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的方与圆:洞察人性管理的奥秘
23370500000033

第33章 人性管理的要诀(1)

人性管理的要诀是什么?六个字:两难、兼顾、合理。

两难是一种常常遇到的处境,进一步说,遇到问题要自己把情况设置成两难的情景,经过充分思考,然后才有所行动。

兼顾是化解两难处境的有效方法,当你兼顾不了的时候,可以想一想突破的有效方法,也许第三条路才是最好的选择。

合理是恰到好处,这体现出一个人的境界和水平。

人性管理要诀的六个字本身是一个系统,是进行人性管理所要遵循的原则,是解决问题的步骤。

人性管理的要诀是什么?读者已期待了很久。就好比建造一个金宇塔,基础越大越牢固,金字塔才会建得高大雄伟。在前面各讲中,这六个字是时常出现的,也反复讲解过,为的是让读者充分地去感受、体味,最后揭示出来时,才会让人有所领悟,而对人性管理有豁然开朗之感。

做事情、做学问都要“摸着石头过河”

中国人做学问的方法基本上跟西方是不一样的。西方人开宗明义就要讲定义,中国人一般是不会这样做的。

中国人自古以来不太讲求对学问做什么定义,我在东西方都从师受过教育,研究过学问,所以对此感受深刻。西方老师一上课就问,什么叫哲学?接着就讲一大堆哲学的定义;我们不是这样子,我们讲课好像都是漫谈一样,谈天说地,到最后老师会“不了了之”。好像我们不是在做学问,其实不然——没有人有权利给某个学问下定义。

西方人研究了一辈子学问,对自己的学说要下个定义,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把我们的脑筋固化,这是不道德的事情。为什么要接受你的定义?你也未必会接受我的定义。所以,我们做学问要尊重每一个人,就是说,每一个人自己都有一个定义。定义是什么?定义是你实践之后摸索出来的一个东西。什么叫管理?我讲了这么多有关管理的道理,请问大家,什么叫管理?每个人的答案都是不一样的,十个人有十个定义,因为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

往往越简单的东西越难定义。

我们把概括、归纳等等放在书的最后部分,这是按照中国人的思路来的。其实,天底下所有的方法其实只有一个——摸着石头过河。西方人叫做tryinerror,叫做尝试错误。摸着石头过河要很小心,一不小心就滑倒了,就被水冲走了。每个人摸出来的路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是不一样的呢?因为每个人过的河不一样,胆子也不一样,目标也不一样,快慢也不一样:有的人急,有的人不急。同样是摸着石头过河,过程不一样,结果不一样,感受不相同,所以每个人摸出来的路不一样。

在本书第一章当中,我们就曾说过管理有个“六字真经”,但是我们一直没有揭示出来,让读者期待了很久。但是,这六个字在前面各讲中都曾经反反复复地出现过,经过这个过程,大家接受起来就容易了。

这六个字到底是什么呢?

大师名言

天底下所有的方法其实只有一个——摸着石头过河。

做任何事以“两难”为起点,安全有效

首先的两个字叫做“两难”,我们看一切事情都是“两难”。

摸着石头过河,你不下去,就过不了这条河;你一下去,前面水有多深,你不清楚,这让我们进退两难、左右为难。所以,中国人习惯于做事情思前顾后,就是因为我们做一切事情都会面对两难处境。听话也挨骂,不听话也挨骂;照规矩办事挨骂,不照规矩也挨骂。你的儿子不老实,你很生气:我又没有做坏事,怎么会生出一个不老实的儿子来;儿子太老实,你就非常担心:这个儿子这么老实,以后还有饭吃吗?

部属大听你的话,你就知道他不怀好意。我问过很多老板:“你的干部非常听你的话,不折不扣,你觉得怎么样?”

他会说:“大危险了。”

我再问他:“为什么危险?”

他说;“我迟早会被他们害死。”

所有的部属统统听你的,大家就把你害死了;不听你的话,就把你气死了。

中国社会处处设计“两难”——没有一条路可走,两条路都不可走。

对于这个“两难”的处境,我们前面各讲中提到过,在生活中大家也反反复复体验过。人们经常处在“两难”的境地,但是在“两难”当中,还是要做决定、要有所行动的,在“两难”当中我们应当如何行动呢?

大师名言

在中国社会,一切都是“两难”。

身处“两难”要会“兼顾”

身处“两难”境地,我们解决的办法是“兼顾”。这在全世界是很难找到的,因为外国人没有这样做过。我们采取“兼顾”的方法,外国人采取“选择”的方法。

有一个中国人对一个外国人说:“你喝咖啡还是喝茶?”外国人会选择要喝咖啡或者要茶。

面对这种情况,另外一个中国人是不选择的。“请问,你是喝咖啡,还是喝茶?”他会讲:“随便。”

我强调大家一定要讲“随便”,随便就是“兼顾”了。不能选择,一选择就会有很多问题,现在很多人不知不觉就上了西方人的当,很喜欢用选择的方法。

“请问,你要喝咖啡还是喝茶呢?”如果你说:“我喝咖啡。”问题就出现了,他给你端一杯跟泥土一样的咖啡,根本不能喝,然后告诉你:“我们这里的咖啡这么差,你还喜欢喝,我们的茶是很好的。”他还笑话你,你生气不生气?

对这种两难选择,中国人很委婉,回答永远是:“随便”。随便是什么意思?随便就是你不要害我,什么好,你就凭良心拿出来,我还会被你害死吗?茶好,给我茶;咖啡好,给我咖啡,最保险了。

所以,中国人会讲话,含含糊糊的,这是最保险的了。

甲问乙:“明天开会你去不去啊?”乙说:“要去。”乙就有问题了。人家知道乙要去,晚上就去送礼,希望乙明天帮助通过什么方案,等等。乙就会有麻烦。

如果乙说“不去”,马上有人不高兴,会议组织者会问:“为什么不去呢?”两方面都会得罪人。

同一个问题,乙回答:“还没有定。明天看看吧,能去我就去,不能去我也实在没有办法。”一切麻烦都没有了,听的人气死了。

有一个中国人要去法国,机票都买好了。

对外一种说法是:

“听说你要去法国?”

“还没有定。”

另一种说法是:

“听说你要去法国?”

“是啊。”

“你什么时候去?”

“后天就要走了。”

“是这么回事,我妈妈要买几样东西,单子开在这里,你帮我买回来,钱再给你。”麻烦来了,花很多时间去买回来,东西给了他,钱还是没见到,还能怪谁呢?

所以,我们经常打马虎眼是有道理的,非常有道理,是聪明之举。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

对不同的人,我们要给他不同的反应(就是上一章所提到的合理不合理的问题,我们必须要了解到,“理”是变动的)。

老板问甲:“你要去哪里?”甲不能讲“不知道”,也不敢讲“没有想好”,要如实地讲“去市场”。“给我买两个鸭蛋带回来。”甲可能买4个,回来后,双方感觉良好。

也就是说,对不同的人要不一样。有些人觉得中国人很势利眼、很现实,很会拍马屁,其实不是。因为我们因人、因事的变动是合理变动。我希望大家一定要牢记:我们不能走二选一的路。

如果小孩子从小开始是非分明,他会痛苦一辈子。因为他没有能力,也没有办法把是非分辨清楚。我们去看电影,凡是问“这个是好人还是坏人”问题的都是小孩子,大人没有一个人会问。因为世界上没有完全的好人,也没有完全的坏人,好人可能很坏,坏人可能很好;好人有时候很坏,坏人有时候很好;好人有坏的一面,坏人有好的一面。这才是电影,是浓缩的世界。可是小孩都说:“妈妈、妈妈,这是坏人啊。”做妈妈的常常会反问:“那你怎么知道他是坏人?”经验告诉我们:凡是说这个是好人、那个是坏人的,都是非常幼稚的。

我们的认知能力很有限,我们的选择能力很薄弱,我们的判断能力很缺乏,所以,我们没有办法选择。西方人说:哪一个人对你最好,自己最知道了。这也是不对的,老话说,谁对你最好,自己经常不知道。

我问过很多干部,他们的老板怎么样,很多人说:“我们老板什么都好,就一件事情不好,常常把坏人看成好人,把好人看成坏人。”如果这个老板确实把坏人看成好人,这个老板就有问题了。事实上,老板经常这样,明明是在后面搞鬼的人,他却认为这个人忠心耿耿。历史上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所谓“忠”是不忠的,所谓“贤”是不贤的。老板最信任的人,往往是出卖他的人,这就叫做“窝里反”。

大师名言

身处两难境地,解决的方法是“兼顾”。

“兼顾”不了求“合理”

中国的哲学思想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如果你要完全学习外国人的学说,你就不可能懂得中国文化,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路子。

不着边际,抓不着要点不到位。

大师名言

遇事三思而后行,遵循“六字原则”

“两难、兼顾、合理”六个字就是我们处理所有事情的一个系统。

两难→兼顾→×=选吗,√=→合理。

遇事要先设置“两难”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