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市与牛玉儒共过事的人谈起他,最突出的印象就是“有激情”,用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的话说,牛玉儒是个“自加压力,不留余地,奋力前行”的人。果不其然,从一上任开始,他就倾尽全力为呼市的发展干实事,既运筹帷幄又冲锋陷阵。二话没说就从自治区来到呼和浩特市的牛玉儒,深知自己肩上是副重担。呼市虽是自治区首府城市,但多年来在经济实力、城市建设、干部素质等方面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包头像深圳,呼市像村镇”——这些流传民间的段子,透露出呼市人对自己城市状态的不满意和不甘心。“呼市要在自治区争做‘老大’,要在西部12省会、首府城市中一争高低”——这是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代表区党委对呼市发展提出的期许。
牛玉儒感到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牛玉儒认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经济发展,根据呼市市情,要做大做强经济,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突破口只能是“引企、引资、引智”。见多识广、朋友遍及全国的牛玉儒,义不容辞地助阵呼市的招商引资。翻开他的工作日志,仔细算算,他在呼市任上不到500天里,竟有200多天在外出差,以致连储波都戏称他是“空中飞人”。仅看看他今年3月20日到23日的行程:从呼市经北京到成都,再到珠海、深圳,而后又经北京到银川、乌海回呼市——牛玉儒4天跑了5个城市,从南到北行程万余公里,考察了4家著名企业和两个城市。
这样的工作节奏,对牛玉儒来说是司空见惯。李理说,牛书记外出,吃饭经常在路边小饭馆,住和我们一样的普通房间,什么都不讲究,就是一门心思地谈工作。这种勤政、务实、高效打动了众多客商。呼和浩特市虽不是做高新电子产业的成熟地区,但来自台湾的内蒙古合谦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曹睦欣还是选择了这里。“并不是牛书记给我们更多的优惠条件。”曹睦欣坦言,比牛玉儒表态更好的还有,但牛玉儒提供的却是最具体的措施和帮助,“而且,只要答应的就一定做到。”
在牛玉儒的带领下,呼市党委、政府一班人,以真诚、热情和实实在在的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呼市赢得内外客商的青睐。台湾汉鼎、香港兴达、浙江华门、四川新希望、石家庄制药、三联化工等一大批企业相继落户呼市。仅今年上半年,呼市就引进区内外项目102项,引进资金63亿多元。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显现良好势头。今年1~5月,呼市的工业经济增速、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都跃居27个省会首府城市之首。
“一幅绚丽的图画,一首优美的乐章”,是牛玉儒心目中理想的城市。
为让呼市成为美好的家园,他殚精竭虑,不辞劳苦。
建委主任孙建华说,牛玉儒那时差不多天天都为城建的事和他通电话,不分白天深夜。以致到现在,他晚上一做梦,还总是牛书记的电话……
去年夏天的一个星期天,牛玉儒“打的”上了呼和浩特出租汽车运输公司杨树林的车。杨树林认出他是新来的牛书记,挺认真地说:“听说你把包头治理得不错,你能不能把呼市也建得像包头一样漂亮?”这话让牛玉儒一下子激动起来,他听出了期盼,也听出信任。呼市城建历史欠账多,基础设施差,群众意见很大。自治区领导向他们提出了“3年一小变、5年一中变,7年一大变”的要求。牛玉儒为此倾注了极大精力和心血。
孙建华说:“去年6月我一到呼市,牛书记让我跟着他大街小巷跑了差不多两个月,从来没在凌晨2点以前休息过。”牛玉儒抓城建工作的细致程度,可能令很多为自己家装修的人都自愧不如。从规划到设计,从建筑材料的选用到绿化树木的栽种,从便道的铺装到路灯的安置,一样不落都过问。
他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十分严格。兼具蓄水、绿化、美化、亮化功能和人文景观的东河治理工程施工时,一早一晚,牛玉儒总要来到工地巡视一番;市区几十条马路拓宽整修,他一条一条亲自验收。他的司机陈磊说,牛书记看得可仔细了,马路上的井盖他都要用脚踩踩试试平不平。“这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我们不能糟蹋了!”他这样告诫大家,也时时警醒自己。
牛玉儒认为,只要老百姓受益大,就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