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伪幽默并不单纯指那些粗俗的笑闹,它还包括一些不分场合的随意“幽默”。这种所谓的“幽默”如果用对了场合会非常成功,但是一旦在不恰当的时机和场合运用,必定会走向“伪幽默”。关于这样的例子可谓数不胜数。
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以及语言习惯的差别会使人们对语言的理解产生差异。一个可以让中国人笑得前俯后仰的笑话在国外听众那里很可能毫无反应。
比如一个中国人看到游泳池里人很多,水又不太干净时,说:“游泳池里人太多,简直就像芝麻酱煮饺子。”这个比喻可以让中国人笑起来,而外国人却丝毫不觉得这个比喻幽默,反而会显出一脸茫然。原因很简单,他可能既没有吃过“芝麻酱”,也没有见过“煮饺子”。
西方人形容某地人多、拥挤不堪的时候,常说这个地方塞得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拥挤不堪。这个比喻有些中国人可以理解,但能够欣赏其妙处的并不多,因为不少人没有见过一个打开又小又扁的沙丁鱼罐头盒里塞满整整齐齐的几排手指头长的沙丁鱼。
由此可见,在与人交流时,首先应该注意文化差异,从而调整自己的言语内容,否则,即使你的语言很经典,你的幽默很出彩,对方也很难理解你的语言意图,那就是失误了。这种失误不只发生在普通人身上,即使是伟人也可能会步入这样的误区。
美国前总统卡特曾因说话与情境不符而陷入窘境。那时他准备出访盐湖城,他当时正被摩门教信徒授予“本年度家庭男人”称号。参谋为他写了一份讲稿,其中特别注明“加幽默”,于是助手又给他加了三四个笑话,他全用上了。然而,失败的是卡特和他的助手们并没有意识到,摩门教徒一贯教育孩子看待事物不要轻率。他的助手说:“我们站在一座圣堂里,在场的大约有两千人。卡特讲笑话时,他们只是瞪着他,呆若木鸡。”
所以说,制造幽默也应注意对象,要区分对方的性别、身份、地位、阅历、文化素养和性格,不是对什么人都可以随意而为的。一般来说,在熟人、同乡、同学、老同事、老部下之间可以开开玩笑,说些幽默风趣的话,即使玩笑开得有些过火也无大碍。但倘若是面对上级、名人、长者、陌生人、女性尤其是妙龄少女、性格忧郁或孤僻的人、对工作或职业不满的人,说话就应该有所顾忌了。
真正懂得幽默的人并不是那些只会讲些荤笑话的人。因为一些低级趣味的笑话不仅会污染人们的生活,使人变得庸俗,更会使听者对讲笑话的人产生反感。尤其是一些有关性的笑话或有关身体机能的笑话,都是很容易伤害人的。因此,我们应该果断地向此类“幽默”说“不”。
说话要给别人留面子,为自己留余地
人们常说:“人为一口气,佛为一炷香。”面子问题是头等大事,因此才会有为了面子小则翻脸、大则性命相搏的事情出现。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特别要注意面子问题,一方面,我们要提醒自己不要去踩人家的面子,另一方面,要能维护他人的面子。给人家面子、帮人家维护好面子,也就是给自己面子,为自己的人情大厦添砖加瓦。
喜好赞扬而厌恶批评是人类自尊的天性使然。在人际交往中,别人的弱点、缺点、污点等忌讳之物,都是“雷区”——碰不得。一般来说,至少有以下3点是我们应该避开的。
1.丑陋之点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美丽的、俊逸的。然而,生活没有慷慨地让所有的人如愿,这个世界上还有不幸的丑陋者和残疾者。他们大多有自卑感,不愿听与自己的短处有关的话题,比如:秃顶者忌说“亮”,胖子忌说“肥”,矮子忌说“武大郎”,其貌不扬者忌说“丑八怪”,跛子忌说“举足轻重”,驼背忌说“忍辱负重”等。对他们的这种完全正常的心理,我们应该充分理解。
2.失意之处
人生在世,有起有落。即使今天看起来多么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人都可能经历人生的挫折,难免有失意之处,或高考落榜,或恋爱受挫,或久婚不育,或夫妻反目,或工作不顺利,或职称评不上,诸如此类的失败本就已经让人痛苦不堪,好不容易忘记了、超越了,又有人有意无意提起,怎会不让人火大呢?即使现在的得意之人也怕往日的失意传播出去,有失颜面。因此,要把他人的失意处当做言语交谈的禁地。
3.痛悔之事
古人常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是对于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谁又愿意把它公之于世,让每个人都知道呢?尤其是对那些涉及品质的错误(如曾有偷窃行为或生活作风问题),就更加讳莫如深。如果听到有人说起类似的错误,就会顿生无地自容之感,有如芒刺在背般的痛苦。
有少数人习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他们以触别人的痛处、犯别人的忌讳为乐事,这是很不道德的表现,而他们也必将自食自己所种的社交苦果。对“雷区”我们要避讳。它是人际交往的一种修辞手法,是对他人的尊重,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那么,我们该怎样避讳呢?
1.慎言相避
说话前要了解对方的情况,绕开对方的痛处,比如,不在久婚不育者面前大谈儿女经。平时,慎言相避对我们来说并不困难,但是在得意、自我吹嘘时,就很容易忘形,而已忘形就很可能会无意中犯忌。因此,将之培养成为习惯,让它成为一种本能,这样即使再忘形也不会犯了。
2.婉词相代
有时对于对方的忌讳是避无可避的,这时,也要学会以婉词相代,太直白会让人难堪,而婉转则可以给人留几分面子,让对方感激以待。例如,一个朋友被炒了,正在找工作,却一直没找到合适的,而你刚好有一份合适的介绍。你可以这样说:“哇,看当老板也不容易,总要为了人才而四处奔波,看这里又有一个……”这样,对方能够不失面子地接受你的帮助,而且还会对你感激不尽。相反,如果你说:“你不是被炒了吗?这有份工作挺适合你的,去试试吧!”这样,对方很有可能会为了维持面子而拒绝,甚至与你反目。
3.巧言相岔
如果话已经从口里说出来了,才惊觉自己碰到了别人的痛处,那么我们还能够做些什么来缓解气氛、挽救过错呢?这时,切忌慌乱之中作说明,因为说明得越多就侵入别人的禁区越深,而且有的事情本来就是越描越黑的。因此,转移话题、巧言相岔,给对方空间,才能让彼此及时从困境中解脱出来。例如,聊天的时候,你随口说:“他也真够倒霉的,就因为长得矮,连个女朋友都找不到。”说到这里,你猛然发觉自己失言,因为听你说话的人正是一个矮子,而且也因此在苦恼。此时,接着说:“不过,有资料表明,矮个通常都比高个聪明,他就是他们一群人中事业最出色的一个。”这样就很妥帖地将话题转移到了事业上来。
避讳,不仅是语言的艺术,也是处理人际关系不可缺少的技巧。
对于面子问题,除了消极地避讳以外,我们还可以采用积极的方式主动去“做面子”给对方。比如以下这些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
替对方在同事、朋友及上司面前说好话,为他做公关,但不可太肉麻、露骨、刻意。
对方有喜庆,主动以适当的方式参与庆贺。
对方有难言之苦,不动声色,悄悄地主动替他解决。
适当地吹他、捧他,协助他建立人群中的地位。
当我们把“面子”上的功夫练到炉火纯青时,我们离“社交达人”的称号也就不远了。
说服并不等同于批评
说服与批评之间,既有相似相通之处,又有相异相悖之处。批评常辅以说服,批评离不开说服;说服有时也带有批评,但说服不一定都带批评。
如推销产品,一般都是向对方大讲好话,几乎没有批评顾客的。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对方改正缺点或错误。而说服不一定是因为有错误或缺点。被说服者放弃的主张与接受你宣传的主张之间,不一定有正误之分,也许只是在全面和完美的程度上有所差别。说服别人接受你的主张,总要或多或少能给对方带来一定的精神或物质上的好处。而说服的过程,就是宣传这种好处,从而使对方信服的过程。
一位父亲说服儿子的技巧让我们不得不佩服:
太太拿着电话账单跟丈夫说:“看看,儿子在我们去欧洲这段时间打了多少长途电话。”她指着其中一项说:“单这一天,一个电话就打了一个半小时。”“什么?”丈夫准备立刻上楼去说。可是站起来又坐下了,他想自己正在气头上,还是应该先冷静一下。况且儿子已经大了,说话也应该讲究点技巧。
第二天吃午饭的时候,父亲笑着对儿子说:“你马上就要回学校了,查一查资料,找一家长途费率最低的电话公司。”然后,又说,“咳,其实你上学挺紧的,估计也没时间打,我是多操心了。”
“是啊,是啊,”儿子有些不好意思,“您是不是看到了我上个月的电话账单?那阵子有一大堆事急着联络,确实打多了。”
这位父亲就很高明,他把要说的“省钱、少打电话、别误了功课”这些话,统统换了个方式说了出来,没有造成丝毫的不愉快。
批评他人时,态度通常是比较严肃或严厉的,说话的语气也比较重、比较强硬。相对而言,说服他人时,态度则应该较为温和,语气也应尽量轻柔、委婉。批评的话语,贬义词比褒义词多,否定词比肯定词多,而说服的语言,褒贬都行。由于说服的对象与内容有所不同,有时褒多于贬,有时贬多于褒。倘若进一步仔细分类,说服还可分为批评性说服与赞美性说服两类。接受批评,有时是自觉自愿,但有时可能是不得已,多少带点勉强;接受说服却完全是心甘情愿的,不带任何勉强。
虽然说服与批评皆不可少,但我们希望在社交场合中,说服多一些,批评少一些。当交流双方产生矛盾和分歧的时候,尽可能多地采用说服手段来达成一致。
烧香看菩萨,说话看对象
说话要看场合,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不仅仅意味着油腔滑调,更多的是强调说话要注意场合,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说话方式,要做到说话圆润,随情应景。
下面是一则关于随情应景的小故事:
绍兴新来的乌县令,颇有文采,却自恃清高,听说当地名士徐文长很有学问、能言善辩,他很不服气,决定一比高下。
随后,乌县令便邀请一些乡绅来府里做客,徐文长也在受邀者之列,他便想趁机加以刁难。
席上,乌县令趁着酒兴,出了一句上联,让徐文长对下联,联曰:“二人土上坐。”徐文长当即对出下联说:“一月日边明。”
乌县令又出一联:“八刀分米粉。”众人都望着徐文长,看他如何应对。徐文长略加思索,不慌不忙地对曰:“千里重金锺。”
乡绅们听了无不称妙,乌县令不服,又出一对:“海晏河清,王有四方当做国”。
徐文长看看室外的冬景,对曰:“天寒地冻,水无二点不成冰。”
乌县令听了,也暗暗佩服徐文长对得好,但他还不肯罢休,他说:“我再出一联,对不出者要罚酒三杯。”徐文长笑道:“倘若对出的话怎样呢?”
“也罚我三杯。”乌县令接着又出了上联:“笑指深林,一犬眠竹下。”
徐文长对曰:“闲看幽户,孤木立门中。”
乌县令无奈,饮下三杯酒。倘若事情就此打住,也算恰到好处,可偏偏乌县令还不服输,一定要打败徐文长。这时,一个满脸麻子的仆人从门外送酒进来,因他脚穿钉鞋踏过雪,故在地上留下许多有如麻子的圆点,乌县令即景出一上联:“钉鞋踏雪变麻子。”
徐文长听了,对县令侮辱仆人的做法深表痛恨,便毫不客气地随口对道:“皮裘披身装畜生。”此联一出,满堂哄笑。乌县令觉得自己下不了台,顿时恼羞成怒。正巧一只老鼠穿堂而过,他急中生智,又出一联:“鼠无大小皆称老。”
徐文长一听,知道乌县令不怀好意,心想:既然你不知自爱,那我也不必顾及你的面子。于是,他对道:“龟有雄雌总姓乌。”
只见乌县令恼羞成怒却无言以对,只好假酒醉之名拂袖退席。
徐文长运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回应了乌县令的百般刁难,做到了机智说话,并且能够随情应景,把对自己不利的形势成功扭转,将对方回击得哑口无言。在这样的场合,就需要机智,需要发挥聪明才智,说出符合情境的话。
在各种社交场合,说话时都应注意说话内容要与所处情景相协调,真正做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这样才能展示出自己恰当得体的说话艺术。现实生活中,很多场合发言都是有忌讳的,这些语言习惯大多是约定俗成的,现在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婚礼场合
在婚礼中发言忌讳使用“断”、“散”、“离”等字,即使是其谐音也最好回避。
亲朋好友向新郎、新娘敬酒时,语气可以轻松活泼,但不可过分随便,开玩笑要适度,避免失礼。
另外,在婚礼上谈话避免以自我为中心,因为主角不是你。
2.丧礼场合
在这样伤心悲痛的场合,表情要严肃,说话要慎重,话不宜太多,而且严禁幽默、风趣。说话的内容应表现出对故人的哀悼,多称赞其优点,对其家属则要用简短、真诚的话来安慰。
3.聚会场合
同学聚会时,谈话内容应轻松愉快,多提及往事,可以引起大家的共鸣。
朋友生日聚会时,说话语气要轻松,谈到寿星时,要多加称赞。长辈生日聚会时,要祝其长寿,避讳谈论生死问题,以免使其心生伤感。
节日聚会时,应避免过多地谈论工作,或生活中不顺心的事情,应保持轻松愉快的谈话氛围。
说话要看对象,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就是说你在与对方交谈时,要注意对方的身份和地位,注意对方的性格特征,明白对方与你的关系,尽量寻找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对方熟悉的语言和说话方式,并且依据对方的即时反应灵活调整,迎合对方的心理需求,赢得对方的好感,只有这样,才能使交谈顺利展开,使事情办得圆满。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此时此地对此人说此事,这样的说法最好;对另外的人,就应该用另一种说法。”可见,与人交谈不仅要注意场合,更要注意谈话的对象。人的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和生活经历有所不同,所能接受的说话方式和能理解的说话内容也是有差别的,因此,我们在说话时,如果已经知道对方的一些信息,就要尽可能地采用对方能够接受的说话方式,谈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而如果是与陌生人交谈,则要首先从一些外在因素判断其性别、年龄,甚至职业、民族等信息,从而选择适当的称呼,采用灵活的方式,由浅入深地与对方进行交谈。
相传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经常忙于公务,而其丈夫阿尔伯特却不太关心政治,也不善社交。有一天,女王在办公室忙碌到深夜才回家,到卧室门口,发现房门已锁,于是便敲门。
丈夫问:“谁啊?”
女王答:“我是女王。”
结果门没开,接着敲。
丈夫问:“谁啊?”
女王答:“我是维多利亚。”
门依然没有开,继续敲。
丈夫又问:“谁啊?”
女王答:“我是你的妻子。”
门开了。
谁都无法考证这段对话的真实性,但我们却可以体会到,应注意区别说话对象,女王在回到家面对自己的丈夫时,说话的口吻依然跟面对王公贵族时一样,这自然会让她的丈夫缺乏亲切感。说话的对象发生变化时,我们说话的语气和措辞也需要随之变化,否则就无法使交谈达到预期的效果。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说过:“要看人说法。”佛祖已经意识到,就算是佛法,也要因人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