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思路决定出路全集(白金珍藏版)
23776500000016

第16章 人的心态,决定人生的姿态(4)

这是一种知足,但是知足并不代表停止追求进步。因为抱怨没有任何好处,抱怨后心情依然糟糕,抱怨后世界也不曾动容。那么,倘若你真的对自己的现状不满,那就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吧。长相不如别人,没事,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能力来弥补;别人误会你了,没事,爱你的人自然会理解你,不爱你的人管他那么多干吗;遇到难事了,多想想那些比自己还要艰难、但是却能突破困境走向成功的人,告诉自己你也可以扛过去。

也许你一直在拼搏,却一直没有获得成功,那么好好检讨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遇事就抱怨的习惯。有的话就努力去改变,勇敢的接受生活所给予我们的一切。

拒绝骄傲,稳步向前

安徒生童话里“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兔子之所以输掉了比赛就是因为太过骄傲自满,小乌龟却知道勤能补拙的道理,最终赢得了比赛。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面,总会让人追悔。但是再后悔也已成定局。所以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应该特注意,即使自己有很多超过别人的地方,也不能有骄傲情绪,因为这种情绪容易使人放松警惕,从而留下遗憾。

不知大家是否还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住在同一家旅店的三名旅行者,一天早上出门的时候。一个人带了把伞,一个人带了跟拐杖,还有一个人什么也没带。晚上回来的时候,带伞的人被淋湿了,因为他觉得自己有了伞,便打着伞大胆地在雨中走,但是因为雨太大了,所以还是被淋湿了。带拐杖的人满身都是伤,他说是摔伤的,在泥泞路上走着,因为觉得自己有拐杖,又急着赶路,所以走得很快,就总是跌倒。第三个人,既没有被雨淋到,也没有摔伤。他说当大雨来的时候他就停止了赶路,等雨停了再走,当路泥泞的时候他就小心翼翼地走,所以他既没有被淋湿也没有跌伤。

按理说前两个人是比第三个人准备的更充分的,可他们失败就失败在他们缺少了忧患意识。他们觉得自己有了优势,就骄傲自满起来,也因此落得个“有伞被淋湿,有拐杖却被滑倒”的下场。这种最初的优势却成了导致他们失败的因素,而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乾坤大挪移”就是因为他们仗着自身的优势而滋生了骄傲自大的情绪。

有时候,如果我们在自己的缺陷上跌倒了,这没关系,也很正常,爬起来继续努力就好,因为只要战胜了自己的缺陷就很容易获得成功了。可是倘若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那么,我们必定会输得很惨。

万事万物都是遵循物极必反的原则,到了极端,就会反向而行,骄傲就是自信的极端表现,过分骄傲就会跌倒。得意忘形是人生大忌,没有了谨慎,缺少了思考,对忌讳毫不在意,你就会体会到乐极生悲的含义。你的长处固然让人羡慕,可也不能因此就让自己飘起来了,这样飘得越高,你就会摔得越痛。到时候的疼痛,只有你自己去承受。因此,就算你在春风得意之时,也要时不时给自己泼泼冷水,给自己降降温,防止骄傲的侵袭,始终让自己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

告别猜疑,多点信心

莎士比亚说:“怀疑是我们身上最可耻的叛徒,当我们总是怀疑一种获得利益的尝试是否可行时,我们已经失去了本该获得这种利益的机会。”俗话也说“疑心生暗鬼”,可见,猜疑又是我们人性中的一大弱点。

在工作中,总觉得同事在背后说你的坏话、上司对你不信任、同事给你穿“小鞋”;在生活中,总是有“疑邻窃斧”的心态;在感情中,总是怀疑对方对你不忠……如果你有以上情况,说明你有猜疑的毛病。猜疑是什么?猜疑是人在人生道路上自己给自己设置的障碍。

“猜疑”是成功路上最阴险的敌人,它会在每个人面临十字路口时跳出来迷惑我们,甚至在我们已经选择好走上了某条路后,它仍紧跟不舍让我们心神不宁。你的脑子里会出现很多问题:“我选对路了吗?”“尽头会不会是死路呢?”“要不回去走另外一条?”……就这样我们开始怀疑并停下脚步等待,直到我们完全迷失。

猜疑,是精神上的叛徒,它让我们背叛自己的初衷;猜疑,是顽强意志的杀手,它让我们变得意志薄弱;猜疑,更是雄心壮志的劲敌,它让我们剥夺了自己取得成功的资格。

既然猜疑有如此多的危害,那么应该如何消除猜疑心理呢?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要消除猜疑心理,关键是要拓宽心胸,提高对别人的信任度。只有对别人产生了信任感你才能不去怀疑。其次是要摆脱错误思维方法的束缚,不要对人对事先入为主,要通过长时间地接触、了解,才能对一个人或是一件事下定义。最后是敞开心扉,增加自己和别人心灵的透明度。有什么想法最好能直接说出来,这样自然会减少猜疑。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当你听到什么流言飞语的时候,一定要冷静,经过自己的脑子好好想想,最好去求证一下。千万不要轻视“猜疑”的力量,当人的大脑充满“猜疑”的时候,人往往什么也做不了,就算做了也做不好。

做事总是犹犹豫豫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大出息的。他们总是觉得以后会有更好的,从而对现在的下不了决心,他们在等待明天做更完美的决定。其实,他们心中所谓的“明天”是永远都不会到来的。然后所有的机会都溜走了。其实一个人有没有受到“猜疑情绪的控制”,是可以自我检查的,“猜疑”害怕那些大胆、勇敢冒险的东西,受他控制的人往往缺乏“自信”,显得害羞和怯懦,这些人往往最容易受到伤害,他们不信赖任何人包括自己,十分缺乏安全感,常感到虚弱没有力量。“猜疑”一旦控制了一个人,就会每天都接近他,让他彻底地迷失于沮丧的处境之中。让那个本来可以获得成功的人因它的阻挠而失败。失败就是“猜疑”的孪生兄弟。

但“猜疑”也不是所向披靡的,对于一个有着明确目标、无所畏惧的人来说,“猜疑”是很容易被克服的。如果“猜疑”这个恶魔曾纠缠过你,甚至它现在还紧跟着你,那么请你马上行动起来!不要再给它多提供哪怕一分钟的庇护了。要知道,因它的提议而让你受到的折磨已经受够多了,它已经无数次地背叛了你的信任,就是因为它,你失去了很多本该拥有的东西。所以抛弃猜疑吧,让你勇于实践的品质带领你开始勇敢地尝试那些你本能完成的事业。

不为虚荣买单

“虚荣”一词最早出现于柳宗元的诗:“为农信可乐,居宠真虚荣。”《辞海》上对虚荣的解释是:表面上的荣耀,虚假的荣名。虚荣心是一种极为普遍的心态,是过分自尊的表现,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他人关注而表现出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面子”休戚相关。

虚荣往往是内心脆弱的表现。它很容易让人迷失自己,也是许多人获得简单和快乐的生活的最大障碍。虚荣的人一直在别人的眼光中生活,幸福也好痛苦也罢,都是别人眼里的。一句话,他们全部的生活目标就是一定要比别人好。

在虚荣的人眼里,工作要比别人好、工资要比别人高、人脉要比别人广、升职要比别人快、衣服要比别人贵、房子要比别人大、吃的要比别人讲究、用的要比别人高档……要样样都比别人好,就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终于在没完没了的攀比和较量中失去了闲暇和轻松,心情越来越紧张和焦躁,感觉越来越累,快乐越来越少,最终是身心疲惫。

是的,虚荣也许可以让我们荣耀一时,但是,需要付出多少来为这一时的灿烂买单呢?

莫泊桑的《项链》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玛蒂尔德是一个出身贫穷却异常美丽的女子,她认为:美丽的女子生来就是和城堡、王子、香水、珠宝相匹配的。然而命运却捉弄了她,让她嫁给了一个小职员路瓦栽。成为路瓦栽的妻子的她仍然对贵妇人的生活心驰神往,渴望自己光鲜亮丽地出席晚会,成为全场最美丽的女人。终于,机会来了,她和丈夫要去参加公共教育部长和夫人举行的晚宴。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洛阿赛太太买了新衣服,描了精致的妆容,还特意从她朋友福莱斯蒂太太那里借来了一条钻石项链。一切准备就绪,只等着晚会的时候大放异彩。

果然,她成为晚会上最出众的女人。晚会结束后,她仍陶醉于被人仰望的快感之中,久久不能自拔。当她对着镜子卸妆时,赫然发现脖子上的钻石项链不见了,怎么找也找不到。

后来,她和她的丈夫用了整整10年的时间才挣够了赔偿这条钻石项链的钱,而那晚光彩照人的路瓦栽太太早已变得苍老憔悴。

玛蒂尔德为自己的虚荣赔上了青春和一生的幸福,以这样惨重的代价换来一时的荣耀值得吗?

其实,虚荣的人生是一种悲哀的人生。人生很短,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更是稀有资源,为什么还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累了自己呢?为什么不能为了自己,真实而完全地活一次呢?而且,人的价值是由实力决定的,并不能靠作秀实现。

有一次前法国总理朱佩视察某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他一直拎着个超级市场的购物袋。但是,他并没有因为拎着购物袋而变成被人瞧不起的人,总理还是总理。同样,一个罪犯不会因为西装革履就变得被万人敬仰。因为身份不是由派头决定的。

心理学家认为:虚荣的心理与戏剧化的人格倾向有关。爱虚荣的人外向、易冲动、反复善变、做作、情感反应强烈,但缺乏真实的情感,在与人交往中,喜欢突出自我,而且浮躁不安。爱慕虚荣的人大都有自卑或心虚等深层的心理缺陷,他们竭力追慕浮华是为了掩饰心理上的缺陷。

要克服这种缺陷,我们可以参考下列心理处方:

1.追求真善美

一个追求真善美的人,是不会采用不正当的手段来炫耀自己的,是不会被虚名所累的。

2.克服盲目攀比的心理

横向地去跟他人比较,心理很容易失衡,越比越虚荣。如果一定要比,那就跟自己的过去比,看看是否今天比昨天好。

3.珍惜自己的人格

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是不会给虚荣心抬头的机会的。

人人都有虚容心,但是虚容心过于强烈了,则不会对一个人的生活和事业产生益处,相反还会成为美好生活的障碍。虚容心往往伴随着强烈的追求浮名的欲望,而且这种欲望是无穷尽的。一时的满足带不来一世的满足,相反,带来的却是更加可怕虚容。浮华终会过去,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虚容了一生的人该如何去面对残酷的现实?所以,不要让自己沾染上虚荣的习气,是什么就是什么,过真实的生活,做真实的自己,才能拥有真实的快乐。

给人好处莫张扬

所谓“振叶以寻根,观澜以索源”,乐于助人一直都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在崇尚“以德治国,共建和谐”的今天,帮助别人仍是时刻体现着泱泱大国秉承的精神文明,体现着龙之传人的优良品质。我们都是听着雷锋的英雄故事长大的,他做的热心事许多都是不为人知的,这种做尽好事不留名的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发扬的。现在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从他们身上,或许我们可以寻到“给人好处”时的最佳做法。

大爱至朴的唐山十三农民兄弟,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他们用纯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告诉了我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真谛。正是他们及无数个他们这样的人,在2008年撑起了中国的脊梁。在国家巨大灾难面前,他们以无声而有力的行动,宣告了民间志愿救灾时代的来临。然而他们却丝毫没有因此而自大、骄傲。

烛照深山的支教夫妻李桂林、陆建芬。他们扎根深山18年 ,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8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他们的功劳足以让他们感到骄傲、自豪,但是他们却说他们做得微不足道。

携妻照顾初恋女友34年的韩惠民。这就是爱,他用百姓最朴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为深奥的问题:有比爱情更坚固的情感,有比婚姻更宏伟的殿堂。34年的光阴,青丝转成白发,不变的是真情。爱就是一生的承诺,就是性命相托。韩惠民的付出是巨大的、是艰辛的,但他却平静如水,简简单单地过着早已习惯的生活。

男儿榜样、救灾火线上的尖兵李隆。他在火场、废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离不弃。他用希望扩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废墟里与死神搏斗,绝地助人求生。他用忠诚和果敢书写了消防官兵的壮丽人生。他立功无数,但从不显摆和自大。

……

其实,现实中还有数不胜数的奉献者,他们默默无闻地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当然,现实中也不乏这样一类人,帮了别人的忙,就认为有恩于人,于是心怀一种优越感,高高在上,不可一世,到处显摆。这种态度是很危险的,常常会引发负面的后果,也就是:帮了别人的忙,却没有增加自己人情账户的收入。正是因为这种骄傲的态度,把这笔账抵消了。

给人帮助、关心、好处是崇高精神的体现。但是如果将这份崇高变成炫耀的资本,那就变得目的不纯了,也失去了帮助的意义。

提升自己,价值无限

古语有曰:“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这说的就是人生在世的价值问题。毋庸置疑,我们大家活在这个世界上就都有自己的价值。每个人也肯定都希望在自己短暂的一生中可以实现自我最大的价值。但是,由于人们价值观的不同,导致对“人生价值到底是什么”以及“人生有多少可以实现的价值”这些问题看法也各不相同。这就好比一朵花,只有当它开在人们视线范围内的时候,它才有观赏价值,如果开在荒郊野外,那它还不如一株野草,因为它没有野草般顽强的生命力。所以只有当你适时地展示出自己的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才能将你的价值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

一个钟表匠总觉得自己每天修钟表无法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于是他经常深思什么是人生真正的价值,可是怎么想也想不出让自己满意的答案。后来,他去请教镇上的智者,智者听了他的问题以后,没有给他明确的答案,只说让他自己去领悟。随即,给了他一个小石子,让他拿回家,用一个漂亮的透明盒子装起来,并放在钟表店最显眼的地方,告诉大家这是要卖的。然后又对钟表匠说:“我不是要你真把这小石子卖掉,我只需要你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开价,最高能开到多少。”

钟表匠虽然很疑惑,但是还是听从了智者的话,把小石子带回了家,用一个非常精致的透明小盒子装了起来,放在店里最高的地方,让每个进来的人都能看见。

果然有一天,一个修表的客人注意到了那个小石子,问钟表匠那是什么东西,钟表匠随口答道“要卖的”。那人觉得小盒子配上那小石子很漂亮,就询问起价格。说愿意花5元钱买下来回家给孩子玩。钟表匠想起智者的话,没有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