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脾胃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
23113000000005

第5章 总论(4)

中医学认为小肠是一个相当长的管道器官,位于腹中,上口在幽门处与胃之下口相接,下口在阑门处与大肠之上口相连。如《灵枢·肠胃》云:“小肠后附于脊,左旋而环,其下口注于回肠者,外附于膀胱上,回运环反十六曲、大二寸半,径八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对于小肠的长度、肠径均作了描述。对于小肠的容量,《灵枢·平人绝谷》认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虽然古人这些记载比较简单,但与现代医学解剖学的认识基本上是符合的。

2.小肠的生理功能

小肠与心相表里,是人体饮食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属于六腑之一。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1)泌别清浊: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经过小肠消化后的饮食物,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个部分,二是将水谷精微吸收,把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三是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故《医贯·内经十二官论》云:小肠“泌别其汁,清者渗出小肠,而渗入膀胱。滓秽之物,则转入大肠。”从而说明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正常,则二便正常,如果泌别清浊异常,则大便稀溏,而小便短少。

小肠的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功能,实际上是脾胃升清降浊功能的具体表现,因而在水谷化为精微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小肠功能失调,可导致浊气在上的腹胀、腹痛、呕吐、便秘;或出现清气在下的便溏,泄泻症状。

(2)主受盛和化物:小肠的受盛功能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指小肠是接受经胃初步消化之饮食物的盛器;二是指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在小肠内有相当时间的停留,以利于进一步消化和吸收。

小肠的化物功能,是指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进一步消化,将水谷化为精微,营养全身。小肠的受盛与化物的功能,是先后衔接,相互配合而完成的,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云:“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二)大肠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1.大肠的解剖

大肠也居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紧接小肠,其下端紧接肛门,故《医林改错》云:“大肠上口即小肠下口,名曰阑门,大肠下口即肛门。”对于大肠的形态长度及容量,古人亦有明确的认识,如《灵枢·肠胃》云:“回肠当脐,左环四周时积而下,回运环反十六曲,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广肠傅脊,以受回肠,左环叶积,上下辟,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这里回肠和广肠(直肠)是大肠的二个部分,后世统称大肠,其总长度为二丈三尺八寸。大肠的容量在《灵枢·平人绝谷》认为“回肠……受谷一斗,水七升半。广肠……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这对大肠的容纳食物量作了较为细致的观察。尤其对广肠一段,只言受谷,不言受水多少,说明水谷入大肠时,已别泌精液,入于膀胱,而糟粕传人广肠,故只留食物的残渣,而不言受水,其义最为精细。总之,对于大肠的解剖认识,与现代医学的认识相符合。

2.大肠的生理功能

大肠与肺互为表里,同样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之一,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饮食物经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由大肠接受后,再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故《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如果大肠虚寒,不能吸收水分,使传导失职,则肠鸣切痛,大便溏泄;反之,大肠实热,消耗水液过度,传导不利,则大便闭结。

“夫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充实皮毛,散于百脉。脾禀气于胃,而灌溉四旁,营养气血者也。”

——《脾胃论·卷上·脾胃胜衰论》

脾胃与其它脏腑的关系

§§§第二章脾胃与其它脏腑的关系

脾、胃、大小肠在生理功能上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并以经络互为联系,相互传递着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全身情况下,形成一个协调和统一的消化系统。故《景岳全书,脾胃》云:“脾为土脏,灌溉四旁,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有五脏之气,此其互为相使,有可分而不可分者焉。”因而脾、胃与大小肠、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以及精、神、气、血、津液有密切的关系。

§§§第一节脾与胃的关系

脾与胃为表里,同居脘腹中焦,共主消化吸收,而为“后天之本”,关系至为密切。其主要的生理关系有三个方面,即通过脾胃的纳运、升降、燥湿相反相成的作用来完成化生水谷精微,充养全身。

一、脾升胃降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是脾胃纳运功能的活动形式,对机体气机升降有重要的影响。饮食物经胃的纳磨腐熟后,通过胃气通降作用,下行至小肠,由小肠泌别清浊。其精者由脾气升发,使水谷精微输达心肺,布散全身各部分;其浊者下注大肠或渗入膀胱,形成大小便排出体外。

脾胃的升降相反相成,构成了饮食的消化、吸收、输布、排泄的全过程,两者不可偏废,所以张锡纯认为:“脾主升清,所以运津液上达;胃主降浊,所以运糟粕下行。而且脾之升清有赖于胃之降蚀,胃之降浊亦有赖于脾之升清,二者是密切相关的。”如果脾失健运,清气不升,即可影响到胃的受纳与和降,出现食少、呕吐、恶心、胱腹胀满等症;如若食滞胃脘,胃失和降,亦能影响脾的升清与运化,出现腹胀泄泻等症。

胃肠运动的动力是脾胃气机升降运动产生动力的体现。中医认为,胃纳脾运是消化活动的基本形式,纳与运是功能的体现,降与升是运动的表现,所谓“胃主纳且降浊,脾主运且升清”,胃纳食消谷以降浊为前提,脾运化“散精”以升清为条件,二者化纳相合,首先取决于运动之协调。

脾胃气机的升降运动对饮食的消化、吸收、排泄发挥着动力作用,脾升胃降在于动,动就是动力的体现,也就是说,脾胃升降运动所产生动力体现在脾胃纳运消化活动中,是中医消化功能的一个动力学概念。脾气升发,转输水谷化精微“散精”上达心肺,化生气血津液,这个吸收输转过程的原始动力是脾的开清作用;胃主降浊,纳食消谷降浊阴,使肠道通降,食物残渣下降外排,这个纳降下行过程的原始动力是胃的和降功能,正如张锡纯所说“脾主升清,所以运津液上达;胃主降浊,所以运糟粕下行”(《医学衷中参西录》),可见脾胃气机彼此相反相成的升降运动,构成对饮食的受纳消化、吸收、输布与排泄的全过程。

现代医学认为,胃肠道的动力功能是由各个水平平滑肌协调动作完成的。中医认为,气机的有序升降协调是运动功能正常发挥的条件。简言之,人体的消化形式是胃纳脾运,而纳运活动是在脾气升发,胃气下降中实现的,脾胃气机升降运动所产生的动力等同于消化道运动功能的动力。

胃肠动力障碍与脾胃气机阻滞证候特点的相似性。胃肠的运动功能是维持其消化功能的基本保证,若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主要是动力低下),就会发生动力障碍性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肠易激综合征,假性肠梗阻、胃轻瘫、老年性便秘等消化道的功能性疾病,许多器质性疾病的发生也与动力障碍有关。

胃肠动力障碍是以胃排空延迟和小肠推进减慢为特征的一组病症,其临床症状以上腹饱胀或疼痛、厌食、恶心、过度嗳气、反流、烧心、呕吐、腹胀、便秘等为主要表现,中医则认为是脾胃升降失常,气机阻滞所致,胃不纳降,谷滞于胃则不消,气机不降反为逆,上腹饱胀、疼痛、嗳气、恶心、反流频作,胃不通降,肠不传导,糟粕滞于肠,则腹部胀满、疼痛、便秘;脾不升运,水谷不能化为精微,谷精凝为湿浊,湿滞气机,脘疼腹胀,久之谷精不化气,故困倦、乏力、气虚可见。

据此,可以看出,胃肠运动障碍与中医脾胃气机升降失调的症状特征是一致的,不论前者的胃排空延迟和小肠推动减慢,还是后者的升降失常,气机阻滞皆出现同样的临床证候,只是理论体系的不同,病理语言表达不同而已。

脾胃气机升降运动所产生的动力就是消化道运动所依赖的动力,所以,对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动力低下者)的治疗,促进胃肠运动要从调理脾胃气机着手。调理脾胃气机,促进胃肠动力要根据脾胃的生理特性与气机升降失常的病理特征予以调整。脾胃禀承土性,但其功能不同,胃主纳且降浊,脾主运且升清,其性也异,脾喜燥恶湿,胃喜湿而恶燥。二者纳运相合、升降相宜是前提,燥湿相济是特性。

调气当有别,脾胃气机的病变形式多在虚、陷、滞、逆,其中虚与陷始终为因果关系,滞与逆则既可单独存在,也可作为虚的结果。脾胃病“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虚与陷病偏于脾,补脾升脾为主;滞与逆病偏于胃,和胃降胃为要。单纯虚者运化减慢,化源不足,纳呆食少,倦怠无力,药用四君子汤之属,久虚气陷者腹坠胀,甚则脏器下垂,补中益气汤加葛根;滞与逆单独存在者,多为食积与湿阻,碍胃滞脾困气机,因食而滞病偏胃,纳降之机受阻,嗳腐腹满大便秘,药用保和丸加槟榔;因湿而滞病偏脾,脾气困顿不升运,纳呆胀满大便稀,药用平胃散,参苓白术散,以除湿运脾;因食而逆,因湿而逆病在胃,胃气受阻而不降,治逆与治滞无大异,治食治湿之中配降逆和胃旋覆代赭汤、枳实消痞丸之属即可。

脾胃病单纯滞与逆调整尚易,因虚成滞成逆者调治则难,因虚而滞者,中气受损,运化有所不及,痞满见于午后,纳食进谷极差,治当补气与理气同施,以四君子汤为主方配陈皮、枳壳、香橼之类;因虚而逆者,中气受损,胃气失于和降,呃逆嗳气频作,腹胀呕吐清水。余临床以为,胃虚而逆虚在气阴,故补虚用党参、太子参;降逆用旋覆花、苏梗、佛手;呃逆频作用代赭石,偏寒用丁香、柿蒂;偏热用左金丸及竹茹。总之,脾胃气机失调以四种病理趋势多见,然四者相互有关联,临床虚与滞相兼,滞与逆并见者为多,调理气机,促进胃肠运动要建立在辨证的基础上方可获得良效。

二、脾运胃纳

胃主纳腐,脾主运化,是二者的主要生理功能。脾胃的纳运关系甚为密切,胃之受纳腐熟水谷,为脾之运化水谷精微作准备;脾之运化输布,是适应胃之继续纳食的需要。二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转输周身,化生气血,充养四肢百骸。故《景岳全书》云:“胃司受纳,脾司运化,一纳一运,生化精气。”

胃肠消化运动与脾胃纳运消化形式的一致性。现代医学对人体的消化功能从动力学角度研究认为,胃肠道的运动功能对饮食的消化发挥着混合、推进、贮存和屏障作用,其运动形式主要是由近端胃的容纳,远端胃的推进,幽门的筛选、胃窦、十二指肠的协调运动以及小肠、结肠的节律性收缩功能的协调而完成。中医学则将这一活动概括为“胃纳脾运”,饮食入胃后,经胃的纳磨腐熟变为食糜,随胃气的下降使之下行至小肠,由小肠泌别清浊,其水谷精微经脾气的升发运化,输转上达心肺,化为气血津液,营养脏腑组织;水谷之糟粕借胃气的通降下降至大肠,排出体外。中西医不但对消化运动的认识具有一致性,而且认为有多因素参与,现代医学多认为胃肠运动的强度及各部分运动的协调性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及众多的神经递质、胃肠道激素等多种因素对其运动的调控,发挥着协调作用。中医虽然认为脾胃气机升降运动在消化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它同样影响并受控于其它脏腑气机,“脾升则肝肾亦升,故乙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以中气之善运也。”(《医圣心源》)。中西医都认为消化运动具有多系统、多脏腑参与的同一性。对胃肠的运动规律,现代医学提出胃肠运动的4相学说,认为胃的收缩特征是以间歇性强力收缩伴有较长的静止期为主,即一个收缩期达回肠末端时,另一个收缩期在胃和十二指肠出现,如此往复完成食物在胃肠中的推进。中医远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胃肠虚实交替运动学说,“水谷入胃则胃实肠虚,食下则肠实胃虚”(《素问·五脏别论》),胃纳食后胃蠕动加强(胃实),肠蠕动缓慢(肠虚),胃排空后蠕动缓慢(胃虚),饮食物下降于肠,肠蠕动增强(肠实),胃肠道如此虚实交替的节律性运动与现代医学消化运动的4相学说基本相似。从以上可以看出,现代医学的胃肠运动学说与中医的脾胃气机运动学说,其动力学概念具有一致性。

三、脾湿胃燥

脾主运化水湿,得到阳气温煦才能运化健旺,脾为太阴湿土之脏,故性喜温燥而恶寒湿;胃主受纳腐熟,得阴柔滋润则通降正常,胃为阳明燥土之腑,故性喜滋润而恶温燥。诚如叶天士所说:“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脾胃燥湿相济,阴阳相合。太阴脾脏之湿,可济阳明胃腑燥土之阳,阳明胃腑之阳,能济太阴脾土之湿,从而完成饮食物的传化过程。如果脾胃功能失常,不得协调,则脾因湿盛而病,胃因操热而疾。

胃肠运动功能是消化道的重要功能之一,目前研究认为,胃肠动力障碍不只是消化道功能性疾病,许多器质性疾病也与本病(主要是动力低下)有关,例如十二指肠溃疡常伴有肠—胃反流,萎缩性胃炎常伴有胃排空延迟,糖尿病胃壁神经退化变性,导致胃轻瘫。中医药促进胃肠运动,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但对其机理及方药经验研究则较少,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第二节脾与五脏的关系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五脏皆禀受脾生化的气血而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并且脾与五脏之间相互制约协调,维持五脏的功能正常发挥。

一、脾与肺

脾属土,肺属金,脾肺为土金相生的母子关系。在生理功能方面,肺与脾主要表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二个方面。气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是组成气的主要物质基础。因而,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与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即古人所说的“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之意。

在津液的输布代谢方面,主要是由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和脾的运化水液,输布津液所构成。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有助于脾的运化水液功能,从而防止内湿的产生;而脾的转输津液,散精于肺,不仅为肺通调水道的前提,而且也为肺的生理功能提供了营养基础,故有“肺为水之上源”之说。

由于脾肺在生理上关系密切,所以,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正如陈士铎《石室秘录·正医法》云:“治肺之法,正治甚难,当转以治脾,脾气有养,则土自生金。”如脾气虚损时,可导致肺气不足,出现短气、肢倦等气虚证;若脾失健运,津液代谢障碍,水湿内停,聚而生痰成饮,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出现喘咳痰多等症,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说法。亦因肺病日久,影响脾的运化而致脾肺气虚,出现纳食不化,腹胀便溏,甚则水肿肢倦,气短懒言等病症。因此,肺病久治不愈,多求之于脾。

二、脾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