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生气、愤怒的情绪,我们首先要找到原因。并告诉孩子生气和发怒,都是我们正常的生理表现。其次,允许孩子适度发泄。告诉孩子可以选择一些没有破坏力和攻击性的方式来发泄,比如打枕头,扔枕头,或扔小的毛绒玩具之类的。当然,也允许喊叫、咆哮,甚至是大哭一场。爸爸妈妈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和孩子一起体验疏泄愤怒的过程,比如共煮一锅“生气汤”,或是一起做一个怒气收集袋。目的都是帮助孩子把生气愤怒的情绪发泄出去。待孩子心绪平静之后,再和孩子一起讨论生气的原因、生气时的感受,以及解决的办法等等。
从而,让孩子学会正确认识、控制和调节自己愤怒的情绪,学会主动平复心情,积极寻找适合的应对方法。
2.《没有人喜欢我》——绘本中的孤独与寂寞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人理解、重视,渴望拥有一种被疼爱的感觉。孩子更是以自我为中心,希望成为爸爸妈妈的焦点。但生活中,总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他们也难免会产生失落、孤独、寂寞的情绪。
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工作压力的不断加大,很多的爸爸妈妈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时间越来越少。虽然,我们在物质上给予了孩子极大的满足,但在情感的呵护、精神的依托和心灵的交流上则显得很不够,因而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失落感。
我要有个妹妹了——面对失落。
有一天,妈妈把潇潇从幼儿园接回家后,潇潇一直很沉默地坐在房间里,情绪有点儿反常。
于是,妈妈试探着走到他身边,俯下身来问他:“潇潇怎么了?是哪里不舒服吗?”
潇潇摇了摇头,还是一句话也不说,但是眼圈已经红了。
妈妈知道孩子有倾诉的欲望,就更关切地对他说:“没关系,你遇到什么事情可以说出来,妈妈也许可以给你出出主意。”
潇潇这才说:“今天我在幼儿园回答出了老师的问题,可老师没有给我小红花,却把小红花给了旁边的小朋友。”
妈妈一听是这个原因,立刻松了一口气,说:“这算什么问题呢,不就是小红花吗?晚上妈妈给你折一朵,好不好?”
可是,没想到潇潇却使劲地摇着头,大声说:“我不要你给的,我就是要老师给的。”
这就是孩子失落情绪的表达。我们常说一句话:“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样。潇潇在幼儿园里很积极主动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本希望能得到老师鼓励的小红花,可是却失望而归。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孩子最喜欢吃的面包正好卖完了,看着空空的橱窗,一副无奈而落寞的表情;爸爸妈妈答应孩子周末去野餐,于是孩子满心欢喜地期待着,可好不容易等到周末时却下起瓢泼大雨,孩子只好失落地待在家里望着窗外;幼儿园正在排演新年晚会的节目,孩子满以为自己会被老师选去演勇敢的猎人,可是却只能演一只不起眼的小老鼠……
这种失落的情绪,也可能来自家庭中发生的变化。孩子最初生活和成长的环境就是家庭,从孩子记事起,自己就是全家的中心,是爸爸妈妈眼中唯一的焦点。若是突然有一天,随着一个新生命的呱呱坠地,他或她升级为哥哥或姐姐,从此“我的家不一样了”。面对家庭新成员的失落和恐慌,也是很多儿童绘本表现的一个主题。
当然,这可能并不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因为计划生育政策要求一个家庭通常只能生育一个孩子。但是,随着对“双独”家庭生育政策的放开,允许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生二胎,使得现在的孩子也会面临出现家庭新成员困惑、烦恼和失落的情绪。比如,绘本《我希望我弟弟是一只狗》就表现了孩子因为面对新出生的弟弟,而产生的妒忌情绪;《彼得的椅子》反映了彼得面对新出生的妹妹,产生的排斥抗拒心理;还有“米尼狼系列”的《大哥哥小妹妹》、“小兔波力品格养成系列”之《我当哥哥了》中即将面对出生的弟弟或妹妹所产生的焦虑和担忧,以及弟弟妹妹出生后妒忌与孤寂的情绪情感的表达;《小菲菲和新弟弟》也写出了孩子面对新出生的弟弟,而出现的焦躁、烦闷的感觉……
当3~6岁的孩子,自己还被爸爸妈妈宠爱着的时候,有一天却突然被告知你要做哥哥或姐姐了。孩子会是什么反应和心理呢?
【绘本故事】
法国绘本作家菲利普·马特给我们创作了一只可爱的小狼——“米尼狼”的形象。其中有一个故事《大哥哥小妹妹》,很好地从儿童的视角展示了,孩子面对即将到来的家庭新成员时的特殊心理,有那么点兴奋、憧憬,却也有那么些担忧和不安。
有一天,狼爸爸和狼妈妈走到米尼狼的身边,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你要有个妹妹了。米尼狼听到这个“好消息”后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他惊呆了!然后,他又从好朋友小猪和小刺猬那里知道,有个小妹妹或者小弟弟是件很恐怖的事情。于是,米尼狼心中充满了不安,甚至连家都不愿意回了。
而等待妈妈孕育小宝宝的过程是漫长的。米尼狼以儿童的天真,好奇地观察着妈妈的身体变化,感受着生命的律动。直至妈妈分娩之前,所有的人都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妈妈和即将出生的小生命身上时,米尼狼还是有一种莫名的孤寂感和失落感。甚至于妈妈都带着小妹妹回到家了,他仍有一种抵御、抗拒的心理。
不过,孩子的好奇心,最终战胜了失落情绪,米尼狼很快融入了新的环境。先是小妹妹的哭声把他吓了一跳,进而是帮助妈妈给妹妹换尿布、喂奶,还哄妹妹睡觉。在这个过程中,米尼狼已经忘记了自己的不快和失落,并喜欢上小妹妹这个家庭新成员了。
这个故事是从孩子的视角,展示了孩子等待家庭新成员的到来,以及面对家庭新成员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和造成的影响——惊慌、紧张和失落,等等。当然,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还表现了作为哥哥的大孩子,如何以兄长的姿态接纳了小妹妹,并且开始意识到了自己的长大。
小凯的家不一样了——面对未知变化的不安。
以超现实主义画风着称的英国绘本作家安东尼·布朗的作品,绝对是孩子的最爱。他本人也堪称绘本界的奇才,也曾荣获“国际安徒生大奖”和“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大奖”。这位医学书籍插画家在转行画童书后,他的“后现代主义”手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孩子喜欢的原因是,画面里隐藏了太多有趣的元素。而且,这些细节的变化,完全贴合了儿童的心理。
【绘本故事】
安东尼·布朗的《小凯的家不一样了》(原书名为Changes),就极力表现了小男孩小凯面对未知变化时的不安与焦虑。
一开始,听到爸爸说“今天我们家就会不一样了”,小凯心里就开始琢磨着“哪里会有变化呢?”于是,便开始了自己的侦探之旅。水壶会变成猫了,猫又跟着他在房间里到处乱转?三人沙发会变成鳄鱼吗?单人沙发变成猩猩了!然后,由屋内到屋外,小凯来到了院子里,自行车轮子、足球、绳子上的晾衣架,甚至是窗户后面的大眼睛到处都在变化。最后,小凯才知道,原来是家里多了一个小妹妹啊!
故事中的小凯独自在家,想象中的探险似乎充满了悬疑和恐惧。而这并非偶然,有很多孩子都会害怕独自在家。为什么呢?很多大人有这样的疑问:“在家里,有什么好怕的?”因为孩子的内心世界里是充满了奇思妙想的,他们对看到的东西进行判断时,不是根据物品固有的名称和用途,而是根据中间所看到物品的颜色、形状,以及质感。正因为如此,鳄鱼、猩猩、苹果、鸟蛋在孩子的眼中,才会那么自然地从沙发、轮胎、足球里呼之欲出。
其实,只要细心观察一下绘本中小凯房间里悬挂的装饰画,有梵高的充满神秘色彩的星空,有宇宙、星球和日食,还有外星人,就会知道布朗笔下的这个小凯,应该是一个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的孩子。爸爸临出门留下的那句话,并没有指明变化在哪里,于是便在充满好奇的小凯心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从主题上来说,这个故事的起因是新出生的小妹妹即将回家,不知情的小凯由于爸爸临出门的一句“家里就要变得不一样了”,而开始了一段奇妙的想象之旅。但我们从中也完全可以感受到,小凯对于未知变化(change)的那份恐惧和不安的心情。这本书的意义也在于,直接表现了新生儿对于家庭中已有孩子所产生的心理影响。
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会完全被画面和故事所深深吸引。然后和小凯一起,不仅接纳了书中的新成员——小妹妹,还会更加仔细和耐心地观察图画中的各种变化。
在以第三者角度描写小凯所看到的景象的同时,布朗其实在图画中也给出了许多的暗示。比如,小凯坐在沙发上,考虑沙发是不是会变成鳄鱼时,他背后的画则是那幅圣母送孩子到人间的图画。接下来的两页中,小凯注意到单人沙发好像会变成猩猩,鳄鱼的尾巴变成了香蕉。而在这个时候,旁边电视机里正在播放的是大鸟飞回窝时,里面有一颗不一样的蛋,在电视机出现后的第三个页面上,小鸟反过来在哺育大鸟,相机上面的镜框里,小凯的旁边多了一头猪。这些暗示意味着,小凯对于家庭成员的变化,是不是也有着一些猜测呢?
总之,小凯不明白,当他推开门,为何偌大的家中却只有他一个人。此时,画面中淡蓝色的房间流露出清冷、静谧的气氛,而门外一片迷茫的白色,则将小凯因犹豫而略略前倾的背影,衬托得益发惶惑不安。虽然绘本中用以叙述的文字极少,但画面已将小凯不安的内心表现得入木三分。
也许,你会疑惑,小孩能看懂这个貌似有些复杂的故事吗?他们会如何理解这本书呢?
我曾与许多孩子共同欣赏过这本书。有一次,一个叫洋洋的5岁小男孩看着图画大声叫了起来:“妈妈,这个故事好好玩啊!你来看。”说着,就拉着他妈妈一起共同欣赏了起来。
而且,还有很多孩子分享这个故事时的有趣片断:“水壶怎么可能长猫耳朵?”一个小孩说。“那有什么稀奇,我家还有一块木头也长耳朵,我妈妈说那叫木耳,水壶长耳朵就叫水壶耳朵!”另一个小孩说。“就是呀,当然可能啦,孙悟空还是从石头里生出来的呢!石头都可以生个小孩,那水壶长个耳朵,又有什么不可能呀?”一个稍大些的小孩说道。
当我将书翻到另一页,“哇,变成猫了!”大家惊叹。看到另一页时,小家伙们就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鞋子变鸟了!”“怎么可能!”“怎么不可能!图上都画出来了呀!”“那是假的!”“我只是说可能,又没说真的假的!”“你看墙上的图,好像是梵高的画。”“那就是梵高的画呀!我家有梵高的画册,我妈妈说,梵高的画都像是触了电。”“画才不会触电,是梵高触了电以后画的吧。”“我不喜欢被电到的画。”“我喜欢!”
接着又翻了一页,孩子立刻惊奇地争相说道:“我的天!洗脸的水池长嘴巴。”“而且,还有鼻子!”“水龙头是眼睛!”“怎么办?如果我的眼睛看不见,光会流水,我才不要!”
于是,每翻开新的一页,都会引起孩子们一片热烈的反响……
书翻完了,他们还在继续讨论个不停,每个孩子的眼里都充满了好奇与快乐。“他们懂吗?”有一个家长问。我不禁自问:“什么叫懂?什么又叫不懂呢?”或许,一心只想弄懂的人,才会强迫自己以某种方式去懂。有时候,想着“管他呢,只要好玩儿就行”的人,反而会懂得更多,也有更多的方式去懂。我就是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相信孙悟空是一只石猴变的,也相信木头长耳朵叫“木耳”,水壶长耳朵就叫“水壶耳朵”……总之,我什么都相信,只要它有好听的故事、好看的图画,让我感觉到快乐。让我们暂时抛开理智,好好享受绘本的快乐和奇妙吧!
在小弟弟小妹妹出生以后,家里唯一的孩子似乎退居了次要的地位。那么,当弟弟妹妹回到家里,又会有什么不一样呢?
【绘本故事】
《彼得的椅子》中讲述了,当家里突然多了一个妹妹,彼得经历了情感的失落、孤独、排斥与抗拒,直到确认了父母对他的爱,最后学会接纳并包容小妹妹,自己也恢复了快乐情绪的整个过程。
故事中的彼得,本来是父母眼中最疼爱的宝贝。可是因为有了妹妹,当他的积木“哗啦”倒下的时候,妈妈就对他说:“嘘,以后你可得小声点玩,别忘了,家里有个小宝宝。”接着彼得又看到,妈妈正在妹妹苏西的房间里,为她忙东忙西。而彼得失落地躲在一边,看着妹妹那张粉色的小摇床,心想:“那是我的摇篮啊!他们却把他漆成粉红色。”
更糟糕的是,爸爸正要把彼得的高脚椅也漆成粉红色。于是,彼得失望的情绪进一步升级。他觉得,爸爸妈妈关注的焦点,已经不再是自己了。彼得抱起自己那还没有被漆成粉红色的小椅子,带着他心爱的小狗威利,打算一起离家出走。
当彼得逃到屋外,打算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休息一会儿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坐不进去了,因为他已经长大了。这个发现令彼得很震惊,此刻他才意识到,自己真的长大了。这些东西,他也真的用不上了。而且,爸爸妈妈也并没有真的忽视他。妈妈给他做了特别的午餐,彼得心里其实是美滋滋的,还故意装出并不领情的样子。
然后,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躲了起来,小小地捉弄了一下妈妈。高兴之余的彼得,也忘记了之前因为妹妹而感到的懊恼和失落,兴高采烈地和爸爸一起把小椅子漆成粉红色。
或许,有的爸爸妈妈在看到这个绘本时,会觉得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独生子的自私。关于这一点,我则认为故事所反映的是,孩子面对新情况时一种焦虑、担忧和无助的自我保护。我们在这个绘本中看到,孩子因为家庭新成员的出生,产生了失落而孤独的情绪。
更重要的是,这个故事中的爸爸妈妈,绝对是理解和引导孩子的高手!他们知道孩子是慢慢长大的,也认为小彼得所有的情绪都是正常的。
正如儿童文学家梅子涵,在这个绘本最后充满诗意的《跋》中所写的那样,彼得的爸爸妈妈知道“长大不是改正天真,改正幼稚。长大就是忽然地知道应该那样做了。长大不可以催促。仍旧像光着屁股一样也不需要数落。”因为“他们真懂得童年。所以他们满面笑容,一句多余的话也不说。”而是让孩子在他们无声的关爱中,自己学会长大,学会接纳、包容和理解。
安娜和大猩猩——面对寂寞与孤独。
虽然大多数绘本都突出表现着爱与温暖的主题,来让孩子体会到浓浓的母爱和深深的父爱。但也有一些绘本故事,选择从另一个侧面对某些独特的主题进行诠释。
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很多父母的工作压力都很大,因而照顾孩子的时间变得十分有限,特别容易忽略了给予孩子精神和心灵上的抚慰。这使得孩子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却感到精神世界的极度空虚与寂寞。《小熊巴巴布的周末》就是关于这一主题的故事,表现了一对不了解孩子的父母,他们没有注意到孩子的感受,就自作主张地安排了孩子的一切,却对孩子造成了伤害,最后终于幡然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