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23979500000012

第12章 承受之重——知识者身份指认与重塑(3)

父亲沈福天和舅舅甄垠年之间那种说不清道不白的恩怨,也许是从他们生下来那天起就注定了的,就像一棵树那样,一旦落地生根,谁也没法改变,包括他们自己。只可惜,父亲和舅舅始终不明白,仿佛两个演员,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人生舞台上,起劲地扮演着人们也许自己都不大喜欢的角色,争执了一辈子,直到两个人中间的一个撒手西去,也没分出孰胜孰负来。

沈福天和甄垠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是江河大学的同窗,都是学的水利工程专业,有着相类似的留美经历。沈福天来自峡江边石坨镇的富裕人家,甄垠年却是豪门世家的后代,父亲办实业兴教育,是知名的民主人士。两人一出场在相貌气质上就相差甚远,在个人的资质和智慧上,两人基本上是时逢对手,旗鼓相当。沈福天从美国读完硕士回国后,做水利工程设计,新中国成立后,受水利部部长傅作义的聘请成为国家水利部的工程师,后又调到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研究院。甄垠年博士毕业回国受聘陕西省水利厅,后随父进京,担任清华大学水利系的教授。不过在最开始的这些叙事中,能感觉到刘继明的笔触多少有些偏向甄垠年。这个气质潇洒、骨里傲慢而睥睨一切知识分子,不仅个性鲜明,文采飞扬,而且对生活对爱情充满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小说明显地对甄垠年的刻画要胜于沈福天,这是个能存入记忆的形象。把两个人连接起来的是甄垠年的妹妹甄可昕嫁给了沈福天,他们成了亲戚。而作为水利专家和工程师,他们却成为两大对立的阵列,在三峡大坝勘探、立项和建成的大半个世纪的历史空间中,沈福天作为三峡工程的“主上派”,和“主下派”的甄垠年,为大坝争执、怨愤纠葛了几十年,两强相持,难敌对手。中间两人的命运遭际此起彼伏,波澜不断,使得小说叙事始终处于一种人物性格的张力之中。

甄垠年和沈福天代表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两种基本类型,在某些方面两人保持着同一性,他们都热爱自己的国家,怀揣一腔热望和理想,希望用国外所学为自己的国家服务,以水利工程来造福人民,承担起中国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担当。他们穷尽一生,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而过程和结局却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两人的分野从三门峡水库论证方案的制定中显现出来,甄垠年以自己实地考察的经验公开表示反对,沈福天虽心里跟他不谋而合,却不表示态度,他不想为上级已经通过方案而把自己置于苏联专家的对立面。比起甄垠年,沈福天更善于审时度势,会很敏锐地衡量轻重,盘算个人的得失,随时调整自己的取向,在必要时,也会为保全自己去牺牲他人,诸如在“反右”时他就及时地判断形势,煞费苦心绞尽脑汁地写出《我的检查》,实际上却在其中列举了自己的功绩,比如在国民党溃逃时保存的珍贵水利资料,比如所参加过的多项大型水电工程的勘查和设计工作,借被打成右派的老胡说自己政治觉悟麻痹大意等等。在判断甄垠年难逃右派时,向组织揭发甄垠年。尽管他在做这些时都还有过短暂的犹疑。而甄垠年则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内心,执著着对倪爽的感情,坚持反对修建三门峡水库和三峡大坝的立场。他俩的升与贬,进与退,荣与衰,都围绕着三峡工程的建设,在他们的纠结和冲突中,使读者对这两个人物有了清晰的认知。

刘继明并没有对他们做正反对立化的刻画与判断,而是着笔于人物性格的张力,使叙事保持足够的相持力,借助于特定的历史政治语境,去呈现他们身上复杂而又真实的一面,也使个体的人格人性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两个多重复杂的人格类型,令读者产生了诸多杂陈的感受,如刘继明所说的“他们俩截然不同的命运和所持的立场,以及他们各自同中国社会发展所发生的复杂纠葛,太富有戏剧性了”。

三、“此在”、温和的叙事视点

《江河湖》的主要叙事是通过沈如月来完成的,小说对沈如月、邱少白、老卢、梅雨等人的描写,不仅扩展了小说的容量,而且也完整地展示了近一个世纪中从第一代到第三代知识分子不同的类型,通过对他们命运的审视,可以从中洞照出中国几代知识分子艰难的生存史和精神追求的历程。

甄垠年和沈福天这两类不同的知识者类型,最直观而具像地体现了上一代人的命运及心路历程,为今天和明天留下了一个可供参照的社会备忘录,以满足我们渴望真实地了解历史的欲望。而通过对沈如月这一代人精神和生命旅程的摹写,则将上个世纪50年代以降中国所经临的各种政治大事件都容括在其中,尤其是80年代的改革开放,以及90年代市场经济这样几个特定的背景下中国所发生的各种变化,尽管有些经历和记忆与上一辈人互涉交合,但他们所走的路已经和父辈完全不同。比之上一代知识分子,沈如月他们视野开阔,思想解放,更具有个人精神和判断的独立性,也可以更自由地去选择和追求自己的人生。在对他们的观照中,可以看到他们的成长与分化,可以透析中国社会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和文化现象,由此呈现出刘继明赋予人物的复杂性和深刻性,以及对中国当代社会的认知深度。

《江河湖》整体看是一个框架的结构,明显地首与尾是相合的。小说一开头就由沈如月道出父亲沈福天和舅舅甄垠年之间为大坝那种说不清道不白的恩怨,结尾是沈如月捧着父亲的骨灰盒见到大坝回到家乡,首、尾构成一个框架,将《江河湖》的主体部分“框”了起来,但里面的内容却采取的是全知全能的叙事,基本是按时间顺序来展开的。这样做可能是刘继明为了使小说的叙事不是停留在历史的忆旧中,而是在一个“此在”的当代视角下被讲述。这种下一代人的反视观照的结构显得直接而又自由,可以在几代人的生命层面穿越,以当代人的视角去穿透历史纵深,去整体把握和发现历史意味,而且也拉近了过去与当下社会生活的距离。

不过,我觉得这种选择,更重要的还是因为那两个字“参透”,这是全书的核心和楔子。从“很长一段时间,沈如月都在为参透这两个谜一样的人物而绞尽脑汁”开头,“参透”就贯穿全书。沈如月这一代知识分子和刘继明基本是出生并成长于相近历史线段的人,接受过相当接近的、没有多少选择余地的文化养料,拥有着类似的生存经历及趋同趋近的意识形态。刘继明将主导叙事选择在沈如月的视角中来完成,可能考虑的就是自己与这个人物在代际背景上最为接近,沈如月想要“参透”的,实际上是他试图去“参透”的对象。

但想要参透甄垠年和沈福天们是太难了,因为“在他们身上,集中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全部精神密码。”在他们浓缩了的、由鲜活的生命血脉充填的人生中,有多少我们无从把握的生命之外的东西,政治、历史、机遇,还有那些大江大河等等。就是像沈如月这种有着家族血缘的距离最近的观察者都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受挫感,而从小跟甄垠年形影不离,同沈福天生活了一辈子的甄可昕,自始自终也没能读懂这两个人。

沈如月在“参透”上一辈人的过程中也承担着审视者的角色,也可以说是刘继明潜在的“我”的审视视角,刘继明是在对历史所做的当代性的审视和反思中,完成着对历史对历史人物的重构。“我把叙述视点放到如月这样一个女性身上,的确隐含了我试图用一种‘温和’的方式进入上一辈知识分子经历的复杂历史情境的愿望。”这种“温和”便是沈如月在对上一辈人的返视观照中所表现出的认知和判断上的犹疑,以及一种复杂难辨的情感,这正显露出刘继明自身的犹疑。正因为此,《江河湖》的整个人物叙事更接近最本真的状态,使我们看到了历史最真实的所在,以及生命质地的繁复性。因此,获得巨大殊荣、实现了自己筑坝梦想的沈福天,尽管占据了大量篇幅,但比之那个气质潇洒、骨里傲慢而睥睨一切的甄垠年,他却并未以胜利者的优势在读者那里赢得更多的好感。而甄垠年作为始终坚守知识分子独立品格的人,被称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而受到人们的尊敬,可和亲自设计修建了包括三峡大坝在内的若干个大水利水电工程的沈福天相比,他又始终游走在边缘,所坚守的,和所想要得到的都没有得到,对他往往我们会产生一种复杂难辨的情感。

《江河湖》是一部厚积薄发、具有文学和社会价值的作品。阅读这样的作品,是需要有一定的阅历的,这样更易获得认同感,也可以看到作品背后更多的东西。小说还令我看重的一点是,刘继明精细的社会观察、丰富的人生阅历,尤其是自身积淀的博杂的历史、文化、文学知识和共通的社会经验,使小说中大量的细致描摹有了充沛的底气,让读者一下子走进了小说的历史氛围和事件中。而甄垠年这个人物之所以有厚度,也因为有黄万里父子的经历作为铺垫。还有笔墨并不多的云少游,由作家赋予他的博学和思想让他一下子立了起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作品的意义还在于,它或许可以作为另一种历史和时代记忆的备忘录,让以后的读者从这些形象记录中去了解中国20世纪所曾发生过的历史性变化和社会的变革,了解经历了这些变革的几代人的生命历程。

思想视阈里的穿透与表达

胡发云的小说始终充满了对现实近距离的关怀,他关注着那些人类所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关注那些在自己生命中留下深深印记的东西,并对此做出自己的思索和的反思。在他的一些作品,如《老海失踪》、《死于合唱》、《隐匿者》、《思想最后的飞跃》中,都体现着思考的力度。《如焉@sars。come》是他的的第一部长篇,在小说中,胡发云创作的主要特点,都得到了集中地展示,不仅延伸了他以往创作的风格特征,而且也在小说叙事和思想内涵上有了新的提升。

一、思考与时代同步共震

《如焉@sars.come》的题旨非常新颖,是我们以前所没有见过的,“如焉@sars。come”有着非常明确的指义,一是显示了网络元素,这是一个非常时尚的当代元素,也是一个非常具有伸展力的庞大空间,以一种新的方式为各种自我表达提供了新的空间,体现出胡发云在构思上的巧妙和独特。二是“SARS”提示了特定的时间、中国特殊的社会语境、社会事件,即2003年发生的大事件“非典”,小说的动笔时间几乎是和“非典”同步,这也表明了胡发云对当下近距离的切入,以及洞察社会的敏锐和深刻。三是表现了人与网络的关系,“如焉”是女主人公茹嫣的网名,“如焉@sars。come”将人和网络、社会连接在了一起。这是一个让我们眼前一亮的题旨,至少给人一种陌生化的感觉,使人产生了一种阅读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