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求人不如求己:如何做一个会说话办事的人
23899500000033

第33章 把事办到位的资本(7)

1800元在张作霖眼里根本算不了什么,可他这次却玩得十分开心,自然以为牌摸得好,运气也好!那政客开了支票,付了赔款,匆匆去了。打过牌后,张作霖要吃筒烟提提神,那顾问就陪在烟榻旁烧烟。两人边吃边聊,顾问捧他:“大帅,您这牌可打得太棒了!”

张作霖吸了口烟,笑着:“哪里,碰运气罢了!”

那顾问话锋一转:“今天那一位可输苦了!他也不是个富有的人,这次到北京来,是想谋一个差事的。”

张作霖听了把烟枪一搁道:“他是你的朋友,那就把支票还给他得了,咱们一千两千的也不在乎!”说着就去口袋里掏支票。

那顾问连连摆手道:“使不得,使不得,他也是个要面子的人,输了的钱,他决不会收回的。他在前清也是个京官,还有些才干呢!大帅要是可怜他,不如周全周全他,给他个什么职司,他就感激不尽啦!”

张作霖突然想起了什么,拍拍脑袋道:“噢,想起来了,某老也曾经推荐过他的,我成全了他吧!”

那顾问忙道:“那我先替他向大帅谢恩啦!”

不出一个星期,那个政客就到东北去做官了。

这位政客的做法如今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早已屡见不鲜了。也许你对这种行为深恶痛绝,引以为耻,但他拐弯抹角求人求官的良苦用心却能给人以启发,也就是说,做人做事,有时不可直来直去,那样多半会碰钉子。

以情趣诱惑的办事方法

人们在办事儿时,对方能不能答应你的要求,能不能全力帮助你把事情办成,关键在什么?关键在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他的心理世界怎么想问题,就决定了他对你提出的事儿是给办还是不给办。那么,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们怎样想一件事情完全是外在情趣和利益诱惑的结果。他对A问题感兴趣或者想获得A他就会说对A有利的话,也会做对A有利的事,反之,他便具有原始的不自觉的拒绝注意的心理。所以,人们在办事儿时,要想争取对方应允或帮忙,就应该设法引起对方对这件事儿产生积极的兴趣,或者设法让对方感觉到办完这件事儿后会得到自己感兴趣的利益。

很显然,人们对什么事儿有兴趣或认为什么事儿有满意的回报,就会乐于对什么事儿投入感情,投入精力甚至投入资金。这种办事儿方法就叫做情趣诱惑法。

利用情趣诱惑法必须让对方感到自然愉悦,深信不疑,大有希望,只有利用情趣或利益把对方吸引住了对方才肯为你的事儿付出代价。

情趣诱惑法在具体运用时也有一些小窍门。

1.用兴趣让对方紫跟着自己

利用那些新颖的东西,与我们的经验接近引起我们强烈的注意,引起我们的好奇心,使我们常常情不自禁、穷追不舍地要弄个明白,这时人们就会对你产生强烈的兴趣,不由自主地跟你“粘”在一起,再进一步,就可能被你牵着鼻子走了。

当我们很谨慎地根据他人的经验、兴趣,而设法接近他人时,除了拿出“新颖”的东西之外,还得掺和着一些别人“熟悉”的成分。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不但要抓住他人的注意力,还必须把握住他人的注意力而使他人折服。

2.诱之以利让对方感觉到希望的牵引

吊人胃口,也可以说是“利而诱之制人术”,是“诱之以利,将欲与之,而先不与”,让想要得到利益之人长期生活在隐隐约约的希望之中。这样,就会让这个抱着希望的人死心塌地地为你办事儿。

这一心理规则能够给要办事儿的朋友一个很好的启示:首先,要想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刺激起对方的欲望,暗示只要能办成事,好事就在后头,并不时地给些甜头,让他相信你所说的并非是一句空口大话,于是在不断地刺激下,他的欲望也就被挑了起来,这时就是你牵着他鼻子走的时候了。因此,可以告诉办事儿的朋友,大可不必有求于人便感觉低人一等的被动消极想法,而应利用本身的资本去吸引他。去打动他,这才是办事儿的最高境界。各位办事儿朋友都应朝这个目标努力。也许你会说我一无所有,没啥资本,叫我如何吸引他。其实,资本全在自己开发,一无所有本身就是资本,你有一条宝贵的生命,你有一个发达的大脑,你有无牵无挂的潇洒,于是你会根据那时那刻的种种条件做出一条最有效的办事儿方案,付诸行动,包你成功。

3.求人办事儿要循序渐进

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弗利特曼和弗利哲两位教授,曾同学校附近一位家庭主妇巴特太太做了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打了个电话给她:“这儿是加州消费者联谊会,为具体了解消费者之实况,我们想请教几个关于家庭用品的问题。”

“好吧,请问吧!”

于是他们提出了一两个例如府上使用哪一种肥皂等简单问题。当然,这个电话,不仅仅只是打给了巴特太太。

过了几天,他们又打电话了:

“对不起,又打扰你了,现在,为了扩大调查,这两天将有五六位调查员到府上当面请教,希望你多多支持这件事。”

这实在是件不好办的事儿,但也被同意,什么原因呢?只因为有了第一个电话的铺路。相反的,他们在没有打过第一个电话,而直接有第二个电话要求时,却遭到了拒绝。他们最后以百分比作为结论。前一种答应他们的占52.8%,后一种只有22.2%。

据此可知,向人有所请托,应由小到大,由微至著,由浅及深,由轻加重才是,如果一开始就有太大的请求,一定会遭受对方的断然拒绝。

所以,一点一点引别人接受,一点一点诱别人上当既是找人办事儿的小技巧,也是嫁接成功的大原则。

让对方无法拒绝

人们生活在世界上都希望自己活得体面。但体面不是写在脸上的立体图画,而是渗透在言谈举止中的自尊、自信、自强以及潇洒的神态和慷慨的气概。但是在现实社会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得到“体面”二字的。比方说:你有钱时可以举办宴会款待朋友,这个举措本身就是很体面的,反过来,被请的朋友也“知恩图报”,高兴时也把你请过去,也很体面。但是,如果你是个穷光蛋,你还能做到“举办宴会”的体面吗?这就是说,有些体面也是有条件的。有权、有钱、有才、有艺的人容易获得体面,而体面的人办事儿也容易获得体面的结局。但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体面条件的。不具备体面条件就办不成体面的事儿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不具备体面条件的人也少不了要做出一些牺牲才成,他办事儿的过程可以是不体面的,但结局却必须是体面的。从这一意义上说,通过一个不体面的过程,可以得到一个体面的结局。那么,这个不体面的过程就是死乞白赖的过程。

死乞白赖法是一种不正常甚至不正当的办事方法,它的特点是既不违反法律也不违反道德,但它却不合乎惯例,不合乎常情也不合乎常理。它是让对方在一种不情愿、无奈的状态中认同了一种不正当的要求,从而达到办事儿的目的。

1.通过让对方难堪迫使对方答应某些要求

汉代的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放任不羁,一派浪荡公子相,因他博得了海内文名,人们无不以结识司马相如为荣。

这一年,司马相如外游归川,路过临邛。临邛县令久仰司马相如之名,恭请至县衙,连日宴饮,写赋作文,好不热闹。

此事惊动了当地家有万金、奴仆千人的富豪卓王孙,也想结识一下,以附庸风雅。但名义上却是请县令王吉,让司马相如作陪。

来到卓府,卓王孙一见其穿戴,心中早已怀瞧不起之意,心想自己是要脸面之人,请来的却是这样一个放荡无礼之辈。

司马相如全然不顾这些,大吃大嚼,只顾与王吉谈笑,早把卓王孙冷在一边。

忽然,司马相如听到内室传来凄婉的琴声,那琴声不俗,司马相如一下子停止了说笑,倾耳细听起来。

卓王孙原被冷在一边,讪讪地无意思,今见琴声引住了这位狂士,于是夸耀地卖弄说这是寡女卓文君所奏。司马相如早已痴迷在那里,忙请求让卓文君出来相见。卓王孙经不住王吉撺掇,派人唤出卓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