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充分地发展自我这是人最根本的固有需要之一。因而需要不断地开发自己的潜力而渴望学习。这是学习的最深刻的动机。而人的潜力是大可挖掘的,只要是身心健全的人。
9.暗示和破除暗示的辩证过程暗示学认为:人人都有三道反暗示防线,即逻辑防线--对于它印象上认为不合逻辑动因的,一概挡驾;感情防线--对于不能达到创造信任感和安全感的,一概挡驾;伦理防线--凡与个人的道德原则相矛盾的暗示,都是不可能被接受的。在使用暗示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决不是要去强行突破这三道防线,而是要取得与三道防线的协调,从而克服它。保加利亚暗示学研究所进行了如下实验:在一次暗示法外语课上,提出的单词量达100~200个词汇单位时,要求记忆的量超过常规,越过了逻辑防线;学生只得部分接受暗示教学形式,新的机制被动员起来,记忆的能力比常规教学高,待到要求记住500个词汇单位时,遇到感情防线的抵制;学生感到不理解,不大可信,记忆力的能力下降到常规水平。等到要求一天记1,000个词汇单位时,学生根本放弃了采用常规记忆法的念头,全部接受暗示的学习方法,而取得的成绩居然惊人。方法得到证明,信心从而建立,逻辑和感情的防线一举克服,超级记忆力于是产生。这个实验说明,暗示法的教学过程在于破除从孩提时代就习惯的常模记忆标准,赢得实际是存在的更大的记忆可能。这就是从破除原有暗示到接受对自己能力更有信心的暗示,这样一种辩证过程。
(三)教学原则
1.愉快而不紧张的原则现代心理学认为:凡是被试(学生)认为不愉快的事,不如被他认为愉快的事记得牢。不愉快的事往往不经意识就为知觉所抑制。
暗示教学法要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是在享受,教室的气氛始终充满了乐趣、欢快、轻松和舒适。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情感和教学是相通的,认识是情趣的基础,情趣是认识的体验、动力。烦恼、紧张、害怕、反感、压抑等消极情绪是抑制智力的;心境愉快、心平气和、自信乐观等积极情绪能强化智力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种方式、各种途径,诱导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
2.有意识与无意识统一的原则传统的教学观念只是重视理性的力量、单纯的讲授,也就是词的作用,只相信学生有意识活动的学习能力。这样只是发挥了大脑皮层结构和左半脑功能,而没有调动大脑皮层下结构和右半脑功能,没有顾及无意识的调节作用。对现代西方心理学有重大影响的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无意识是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基本动力,所有的创造乃是基于能自由通往自己的潜意识。虽然这种观点不一定贴切,但说明了无意识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3.暗示相互作用的原则其主要意思就是师生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原则。暗示教学法要求教师把学生看作理性和感情同时在活动的整体,注意使有意识和无意识高度统一。所以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地采取暗示技术以调动无意识潜能,要采取各种艺术手段--音乐、诗歌、短剧、朗诵、讲故事、游戏等等,让笑发挥它的润滑剂作用,促进无意识活动和有意识活动的协调。在暗示法的外语课上,教师首先要简介人脑巨大潜力和暗示教学的基本要求。告诉学生只要按暗示法的要求去做,学外语并不难;还发给他长达八至十页的对话课文,这就是在暗示学生,你的能力是很强的,只要按照暗示法学习,你能学得更多些。
而在传统的外语教学课上,教师往往一股劲地劝说学生不要畏难,甚至尽可能挑短的课文,其实这正是在暗示学生,他的能力薄弱,从而动摇其信心。这也就是“负暗示”。
美国精神病学家,教育家卡尔·罗杰斯认为:在学习的开初,教师的职业能力和渊博的学识,课的组织和视听工具的使用,教学程序的决定,讲座质量的高低和参考书本的多少,全不相干,尽管这些因素在某一时刻是有用的,甚至是有益的,但是学习不靠这些,学习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相互关系,靠这关系中的态度。
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师生关系)不仅能控制非特定知觉的质量,使之与特定知觉谐调,并且能使人综合地接受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知识。
启发是这种方法的基础。洛扎诺夫法提倡者之一,美国人类研究社社长卡尔·施来歇尔说:如果你认为学习另一种语文很困难,你就会感到很困难。但是如果你真的把精神放松,相信你的教师,并且懂得学习是你的头脑要做的最自然的事情之一,事情就会比你可能想到的情况还要容易。通过启发使学生相信这一点,然后实际加以证明,这就是这种方法的不可思议的力量所在。
(四)教学过程
暗示法的教学过程分呈现和运用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呈现新的语言材料。这个阶段又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先后两个环节。
在积极的环节中,教师借助手势和表情等用外语或本族语介绍课文的情景,接着朗读课文三遍。然后,教师随着优美动听的交响乐调的旋律和节奏,带着生动的表情和浓厚的情感来朗读课文,而学生则看着课文,轻声跟着教师模仿。
在消极的环节中,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静听教师配乐朗读课文或录音。这样可以产生有意或无意的认知能力和超级记忆能力,在不知不觉之中记住许多语言材料。
第二阶段:运用语言知识。语言知识只有通过运用才能变成口、笔语交际能力。这个阶段主要采用多样化的交际性练习。诸如问答、对话、扮演角色、唱歌、游戏、猜谜、朗诵等,以及广泛开展小组言语交际活动以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笔头练习是在口头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听说读写言语活动来运用语言知识,以培养创造性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言语能力。
苏联卡皮坦诺娃和休金还把暗示法教学过程具体化为五个阶段:
①场前阶段教师简略地讲述将要学习的内容,学生听着,熟悉一下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和职业。教师朗读课文,并用母语逐句翻译和讲解语言知识,学生听、重复和模仿。
②场中阶段积极的场景;教师用特有的语调读一遍新材料,学生听、轻声重复,看课文。音乐的场景:听着精选的古典音乐作品,教师富有语调、节奏地朗读课文,学生好似在音乐会上听音乐和课文,处于假消极状态。
③场后阶段采用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听说活动,以巩固所学的语言材料。诸如会话、游戏、竞赛、解决思考问题等等。
④实用练习师生用外语自由讲话和交际以及演戏等活动,形成言语能力。学生还可模拟住旅社、上饭馆、逛街道等情景进行实际运用。
⑤心理定形采用学生参加演出和交谈的方法,以检查学生掌握语言材料的水平。
(五)教学途径、手段和方法
1.教师和教材的权威化这里讲的“权威”,是指某些人物、观念或教材,经时间考验后取得人们尊重崇敬的信任感。运用这种权威的影响力,使人乐于受教,易于接受直接暗示,增强学习能力。保加利亚暗示研究所曾做过“权威效应”的实验:给两组学生朗读同一首诗,一组在朗读前告诉学生此诗是保加利亚最有名的诗人耶沃洛夫所作,另一组不告诉这是谁所写。朗读完后立即要求学生默写,结果前一组记忆率为5%,后一组仅为30%。
教师的权威无疑是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教师对学生不仅要严格要求,还要关心爱护,平等待人;不仅专业知识精深,且知识面广博;板书字迹工整,注意教态教貌。
2.学员的稚化通过一些天真烂漫的游戏、角色扮演等,使成年人或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幼年时代的幼稚无邪使其无须矜持于个人的尊严和社会地位,在课堂上天真毕露,回复到儿童时的感情和直觉力,则可接受性大为增加。
一方面是信息源的权威代,另一方面是信息接受者的幼稚化,形成一种“信息势差”,便于突破学员的三道反暗示防线,而达到信息接收量的增大,信息接受速率的加快。
3.心理的途径要求教师切实认识到无意识的外围知觉的重要性。教师要善于利用大量的情绪刺激和外围知觉,激起兴趣和喜悦的体验,创造高度的动机和好奇心、求知欲。学生内在的态度是知识获得与否的关键因素。暗示法采用的各种途径、手段,无非是一种有利于建立学生内在倾向的教学仪式,类似于暗示疗法中“药”到病除的暗示仪式,借以建立学生的无意识心理倾向,促成学生内在态度的转变。
4.教育的途径暗示教学法的教材量之大是出乎常规想象之外的。它跟传统教学认为知识只能一点一滴地接受正形成明显的对照。因此,暗示教学法要求按较大的单元重新编写教材。为了排除学生对课文的困难感和畏惧心理,要求教材具有浓厚的趣味性。暗示法的一个特点是:充分利用母语的权威性和可迁移性。因此在教学中要借助翻译,搞外语课文与本族语译文的直接对照,对比两种语言的异同,从而加速学生智力的发展。
教师上课是要一开始即把教材内容梗概介绍给学生,从不让学生注意个别的单词或词组,而是把注意力引向完整的句子,使学生在已有背景下抓住整句的含义。教师的力量首先用在创造明确的情景上,而句子的意义则在这一定的情景中会自行显示。现在一般的阅读教学是逐词翻译,这种翻译式的分析阅读是左脑的功能,结果是越读越慢,理解更难,学生感到兴味索然,暗示法通过幻灯、挂图、交际游戏设置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通过上下文来判别理解,在脑中形成情节表象,使文字变成图画,这就使右脑发挥功效--形象思维和整合功能,从而实现快速阅读。
5.艺术的途径艺术是运用直觉、感情的,所以这条途径是最快捷的,它直接渗入大脑,暗示教学法反对专门去背诵记忆。
暗示教学法提出积极音乐和消极音乐。积极音乐指的是深沉而激情的力量直透学生的感觉,它时壮时谐,时轻时重,抑扬顿挫,而求沁入听众心田。消极音乐指的是轻快流利、规整平稳,暗示听众任务的完成,它又是匀称而庄严暗示秩序的稳定,给学生以静谧而安宁感。
洛扎诺夫特别强调声调和节奏的刺激力量,音乐对于人格的感召力。要求教师朗读的语调必多变,富于美的旋律,充满感情。
当然,音乐不是唯一的暗示方式,要求教师把刚学过的新的教材内容编成一首小诗,谱成一曲歌词,一段幽默的滑稽剧,一句机智的插话,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或者是一个竞争性的游戏总之,教师应力求通过多种艺术形式综合运用之,这不仅是用来为接受教材、记忆,理解创造欢快的气氛,同时它们也必然会促进暗示的心理倾向--态度、动机等等,它又是积极的美育教育。
最后,暗示教学法的课究竟怎么上,现在还没一个固定的、统一的模式,也没有一本现成的书来介绍或者规定。根据暗示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尊重它提出的原则,按照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学科特点、不同教材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的职业能力,教师的权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