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枕着绘本入睡的孩子
23374500000017

第17章 跟绘本学情绪疏导(8)

只跟孩子说“不要害怕”、“没什么可怕的”之类的话,并不能使他真正变得勇敢起来,反而还有可能加深孩子的恐惧。为什么呢?或许,他以后就不敢再告诉你“我害怕”了,因为他会怕你把他看成一个胆小的、没用的孩子。同理,取笑和轻视也会使你的孩子把自己的恐惧隐藏起来。所以,千万不要取笑孩子,或轻视他的想法,忽略他的感觉。你可以告诉孩子,自己不同的想法和观点,但一定不能表现出小看他的样子。因为孩子正处于对自己认知世界的观点逐渐产生自信心的阶段,而此时他的观点和想法是否受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一味强迫孩子与恐惧对抗也是徒然,或是让你的孩子过于依赖你的保护,更无法使他不再害怕。如果你的孩子晚上害怕自己去厕所,你可心先陪他去一段时间,但过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后,你就应该试着逐渐减少陪他去的次数,让他慢慢学会自己去克服恐惧。

技巧3:允许孩子对恐惧的“痴迷”

其实,大多数孩子都有一种源于自身的动力,去克服自己的恐惧。他们也许会不断谈论害怕的事物,或许会一遍又一遍地问一些关于害怕事物的问题,还有可能让妈妈重复讲同一个恐怖故事,甚至把自己所害怕的事物融入玩的游戏当中。通常这种“痴迷”是孩子本能地自我抵御恐惧和克服恐惧的一个方式。

孩子可能关注一件可怕的事情几天、几个星期,有时可能会几个月。而这段时间过后,就会变得没有那么害怕了。当然,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恐惧心理没有任何改善,或是反而更加严重了,那么就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了。

技巧4:帮助孩子学到解决问题的技能。

克服恐惧心理固然重要,而同样重要的是,孩子的这种克服困难的经历,能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会面对和解决问题之道,这会令他们受益终身。解决的办法是找到一个令孩子感到安全的做法。比如,在房间里安一个灯光比较暗的夜灯或小台灯,或是让他抱着心爱的小熊,总之只要能让他有一种安全感。无论使用何种方法,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也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明白害怕使他变得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但只要能想办法解决它,就会重新找回自己所失去的信心和力量。

另外,这里再给爸爸妈妈,提供一些帮助孩子克服怕黑和恐惧的小窍门:

窍门1:

把孩子的玩具小动物在窗台上摆成一排,像士兵一样保护着他,打败那些入侵者。

窍门2:

将一瓶“驱魔降妖”水放在孩子的床边,并告诉他有了这瓶“神奇水”怪物就不敢再靠近了。

窍门3:

帮助孩子找几句对他来说能驱除不安的话,像“怪物走开!”之类的,然后鼓励孩子害怕时就大声喊出来。

窍门4:

有的孩子能从一些物品中获得安慰,比如穿上爸爸的T恤衫睡觉,就会有一种被爸爸保护着的安全感。

4.《长大我也要做个好爷爷》——绘本中的悲伤

虽然我们总是怀着无比美好的期许,祝愿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都能永远开心,永远快乐。但是,作为人类4种基本情绪之一的悲伤,还是常常在不经意间袭来,让我们猝不及防,泪如泉涌。比如:亲人的离世,宠物的离去,朋友的离别……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悲伤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恰恰相反,如果没有不幸,我们又怎会知道什么才是幸福呢?每种情绪都是我们对社会情形,所作出的反应的有益组成部分。快乐或悲伤的情绪,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当我们快乐的时候,大脑更可能在潜意识里依赖已有的经验与知识,比如成见,来作出决定。

悲伤的时候,我们会更加关注外部世界的新信息,心理学上把这类思维称为“适应性思维”。适应性思维会使人的思维变得更具体、更注重事实,由此形成极具说服力的内容。也就是说,悲伤情绪会使得人的思维方式变得更具体、更系统、更可靠。有句老话叫“痛定思痛”,也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爷爷有没有穿西装——孩子眼中的死亡。

一直以来,我们似乎都比较忌讳和孩子谈论悲伤的话题,特别是关于死亡的。而法国哲学家阿尔贝·加缪曾说过:“真正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亡。”

【绘本故事】

《爷爷有没有穿西装》就是一本教孩子如何面对死亡和接受悲伤的绘本。相对来说,这个绘本的文字非常多,图画风格更是散发着“原木气息”。

爷爷过世了,布鲁诺原本以为,那只是一场把爷爷“藏起来”的游戏。因为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还无法完全理解“死亡”意味着什么。但爷爷“藏起来”的时间越来越长,布鲁诺因为见不到爷爷而开始有点生气了。后来,当他想起许多跟爷爷有关的事情,就会觉得胸口有点痛。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胸口的痛便慢慢消失了……

儿童视角是这本书成功的关键。绘本所采用的视角,不只有儿童生理意义上的“视角”——矮小的布鲁诺站在地上只能看见露出高高棺木的黑皮鞋,更是有儿童心理意义上的“视角”——年幼的布鲁诺只能凭借自己仅有的一点经验,对“死亡”这一主题提出各种听上去天真可笑,却又不无道理的疑问与假设,而他跟大人的一次次对话,也正是他对“死亡”乃至“生命”的一步步探究。在他那些听上去很幼稚的话语里,却蕴含着最朴素的生活哲理。比如:“灵魂就是爷爷身上那些令我喜欢的东西吗?”“如果爷爷现在生活得很幸福,那么我是不是也要变得开心一点?”

看到这些,我们不禁想问:或许,儿童的心本来就与生命的本真最为接近?在绘本中,我们看到了布鲁诺最初的好奇与懵懂,继而的期盼,以及久等不到的气恼、失落与悲伤,还有最后的平静。这个微妙的心理过程,被刻画得那么细腻入微、情真意切,而让每一个读到它的人都会怦然心动。

6年前姥爷因脑溢血而突然去世的时候,元元还没有出生。

而随着元元一天天长大,在他小小的头脑里,开始慢慢有了一个素未谋面的,仅在照片里见到的“姥爷”形象。元元两岁时,有一次突然问妈妈:“妈妈,姥爷在哪里啊?”妈妈想了想,深情地对他说:“姥爷在天堂里。”“天堂是哪儿?”好奇的元元继续追问道。妈妈只好告诉他,天堂是个非常非常美丽的地方。后来,只要一听到“天堂”这个词,元元就会喃喃自语,或者告诉别人:“我姥爷在天堂里。”

直到元元3岁半的一天,妈妈和元元一起读系列绘本“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中的《鸟儿在歌唱》,故事里的青蛙弗洛格无意中发现了一只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鸟。小猪认为鸟儿是睡着了,鸭子说鸟儿生病了,而见多识广的野兔告诉大家:鸟儿死了。读到这里,元元突然若有所思地问:“妈妈,去天堂是不是就是死了?”他开始隐约知道了“死”的意思,但还没有完全理解什么是死亡。

其实,很多爸爸妈妈都会有这样的顾虑:“我到底要不要和孩子谈论死亡?”

基本的原则是:不需要主动提起死亡,但是如果孩子问起,就应该正面回答,表述尽量简单明了。当孩子没有正面问到的时候,尽量不要讨论这一主题,因为不同孩子的成熟度有异,如果爸爸妈妈在孩子身心尚未准备好的情况下提到这个问题,反而会使孩子受到不必要的惊吓,产生恐惧的心理。

孩子,我该怎样对你说“死亡”?

通常孩子到了五六岁时,就开始明白死亡的后果了。这时,我们可通过阅读一些相关主题的绘本,来告诉孩子死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绘本故事】

《爷爷变成了幽灵》是一个充满想象的绘本故事。全书从小男孩艾斯本的角度出发,直面悲伤的情绪。这个故事一开篇,就告诉我们,小艾斯本最喜欢的爷爷霍尔格因为心脏病发作,突然倒在了大街上,去世了。艾斯本伤心极了,哭个不停。妈妈为了让艾斯本好过些,告诉他爷爷去了天堂。但爸爸却说爷爷变成了泥土。这样的说法让6岁的艾斯本无法想象,也无法相信。对小艾斯本来说,爷爷既不会变成天使,也不会变成泥土,因为他无法割舍对爷爷的依恋。

爷爷死后,小艾斯本着迷于阅读一本关于幽灵的书。书里面说,人死了以后,如果还有事情忘在人间的家里,那么他就会变成幽灵回到家。一天晚上,艾斯本发现爷爷坐在床头,爷爷真的变成幽灵回来了!于是,爷孙俩一起拼命地想着,爷爷到底忘了什么事情,然后爷爷想起生前的很多事情……终于,爷爷想起来了——他忘记在离开时,跟小艾斯本说再见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们和孩子能体会到:死亡,是一场平静的道别。纵然当初你会哭泣,不愿相信。因为那个人和那些回忆,久久地、满满地占据着你的心。但无论相隔多久,再回首时,仍然感觉是那样的亲近,那样的自然!你不会害怕,也不会担心失去。因为,他就住在你的心间——永远!

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当身边的亲属或宠物离去时,在他们的头脑中所形成的死亡观念是不完全的。他们对死亡的现实理解主要基于以下3点:

一是,永久性。一旦活的东西死后,就不能再生。

二是,普遍性。一切生命最终都会死亡。

三是,无功能性。所有活的功能,包括思想、感觉、运动和身体在死亡后都停止运行。

所以,在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可以直接向孩子解释,有助于他们正确理解死亡。或许,有的爸爸妈妈会担心,与孩子过多地讨论死亡会让他们害怕。但事实并非如此,正确理解了死亡的孩子,反而更容易接受它。

小泥问:“妈妈,人为什么会死?”

妈妈说:“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规律,有生就有死。妈妈老了,身体各个部分也老了,到最后各部分都不能用了。就像玩具用久了,各个零部件便慢慢开始松动,再后来就会掉了一样。”

小泥听了笑嘻嘻地问道:“妈妈,那你什么时候死呀?”

妈妈想了想说:“妈妈要吃到很老很老,等小泥将来赚了钱给妈妈买好吃的。还要等小泥也生下小宝宝,让妈妈帮你养,养大了再死。”这样算下来,等到把小泥的宝宝也养大,至少还得四五十年吧!

小泥一听,觉得死亡也不是件特别让人难受的事情了。它只不过是一件平常自然,每个人都会有的事。而且,妈妈说死亡还很远很远呢!所以,根本没必要太在意的。

当孩子需要的时候,同他开诚布公地平等交流,不仅有助于他对死亡概念有一个正面积极的认知和评价,更有助于他们心灵的平静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