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的病因病机内容实质是建立在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对客观实际的观察。在病因的著作中,如《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中云:“脾气大疲,饮食不化,呕吐下利,其人枯瘦如柴,立不可动转。”该论述指出,引起“饮食不化”,“呕吐下利”,“其人枯瘦如柴”的根本原因是脾气大疲。又如“若觉饮食过度,夜眠不覆衣被,内外既冷,食饮不化,心腹结痛,吐利不休。”指出,“包含不化”,“心腹结痛”,“吐利不休”的原因是“饮食过度,内外受寒所致。”又如:“救误用清下,其人阳气素实,外邪乘虚陷入,致心下痞满,食不下,利反不止,雷鸣腹痛”的原因是误用清下,外邪乘虚陷入而致。又如《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大勾陈汤中云:“天行热病,脾气虚,邪热入里,腹中雷鸣切痛,呕吐下利不止”指出“腹中雷鸣切痛,呕吐下利不止”的原因是“天行热病,脾气虚,邪热入里”而成此病。又如《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小腾蛇汤中云:“天行热病,胃中素实,邪气不除,腹满而喘,汗出不止者”指出“腹满而喘,汗出不止者”的原因是胃中素实,又感热邪而致。综上所述,由于各种病因的特性不同,作用于人体后所引起的病变也各异,不同的病理变化所形成的症状亦各具特点。
一、六淫所伤
(一)暑邪
暑为夏令主气,是火热之气所化。《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天行,身热汗出,头目痛,腹中痛,干呕下利……”《素问·五运行大论》“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素问·热论》“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感受暑邪,侵袭于胃,耗伤胃中阴液,进而耗伤胃气,以致气阴两虚,而出现口渴引饮,身热汗出,烦燥不安,神疲乏力,夏季多雨潮湿,侵袭脾胃,使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升降失司,而见胃脘痞满,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大便溏泄,四肢困倦等症。
(二)寒邪
寒邪由肌表经络而入里内传,经口鼻而入,内侵于脾胃大小肠。《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小泻脾汤:“……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腹冷”《素问·举痛论》云:“寒为阴邪,最易损伤脾胃阳气,寒性凝滞,阳气受阻,气机失畅,皆可导致脾胃,大小肠受纳运化等功能异常,而出现腹腔冷痛,恶心呕吐,大便溏泄等症状。”“寒则气收”“寒气容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倦,缩倦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疼。”
(三)风邪
风邪可直接侵袭脾胃大小肠而致病,如风邪侵袭于脾,脾气与风邪相争,可出现体倦、神疲、汗出恶风,不思饮食,面黄,谓之脾风;风邪侵入于胃,胃气与风邪相搏,出现颈项多汗,时时恶风,饮食不下,胃脘痞满谓之胃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肋,膈咽不通,饮食不下,舌本强,食则吐,冷泄腹胀,溏泄癥瘕水闭,……病来于脾。”
(四)湿邪
湿为夏末秋初的主气,此时雨量较多,空气中的湿度增高,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素问·阴阳印象大论》“湿胜则阳微”,《素问·六元正气大论》“湿胜则濡泻,甚则水闭跗肿”。湿邪为病,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久居湿地,或长期水中作业等,致使外在湿邪侵入人体而成。内湿多由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而生。外湿和内湿虽有不同,但又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共同致病。感受外湿,湿邪困脾,脾失健运,则湿从内生,而脾虚失运,水湿不化,又易招致外湿。
湿为阴邪,易阻碍气机,遏伤阳气,湿邪伤人,易留滞于皮肤、经络、脏腑、筋骨,阻碍气机,致气机不利,经脉阻滞不通,而见胸闷、脘痞、腹胀、大便不爽,小便短少、小便不利等,“阴胜则阳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湿胜则阳微”外感湿热篇。湿邪侵犯人体,易损伤阳气,脾是运化水湿的主要脏器,主湿而喜燥恶湿,湿邪尤易困伤脾阳,而见四肢厥冷。《素问·六元正经大论》:“湿胜则濡泻,甚则水闭跗肿。”
(五)火邪
火(温、热)一般旺于夏季,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温、热、火,程度不同,但三者同类,其基本性质是相同的,故常有火热并称,温热并提。但三者同中有异,各有特点,温邪概因外感,火热外感温热病的起因,无内温之说,肇端于自然气候的变异,火则多由内生,一般只有内火没有外火,起因于内脏失调。又有“少火”和“壮火”之分。少火谧藏于脏腑之内,具有温煦生化的作用,属人体正气范畴,为生理之火;壮火大多由阳气亢盛或五志过极引起,也可因外感六淫入里转化而来,其性之烈,能耗伤人体正气,为病理之火。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壮火食气,……少火生气”。《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大腾蛇汤:“……天行热病,邪热不除,大腑閟结。腹中大满实,汗出而喘,时神昏不识人,……。”《疗服石方》大黄汤:“……烦热,心腹胀满及身生热疮。若体无石药,亦面有热疮,经载积日不愈,诸方不得痊瘥者,……。”
热邪常为温邪和火邪的概括,既可以代表外感温热之邪,也可以代表各种内生火邪。《三因方》中认为火邪为热邪,火邪为病,有内外之分,属外感者,多是直接受温热所致,属内生者,常因情志抑郁,劳欲过度导致脏腑阴阳失调而成。火(温、热)为阳邪,其性上炎,燔灼炎热,故属阳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阳盛则热”,故火热病多呈现一派炽热证候。
温热之邪伤人,大多起病急骤,来势凶猛,传遍迅速,变化较多。往往初起即见高热,多汗,烦燥,口渴,又易内陷生变。火(温、热)易伤阴动血,温热火邪炽盛必然煎耗津液,或迫津外泄,使人体津液耗伤。故温热火邪为病,除有热象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阴津耗伤症状。如烦渴引饮,咽干舌燥,肌肤干涩,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等。温热火邪炽盛又易灼伤血络,迫血妄行,致血溢于脉外,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下血等。火热易耗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壮火食气”,过于亢盛之火能使物质的消耗增加,以致损耗人体正气,故火邪为病多见身热倦,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心悸自汗等症。若火盛伤阴,阴损及阳,阳气受损,见汗出不止,四肢发凉等症。火热易致肿疡,火热之邪聚结局部,腐蚀血肉,形成痈肿疮疡。《灵枢·痈疽》云:“大热不止,热甚则肉腐,肉腐则为脓”。
(六)燥邪
燥为秋令主气。秋气阳明燥金主令,燥为病,有外燥、内燥之分。外燥是感受外界燥邪所致。内燥多由汗、吐、下过剧或热病耗伤津液过多而成。燥邪易伤津液,《疗服石方》大三黄汤:“……热实不除,腹胀心满,小便赤,大便难,瘩逆冲胸,口中焦燥,目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燥胜则干”燥邪干涩枯涸,故其,最易伤人津液,出现各种干涩的症状和体征。如口渴思饮,咽干喉痒,唇干焦裂,眼干而涩,皮肤皲裂,毛发焦枯,大便燥结,小便短少,舌干少津,苔糙或焦裂起刺,脉细数。《素问·玄机原病式》云:“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皆属于燥”明确地概括了燥邪致病的特点。
外受秋燥之邪,虽易犯肺,但胃为燥土,亦易病燥,且肺受燥邪,常传于胃,胃为燥邪所伤,耗伤胃阴,或外感湿热之邪,入于阳明胃腑,热邪消烁津液,亦可化燥伤及胃阴。
二、饮食所伤
饮食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饮食指饮与食的合称,即水液和食物;广义的饮食指人类摄取食物和水津的生理活动。《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养老奉亲书·饮食调治第一》曰“主身者,神;养气者,精;滋气者,食。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故饮食进则谷气充,谷气充则气血盛,气血盛则筋力强”通过饮食,人类从自然界中摄取营养,以满足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需要。
故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不能食》强调指出:“夫脾为五脏之母,土为万物之根,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既然脾胃是受纳、腐熟、运化水谷的主要器官,为后天之本,所以,合理的饮食,充足的营养,是保证脾胃运化正常、机体健康发育的必要条件。
若饮食失宜,必然先伤脾胃。脾胃一伤,则百病丛生。基于此,《金匮要略·禽兽虫鱼禁忌并治第二十四》指出:“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古籍《本草求真》中也有精辟论述:“食物入口……合则脏腑有益,且可祛病卫生;不合……即增病促死。”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教诫篇第一》云:“百病横夭,多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声色可绝之逾年,饮食不可废之一日。为益亦多,为患亦切”,进一步阐述了饮食所伤与疾病的关系。
临床上常见的饮食所伤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饮食不洁、饮食失节、饮食偏嗜、食物中毒等。
(一)饮食不洁
1.食物变质
食物在常温下储存过久,易受到真菌和毒素的污染,对身体健康有害。《金匮要略·禽兽虫鱼禁忌》:“凡肉及肝,落地不着尘土者,不可食之。猪肉落水浮者,不可食”,因其为肉将腐败的表现。《丹溪心法·痢病》:痢病“皆由肠胃日受饮食之余不尽行,流滞于内,湿蒸热聚,郁结日深,伏而不作,时逢炎暑,……有调摄失宜,夏感酷热之毒,至秋阳气始收,火气下降,蒸发蓄积,而滞下之证作矣”。也就是说,误食陈腐、变质、不洁的食物是患痢疾的重要原因。
2.食物污染
《金匮要略·禽兽虫鱼禁忌》中载有多种可引起中毒的食物,例如,“诸肉及鱼,狗不食,鸟不啄者,不可食”,“肉中有如朱点者,不可食之”,“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脯藏米瓮中,有毒,及经夏食之,发肾病”。
《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六·蛊毒病候》中亦列举了多种因饮食不慎而致的食物中毒证候,指出:“凡有毒之鱼蟹,野生有毒或被水蛭毒虫附着的菜果、蕈菌,因疫气所毙或中毒动物之肉,皆不可食之,以免害人。”例如:鲶鲐鱼(俗名河豚)“肝及腹内子,有大毒,不可食之。食之往往致死”;“野菜芹荇之类,多有毒虫水蛭附之,人误食之,便中其毒,亦能闷乱,烦躁不安”;凡动物“自死者,多因疫气所毙,其肉则有毒。若食此毒肉,便令人困闷、吐利无度”;“毒蛇在草,牛食因误啖蛇则死。亦有蛇吐毒着草,牛食其草,亦死,此牛肉则有大毒。又因疫病而死者,亦有毒。食此牛肉,则令人心闷,身体病甚”;“凡禽兽、六畜自死者,肝皆有毒,不可食,往往伤人。其疫死者,弥甚。被其毒者,多洞利、呕吐而烦闷不安”;若生肉或熟肉在容器内放置过久,其气壅滞不泻,腐败变质者,谓之“郁肉中毒”,“食之杀人”;“鱼在水中,食毒虫恶草,则有毒,人食之不能消化,即令闷乱不安也”。
饮食不洁,若误食污染毒邪之食物,郁结肠胃,壅塞不消,气机不利,可见恶心、呕吐、下利赤白脓血、腹痛、里急后重之痢疾;或成上吐下泄、反复不宁,挥霍缭乱之霍乱等。因饮用了含有猪绦虫卵的水或食物、在疫区有进食未熟的猪、牛肉史,虫邪侵扰胃肠,可使中焦气机升降失职,水液运化失常,聚为痰浊。痰浊挟痰上蒙清窍,则症见神昏、痴呆、头痛等,临床可见于脑囊虫病。
3.水质污染
《霍乱论·治法篇》云:“食井水,每交夏令,宜人明矾、雄精之整块者,解水毒而辟蛇虺也,水缸内宜浸石菖蒲根、降香”,《瘟疫赘言》云:“又有大旱之年,水涸日烈,河水每多热毒,饮其水者,多发疫痢”《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五·射工候》云:“江南有射工毒虫,一名短狐一名蜮,常在山涧水内……人行水上及以水洗浴,或因大雨泛洪时,仍逐水便流入人家,或遇道上牛马等迹内便停住,其含沙射人影便病,初得时或如伤寒,或似中恶,或口不能语,或身体苦强,或恶寒热,四肢拘急,头痛骨悁,屈伸张口欠怯,或清朝小苏,晡夕则剧,剧者不过三日,则齿间有血出,不治即杀人;若以孳生有沙蛩的山涧溪水洗浴,则会导致皮上正赤,如小豆黍粟,摸之刺痛,继则百节疼痛、强硬,恶寒发热,红肿处发疮等”。
(二)饮食失节
饮食失节,是指饮食失去正常的节制和规律,包括进食失节、酒饮失节、饮食失宜等。
1.饮食失宜
(1)饮食习惯失宜:
①思则气结,影响脾胃的运化。故《养性延命录·杂诫忌禳害祈善篇第三》云:“凡新哭泣讫便食,即成气病”,此因悲哀之时,食物难消亦难下;暴怒之际进食,食物虽下而难消。停积于中,则致食积胀满;《千金要方》云:“人之当食,须去烦恼;如食五味必不得暴嗔,多令人神惊”;《三元延寿书》亦指出:“当食而忧,神为之惊,梦寐不安”。而进食前后大怒,亦能影响人的食欲及消化功能。
②姿势不正。古人认为,进食时宜“端直无戾”、“和精端容”,以保证进食时气机通畅,吞咽顺利。若进食时坐立不正,或经常卧床进食,则容易影响消化,甚则导致某些胃肠道疾病。
③嬉笑多言。安神静气,不言不思,细嚼慢咽,有利于饮食物的消化及吸收。进餐时嬉笑喧闹,滔滔不绝,不仅影响消化液的正常分泌,还可因注意力的分散而出现呛咳或其他意外,因此,《千金要方》亦强调:“食上不得语,语而食者,常患胸背痛”。
④狼吞虎咽。华佗《食论》中将火化、口化、腹化列为食物之“三化”,其中的“口化”,即是指细嚼慢咽。《闲情偶寄·颐养部》云:“倦时勿食,防瞌睡也。瞌睡则食停于中,而不得下”。元代·李鹏飞《三元延寿参赞书·人元之寿饮食有度者得之》中强调:“食戒欲粗并欲速,宁可少餐相接续”。明·郑瑄《昨非庵日纂》云:“吃食宜细嚼细吞,以津液送之,然后精味散于脾,化色充饥;粗快则为糟粕,填塞肠胃耳”。
(2)食物之寒热失宜脾胃的纳运功能需要通过升清降浊两种运动形式来实现。饮食从口摄取以后,经食道下输至胃和小肠消化吸收,再经大肠将所余糟粕排出体外,这一自上而下的传导过程,需藉胃气的下降而下降,故谓胃主降浊。水谷经过消化以后,还要经过脾的吸收和输布作用,将水谷精微上输到心肺,再经心肺输布于其它脏腑,转化为精气血津液。这一自下而上的转输作用,需籍脾气的上升而上升,故谓脾主升清。脾胃一升一降,共同完成饮食的摄纳和传导,运化和输布,反映了整个纳运过程的两个方面。
若饮食水谷之寒热、润燥失宜,必然影响脾胃的升降及纳运,破坏人体的阴阳平衡,导致疾病产生,故《内经》云:“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道而上行”(《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善养生者,须注意食饮“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灵枢·师传》);“凡食欲得恒温暖,易入易消,胜于习冷”(《尊生八笺》)。
①饮食过凉:饮食过凉,指食物的温度寒凉和食物的性质寒凉两个方面。
性属寒凉的食物亦不可多食。如《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六·食鱼脍中毒候》云:“凡人食鱼脍者,皆是使生冷之物,食之甚利口之多嗜之,食伤多则难消化,令人心腹痞满,烦乱不安”;甚则脾病及肾,伤及肾阳,而致下利清谷,滑脱不禁。《金匮要略·果实菜谷禁忌》云:“梨不可多食,令人寒中。金疮、产妇亦不宜食”,《医学正传·卷之三·嘈杂嗳气》则指出:“湿面鱼腥,水果生冷,……粘滑难化等物,滋食无节,朝伤暮损,而成清痰稠饮,滞于中宫,故谓嘈杂嗳气,吞酸痞满,或兼恶心,渐至胃脘作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