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什么绝路,只有绝望的心态;战胜自己,改变自己,就会绝处逢生。人们能争取的东西很多,只是往往太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要想突破困境的包围,我们就要掌握自我救赎的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品尝到最甘美的胜利果实。面对困境时,我们应该脚踏实地,主动出击,并以此作为原动力去解决人生道路上遇到的一切问题。
莫道桑榆晚,挥剑斩西风
常常听到有人啃然长叹:“老了,不中用了。”似乎奋发进取都是年轻人的事,老年人呢早该退居二线,死守风烛残年了。年龄果真有如此大的魔力吗?
拯救了美国克莱斯勒集团公司的艾科卡将一大群早已退休的优秀人才组织到他的行政班子中,成为他的得力助手。每次他去日本出差,遇上朋友大都是老年人,最年轻的也有74岁了。因此他在自传中愤慨地说:“退休制度简直是一种扼杀天才的方法。”
1832年10月,一艘名为“萨利”号的轮船在大西洋中行驶着。一天傍晚,美国医生杰克逊手中拿着一个叫电磁铁的装置,兴致勃勃地给旅客们讲电磁铁的原理,并说电能神速地通过任何长度的导线。在旅客中,有一位叫莫尔斯的美国画家被深深吸引住了,他想,能不能用电流传输电磁信号,瞬息之间把消息传送到千里之外……这个想法让莫尔斯激动得睡不着觉,他决定研究电磁学发明电报。从此,莫尔斯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这时的莫尔斯已经是41岁,但他并不以此为意,仍像个毛头小伙子一样,从头啃起了电磁学。同时,他把自己的画室改成实验室,在里面夜以继日地工作。3年过去了,他的工作一点起色也没有。这时他已用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不得已他只好又拿起画笔,到大学里担任美术老师,边上课边用挣来的钱做实验,有时候他只能以面包度日。
经过千百次的实验后,莫尔斯发现:如果将电流截至片刻发出火花作为一种信号,电流接通而没有火花作为另一种信号,电流接通时间加长又作为一种信号,这3种信号组合起来,就可以代表全部的字母和数字,文字就可以通过电流在电线中传到远处了。
1837年,他终于设计出了着名的莫尔斯电码,试制成功了能在短距离传递电码的电报机。他非常高兴,想请几位有钱人资助他继续做实验,但却遭到了别人无情的嘲讽,有人甚至说:“莫尔斯先生,你是在开玩笑吧,竟然叫我拿钱投资一个玩具!”
莫尔斯没有放弃,为了把实验继续下去,他只好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几幅名画卖掉,筹集资金以做实验。后来,莫尔斯带着改进后的电报从纽约到了华盛顿,请求国会提出一项拨专款建立一条电报实验线路的议案。但该议案由于国会很多人不赞成而没有通过,莫尔斯心里非常难过,当他返回纽约时口袋里剩下还不到1美元,他已穷得丁当响了。
没想到的是,没过多长时间,他收到了一份公函,告诉他参议院经过再次审议,已通过了关于修建电报实验线路的拨款提案。53岁的莫尔斯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向别人借了50美元买了一套新衣服,兴冲冲地赶到华盛顿去。
世界上第一条实用的电报线路很快在华盛顿和巴尔的摩城之间建成了。1844年5月24日,在华盛顿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里,莫尔斯亲手操纵着电报机,随着一连串的“点”“划”信号的发出,64公里外的巴尔的摩城收到由“嘀”“嗒”声组成的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
可见,人的潜力是巨大的,年龄这东西只不过是一种生理现象,对个人才干的发挥没有多大影响,所以身为职场人士,你大可不必觉得如今的职场只是年轻人的天下,只要你有聪明才干,职场还是有你的三分天下的。
我们再来看看下边这个案例,大家都知道肯德基是一种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快餐,但它是怎样创办出来的呢?追根溯源,要首推桑德士上校了。桑德士上校原本有一家生意兴隆的汽车旅馆,他原准备依赖这个旅馆来安度晚年,不幸的是城市的规划建设将原本为他带来财源的高速公路改道了。旅馆被迫关门,财路断了,他的身上除了有一份制作炸鸡的调味处方单外便一无所有了。于是,他离开了这个给过他梦想的地方,来到了加拿大,准备重整炸鸡事业,闯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然而他失败了,70多岁的他再一次受到沉重的打击,但是他没有退却。他又回到自己的家乡,苦心研究,决心卷土重来。终于,他成功了,成为炸鸡事业的“鼻祖”。
发展麦当劳汉堡的瑞克雷又是怎样成功的呢?他同样经历一段很长时间的“潜伏期”,才抓住这个成功的机会。他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售货员,一次偶然来到麦当劳兄弟的快餐店,清洁而高效的操作深深地触动了他:为什么不将它扩展呢?于是,52岁的他把快餐店从麦当劳兄弟手中买过来,着手另选店面“扩大再生产”,从此,一家本不起眼的麦当劳快餐店发展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事业。
从上述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判断一个人年轻与否并不能单从生理年龄上来划分,重要的是要看他还有没有保持那种年轻的心境。也就是说,人不分老幼,只有保持青春的活力,才会永远年轻。
青春并不是特指我们一生中某一时间阶段,而是一种心理状态,它代表一种生命的力量,一种昂扬的意志,一种充满理想的能力,一种向着目标迈进的动力。它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减,而能使人忘记年龄,永葆青春。
有些人之所以过早衰老,并不是因为年岁与日俱增,而是因为他放弃了理想,放弃了目标,因而也就丧失了生命的热忱。
“年轻就是资本”。当我们身处困境一无所有时,记住,拿出你这个唯一的、很有可能别人没有的资本,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相信困境会给你一个青春永驻的最好机会。
压力激发动力
生活既然选择了我们,我们就无权选择生活。在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压力,我们没有办法去选择承受哪一种压力,但我们可以决定用什么样的方法去面对压力,解决压力。
海伦·凯勒在一岁多的时候,因为生病,从此眼睛看不见,并且又聋又哑了。由于这个原因,海伦的脾气变得非常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摔东西。她家里人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便替她请来一位很有耐心的家庭教师苏丽文小姐。海伦在她的熏陶和教育下,逐渐改变了。她利用仅有的触觉、味觉和嗅觉来认识四周的环境,努力充实自己,后来更进一步学习写作。几年以后,当她的第一本着作《我的一生》出版时,立即轰动了全美国。
在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更是表达出了她的坚强、乐观和向上的精神,而这一切都该归功于她对生活的认识。
当把失明仅仅当作一项压力的时候,她痛苦惆怅,所以她不能真正面对生活;当她把压力化作动力的时候,生活就选择了她。
压力是一支强心剂,促使我们驾着生命的车轮,不断地快节奏地向上滚动,伴着我们在人生之书上写下辉煌的篇章,在人生大舞台上尽情展现自己的风采。试想,一个懒散没有压力的人是如何的堕落与沉寂。他只会为别人的成功而喝彩。而自己却一事无成,安于现状,任时光流逝、岁月蹉跎,在风尘中死去。
二次大战时期,米诺肩负着沉重的任务,每天花很长的时间在收发室里,努力整理在战争中死伤和失踪者的最新纪录。
源源不绝的情报接踵而来,收发室的人员必须分秒必争地处理,一丁点的小错误都可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米诺的心始终悬在半空中,小心翼翼地避免出任何差错。
在压力和疲劳的袭击之下,米诺患了结肠痉挛症。身体上的病痛使他忧心忡忡,他担心自己从此一蹶不振,又担心是否能撑到战争结束,活着回去见他的家人。
在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煎熬下,米诺整个人瘦了34磅。他想自己就要垮了,几乎已经不奢望会有痊愈的一天。
身心交相煎熬,米诺终于不支倒地,住进医院。
医了解他的状况后,语重心长的对他说:“米诺,你身体上的疾病没什么大不了,真正的问题是出在你的心里。我希望你把自己的生命想像成一个沙漏,在沙漏的上半部,有成千上万的沙子,它们在流过中间那条细缝时,都是平均而且缓慢的,除了弄坏它,你跟我都没办法让很多沙粒同时通过那条窄缝。人也是一样,每一个人都像是一个沙漏,每天都是一大堆的工作等着去做,但是我们必须一次一件慢慢来,否则我们的精神绝对承受不了。”
医生的忠告给米诺很大的启发,从那天起,他就一直奉行着这种“沙漏哲学”,即使问题如成千上万的沙子般涌到面前,米诺也能沉着应对,不再杞人忧天。
他反复告诫自己说:“一次只流过一粒沙子,一次只做一件工作。”
没过多久,米诺的身体便恢复正常了,从此,他也学会如何从容不迫地面对自己的工作了。
人没有一万只手,不能把所有的事情一次解决,那么又何必一次为那么多事情而烦恼呢?
不能即时改变的事,你再怎么担心忧虑也只是空想而已,事情并不能马上解决;你应该试着一件一件慢慢来,全心全意把眼前的这件事做好。
人生在世,本来就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当你学会调整自己,让压力一点一滴而来时,你会发现,压力反而是一种动力,只要你按部就班,它就会不断推动着你努力前进。
一艘货轮卸货后返航,在浩瀚的大海上,突然遭遇巨大风暴。 惊慌失措的水手们,急得团团转。
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仓,立刻往里面灌水。”
水手们担忧:“险上加险,不是自找死路吗?”
船长镇定地说:“大家见过根深干粗的树被暴风刮倒过吗?被刮倒的是没有根基的小树。”
水手们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仓里的水越来越满,货轮渐渐地平稳了。
船长告诉那些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一只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如果装满水负重了,风是吹不倒的。在船上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时候,空船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只只在生活的海洋中航行的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压力就是我们的负担,这些压力虽然有时会令我们疲累、烦躁,但它同时也是保证我们前进的动力,若没有这些压力,我们就很容易被生活的波浪打翻。
敢于尝试才有赢的希望
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说:“不恐惧不等于有勇气。勇气使你尽管害怕,尽管痛苦,但还是继续向前走。”对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勇气就是面对巨大困难也不放弃的精神,是在遭受挫折后还要再试一次的胆量。
古时候有个国王想委任一名官员担任一项重要的职务,就召集了许多威武勇猛和聪明过人的官员,想试试他们之中谁能胜任。
“聪明的大臣们,”国王说,“我有个问题,想看看你们谁能在这种情况下解决它。”国王领着这些人来到一座谁也没见过的最大的门前。国王说:“你们看到的这座门是我国最大最重的门。你们之中有谁能把它打开?”许多大臣见了这门都摇了摇头,其他一些比较聪明一点的也只是走近看了看,没敢去开这门。当这些聪明人说打不开时,其他人也都随声附和。只有一位大臣他走到大门处,用眼睛和手仔细检查了大门,用各种方法试着去打开它。最后,他抓住一条沉重的链子一拉,门竟然开了。其实大门并没有完全关死,而是留了一条窄缝,任何人只要仔细观察,再加上有胆量去开一下,都会把门打开的。国王说:“你将要在朝廷中担任重要的职务,因为你不光限于你所见到的或所听到的,你还有勇气靠自己的力量冒险去试一试。”
史东是“美国联合保险公司”的主要股东和董事长,同时也是另外两家公司的大股东和总裁。然而,他能白手起家创出如此巨大的事业却是经历了无数次磨难的结果,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史东的发迹史也是他勇气作用的结果。
在史东还是个孩子时,就为了生计到处贩卖报纸。有家餐馆把他赶出来好多次,但是他却一再地溜进去,并且手里拿着更多的报纸。那里的客人为其勇气所动,纷纷劝说餐馆老板不要再把他踢出去,并且都纷纷解囊买他的报纸。
史东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踢出餐馆,屁股虽然被踢痛了,但他的口袋里却装满了钱。史东常常陷入沉思:“哪一点我做对了呢?”或者“哪一点我又做错了呢?”,“下一次,我该这样做,或许不会挨踢。”这样,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出了引导自己达到成功的座右铭:如果你做了没有损失而可能有大收获,那就放手去做。
当史东16岁时的一个夏天,在母亲的指导下,他走进了一座办公大楼,开始了推销保险的生涯。当他因胆怯而发抖时,他就用卖报纸时被踢后总结出来的座右铭来鼓舞自己。就这样,他抱着“若被踢出来,就试着再进去”的念头推开了第一间办公室。
他没有被踢出来。那天只有两个人买了他的保险。从数量而言,他是个失败者。然而,这是个零的突破,他从此有了自信,不再害怕被拒绝,也不再因别人的拒绝而感到难堪。
第二天,史东卖出了4份保险。第三天,这一数字增加到了6份。20岁时,史东设立了只有他一个人的保险经纪社。开业第一天,销出了54份保险单,有一天,他更创造了一个令人瞳目的纪录120份。以每天8小时计算,每4分钟就成交了一份。
在不到30岁时,他已建立了巨大的史东经纪社,成为令人叹服的“推销大王”。推销员可能是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职业之一。可以说,不经过千百次被拒绝的折磨,就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推销员。史东有句名言,叫“决定在于推销员的态度,而不是顾客……”
也许一个人经过几番尝试,最终也不见得就会取得成功,但是如果你不鼓足勇气去尝试,那就永远没有成功的机会。很职场人士抱怨上天不给于自己成功的机会,感慨命运捉弄自己。其实机会就在他们身边,只是因为他们自己害怕困难而自行放弃了,而机会一旦丧失,就很难重新拥有。这也正是那些不得志的职场人士经常无法成功的原因。
很多时候,只要积极地尝试过、努力过,纵然没有取得成功,你也毕竟拥有了经验,而且你的精神意志也会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渐渐得到锻炼和提升。想做就去做!只有做了,你才能真正懂得它对你意味着什么,敢于尝试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好运就在尝试中。
真正的成功人士在每个机遇来临的时候总是积极地迎接,大胆地尝试,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在多数人还不认可的时候已经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心血,甚至是在多数人鄙夷的眼光里成功的。
想做就去做!只有做了,你才能晓得它对你意味着什么,敢于尝试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所以,在职场上,如果你行动了那么就有两种可能:成功或失败,但如果你因为缺少勇气而不采取行动,那么结局就只剩下了一种:失败。那么在行动与等待之间你会如何选择呢?
了解自己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