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的父亲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工作,他难得回家一次。
一天,这位父亲兴冲冲地回家了,边推门边喊:“看呀,杰克,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好东西·”刚一进屋,他就迫不及待地打开背上的包裹,拿出一大堆杰克喜欢的玩具。
这时杰克慢慢吞吞地走过来,眼睛直直地盯着父亲,对父亲拿出来的新奇玩具视而不见。父亲发现了这一情况,迟疑地问杰克:“怎么,你不喜欢这些玩具吗·这些玩具不好吗·”
“不,它们很好。”杰克说。
“那你为什么不高兴·”父亲大惑不解。
“我知道你很快又要走了……无论多好的玩具,也没有我和你在一块快乐。”杰克说。
是的,杰克说得对,多好的玩具也代替不了父子间的情感。同样,在企业管理中,无论多么优厚的物质待遇,也无法满足员工的精神依托。
员工的待遇包含两个部分: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有时也称外在待遇和内在待遇。物质待遇主要指薪酬待遇,如薪水、福利、津贴、奖金和股票期权等;精神待遇是指工作的胜任感、成就感、责任感、受重视、有影响力、个人成长和富有价值的贡献等。员工除了有物质待遇的需求以外,还有精神待遇的需求。
精神待遇具有隐蔽性的特点,所以它常常容易被员工和管理者忽略。隐蔽性特点首先表现在:精神待遇与物质待遇相比,精神待遇不像物质待遇那么容易测算和衡量,难以给予清晰的定义。所以,在谈到待遇时,员工和经理都倾向于注重物质待遇,精神待遇往往会被忽略。这种隐蔽性还表现在:员工在表达对精神待遇不满的时候,常常会强调对物质待遇的不满。比如,有的员工这样抱怨:“我每天要受这么多气,为什·么才拿这一点儿工资·”或者说“我的工作这么枯燥和乏味,工资应该高一些吧·”
精神待遇是人的一种需求,它不会因为这种忽略而消失。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人的精神待遇具有两种类型的精神需要,即激励需要和环境需要。激励需要包括工作本身、社会承认、责任、成就、发展、进步等;环境需要包括公司政策与行政管理、工资、工作条件、与上级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与下级的关系、安全、地位等。
环境需要是保证员工正常工作的精神需要,激励需要是促使员工更好地工作的精神需要。
员工会通过对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的评估,来判断他们的努力是否得到了公司的充分回报。由于精神待遇的隐蔽性,员工往往会用物质待遇不满的抱怨表达对精神待遇的不满。
有些经理经常会在没有弄清员工的抱怨之前,就盲目提高员工的物质待遇。当然,提高物质待遇可以暂时弥补员工对精神待遇的不满,但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员工对精神待遇不满而造成的管理上的冲突。所以说,用提高物质待遇的方法来弥补精神待遇的不满是得不偿失的。如果长此以往,公司的薪酬管理还可能陷入恶性循环。
公司经理只有明白精神待遇的重要意义,才能全面把握员工的需求。经理可以通过改善员工管理来提高员工对精神待遇的满意度。另外,赋予员工管理和控制自己工作自由的权利,也可以对提高员工精神待遇的满意度起到积极作用。
[事典]希尔顿的经营原则:团体精神
希尔顿认为,人除了有满足衣食等生理需要的低级需求及安全、社交等次级需求外,还有受他人尊重,取得成就并为社会所承认的高级需求,如果经理人能善于从心理上满足员工的这一高级需求,使其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是重要的,是为他人所尊重的,并适当地加以奖励,便会大大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本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希尔顿曾参过军,其军旅生涯虽然短暂而平凡,却给他留下了一个珍贵的启迪,这便是军队高昂的士气及密切协同作战的团体精神的重要之所在。
他认为“团体精神即是荣誉感加奖励,单靠薪水是不能提高店员热情的。”
于是,当他开始经营毛比来旅店时,便有意识地将之运用到实际中。经过与好友的周密策划,一天,他集合所有店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你们都是优秀的人,毛比来旅店的好名声都是靠你们来创造的,你们是惟一能用干净的毛巾、地板和热情的笑容来迎接顾客的,可以说,旅店所取得的每一分成绩都是与你们辛勤的工作息息相关的。如果有朝一日对旅客们来说,高度满意即意味着毛比来,那么,功劳全属于你们。只要你们表现良好,工作便可永保稳定,升职、加薪也不成问题。加油干吧,我的伙计们!”
荣誉感和奖励制度大大激发了店员的工作热情,所有的人都像变了样似的,一扫往日的慵懒和冰冷的面孔,用亲切的笑脸和周到的服务来热情迎送顾客。希尔顿也没食言,慷慨地给表现优秀的员工加薪、发奖,鼓励差者赶优,优者更优,创造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氛,使毛比来旅店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点评]
员工的精神待遇往往为经理所忽略。其实员工的精神待遇有着与物质待遇同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