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属土,心属火,二者为火土相生之脏。脾统血,又为气血生化之源,心主血,故心与脾的关系至为密切。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则化生血液的功能旺盛,血液充盈,则心有所主。脾气健旺,脾的统血功能正常,则血行脉中,而不溢出脉外。因而,脾与心的关系在生理上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故《血证论》云:“食气入胃,脾经化汁,上奉心火,心火得之,变化而赤,是谓之血。”同时脾气健旺,化源充足,上养于心,使血充而神明。
如果因思虑过度,不仅暗耗心血,而且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若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则气血生化无源,亦可导致血虚心无所主;若脾不统血而致血液妄行,也会造成心血不足,从而形成眩晕、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等“心脾两虚”证。若脾失健运,痰饮内停,上凌心阳,可导致心悸、胸闷、水肿诸证。可见在病理上脾与心是相互影响而发病的。
三、脾与肝
脾主运化属土,肝主疏泄属木,脾与肝为木土相克关系。脾与肝在生理关系上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
一是肝的疏泄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之间相互影响。因为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而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发挥,则依赖脾的运化功能的健旺,所以《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云:“土得木而达”。而《素问·经脉别论篇》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如果肝失疏泄,必然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导致精神抑郁,胸胁胀满,腹胀腹痛,泄泻便溏等“肝脾不和”证。反之,如脾的功能失常,气机窒塞,可致肝气郁结,导致“土壅木郁”证。
二是肝藏血,脾生血和统血,在血的生成、贮藏及运行方面肝脾有密切的关系。脾气健旺,生血有源,且统血使血不溢出脉外,则肝有所藏。如果脾虚气血生化无源,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可导致肝血不足的病证。
此外,脾与胃,肝与胆相表里,临床上肝脾,胆胃的疾病可以相互传变。
四、脾与肾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二者在生理上关系主要表现在后天与先天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因为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故有“脾阳根于肾阳”之说,亦有“命火生脾土”的论述。
而肾中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脾气健旺,水谷精微充足,不断滋养于肾,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健康和长寿。同时,肾主水液,必须赖以脾土之制方不致泛滥。因此,脾与肾的生理关系甚为密切,诚如《医宗必读·虚劳》云:“肾安则脾愈安,脾安则肾愈安。”如果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则纳运失常,出现饮食减少、腹中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水肿等病症。若脾阳久虚,损及肾阳,亦可出现脾肾阳虚的病证,故有“补脾不如补肾”和“补肾不若补脾”之说。
§§§第三节肠道与脏腑的关系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有关联的,是整个机体活动的一部分。它们以经络为通道,在各脏腑组织之间,相互传递着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全身的情况下,形成一个非常协调的统一整体。
胃与小肠、大肠的关系相当密切,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的密切配合。小肠接受经胃腐熟及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后,进一步消化、泌别清浊,清者即精微物质,上输于脾,经脾转输于全身,以起营养作用,水分则吸收后成为渗入膀胱的尿液。浊者,为食物的糟粕,下达于大肠,经大肠的传导与糟化,再由肛门排出体外。所以,传化水谷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受纳、消化、传导和排泄,虚实更替,宜通而不宜滞,即饮食物在胃肠内必须更替运化,而不能久留。基于此现将大小肠与各脏腑关系分述如下:
一、大肠与脾、胃、肺、肾的关系
大肠与脾胃共同成为消化、吸收、排泄系统,关系十分密切,主要表现在大便的形成与排泄方面。饮食物由胃受纳腐熟后,经过脾的运化和小肠的泌别清浊,在胃气的通降作用下,传入大肠的蚀物,经大肠吸收多余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后,变为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故大肠的传导作用,是胃的降浊功能的延伸。
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如胃有实热,灼伤津液,或脾阴不足,均可使大肠传导不利,大便秘结致使大肠燥结,也可以影响脾胃气机升降,清气不升,胃浊不降,出现呕吐、恶心、嗳气等;若脾虚气陷,不能升举,可致滑泄、脱肛等。因此,大肠与脾胃的关系至为密切。大肠传导功能的正常与否,与肺、肾有直接的关系。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传导功能,是在肺气肃降作用下完成的;而大肠传导功能正常,亦有助于肺气的肃降。如果大肠蕴热,腑气不通,可影响肺气肃降,产生胸满咳喘;若肺失肃降,津液不能下达,可见大便干结;若肺气虚弱,推动无力,可出现气虚便秘;若气虚不摄,清浊不分,则大便溏泄。故《血证论》云:“大肠之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导。”同时大肠的传导作用,与肾的气化功能有关。如果肾气失于气化,使大便异常,故有“肾主二便之说。”
二、小肠与脾、胃、心的关系
小肠与脾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受纳腐熟水谷与泌别清浊相互配合方面。如果小肠发生病变,不能泌别清浊,进而影响胃中食物之下降和脾的运化转输精微,出现大小便失常症状;同样,脾胃的功能失常,亦会影响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由于心的经脉属心而络小肠,小肠的经脉属小肠而络心,故小肠与心二者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二者在生理上经络相联,病理上亦相互影响,如心有实火,移热于小肠,导致尿少、尿热赤、尿痛等症;反之,小肠有热、循经上炎于心,可见心烦、舌赤、口舌生疮等症。
§§§第四节脾胃与六腑的关系
六腑与脾胃共同构成了人体完整的消化、吸收、排泄体系,它们共同的生理功能是将饮食物腐熟消化,转输水谷精微,传化糟粕。它们之间的关系甚为密切。现将脾胃与胆、膀胱、三焦之间的关系论述于下:
一、脾胃与三焦的关系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总称,包括了五脏六腑。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水液运行的道路。人体饮食的受纳腐熟,水谷精微的输布,水液的转化,以及糟粕的排泄,均与三焦有关,故《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尤其是脾胃居于中焦,脾胃化生气血,为三焦气化提供了物质基础,所以脾胃的功能正常,则元气充足,三焦气化正常,则水液代谢能保持平衡状态。如果脾胃功能失常,影响元气生成,则三焦气化失常,出现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二、脾胃与胆的关系
胆内藏清净之液,即胆汁,由肝之精气所化生,汇集于胆,而泄于小肠,以助饮食物的消化,是脾胃运化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因素,故《医原》云:“凡入食后,小肠饱满,肠头上逼胆囊,胆汁渍入肠内,利传渣滓。”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胆汁排泄畅达,脾胃运化功能亦健旺。如果肝失疏泄,导致排泄不利,脾胃的运化功能亦受到影响,出现胁下胀满疼痛,食欲减退,腹胀便溏等症;若脾胃湿热,累及于胆,亦会出现胆汁上逆的口苦、呕吐黄绿苦水,甚则胆汁外溢,发生黄疸。可见胆腑直接参与消化过程,其与脾胃关系密切相关。
三、脾胃与膀胱的关系
膀胱为贮尿和排尿之腑,《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云:“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由于尿系水液所变化而成的,而水液是由胃的受纳腐熟水谷后化生的,经小肠而下输膀胱,通过气化排出体外。膀胱将水液气化成小便,这一过程不仅依赖肾中元阳的温煦,而且必须依靠脾气升清和充养,从而保证了膀胱的功能正常发挥。如果胃的功能失常,不能化生水液,又因胃的降浊功能失司,则水液不能下输膀胱,必然导致小便短少或不利;如果肾阳不足,脾气虚弱,以致膀胱气化无权,小便异常,出现排尿不利,或尿有余沥,甚则尿闭,或者小便不禁。由此可见,脾胃与膀胱在生理和病理上关系密切,相互影响。
§§§第五节脾胃与精神气血津液的关系
人体的精、神、气、血、津液,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又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它们的生成与功能的发挥,均与脾胃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
以气的生成而言,《灵枢·刺节真邪》“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说明人体真气,虽然秉受于先天,但必须得到后天水谷之气的不断充养才能形成;营气是水谷精微中清柔而富含营养的部分,营在脉管之中,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问·痹论》云:“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灵枢·营卫生会篇》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卫气具有保卫、固护作用,亦由水谷精微所化生。《素问·痹论》云:“卫者,水谷之悍气也”。
以血的形成而言,主要源于胃受纳、腐熟水谷,再经脾的转输消化,摄取其中的精微,变化为血,《灵枢·决气篇》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灵枢·营卫生会篇》云:“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
《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胧。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论述了津液的生成及运行,并指出了自然界的空气、水津、食物等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同时强调五脏六腑只有在得到饮食水谷所化生的精微物质源源不断的供养时,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生理功能。
一、脾胃与神的关系
神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生理性或病理性外露征象;狭义的神是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脾胃与神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神的生成和功能活动方面。神虽然由先天之精生成,即《灵枢·本神》所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之意。
但神的功能活动由初级到高级逐步成熟,必须依赖后天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不断充养,才能使神充足,形体康健,精神充沛,思维敏捷,面色红润,两眼炯炯有神,故《灵枢·平人绝谷》云:“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如果脾胃虚弱,运纳失司,水谷精微化源亏虚,不能充养于神,使人体气弱神怯,表现出形体虚赢,精神萎靡,面无光泽,目无神彩等虚弱证。所以,脾胃与神密切相关,对人体生命有重要意义,故《灵枢·小针解》云:“神者,正气也。”《素问·移精变气篇》亦云:“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将脾气与胃气的存亡,作为生命存在的重要依据。
二、脾胃与气的关系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故《难经·八难》云:“气者,人之根本也。”气是由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脾胃和肾等脏器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将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而生成的。
脾胃与气的关系主要是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在气的生成过程中,脾胃的运化功能尤为重要。人生之后,必须依赖饮食物的营养以维持生命活动,而机体从饮食物摄取的营养物质,又完全依赖脾胃的受纳和运化功能,经过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把其中营养物质转化为水谷精气。同时先天之精亦需水谷之精充养,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此外,肺必须依赖脾胃水谷之精充养,才能发挥其吸入自然界精气的作用。可见气的生成与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分不开,所以,脾胃功能健旺,水谷之精充养肺肾,则身体健康。反之,脾胃虚弱,水谷之精乏源,不能充养于气,则出现功能衰弱的气虚证。
三、脾胃与精的关系
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分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脾胃与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先天之精必须依赖脾胃化生的后天水谷之精不断的培育与充养,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而后天之精又依赖于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即肾气温煦脾胃,才能使脾胃化生功能正常,使水谷之精不断地生成与充盛。
四、脾胃与津液
津液,是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津液与脾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津液的生成,是通过胃对饮食物的“游溢精气”和小肠的“分清别浊”、“上输于脾”而生成的。
二是津液输布主要依赖脾的转输于全身。因而脾胃功能健旺,津液生成充足,转输正常,濡润营养全身脏腑组织器官。如果脾胃虚弱,运化无权,则津液生成不足,可出现皮肤干皱,口唇燥裂,咽干鼻燥,大便秘结,小便短少的病证;若脾胃失调,脾不运化津液,蓄积体内,变为水湿,出现水肿、痰饮等病证。所以说,津液与脾胃密切相关。
五、脾胃与血的关系
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具有营养和濡润作用。血的生成,主要是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气和津液组成的,因而脾胃与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的生成方面。
《灵枢·决气》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邪客》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这均说明生成血液的营气和津液,是来自所摄入的饮食物经脾和胃的消化吸收而生成的水谷精微。所以,脾胃的运化功能在生成血液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精血存在相互转化和相互资生的关系,肾中之精亦赖于脾胃水谷之精充养,脾胃健运,促进肾精转化为血。脾胃运化功能健旺,则血液生成充盈;反之,脾胃运化功能长期失调,可导致血液生成不足,而形成血虚的病症。故《景岳全书》云:“血者水谷之精也,源源而来,而实生化于脾。”
“夫脾胃虚弱,必上焦之气不足,遇夏天气热盛,损伤元气,怠惰嗜卧,四肢不收,精神不足,两脚痿软,遇早晚寒厥,日高之后,阳气将旺,复热如火,乃阴阳气血俱不足。”
——《脾胃论·卷中·脾胃虚弱随时为病随病制方》
脾胃病的病因病机研究
§§§第三章脾胃病的病因病机研究
§§§第一节脾胃病的病因研究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内部各脏腑之间,各种因素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互相保持着相对动态平衡,从而维持着人体的健康。
导致人体相对平衡状态紊乱或破坏而发生疾病的原因就叫病因,又称为致病因素。引起脾胃病的原因,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原发性病因,机体最初处于平衡状态,只因遭受致病因素的侵袭,才发生疾病。引起这种动态变化的因素,就称之为原发性病因。其包括外感病邪,如风、寒、暑、湿、燥、火合称为六淫。内伤病因,如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活动过极致病。
二类是继发性病因,即机体的动态平衡早已被打破,在原有疾病的过程中,由于病变而产生了病理产物,如瘀血、水湿、痰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