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懂管理不如懂心理
23389800000020

第20章 激励人心的心理操纵术:每个人心中都有头睡狮(4)

原来,在每次开工前,刘阳都会把所有工人召集起来,把建筑效果图展示给大家看,工人们看到设计得如此精美的建筑,都会禁不住啧啧称赞。

这个时候,刘阳就会对工人们说:“从今天起,我们就开始用自己的双手来完成这个宏伟壮观的建筑。我们的工作很辛苦,但是很有价值,看似很平凡,实则很伟大。试想一下,一块块普通的砖瓦在我们的手下,一点点变成如此漂亮的建筑物,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事……”

工人们看着漂亮的设计图,听着刘阳这一席话,都感到热血沸腾,工作热情陡然高涨。

虽然工人们不管在谁的带领下,都是每天机械地重复着同样的工作,都很辛苦,但是,刘阳的那番话时常会出现在他们的脑海里,再抬起头看看工地上贴着的建筑设计图,好像真的看到一栋宏伟的建筑在自己的手下拔地而起。这让工人们觉得自己的付出非常有价值,工作非常有意义,于是擦擦汗继续努力。

因此,刘阳带的工程总是能以最高的质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而且工人们也都非常愿意跟着他干,觉得跟着他干时浑身总有使不完的劲儿。

当员工看不到自己的工作成果时,就会觉得自己的工作毫无意义,没有价值,从而产生懈怠情绪。因此,管理者一定要让员工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特别是一些耗时费力的大工程,只有让员工看到一定的工作成果,让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他们才会长时间保持充沛的精力去工作。

作为管理者,不与下属争功劳,让下属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这对员工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同时也是管理者得到下属认可、得到下属敬重的有效手段。

心理学智慧

一个团队取得的成绩,与管理者领导有方确实分不开。管理者的功劳是毋庸置疑的,而下属的辛苦付出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果管理者经常把下属的功劳据为己有,必然会引起下属的不满,使他们失去工作的热情与动力,从而影响整个团队的竞争力,阻碍公司发展。要想让员工长期保持高度的工作积极性,就一定要让员工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并给予肯定。

8、鲶鱼效应:活力源于竞争,对手是成功的催化剂

很久以前,挪威人从深海捕捞沙丁鱼出售,活鱼比死鱼的价格贵出好几倍。但由于沙丁鱼生性不好动,喜欢密集群居,被捕捞上来放进鱼槽之后,容易因为挨得太紧而窒息,常常还没到达岸边就已经口吐白沫,窒息死亡。渔民们费尽心思想让沙丁鱼活着上岸,但都没能成功。

然而,有一个老渔夫每次出海总能带回活蹦乱跳的沙丁鱼。人们都非常惊奇。

后来,人们发现,他在沙丁鱼槽里放进了鲶鱼。因为鲶鱼是沙丁鱼的天敌,当鱼槽里同时放有鲶鱼和沙丁鱼时,出于天性,鲶鱼会不断地追逐沙丁鱼。而生性不好动的沙丁鱼受这个“异类”的攻击,自然变得紧张起来,在鲶鱼的追逐下,沙丁鱼本能地拼命游动,激发了其内部的活力,从而活了下来。

这就是鲶鱼效应的由来,它的道理非常简单,就是通过引入外界的竞争者来激发内部的活力。

在大自然中,鲶鱼效应非常普遍。科学家曾观察过野生鹿群,他们发现,如果一个鹿群的活动区域里没有天敌狼时,它们就会缺少危机感,不再奔跑,身体素质就会因此下降,鹿群的整体繁衍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一些养马人就在马厩中养猴,以避马瘟。有关专家分析,马是可以站着睡觉的,只有在体力不支、疲惫或生病时才卧倒休息。在马厩中养猴,天性好动的猴子可以使马经常站立而不卧倒,可提高马对吸血虫病的抵抗能力。养在马厩中的猴子被称作“弼马温”,也有人称其为“弼马温效应”。其实这也是鲶鱼效应的运用实例。

现实生活中,多数人天生都是懒惰的,他们大都没有责任心和雄心壮志,总是期望别人来指挥和领导;还有一部分人虽有着远大的目标,但缺乏执行的勇气,容易受他人影响,缺乏理性,不能自律。他们工作的目的在于满足基本的安全需要和生理需要。而只有少数人富有献身精神,有抱负、勤奋,能自我约束、自我激励。

安逸的环境和贪图享受的心理,使人们变得越来越懒惰,如果能有一个强劲的对手,就是一种造化、一种福分。外来的竞争者会使人们立刻警觉起来,产生危机感,从而产生竞争力。

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曾做过这样一个考察,他发现,企业的人员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企业中不可缺少的干将之才,约占公司人员的20%;二是勤勤恳恳,以企业为家的忠诚员工,占了大约60%;三是得过且过,整日东晃西晃拖企业后腿的人,这种人约占20%。

显然,第三种人的存在对企业来说是多余的。那么,如何有效地使前两种员工人数增多,从而减少第三种人的数量呢?如果把第三种类型的人员全部淘汰掉,就会让企业的形象受损,同时还要面对来自工会组织等方面的压力,这显然不是上策。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公司充满活力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田宗一郎找来公司的一位副总裁商议此事。这位副总裁只给本田宗一郎讲了关于挪威渔民捕沙丁鱼的故事。听完故事,本田宗一郎豁然开朗,立即开始对公司进行人事方面的改革。

首先从气氛沉闷的销售部着手。本田宗一郎从其他公司挖来了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的销售部副经理,让他担任公司的销售部经理。此人出任销售部经理后,员工的活力大为增强,工作热情也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公司的销售业绩随之接连上升。更重要的是,在销售部的带动下,公司其他部门的员工也受到影响,热情和活力也被激发出来,从而使整个公司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本田并没有淘汰第三种类型的人,而是从外部引进“鲶鱼”,以激活那些缺乏活力的“沙丁鱼”员工。

在现代管理体制中,鲶鱼效应必不可少,它很好地说明了一个组织中人员流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个公司如果人员长期固定不变,就会缺少活力和新鲜感,员工就容易产生惰性。运用这一效应,加入一些“鲶鱼”,通过半路杀出的新成员,制造一些新鲜空气、紧张氛围,会使公司“起死回生”。“鲶鱼”本身未必有多大能量,但它有助于激发组织成员的竞争意识和活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

最初,中国电信一直垄断着通信市场。服务质量差,通信费用居高不下,消费者安装一部电话要交电话机费、装机费、话费押金等诸多款项,而且要排队等候三五个月,甚至还需要走后门。这种情况,一方面影响通信行业的发展,阻碍了通信在我国的普及;另一方面企业不求服务质量,不思技术革新,使得我国通信事业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一旦国外的通信企业进入中国,那么中国的通信企业将不堪一击。

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改善,国家曾多次对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通信设备改造,同时还开展各种服务竞赛活动,可是都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后来,中国电信被拆分成中国电信、网通、铁通、移动几家公司,他们都开始积极地行动起来,提高技术,提高服务质量,以争取到更多的客户,谁也不敢再像从前那样安逸了。有竞争了,就必须你追我赶,因为谁也不想被市场淘汰。

一时之间,原本死气沉沉的通信市场充满活力,经营商得到了更多的利润,消费者也得到了实惠,同时也推动了国家通信事业的发展。

竞争的作用就是这么奇妙,它能够促使你不断地进取,革故鼎新,不断提高,不断超越自己。

心理学智慧

活力源于竞争,对手是动力的源泉,有了对手,才能产生危机感,才能激发竞争力。“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现代商业竞争激烈,只有积极地投入到竞争中去,企业才能不断成长进步。如果不这样做,唯一的命运就是被淘汰、被吞并、被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