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卓越经理人(精装)
2330100000022

第22章 不断地给下属适当的压力

有一位公务十分繁忙的经理,经常在工作时忘记时间。于是他决定到商场买一只手表,以便掌握好时间。

由于他工作太忙,经常忘记给手表上紧发条,一次,他准备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当他急冲冲地赶到会场时,会议早散了。他抬腕一看手表,时针、分针、钞针都躺在那儿纹丝不动,气得他摘下手表就要往地下摔。这时候秒针赶忙说:“千万不能摔,这不能怨我们,你总是忘记上紧发条,要知道发条松了,我们也就没有压力了,而没有压力也就没有了动力,所以我们都不能动弹。只要你随时注意给我们压力,我们就不会耽误你的事了。”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适用。时针因为没有压力,所以不能动弹;同样,企业里的员工没有压力就会懒散。因此,企业的经营者不时地要给员工施加压力,促使他们更好地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绩效。

在管理中,不断地给下属适当的压力是一种很好的管理方法,对下属要给予压力,千万不能让他无动于衷。

给压力的方法很多,下面几条可以借鉴:

1.设立比较健全的奖励机制,实行对公司付出多大就有多大收获的政策,获得奖励者应向员工公布名单。

2.必要时,对工作不努力的员工加强其危机感。

3.对员工的工作要适时检查,若发现错误要及时改正,并应提出批评。

4.在员工内部建立适当的淘汰竞争机制,让员工有“生存危机”的压力。

5.将压力管理和奖励有机结合。

[事典]王永庆的“午餐汇报”制度

从贫穷中走出来,在生存压力的逼迫下而一步步艰难走向成功的王永庆深深知道压力管理的重要性。台塑集团也正是由于在台湾幅员狭窄、资源缺乏的压力逼迫下,而辛辛苦苦致力于谋求合理化经营,从而求得生存与发展。因此王永庆注重在台塑集团中人为地造成企业有压迫感和让台塑的所有从业人员有压迫感,不断开拓新领域、新市场产生的竞争压力。

“午餐汇报”由台塑总管理处总经理室定期安排,目的是为了追踪、考核台塑有关事业单位,以了解命令的贯彻执行的实际情形,并考验各单位主管与幕僚人员的能力,每一个事业单位都有轮到的机会。只要王永庆在台湾,几乎每天中午都要举行这种吃便当式的“午餐汇报”。“午餐汇报”不仅是追踪、考核以及能力的考验,同时也给了行政主管与幕僚人员的重要的沟通场所。

与其他的企业集团不同,王永庆在台塑集团中有绝对的权威,掌握整个台塑集团一切生死予夺大权,是说一不二的君主。一般的企业决策却是在王永庆创立的独特的“午餐汇报”中解决。“午餐汇报”一般都由王永庆亲自主持,他经常是正襟危坐,会议的气氛也十分严肃,大有君主听政的架势。参加报告的单位也感到巨大的压力,一个个全都战战兢兢,颇有一番“伴君如伴虎”的感觉。

“午餐汇报”的内容通常以各单位的经营状况或是遭遇的管理困难为主。轮到报告的单位,早在一个月以前,总管理处就会通知他们进行积极的准备,随后再上报总管理处拟定报告的主题和议程。而一些经营改善的提案,也经常在午餐汇报中进行讨论。

在“午餐会报”上听政的台塑君主王永庆会十分认真地听取报告单位的报告,一旦听到有疑问的地方,他就会立刻将报表折一个小角,等报告告一段落时,或者直接打断报告者的报告,以其惯有的“追根究底”的方式不断发问,如果报告者准备不够充分,随时都有可能被问倒。而一旦被问倒,对其以后的发展就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参加会报的报告者更加战战兢兢,惟恐准备不周,当场出丑。因此“午餐汇报”上的竞争与淘汰的程序,以及给参加报告人员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这种“午餐汇报”制度对于台塑集团以外的人员,或者是刚刚进入台塑集团的职员来说,是很不适应的。

他们会觉得在台塑集团没人情味,没有安全感。但王永庆认为,所谓的人情用在努力、有贡献的人身上是一种爱,是一种鼓励。但用在不用功、不努力的人身上,则是一种包庇,是一种纵容,对他、对企业都只会有害,而不会有利。这是一种任人唯亲的行为,这样做是只顾情,不讲理的,人情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东西。

关于安全感的问题,王永庆认为关键是看“没有安全感”的声音是来自哪里·如果是有贡献的人说:“我没有希望了,我如此努力,公司都不知道”,那么这就是企业的管理上出了问题了;如果不是这样,没有安全感,可以防止他们在公司中吃老本,防止没有力量的人坐享权力。只要公司使有贡献、有力量的人有安全感就对了。关键在于一个评判问题,如果一个公司管理得好的话,对公司中有贡献有能力的人有了一个公平、合理的评价待遇,发展机会自然也会善待这些人,因此就没有理由让这部分人有所谓的“无安全感”。相反,他们会认为在台塑很好,公司在重用他们,他们在台塑发展的前景十分光明,只会对台塑集团有越来越深的感情呀!

诚然,参加“午餐汇报”会给参加会报的人巨大的压力,会使人提心吊胆,会要求他们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然而,“午餐汇报”又是机会与风险并存的,它是一个良好的优胜劣汰的机制,能力不济,准备不充分的人,会在追根究底的王永庆面前露出马脚。但是能力很强,准备充分的人,在王永庆一连串的提问面前,却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同样也为自己创造一个破格提升的机会。所以一切都是“事在人为”,关键看是否有真本事,真金烈火只会越炼越精。因此,台塑集团的任何一名员工都会把能参加“午餐汇报”当作一种荣誉,可以将自己所辖的单位的改善成果提出报告,并接受检讨分析,而且能亲自向自己的“君主”面呈,无疑是一种挑战和良好的自我评价的机会。

正是由于“午餐汇报”给人以莫大的压力,才使台塑的职员对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在会报前要做十分充足的准备,从而使台塑集团企业经营上的难题,都经由这一场主管们提心吊胆的“午餐汇报”迎刃而解了。各种经营改善提案也点点滴滴,积少成多,由小而大,成为了台塑追求合理化的主要推动力。

“无压力不进步”,但是,如果压力过大效果可能会是适得其反。因此,王永庆又制定出一套与压力管理配合“奖励管理”制度。而奖励管理制度的核心又是“绩效资金制度”,王永庆把这制度作为“推动合理化最有效的催化剂”。

台塑的激励方式有两类。一类是物质的,即金钱,另一类是精神的。而绩效资金制度主要是金钱的奖励。

[点评]

员工没有压力,久而久之就会养成懒散懈怠的风气,就会把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抛诸脑后,就会阻碍企业的成长,甚至是拖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