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清华正能量
23450800000013

第13章 创新正能量(2)

一个人有梦想是可贵的,而更为可贵的是还要肩负为民族争光的历史使命,这就会引领自己走向伟大。在中国,这样的人数不胜数。只要有梦想,带着自己的梦想,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发挥聪明才智,就会创造出一个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新成就。我国伟大的铁路设计师詹天佑正是这种精神最好的诠释。詹天佑从小就对机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于1877年考入耶鲁大学的土木工程系,主攻铁路工程,学成后回国,当时的中国现状惨不忍睹,帝国主义试图通过修建中国铁路的方法,达到瓜分中国的目的。京张铁路是一条极具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的铁路,许多外国人并不看好中国人能自己修建铁路,甚至还有很多外国人嘲讽,说中国还没有能修建京张铁路的工程师。在沉重的民族历史使命下,詹天佑出任了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

修建铁路一直是詹天佑的梦想,而此时恰好给了他实现这一梦想的机会。后来,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创造性地发明了“之”字型铁路修建模式,成功解决了施工中遇到的复杂问题,使得京张铁路建成,并于1909年通车,这一项伟大工程的竣工震惊了全世界。京张铁路是中国第一条自主设计修建的铁路,周恩来高度评价詹天佑是“中国人的光荣”,他这种自主创新的精神很值得世人学习。因此说,梦想可以激励一个人,使命可以改变一个人,使命和梦想则可以成就一个人,它让人不断创造、创新,从而成就辉煌。

清华人心怀梦想,肩负历史使命,在经济、文化、科学等领域,艰苦奋斗,刻苦钻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有茅以升的桥梁建造、邓稼先等人的“两弹一星”、华罗庚的数学成就等等,这些卓越的科学成就,不断激励后来清华学子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不断为二十一世纪的新中国创造出超越世界水平的科学成就。使命和梦想赋予了清华不断向上的创新精神,这种正能量也正在被大众所吸收、学习。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大地上,承前启后的清华人会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绘就出更辉煌、更灿烂的明天。

古今贯通是清华人引以为豪的能量源

纵观世界教育史,清华大学的历史和其他世界一流大学比较起来并不算长,但是在一百多年的岁月里,清华为中国培养了众多学术界的泰斗、兴邦能士、治国之才,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也造就了今天清华的百年辉煌。清华能够取得如此绚烂的教育成就,原因众多,其中的一点就是清华的“中西汇融,古今贯通,文理渗透,人文日新”精神。“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清华校歌将中西古今融合,人文日新精神转化为大家都能接受的音乐旋律。在校歌精神的指引下,清华的全体师生们都体现了这种学贯古今、人文日新的精神风貌。开放、贯通、融汇、日新,可以说是流淌在清华血脉中的基因,也是清华人引以为豪的能量源。

清华校长梅贻琦先生是清华前身“游美学务处”派出的第一批留学生,1931年任清华校长,开创了黄金时代的“清华名片”。他强调大学教育在于通而不在于专,倡导和实践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人文日新的教育观念。在这样的教育理念引导下,清华不断涌现出优秀的学者。后人将他称为“中西汇融,古今贯通的真君子”。

古今贯通的这个能量源,我们在初识清华的时候就能感受到,认识一所大学,重要的不是要看校园有多漂亮,占地多少亩,而是要去理解其校训。清华人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借用古训简练的语言去表达近当代清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对事物的信念和精神,精要地概括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这也是清华人引以为豪的能量源泉。这个校训在今天依然被清华人当作精神信念,而且,其内涵在今天得到了更加完善的发展。在一段时期里,文化界的复古风潮盛行,且中国信息闭塞,也使清华这种古今贯通、人文日新的精神受到阻碍,但都是暂时的,由于清华独特的基因,它正在等待某个时机的怒放,创造新的活力,把古今贯通、人文日新的这种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改革开放后,清华以一种兼收并蓄的态度对待古今学术,不断地推陈出新。清华重建人文学科,组建人文学院、国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等等,这些学院不断地发展壮大,清华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了古今融汇、文理渗透的学科布局。而且,贯通古今、人文日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地内化成清华性格,使清华立足中国,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并作为清华传统教育的能量源,不断地给清华人和国家注入强大的生命力。

古今贯通,需要人文日新的创新精神。在清华大学大礼堂墙上有一块匾,匾上写着“人文日新”。这是清华校箴,体现着清华学子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人文日新,即要贯通古今,让文明与日俱新,清华人当以改造社会建设祖国为大任,促进个人事业和母校建设发展,核心和关键就是一个“新”字,在清华发展的过程中,这个“新”一直伴随着清华,是支撑清华辉煌的正能量之一。校长梅贻琦倡导的“古今贯通、中西融汇”,把清华引入人文学科,使清华向着综合性的大学迈进,这一系列的求新精神在当今时代尤显重要。全国教育劳动模范黄克智院士就是清华人求新的代表人物之一,黄克智也是清华首届突出贡献奖的获得者,他五十岁开始研究断裂力学,75岁之后开始研究纳米理学,如今仍在坚持探索性工作,这种创新的精神在清华人身上得到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年轻的清华人、工程院院士王浩说:“使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可以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创新’。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必须坚持服务祖国、服务人民,在求实的基础上创新。”

古今贯通也需要不断学习西方文化,做到海纳百川,博采众长,正如梅贻琦所倡导的“中西融汇”一样。正因为清华不断学习西方文化、博采众长,才得以成就今天的辉煌。从清华的历史中可以看出,清华初期的发展就显现出西方文化的影响,而清华有着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胸怀,并且不断弘扬和发展着本国的传统文化。以四大国学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他们主张中西兼容、古今贯通、文理渗透,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教育史上,早期建立的一批大学,包括清华在内,在不断理性地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在整理本国传统文化中精粹的部分,使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推动中国向现代化国家迈进。清华的前身是由庚子赔款的退款建立的,如果用冷静的目光看待美国这一举动,它也是想通过文化的渗透,达到侵略中国的目的,办学的方式照美国的进行,自然而然就有了美国文化的烙印。在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前进的广大知识分子,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光学到了科学,也拓展了看整个世界的眼光,刺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毫无疑问,这也使清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深深地影响了清华人。

雷海宗是“中西融汇、古今贯通”这一传统清华精神落实得最到位的代表人物之一,雷海宗一生从事历史教学研究工作,是中外驰名的历史学家,以博闻强记、兼通古今着称。雷海宗秉承清华追求真理、锐意创新的精神,勇于发表个人意见,将西方的新理论运用到研究中国和世界历史中,改造旧史学,创建新史学。雷海宗主张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认为历史学家要有广博的知识,才能在专门的领域进行精深研究,他发表了多篇文章,如:《张伯伦与楚怀王》、《雅乐与新声:一段音乐革命史》、《司马迁与史学》、《全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与中古哲学》、《古代中国外交》、《海战常识与太平洋大战》、《中国古代制度》、《近代战争中的人力与武器》、《法属非洲——西方的第二战场》、《世界战局总检讨》、《历史过去的释义》、《春秋时代政治与社会》、《两次大战后的世界人心》、《欧美民族主义和前途》、《理想与现实》等。这些文章的发表印证了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主张。而这种“古今贯通、中西融合”的精神似乎已经变成清华人与生俱来的基因,并且生发成一种正能量,让清华人更加充满朝气和生机。

古今贯通,中西融汇,人文日新,是推动中国社会五千年来向前发展的能量源,也是近年来中国文化建设、学术创新、科技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科学创新、教育创新的条件。清华正是因这种“古今贯通,中西融汇,人文日新”的精神而至今辉煌,这也是清华能够不断发展的能量源之一。

创新氛围是支撑清华优良学风的不二法则

一所大学能长盛不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优良的学风和校风。清华从如火如荼的战争中走出来,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承前启后,不断开拓,不断创新,在几代清华人的努力下,形成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这是清华人一笔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