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懂管理不如懂心理
23389800000024

第24章 铁腕震慑的心理操纵术:无威无以儆人(1)

1、既要有让人喜爱的德,又要有令人害怕的威

“爱民”是曾国藩为官之道的根本,他不仅自己这么做,而且还常以此来训导自己的弟弟。他曾在给沅弟的信中这样写道:“弟在军中,望常以爱民诚恳之意……庶胜则可以立功,败亦不至造孽。当此大乱之世,吾辈立身行间,最容造孽,亦最易积德。”

他颁布的《劝诫营官四条》中,第一条就是“禁骚扰以安民”。

曾国藩可谓是以德服人的楷模,但是,爱民也不是无原则的。为官者如果只有一颗仁爱之心,难免会成为一个老好人,难免会使那些秉性不良之人更加嚣张,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地欺压百姓,甚至会欺负到自己头上。因此,为了保护多数人的利益,为官者在有受人尊重的德之外,还要有令人胆战的威。

曾国藩对清朝地方官吏腐败无能深怀不满,更不信任那些承办案件的旧官吏。于是,他设置了新的办案机构,用以惩治贪官污吏,自行审案杀人。一旦罪证确凿,不管是谁,一律依法惩处,毫不手软。

曾国藩此举不仅使那些大小贪官胆战心惊,还一度受到朝野抨击,也由此得了“曾屠户”、“曾剃头”的浑号,无非是说他“滥杀无辜”,但是曾国藩并没有退缩,他坚信只有爱民如子,严惩贪官,才能拯救垂危的清王朝。

在曾国藩寿诞之时,胡林翼送他一副对联:“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这也说明了曾国藩遵循的是德威兼备的行政管理原则。

不仅为官者应德威兼备,现在的企业管理中,想要带好一个团队,也应如此。

公司设计部新调来一位刘经理,一脸严肃样。因为不了解他,所以大家都规规矩矩的,都能按时上下班,工作时间也没人闲聊或打私人电话。这样一来,整个办公室显得死气沉沉。

两天后,刘经理走进办公室,让大家把手头的工作都停一下,然后笑着说:“你们以前就是这样工作的,天天都默不作声?”

大家听了,都不知这位新经理是什么意思,所以相互看了看,但没人吭声。

刘经理见大家都不作声,接着说:“呵呵,我这张脸没那么吓人吧?我可听说咱部门以前挺活跃的。”

刘经理顿了一下接着说:“设计部嘛,本来就应该活跃一些,整天死气沉沉的,怎么能有好的创意?很多好的创意靠的都是瞬间的灵感,两眼直盯着一台死电脑,能有灵感?今后,大家还是随意点,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只要把工作做好就行了。”

刘经理走后,大家都开始小声议论,不知新经理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是,大家心里都放松了不少,办公室也不那么沉闷了。

一天,李露因感冒一直打喷嚏,刘经理走到她跟前关切地问:“是不是感冒了?有没有看医生、吃药?”

李露说:“可能着凉了,今天早上起来有点不舒服,想着没事,谁知这会儿就不停地打喷嚏。”话没说完就又连打了几个喷嚏。

刘经理看她难受,没再多说什么就走了。一会儿,只见他一手端一杯热水,一手拿着一盒药又走了过来,说:“生病就得及时治疗,不然病情加重了,不仅影响工作,自己还受罪。我这里正好有盒感冒药,你先吃了吧。晚上回去好好休息,明早要是还不好,就休息一天,上医院看看。”

大家看得目瞪口呆,都觉得刘经理挺有人情味的。

下雨时,刘经理还常把自己的伞给员工用,有时有人偶尔迟到一两分钟,他也不说什么。有时候,有人有事想早走会儿,他都会批准。

慢慢地,大家都以为刘经理是个老好人,于是就越来越活跃,也开始跟他有说有笑。时间久了,大家越来越懒散,迟到、早退、上班时间出去办私事、煲电话粥,这样一来就影响工作。

果然,后来有一个项目比预约时间晚一天完成,客户很生气。而这都是因为曹磊在项目收尾最后一天跑出去陪女朋友过生日导致延误工期。曹磊的技术一直都是部门最好的,还常得到刘经理夸奖。他本想着白天玩一天,夜里加会儿班,不会影响第二天给客户交稿。可是没想到,他在吃晚饭的时候被女友的那帮小姐妹灌醉了,第二天一觉睡到快中午才醒。好在刘经理一再给客户说好话,没给公司造成什么损失。大家都以为没事了。没想到,第二天下班后,刘经理突然通知部门全体人员开会。

大会上,刘经理板着脸,当着大家的面,狠狠地将曹磊批评了一顿。然后再次强调了上下班时间,并要求以后的项目必须提前三天完稿,否则全体加班。

这是大家第一次见刘经理发火,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震慑住了。这虽然使曹磊很没面子,但他自知有错,也一直默不作声。

事后,刘经理照样对大家关心备至,包括曹磊。这使得大家对他既敬又怕。不过大家的工作状态都很好,虽有说有笑,但在工作的时候还都是以工作为重,也总是能提前完成任务,还常受到公司领导表扬。

在这个事例中,刚开始刘经理对下属的关爱、大度,确实使员工都很喜欢他,但是时间久了,员工便不把他放在眼里,开始我行我素。于是刘经理不得不发威,从而使整个部门在其乐融融的同时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

心理学智慧

作为管理者,要管好下属,就要有既让人喜爱的德,又要有令人害怕的威。在下属面前,该温情的时候一定要温情,而该强硬的时候也必须强硬,从而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使下属在感到被尊重的同时,也不会忽略你的领导地位。

2、热炉法则:建立严谨的规章制度

任何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不管是员工还是领导,一旦触犯制度,都要受到惩处。这个规章制度就像是一个大火炉,碰到火炉的人,肯定会被烫伤。这一现象被称为热炉法则。

热炉法则又称惩处法则,它形象地阐述了惩处的原则:

即刻性原则:只要有人触碰火炉,立即就会被灼伤。在企业管理中,如果有人违反制度,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惩处,执行时一定要坚决果断,决不能拖延时间,拖泥带水,以便达到及时改正错误行为的目的。

警告性原则:火炉摆在那里,大家都知道,只要碰触就会被灼伤。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经常对员工进行教育,对规章制度进行宣传,建立一个健全的长效机制,以示警告,使员工都能自觉地去遵守,这样管理制度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公平性原则:不管是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不分高低贵贱。在企业的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论职务高低,只要触犯,都要受到惩处。如果“刑不上大夫”,那么规章制度有不如无,有甚至比没有更糟糕。

一致性原则:只要碰到热炉,被火灼伤是毫无疑问的。企业的规章制度绝对要“说到做到”,只要触犯,就一定要予以惩处。

古今中外,有关热炉法则的例子很多。例如“孙武治军”让士兵明白了什么叫热炉法则,什么叫纪律。

一天,孙子带着自己所著的兵法,晋见吴王阖闾。吴王要检验一下他的兵法,从宫中选出了180个美女,并让孙子用这些美女来练兵。

于是,孙子将这些美女分成两队,令每个人都拿着戟,队长则由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担任。孙子先宣布了纪律,并再三强调,还把用来行刑的斧钺摆好。然后,他把训练的动作要领一一讲解清楚,最后击鼓命令美女们向右。结果众美女们哈哈大笑起来。

孙子说:“纪律不明确,交代不清楚,这是将帅的罪过。”于是又三番五次地言明纪律,然后命令击鼓向左。可是,美女们还是哈哈大笑不停。孙子说:“如果纪律不明确,交代不清楚,那是将帅的罪过;而现在既然已经再三说明了纪律,仍不能执行命令,那就是下级士官的罪过了。”于是孙子杀了吴王的两个宠妃示众,丝毫不顾吴王的反对。

接下来的训练中,再也没有人敢笑,所有的动作都符合规定的要求,队伍被训练得整整齐齐。吴王从而知道孙子善于用兵,终于用他为将,孙子的威信也从此得以树立。

孙子之所以最终得到了吴王的重用,是因为他在练兵时完全遵循热炉法则,在纪律面前不分男女,没有尊卑,人人平等,把吴王给他练兵的一百多位美女训练成纪律严明的军队,从而得到吴王的赏识。反之,如果孙子因为顾及练兵的是美女而放松了纪律,或是碍于犯错的是吴王的宠妃而不敢处罚,他能将这些美女训练好吗?能得到吴王的认可吗?

不仅练兵如此,现在的企业管理中,管理者面对公司的规章制度和犯错的员工,也应严格遵循热炉法则,以免因小失大,弄巧成拙。

一家合资企业有着自己严格的规章制度,而且一直都很严格地执行。可是,有一次主管却面对这制度左右为难。一位中方女员工由于自身的疏忽,给公司造成了损失,按公司规定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由于这位女员工是外方经理的妻子,而这位中方主管又受着“人情重于原则”的浓厚的中国文化的影响,因此一直战战兢兢,迟迟不敢决断。他觉得实在难以拿经理妻子“开刀”,但如果这次不给其应有的处罚,以后员工就不会再服从他的管理;而如果真的实施起来,又肯定会得罪人的。

在原则与人情的冲突中,无奈之下,这位主管把情况汇报给了经理,没想到经理对他汇报的这件事感到很吃惊:“就这么点小事,你直接按规章办不就可以了吗,还用得着来请示我?”听了经理这句话,主管才如释重负,然后对那位女员工进行了处罚,不但没有得罪经理,同时还使其他员工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认真负责。

火炉本是不讲情面的,一视同仁,谁碰烫谁,对谁都不讲私人感情。而这个事例中的主管,在面对犯了错误的经理妻子时却迟疑了,显然他并没有将热炉法则彻底悟透。还好,那位经理懂得对任何人都要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的重要性,不仅使主管的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还给了其他员工一个警告,使得公司的规章制度更加稳固。

心理学智慧

热炉法则告诉我们:要做好一个团队、一个企业的管理工作,首先要有严明的规章制度,并且要求执行者像热炉一样,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论是管理者还是下属,只要犯错,就应受到应有的处罚,以使每个人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错误,降低没必要的损失。

3、黑白脸策略:刚柔并用、软硬兼施的心理控制术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一直有着“严父慈母”这一说法。也就是说,管教孩子时,在意见统一的前提下,父亲显得严厉些,而母亲则显得和气些,这样更有利于孩子受到严格的家教,身心健康地成长。

这其实就是心理学上的黑白脸策略。这里的黑白脸仅限于语言、语调、面部表情等态度问题,不存在内容问题。

比如任性的孩子刚吃完棒棒糖,又闹着要买巧克力,爸爸便板着脸严令制止,这时妈妈绝不能给予恩准,否则,父母的态度就背道而驰了。母亲这时需要做的是和气地安慰一下孩子,并帮助他分析利弊,让他慢慢明白是非。

黑白脸策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簧戏”,常用于各种谈判之中。在使用之前,两人的角色要安排妥当,谁唱“黑脸”,谁唱“白脸”,一定要默契。“黑脸”必须使人望而生畏,容易被激怒,并具有威慑力和进攻性;而“白脸”则要左右圆滑,善于逢场作戏,同时又十分理智。

一次,美国富商霍华·休斯与飞机制造商代表进行谈判,休斯的条件是34项要求必须在条约上写明。他心中的底线是,其中11项决不能退让,但这一点并未向对手透露。这些要求使得谈判双方针锋相对,矛盾四起,谁也不愿退让。由于对方难以接受休斯蛮横的态度,休斯被“踢”出了谈判现场。

休斯出来后,就派他的私人代表继续与对方进行谈判,并特意给代表授权,除了那11项必不可少的条件,其余的都可以让步。谈判结束后,让休斯大为吃惊的是,34项要求,这位代表竟然争取到了30项,仅有4项作出了让步。

休斯很不解地问他是怎么做到的,这位私人代表说:“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只是在我们谈不拢的时候,我就问对方:‘你希望与我解决这个问题,还是等着霍华·休斯与你解决?’结果,对方无奈地接受了我的要求。”

黑白脸策略一般先由唱黑脸的人登场,以傲慢无礼的态度、苛刻的条件,给对手造成极大的反感,产生不愿再与其打交道的心理。然后,再由另一个人出来唱白脸,以和颜悦色、通情达理的态度与对手谈判,形成一种强大的反差,让对方更愿意与后者洽谈,更容易接受后者所提出的条件,从而达成协议,而且条件往往都相当优厚。

我国一外贸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到日本进行辣椒出口的谈判。日方代表态度强硬,坚持要求降价。理由是去年交的货存在质量问题,造成严重损失,要由今年的新货来补偿。当中方提问都出现了哪些方面的质量问题时,日方很牵强地说辣椒大小不一,给销售带来很大影响。

中方则反驳:辣椒在日本主要用于制作调味料,是要磨成辣椒粉后使用的,丝毫不受辣椒外形大小的影响;另外,合同中也并没有具体规定辣椒的外形大小。但是,日方代表仍然强词夺理,谈判气氛非常激烈,一度陷入僵局。

这时,一位看似和蔼可亲的老人从外面走进来,经介绍得知,这位老人是日方公司的老板。老人开口便赔着笑脸说:“实在是不好意思,我刚刚出差回来,听说谈得不大顺利。我的部下年轻气盛,态度生硬,经验不足,还请多多关照。今天的谈判就到此,我请大伙到家里做客,一方面是请诸位品尝一下日本料理,另一方面也是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照顾不周表示歉意。”

老者的这一席话一下子使原本僵持不下的气氛活跃了起来。中方再三谢绝,可拗不过老人的热情相邀,便答应了老人的提议。

晚上的宴席上,双方态度都十分友好,气氛非常融洽,好像白天的争论没有发生过。在晚宴即将结束时,日方老板平淡地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了,我们就不再提了。我公司今年的货仍主要从贵公司进,这一点你们完全可以放心。至于价格嘛,我也不便多说,但我相信老朋友也不会让我们太失望。”此时,中方代表心中也都很平静,鉴于老人的友好态度,更考虑到双方公司长期的友好合作,便欣然在价格上作出一些让步。

黑白脸策略不仅可以在谈判桌上使僵持的局势峰回路转,而且在组织管理中,也可起到柳暗花明的作用。

某单位的一位科长是个对任何事都要求严格的人,对下属的工作自然也一丝不苟,毫不讲情面。这使得下属都觉得他十分严厉,难以接近,见到他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而副科长则刚好相反,是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善解人意的人。

有这样两个上司,大家平时有什么为难的事,都会避开科长向副科长诉苦。由副科长与科长商量,许多事情都能很顺利地得到解决。

一次植树节期间,上级领导布置任务下来,让大家星期天去植树,并要求科长带头。时间很紧,任务也较重,还点名让科长领队,科长当然要以身作则带大家去。但是,大家平时在工作上都不喜欢与科长有太多的接触,何况这次是到郊外植树,和一脸严肃的科长一同乘车、一同刨坑、一同浇水,大家都有些不太情愿。植树本是一件可以放松身心的活动,但跟科长在一起就会很拘束。结果这个拿出就诊单,那个拿出病假条,都不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