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论语与算盘
2384000000003

第3章 处世与信条(3)

如果把生在或处在那样一个动乱时代的人称之为不幸者的话,那我也是这千千万万不幸者中的一分子,因为我出生在明治维新这样一个动乱年代。时至今日,经历了太多变化,也算得上是从逆境中走过来的人。回首往昔,身处于那样一个动乱时代,无论你是贤是庸,是忠是奸,你的境遇也许会在朝夕之间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可能一觉醒来,你就已经从一个高官沦为了阶下囚,也有可能由一个无名小卒突然变成一个声名显赫的大人物。总之,在那样一个时代,一切皆有可能,没人看得清在你前方的路到底是逆是顺。

当初,我为了支持尊王讨幕、攘夷锁港而东奔西走,可后来却成了一桥家的家臣,幕府的臣子,后来还跟着民部公子一起去了法国。

等到回国的时候,幕府已经垮台,国家变成了王政。面对变化之时,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可是既然我已经尽力了,那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处在一个社会变迁,政体革新的时代,就算我再努力,也还是有些难以适应,是真的身处在逆境中了。对于过去在逆境中发生的那些人和事,我至今想起来仍历历在目,而且我相信与我有同样感受的人不在少数。不过,这毕竟是社会剧变的大风浪,人一生碰到的次数也不多。可是,那些我们不能预测的小风浪就数不胜数了,被这些小风浪卷进去的危险也无处不在。因此,当你身陷这些小逆境之时,就应该要好好想想它到底是人为的,还是自然的了,经过认真分析,从而寻找到好的对策。

我认为,自然的逆境是大丈夫的试金石。那么,身处自然逆境之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我不是神,所以关于这点,我没有什么秘诀可以传授给大家。而且我想,这社会上也没有人会有这样的秘诀。

依我的经验,我唯一能告诉大家的就是:身处自然逆境,要知足守本分,做好自己能做的事,以不变应万变。任何的手段和方法都不能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因为这是天命。如果硬要把这宗罪强加到人为力量的头上,结果只会被这自然逆境所打倒,直至最后束手无策。所以,大家最好一边先安于天命,静静等待即将要降临的命运,另一边则锲而不舍努力上进。

相反,如果陷入的是人为的逆境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大多数人认为逆境都是由于自身的原因造成的,所以,反省并加以改正是最好的办法。如果你想要幸福,那就要努力去追求,如果什么都不做而坐等幸福降临,结果只会是自寻烦恼,陷入自己给自己制造的逆境中不能自拔。

做事要量力而行

时至今日,我一直都以忠恕的思想来作为我的处世方针。古往今来,宗教家、道德家中硕学鸿儒辈出,他们传道立法的中心都围绕着修身养性。这是一门深不可测的学问,简单点说来就是像我们拿筷子这样一件小事也包含着大学问在其中,因此我们一定要十分注意。

孔子有段话是这样说的: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攫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恰恰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椒措如也。(出自《论语·乡党》)此外,还有一段关于食物方面给我们的教导,他是这样说的: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

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出自《论语·乡党》)这都是一些看似浅显、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它其中却蕴含着许多道德和伦理。

如果能够做到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接下来就应该要全面地认识自己了。社会上,总有一些人也不称称自己到底几斤几两,总以为自己什么都行,遇事不计后果,只知一味的贸然前进,把自己的本分抛诸脑后,最后招致意想不到的恶果。正所谓“有多大的头就戴多大的帽”,连螃蟹都知道自己挖的洞应该要和自己的壳一般大,更何况是我们人呢!所以我一直把这句话当作我的座右铭,恪守自己的本分。

大约10年前,曾经有人劝说过我出任财政大臣和日奉银行的总裁,都被我一一谢绝了。因为我清楚地认识到,既然我已经投身于实业界了,我就不应该再这山望着那山高了。

孔子说过:

“进吾进也,止吾止也,退吾退也。所以实际上,人的出入进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只是一味的安于本分,不思进取,就什么都干不成了。自古就有“业不成至死不还”、“大功不计小过”、“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等的说法教导我们,一定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当然,这一过程仍然要守好自己的本分。孔子曰:“从心所欲不踰矩。”

(《论语·为政》)我认为,他也是说人要在安于本分的前提下不断进取。

其次,最值得青年们注意的就是自己的情绪,不仅是年轻人,所有人在处世的时候都难免会发生错误,大都是因为没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所致。

孔子说: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这就是在强调好好调节喜、怒、哀、乐的重要性。我们饮酒也好,娱乐也罢,应该要以不淫不伤为限度。总的来说,我的原则就是诚心诚意,胸怀坦荡,严格自律,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面对得意与失意

灾祸往往都发生在人最得意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人最容易得意忘形,祸害因此也就有了可乘之机。所以,我们一定要牢记,得意的时候,切莫让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应该要戒骄戒躁,谦逊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失意的时候,不要气馁,乐观勇敢地面对一切不顺心的事。总之一句话:

“得意之时要淡然,失意之时要泰然。

不管是谁,面对大事,都会考虑周全,以最周密的计划来对待。

可在对待小事上却是不以为然,马马虎虎地草草应付了事,这不是个别人的行为,而是一种社会常态。当然,也不用把过多精力都投入到小事上,更何况有些大事也能在无需过分担心的情况下圆满解决。只是我们在面对所谓的大事、小事时,我们都不能只看表面就轻易地作出判断。因为小事是完全有可能演变成大事,而大事也能化成小事的。

总而言之,事无大小,凡事应三思而后行。

处理一件大事时,我们考虑的方面无非就是:

一、这件事我应该怎么处理?

二、这件事分别对我和他人有什么好处?

三、这件事会不会危害到他人或国家?

然而,论考虑这三者孰重孰轻、孰主孰次时,那就因人而异了。

有人把自己的得失放在其次,他就会把寻求最妥当的解决方法和不危害他人利益放在首位;有的人把自己的得失,也就是个人利益放在首位,那他就会把他人的利益得失放在次位,也许就会做出一些伤害他人的事来获得成功;更有甚者,如果完全以自我为中心,那就会连国家利益都置之不顾了。总之,人各有志,各人有各人的想法,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如果问我会怎么处理,我会这样回答,首先我会考虑这件事应该怎么做才算是合乎常理。其次,如果合着常理做了能否给国家带来什么利益。最后再考虑这么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即使这件事让我无利可图,可是只要它合乎常理,对国家有利,我也会义无反顾地去做。

所以,我认为考虑事情时,应先探其得失,是否合乎常理,三思而后行,这才是最佳的方法。不过考虑的时候,一定要心思缜密,切不可蜻蜓点水、鲁莽行事,等到半途发现问题时,又突然放弃。因为有些事即便表面上看起来合乎常理,也有可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而不合理的事情到最后也可能会对社会有益。如果不经过仔细的思考,很多方面是考虑不到的,仓促地就得出结论是最不可取的。万一处理不当,可能先前的一切心血都会付诸东流。

对于小事,不经过深思熟虑,马马虎虎就做出决定,这个习惯也非常不好。小事是很难引起人们注意的,可一些小事往往是大事的开端,一件被你轻视的小事,没准日后就会演变成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事无巨细,从小事做起,逐渐向好事发展,最终收获一个人或一家人的幸福,这都是有可能的,这是积小成大的好处。

可是,一些平日生活中小的不好的习惯,如果你不注意的话,随着时间的累积,最后可能会演变成你成功路上的一块大的绊脚石,甚至会让一个善良的人变成一个坏人。如果是政治家,就会导致政治腐败;如果是实业家,就会导致业绩不佳;如果是教育家,就会误人子弟。这也是积小成大,可是最后变成的却是坏事。所以,没有绝对的小事,也没有绝对的大事。社会上动辄就对大事小事加以区分,这实在不是君子所为。事无大小,应该以相同的态度和原则来处理和对待。

最后,我再强调一遍,切忌得意忘形。古语有言:

“成名常在穷苦之日,败事多在得意之时。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因为当人身处困境之时,他处理任何事时,都会把它当成首要任务来处理,所以成功往往都在这样的情形下获得,而成功者身上也就多了一种坚忍不拔、胆大心细的独特品质。

因为未能对一些忽略了的小事做出及时的处理,得意过后,取而代之的将会是失意,既而是失败。这和积小成大也是一个道理。总之,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得意忘形,事情不分大小,用相同的态度去对待和处理。遇事要做到像水户黄门光国公墙上写的对联那样:

“小事皆通达,临大而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