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趣谈老北京文化
23481800000004

第4章 饮食文化篇(3)

王致和本是安徽省仙源县的一个读书人,清康熙八年(1664年)进京赶考落榜,无脸见家乡父老,于是就在京城拾起家传制作豆腐的手艺,做起卖豆腐的小生意来。他将自制的豆腐推着小车沿街叫卖来维持生计。

致和酱园,这个老字号,其创办历史和发展的演变基本情形怎么样呢?笔者将《北京传统文化便览》里写到的有关内容转引出来。此供您方便阅读。

其原文为:

致和酱园 开业于清康熙十七年(1678)。位于前门外延寿寺街西,创办人王致和。安徽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来京赶考,落榜后以制作豆腐出售为生,一日,将剩余豆腐存入坛内,并放入少许食盐,几个月后,发现豆腐已变成绿色,臭气扑鼻,但用嘴一尝,味道鲜美,于是,潜心研制“臭豆腐”出售,闻名京城。清康熙十七年(1678),王致和正式挂出“王致和南酱园”招牌,除经营臭豆腐外,还增加酱豆腐、黄酱、酱菜等品种。据传,慈禧太后的膳食中,也包括有王致和的臭豆腐。王致和臭豆腐表面呈豆青色,质地细腻,闻着臭,吃着香,晓清至民国初年,北京城内经营臭豆腐字号增至数家,有王致和、王芝和,致中和等等,字号中的“和”字,不仅表明与王致和有联带,也表示继承了王致和臭豆腐的传统风味。解放后,王致和店铺与几家经营臭豆腐字号合并为北京市腐乳厂,迁址到海淀区田村,每年生产臭豆腐约三千万块左右。目前,正筹划在市内恢复王致和臭豆腐门市部。

后门桥头的灌肠

昔日,老北京人生活中,人们讲究:“吃前门外都一处的烧麦,鲜鱼口会仙居的炒肝,穆家寨的炒疙疸,后门桥头的灌肠。”

开始,需要将何谓“后门”说个明白。所谓“后门”,就是指今日北京人习惯说的地安门。老北京时,因为地安门是皇城北面的后门,所以俗称为“后门”。

据《北京的商业和老字号》一书中写到:

鼓楼前和地安门大街最热闹,最风光的时候是清代。这与清八旗有关。在清代,这一带是正黄旗和镶黄旗的驻地,后来,一些年老出宫的太监就居住在钟楼后边的娘娘店里。这些人是当时最富有的人,他们讲派头,讲住好房,讲吃讲穿,还讲玩。囡此,一些台做买卖的人,都争先恐后在这杂街上租房或买房子,开店铺。当年在这条街上,北从鼓楼前,南到地安门,东西两侧店铺一家挨一家,真是鳞次栉比。

其具体的商家店铺是一家挨着一家,这里就不必一一例举了。但是,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北京有名的会义斋和福兴居。

会义斋、福兴居这两家灌肠铺都在后门桥北,合义斋路西,福兴居路东口,昔日,北京人讲究吃前门外都一处的烧麦,鲜鱼口会仙居的炒肝,穆家寨的炒疙疸,后门桥头的灌肠。这两家灌肠铺以会义斋开业早,最有名。它的掌柜原在后门一带酒馆前摆摊卖灌肠。他卖的灌肠,片的薄,放油多,用铁铛煎的外焦里嫩,放适量的盐汤蒜泥,吃到嘴中别有风味。吃过的人,都想再吃。所以,买卖越做越好,每天做多少灌肠,就卖多少。供不应求。干了两年,约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他就在后门桥北侧路西,火神庙旁开设了这号合义斋灌肠铺,不久又添上家常饭菜,到夏天还卖荷叶粥。生意十分兴隆。在合义斋买卖越发兴旺时,有人在他的对面开办了福兴居,也卖灌肠,合义斋与福兴居两家比着干,虽然福兴居十分努力的干,但总也不如合义斋生意好。现今合义斋迁至德胜门内继续营业。

笔者在学习中发现《食为天北京饮食指南》一书里,在以《四合轩》为题目的文章里明确提出:“……灌肠可就是地地道道的北京风味了。早在清朝就有赞美灌肠的诗句:‘灌肠红粉一时煎,辣蒜咸汁说美鲜。’可见北京人对灌肠有多钟爱。(今日北京的笔者注)四合轩煎灌肠外焦里嫩,吃时浇上蒜汁儿,鲜美可口。”

对此,《北京传统文化便览》里写到:

灌肠 一种北京传统风味小吃。明代已有,明刘若愚《明宫史》“正月”:“斯时所尚珍味,……本地则……猪灌腼。”清光绪间以福兴居所制为著。因掌柜姓普,故人称“灌肠普”。福兴居灌肠系将猪大肠灌上淀粉,用绳扎牢,煮熟,切块油煎,灌盐水蒜,焦脆香嫩,传为慈禧所喜食。

会仙居的炒肝

炒肝是北京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而众多炒肝铺中,尤以会仙居的炒肝最为著名。

会仙居这家老字号是由一位北京人创办的,时间大体上是在清同治年间。据说,当时《北京新报》主持人杨曼青常吃炒肝。他为人厚道、热心,在他的建议下,刘宣忠兄弟开始精心研制经营风味小吃炒肝。其结果怎样呢?果然奏效了,使经营风味小吃炒肝的生意,越来越兴隆,用现在商字的用语来说,叫做:火爆了!会仙居经营的炒肝,在京城火爆了,再加热心人《北京新报》主持人——杨曼青在《群强报》上撰写文章一宣扬,很快就使会仙居经营的风味小吃誉满京城。会仙居自然而然就列入了京城有名的商号之一了。

所以,老字号会仙居发展演变到现在,受到社会上的重视。《北京传统文化便览》里写到:

会仙居创办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老店位于前门外鲜鱼口内路南,是经营北京风味炒肝的老字号。创办人刘永奎,北京人,干同治元年租到鲜鱼口内大顺记鞋铺的铺面房一间,开了一个小酒馆,取名会仙居。会仙居到光绪二十年前后,由刘喜贵(刘永奎妻弟)和他的三个儿子(长子刘宝忠、次子刘宝奎、三子刘宝臣)经营,因其长子、次子均在饭馆学过徒,经营品种有所增加。清光绪二十六年(1400)以后,会仙居由刘宝忠兄弟经营,开始模仿街内广来永店铺经营白水煮杂碎。不久,《北京新报》王持人,杨曼青建议会仙居经营风味小吃,刘宝忠兄弟开始精心研制炒肝经营,结果生意兴隆。同时,杨在《群强报》加以宣传,一时会仙居炒肝名满京城。当时有诗赞:“稠浓汁里煮肥肠,一声过市炒肝香。”会仙居炒肝主要原料是猪肥肠、猪肝,另加大料、生蒜、口蘑汤,炒时勾芡。炒肝制作精细,选料考究。到民国初年,由一间平房发展成二层楼房,门口悬有金字大匾,门前架有炒肝大锅,进入鼎盛时期,店附近的华乐(现大众剧场)和广和两个戏园子的黎团界人士和票友,几乎都是会仙居的常客。30年代开始,由第三代传人,刘宗德等五人经营,由于经营不善,开始衰落。1952年把字号转让给康克文等三人经营。1956年,实现公私合营,并与天兴居合并。

馒头、包子和水饺

馒头大众普通喜食的一种传统蒸制面食。其制作的方法,简要说来就是将面粉加水调匀,掺入面粉和成面团,发酵后用碱中和做成形,蒸熟即成。

馒头的历史漫长,元明时期就深受人们的喜爱。明代蒋一葵《长安客话》记载:“笼蒸面食者皆为笼饼,今……馒头……之类是也。”馒头按其面团的软硬程度,成形方法,一般说来,有呛面馒头、刀切馒头和圆馒头等。

包子亦是属于老北京人相当喜欢食用的一种传统包馅蒸食。其制作方法大体上是:用发酵面团或未发酵的面团为皮儿,包人荤馅或素馅上笼蒸,有提折儿,一把抓、大屉儿、细屉儿等之别。

从时间上来说,明代时,包子就已经成为人们喜欢食用的一种包馅的面食了。对此,古籍名著《明宫史》里记载:“正月:……凡遇雪,则暖室赏梅,吃炙羊肉、羊肉包”;每年“十一月:……吃炙羊肉、羊肉包、扁食、馄饨,以为阳生之义。”清孙承泽在《典礼记》里,亦云:“奉先殿每日供养……十三日,羊肉小馒头。”

水饺儿老北京人称之为“扁食”;或者叫做“煮饽饽”;它属于北京传统应节食品。如今,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常食用的面食之一了。

水饺儿,在不少古籍书里均有记载,例如:明《宛署杂记》里载:“元旦拜年,作扁食”。《酌中志》中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点心,即扁食也。”清代时出版的《乡言解颐》里亦云:“年节奉婆婆,快包煮饽饽,皮儿薄,馅儿多,婆婆吃了笑呵呵,媳妇费张罗。”《帝京岁时纪胜》里亦云:“除夕,合家吃荤素细馅水饺儿。”

其制作饺子的方法,一般来说是:将适口的馅儿包在擀好的小圆面皮内,锅中下人清水,煮熟捞出即成。

豆腐脑儿与豆腐

北京的清晨,不论是北京人还是外地来人吃早点共同的特征就是:比较喜欢到一家小餐馆,来一碗豆腐脑儿和油条油饼或曰油炸鬼一起吃,亦就填饱肚子了。

《北京文化传统便览》里有有关豆腐脑儿的介绍,笔者将原文转引出来,以方便您阅读和欣赏。其原文为:

豆庸脑儿 一种北京传统风味小吃。黄豆水浸磨浆,烧开点以石膏为“脑儿”,用特制小铜平铲取入小浅底碗内,浇卤后淋上蒜汁,味浓中透鲜,质细嫩。风味有回汉之别,回民以口蘑、鲜羊肉片打卤,旧时以前门外门框胡同“豆腐脑儿白”和鼓楼后“豆腐脑儿马”为最(著名),有“南白北马”之誉。汉民则以口蘑,肥猪内片、黄酱、大料等打卤,制售者均为河北饶阳人。

有这样一句俗话:“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而老北京城亦不例外,因为以做豆腐买卖为生的豆腐坊常常遍布街巷。所以,至今尚有以豆腐命名的街巷地名。例如,东安门外灯市口有“豆腐巷”;地安门外鼓楼东有“豆腐池”等。元代著名的戏剧家关汉卿在他的杂剧本里写到:“闲时磨豆腐,忙时做面筋”。到了明清时期,北京城做豆腐买卖的豆腐坊就更多了。生活中广泛流传着一首歌谣“磆碌碌、磆碌碌,半夜三更磨豆腐,磨成豆浆下锅煮,加上石膏或盐卤,一压再压成豆腐。”这首歌谣反映出了豆腐坊做豆腐的基本方法以及制作豆腐的辛苦。这就是做豆腐买卖的人,为什么会大清早就得肩挑或者推小车走街串巷去卖豆腐了。而吆喝“豆——腐”的声音颇为有趣。

在京城,做买卖的人的吆喝似乎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浓浓的京腔别有一番特色。例如:卖烧饼油炸鬼的小贩,吆喝起来是: “油炸鬼!烧饼”或“烧饼大油炸鬼”或“热的来……大油炸鬼,芝麻酱来!”当然,卖家的本领不止是吆喝,例如:卖炭的且是手摇大货郎鼓,其声嘣嘣嘣;卖煤油、香油、酱油的,且是敲大木榔子为号;卖碗豆糕的手敲一面小铜锣;磨剪刀的,以铜铁片连成五页,随走随振动。当然,亦有以号角吹得“呜呜!呜呜!”响的等。

可见豆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北京传统文化便览》里写到:

豆腐北京的豆腐始于元代。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杂剧中有“闲时磨豆腐,忙时做面筋”的说法,说明元代时,豆腐已为北京地区居民的常食。明万历年间,北京一百三十二行中唯有豆腐行免税。北京不少街巷,还以豆腐及其制作名手冠名,如豆腐巷、豆庸闸、豆腐陈胡同等。豆腐制作有南北之分,北豆腐坊点豆腐用盐卤,所制豆腐紧实,可改制成茶干、豆腐丝等品种。南豆腐坊点豆腐用石膏,所制豆腐洁白细嫩,不宜炸食,此外尚有香干、臭干等花样。旧时做豆腐所用的大豆,有北京附近各县的伏豆,张家口等地的口豆,关外的东豆。宫廷的豆腐要用玉泉山的水,民间则多用甜水井的甜水。清光绪年间,北京的豆腐干和臭豆腐以延寿寺街王致和为最著名。

与豆腐相关的俏皮话

马尾儿串豆腐——提不起来用来形容有的人不考虑客观条件,硬去做办不到的事情。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豆腐和葱白,其共同特点就是皆为白色的,葱叶为绿色,拌在一起,再加上些盐和香油,则一清二白,味美色鲜,相当爽口。这句俏皮话常用来形容在办事方面或财务方面是清清楚楚的。

冻豆腐——难办(拌) 过去,人们喜食的“冻豆腐”,只能靠一年四季最寒冷的冬天,特别三九天来冰冻豆腐。如今,只要把新鲜的豆腐放在冰箱里就成冻豆腐了。冻豆腐——难办(拌),通常来形容生活中人们遇到的难办、难做的事情。

武大郎卖豆腐——人松货软这句话,通常形容一个人没有什么本事。

雷公打豆腐——专拣软的欺从神话中来的这个俏皮话,通常用来形容生活中,有的人专欺软怕硬的。

当然,则还有许多与豆腐密切相关的俏皮话,这里,就不必一一例举了。

豆腐的烹饪方法还有很多种,例如:锅贴豆腐、麻辣豆腐、炒豆腐脑、鹌鹑豆腐、虎皮豆腐、虾仁豆腐、朱砂豆腐、家常豆腐等,就不一一例举了。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论春秋冬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饮食习惯里离不开豆腐,老北京也就出现了以“豆腐”作为主料的佳肴。例如《北京传统文化便览》中载的“箱子豆腐”和“炒麻豆腐”,就是属于京城比较有特色的传统名菜。

其原文为:

箱子豆腐 北京传统清真名菜。用鲜豆腐切长块,炸后切一口,挖出豆腐瓤,填入口蘑,兰片等素料馅,烧汁蒸过,再浇汁而成。清香适口,汁浓豆腐润。靖乾隆故宫《御膳膳底档》载有此品。民间清真馆多有制售。

炒麻豆腐 北京民间风味名菜。绿豆中的淀粉提出后,剩下的豆粕发酵即“麻豆腐”。用羊尾油、卤虾油、雪里蕻、青豆、辣椒、韭菜等炒香即成。色泽灰亮,味香辣徵酸,质细腻。初为坊间佐食常品,后登饭庄宴席,是店东幸献宾客尝鲜的压桌小品。

豆汁北京有名的风味小吃。它是谁发明的呢?直至目前还无史料可考证。但是,老北京时,有个传说,说是“粉房琉璃街”与豆汁的产生有关。今日北京宣武区,有一名叫“粉房琉璃街”的地方,“北起骡马市大街,南至南东街。”在这条街上,有“粉房琉璃街副食商店”、“粉房琉璃街粮店”和“粉房琉璃小学”等。有一家姓窦的开的粉房;这位姓窦的人,小名叫窦窦,人很聪明,虽然没有读过很多书,但他熟读《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例如他姓窦,在《百家姓》的文句里,叫做“柏水窦章”,他记得特别牢实。他喜欢跟人家说,我的窦姓,叫做:柏水窦章。

传说,有一年的夏天,天气炎热。有一天,用绿豆磨出来的准备漏粉用的豆粉浆没有全部用完,准备留到第二天再用。可是,由于天气炎热,没想到第二天豆粉浆已经发酵了,扔了怪可惜,于是窦窦就从豆浆桶里舀了半勺,非常胆大的喝了一口,没料到变质的豆浆味道格外酸甜可口;之后,他又将豆汁放到锅里煮热,味道更加鲜美。他高兴得直跟媳妇说,我的窦姓,在《百家姓》里,叫做“柏水窦章”,这回与我窦姓同音的“豆汁”就改姓“豆”,就正式取名叫“豆汁”吧!就这样,在京城的豆汁不仅是寻常百姓爱喝,还渐渐传进了宫廷。清乾隆初年,豆汁已经成为宫廷御膳佳品。卖豆汁的生意人,基本上分为有铺面的和肩挑豆汁在大街小巷吆喝“甜酸可口的豆汁儿哩!”的。

豆汁,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特别是炎热的夏季,喝一碗清凉的豆汁儿,能够预防中暑。

然而,这里再举些用豆腐制作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食品,例如有豆腐丝、豆腐片、豆腐干、熏豆腐干等。虽然这些不属于名食名菜,但至今仍然是人们常常食用的食品。除此之外,还有用豆腐干炖肉、炒肉,豆腐干炒芹菜等菜肴。

史书里曾有记载,自北宋以来,确实曾经有制作以豆腐干有名的老字号,叫做“自仙镇立堂号”(亦可能是属于时会性的)。当时最负盛名,传说连皇上的御宴,都得上此豆腐干为佳品。

不仅如此,人们还传说,清朝末,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时,慈禧太后逃离北京城中途路过开封,还特意装上10盒豆腐干带走。当御厨车赶到古都长安城时,豆腐干尚未吃完,豆腐干仍然从御厨车里散发出醇香美味,并被慈禧太后誉名为“千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