理论的研究成果后来都比较集中地反映在1947年10月批准印行,1948年出版的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中。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系统地分节探讨了苏维埃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一般理论问题,阐述了选择教学科目的原则,为各门学科选择科学教材的原则,各种学科的教育意义,编定大纲的原则,大纲的结构和对于教科书的基本要求,初步形成了苏联课程理论的基本体系。
苏联此时期课程改革最基本的特点就在于坚持学校课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强调学校课程为社会实践服务,通过改革,使学校课程适应了战争的需要,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另外,这一时期对课程理论的初步探索,开了苏联课程理论研究的先河,奠定了苏联课程理论研究的基础,这对进一步提高学校课程的科学水平,对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小结
综上所述,苏联早期课程改革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在世界课程史上初次尝试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来探索和研究社会主义学校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为建立苏联社会主义的课程体系积累了经验,开辟了道路。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校课程为社会实践服务。
苏联历来要求学校各门学科要反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使学生了解社会现实生活。卫国战争时期的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了学校课程为社会实践服务的原则,为战争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苏联在这方面有成功的经验,但也有失败的教训。20年代的课程改革,由于过分强调学校课程与政治、劳动和社会生活相结合,以“活动课程”代替学科课程,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最终导致了教学质量大幅度下降的严重后果。
(3)重视系统的现代科学知识的学习。苏联1920年颁布的最早的教学计划中就强调了现代自然科学知识和现代外语的学习,年代又大力提倡要按照严格规定的、缜密制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系统地给学生传授现代科学知识。实际上,30年代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使学生能够学到系统的、足够的现代科学知识,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
(4)重视综合技术教育,在各级学校普遍设置综合技术教育课程。1929年,学校开设了综合技术劳动训练课,并且在学校中普遍设置了木工和金工车间。30年代的课程改革中,又高度强调了综合技术教育的重要作用,要求通过综合技术教育传授给学生“科学基本知识”,使学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了解一切主要的生产部门”,并使“教学跟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起来”。
(5)课程设置整齐划一,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1917-1945年间颁布的几个教学计划中,课程一律为单一的必修科,没有设选修科,而且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一经颁布,各地学校就得统一执行,不得任意更改,即使有明显错误,也得等到中央颁布新计划、新大纲时才能得到纠正。这是苏联学校课程最明显的一个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