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脾胃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
23113000000052

第52章 脾胃病症诊治精要(11)

胃寒而痛,当分表里。在表者,胃痛暴作,恶寒无汗,肠鸣腹泻,舌淡苔薄,脉浮紧,法拟解表散寒,温胃止痛,药用荆芥、防风、羌活、独活、高良姜、香附、草豆蔻、白檀香、法半夏、炒白术、云茯苓等。在里者,胃痛隐隐,时作时止,口淡不渴,喜暖喜按,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象沉缓无力,当施温中散寒、调和脾胃之法,药用桂枝、白芍、干姜、毕澄茄、吴茱萸、炒白术、炒山药、炒薏苡仁等。

2.胃脘热痛

胃痛伴烧灼感,口干口渴,喜食冷物,便干溲赤,舌红或紫暗,脉弦大有力而数。此时应以清胃益津、通络止痛为先;药用忍冬花、蒲公英、黄芩、生石膏、石见穿、香白芷、败酱草、桃仁、红花、百合、三七粉。若大便干结几日不行,加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番泻叶等。若热夹湿、湿热内蕴者,证见胸脘满闷、口苦口黏、不欲饮水、心中懊憹、小便短赤、大便黏腻不爽、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当增燥热中之湿的黄连,加清湿中之热的黄芩为伍,再添北胡连、生薏苡仁、藿香、佩兰、法半夏等。

3.胃脘胀痛

胃脘胀痛牵及胸胁串痛,得嗳气则舒,呃逆频作;或晨起胃痛,舌质暗红苔黄,脉弦滑或沉弦涩,治疗首以疏肝和胃、理气止痛为急务。药用醋柴胡、生赭石、香附米、青皮、陈皮、川楝子、陈香橼、佛手、沉香粉、元胡索等。

4.胃脘刺痛

胃脘疼痛如针刺,重者如刀割,夜间加重;或睡中痛醒,胃脘按之痛甚,舌质紫暗或瘀点瘀斑,脉象沉弦或弦涩,治疗宜用化瘀通络、和胃止痛之法;药用当归、炒蒲黄、五灵脂、降香、川郁金、三棱、莪术、丹参、川芎、赤芍等。

5.进食胃脘痛

空腹尚可,进食则痛,胃脘饱胀,知饥而不敢进食,大便干结,恶臭异常,舌苔黄厚干腻,甚或积粉状,脉象弦滑。治宜消食导滞,通腑泄实。药如焦三仙、鸡内金、焦山楂、炒莱菔子、建神曲、焦槟榔、枳实之属;如湿热壅盛,腐蚀胃壁,造成胃黏膜充血水肿,舌苔黄腻或黑腻,脉象沉滑或弦滑,宜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和胃止痛之法。药如茵陈、藿香梗、佩兰叶、法半夏、茯苓、生薏苡仁、丹参、桃红、泽兰、川厚朴、蒲公英、败酱草、炒白术等。

6.空腹胃脘痛

空腹或饥饿时发生胃痛,喜按则舒,进食痛缓。偏于气血不足者,舌质淡红,少苔或无苔,脉象细弱,应益气养血,和胃止痛;药用炙黄芪、当归、党参、白术、丹参、熟地、白芍、山药、葛根、大枣。偏于阴虚津亏者,表现为口干口渴,饥不欲食,舌红,无苔或少苔,脉象沉细而数,法拟滋阴生津,安胃止痛;药用北参、石斛、麦冬、玉竹、天花粉、细生地、野百合、宣木瓜、杭白芍、女贞子、旱莲草、大乌梅、生甘草等。

7.出血胃脘痛

出血胃脘痛是指吐血(呕血)或大便出血(隐血阳性者),表现为胃脘疼痛,舌红或紫暗,脉数或弦大或见洪大。若出血量较大或失血性贫血者,可见舌淡红或淡白,脉象细涩或芤,治宜益气养血,收敛止血;药如炙黄芪、当归、阿胶、鹿角胶、五味子、紫河车等。若胃热炽盛者,临床可见胃脘灼痛,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或褐色血或鲜血,喜食冷物,口干口渴,舌红而干,脉象弦滑,治宜清热降火,凉血止血;药如生石膏、石见穿、忍冬藤、荷叶梗、蒲公英、藕节炭、煅龙骨、煅牡蛎、水牛角、三七粉、十灰散等。若肝气犯胃、上逆出血者,证见胸脘逆满,呕吐大作,伴有褐色血或鲜血如涌,舌红或暗,脉弦滑而大,急宜平肝降气,和胃止血;药用生赭石、灵磁石、珍珠母、煅龙骨、煅牡蛎、生大黄、牛膝、枳实、厚朴、生槟榔、羚羊角粉、茜草根炭、仙鹤草、白及粉等。若中气虚弱、不得摄血者,证见胃痛隐隐,面色淡黄,少有光彩,吐血时作,疲乏少力,舌淡苔白,脉虚弱无力,当推益气健脾、和胃止血之法;药用黄精、人参、党参、炙黄芪、阿胶珠、远志、炒山药、白术、肉苁蓉。若湿热蕴毒,迫血下行,证见便血鲜红,胃腹隐痛,大便不畅,口干口苦,舌苔黄腻,脉象濡数,治以化湿清热,凉血止血;药用地榆炭、槐角炭、防风、黄芩炭、二蓟炭、赤小豆、生薏苡仁、木香、秦皮、茵陈。若脾胃虚寒,失于固摄,证乃先便后血,胃腹疼痛,畏寒喜暖,口淡不渴,倦怠乏力,舌淡苔薄,脉象沉弱无力。当施以温补脾胃、益气摄血之法;药用伏龙肝、花蕊石、炮附子、生阿胶、乌贼骨、大熟地、鹿角霜、艾叶炭、炮姜炭、黄芩炭、土炒白术、升麻炭等。

8.胃脘坠痛

胃脘自感坠痛,常见餐后或久立劳累后加重,躺卧休息后缓解。常伴消瘦乏力,气短懒言,嗳气厌食,大便秘结,舌淡边齿痕或体胖大,脉沉弱无力。胃脘下垂坠痛相当于中医学“胃缓”范畴,证属中气不足,脏器下垂,法当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药用党参、黄芪、黄精、升麻、柴胡、白术、砂仁、大当归、人参等。

9.胃脘噎痛

主要表现为吞咽梗阻,胸膈胃脘胀满疼痛。偏于气郁不舒者,证见胸胁胀满窜痛,随情志变化而加重,舌苔薄白,脉沉弦细,治宜舒肝理气,解郁开结;药用醋柴胡、生赭石、陈香橼、郁金、沉香、玫瑰花、制香附、青皮、厚朴、半夏。偏于阴津不足者,证见舌咽梗涩而痛,饮水不下,固体食物难入,时有胸膈灼痛,呕吐黏痰,大便干结,舌红而干,脉弦细数,治法应宜滋阴生津,清热散结;药用北沙参、西洋参(另兑)、麦冬、石斛、熟地、当归、百合、玉竹、元参、知母、女贞子、旱莲草、生藕节、黑桑椹、黑芝麻、何首乌。若久噎不愈,自觉食道及胃脘部有肿胀感、阻滞不通者,身体极度消瘦,短气乏力,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舌红干或暗红,苔薄或厚腻,脉细弱或弦大重按无根,此乃危候,急予扶正祛邪,固护脾胃;药用党参、人参或西洋参、煅龙骨、煅牡蛎、山萸肉、炙黄芪、大当归、山慈菇、半枝莲、石见穿、穿山甲、白花蛇舌草、昆布、海藻等。

引起胃脘痛的种类很多,病因繁杂,病情变化无常,且又因个人禀赋强弱各异,病情轻重不同,症状表现有别,临床“当须圆机活法”。其病因病机并非是单一性的,有的上热下寒,内寒外热;有的虚中夹实,实中夹虚;有的里病兼表,表病兼里,在治疗上采取相应的温下清上、散寒清热、补虚泻实、表里双治等措施。辨证的同时还要结合胃为阳土燥土、脾为阴土润土的性质特点而施治。比如,脾胃一旦发病,脾向“阴道虚”转化,胃向“阳道实”转化,这是基本规律。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脾才出现实热证,胃才出现虚寒证。所以临床上凡遇到“胃寒”、“便溏”等症状,必须要审慎辨证。首先分清胃寒之真假,便溏之虚实,不可盲目施以“温中散寒”、“健脾止泻”之法。即使临床症状好转或消失,也不可盲目判断疾病痊愈,还要根据舌、脉的变化,因证为标,舌为凭,脉为本。只有舌、脉、症状都正常了,才能说明疾病痊愈。总之,治疗上要详审病因,把握病机,严谨立法,精当辨证,合理用药,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胃脘痛食疗方】

1.青木香蜜饮

组成:青木香10g,蜂蜜10g。

制法:将青木香洗净,放入沙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改小火煎煮20分钟,去渣留汁,待药汁转温后,兑入蜂蜜即成。

服法:代茶,频频饮用。

功效:行气止痛。主治气滞型脘腹胀痛的胃痛患者。

2.理中莲子羹

组成:党参10g,白术10g,干姜6g,红枣10枚,莲子50g,甘草3g。

制法;先将莲子去心洗净,与洗净的红枣一起用温水浸泡1小时。再将党参、白术、干姜、甘草洗净,装入纱布袋中,扎紧口,与莲子、红枣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至莲子熟烂,取出药袋即成。

服法:早晚分食,当日食完。

功效:温中健脾,散寒止痛及脾胃虚寒引起的胃脘隐痛。主治胃寒型胃痛患者。

3.蒲公英粥

组成:鲜蒲公英50g,粳米100g,冰糖适量。

制法:将蒲公英洗净冰糖同煮为粥。

服法:早晚分食。煎取药汁,再与粳米。

功效:清胃泻热止痛。主治胃热型胃痛,适用于胃脘灼痛、烦躁、口苦、口干的郁热证。

4.沙参三七饮

组成:南沙参10g,参三七2g。

制法:将南沙参、参三七洗净,研成粗末,放入大杯中,用滚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即成。

服法:代茶,频频饮用,可冲泡3~5次。

功效:益气生津,养胃护膜,止血化瘀。主治阴虚型胃痛。本药膳方用于治疗阴虚血瘀,症见口干舌红津少、脘胁疼痛、持久不移的胃痛患者。

5.萝卜子陈皮饮

组成:萝卜子60g,陈皮60g。

制法:将萝卜子、陈皮,晒干或烘干,共研成细末,分成6包,装入广口瓶中备用。

服法:每日3次,每次1包。用茶叶水送服。

功效:消食导滞,理气和胃。主治食滞胃脘型胃痛。

【典型病案】

王某某,42岁,教师,胃脘部疼痛,反酸半年就诊。半年前,因工作压力大,情志不畅,出现胃脘部疼痛,伴有烧灼感,偶有反酸,间断服用过胃必治、胃乐新等药,病情时轻时重,目下症见胃脘灼热,痛势急迫,心烦易努,泛酸嘈杂,口干口苦,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脉弦数。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糜烂性胃炎。

辨证:肝郁化火,横逆犯胃。

治法:辛开苦降,理气和胃。

方药:左金丸加减。

柴胡10g,当归15g,白芍20g,丹皮20g,栀子10g,黄连15g,吴茱萸10g,元胡25g,五灵脂10g,郁金20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取汁,早晚分服。

二诊:服6剂后,反酸、胃痛、嘈杂感明显减轻,进食较前感觉舒适,大便正常,尿色微黄,舌红少津,无苔,脉弦细数。上方减柴胡、栀子、黄连改为10g、加香橼15g,佛手10g,继服10剂。

按语:该患因肝郁日久化火,横逆犯胃,肝胃郁热,胃主纳谷,主下降之气,胃失和降,中焦气机不利,久而入络,热灼而痛,并见泛酸嘈杂等症。治以左金丸加减。黄连清泻胃火,以吴茱萸辛散肝郁,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泻肝和胃,通调气机。柴胡、当归、白芍、解郁柔肝止痛,丹皮、栀子清泄肝热,甘草和中键胃,调和诸药。五灵脂、元胡活络止痛。使肝火得泻,胃气得和,气机通畅而获效。

§§§第十四节腹痛

腹痛是由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阳气素虚导致脏腑气机不利,或经脉失养,而引起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见于多种疾病,尤以消化道病变最为常见,本篇主要论述肠道病证所致之腹痛。

【文献述要】

本证最早见载于《素问·气交变大论》:“岁士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明·秦景明《症因脉治》卷四:“痛在胃之下,脐之四旁,毛际之上,名曰腹痛。”明·李中梓《医宗必读》卷八:“腹痛分为三部,脐以上痛者,为太阴脾;当脐而痛者,为少阴肾;少腹痛者,为厥阴肝及冲脉、大小肠。”清·徐玉台《医学举要》卷三:“腹痛一证,分无形、有形。……大抵在脏者,以肝脾肾为主;在腑者,以肠胃为主。”《万病回春》卷五:“腹痛有寒、热、食、血、湿、痰、虫、虚、实九般也。”另有蓄血、症瘕等亦可引致腹痛。

清·徐镛《医学举要》云:“腹痛一证,……大抵在脏者,以肝脾肾为主,在腑者,以肠胃为主”。明·龚廷贤《万病回春》云:“腹痛者,有寒、热、食、血、湿、痰、虫、虚、实九般也。”清·林佩琴《类证治裁》云:“其症有暴痛久痛,实痛虚痛,有痛在气分血分,在腑在脏,在经络之辨:凡暴痛非热,久痛非寒;虚痛喜按,实痛拒按;痛在气分者,攻注不定,在血分者,刺痛不移;痛在腑者,脉多弦滑,在脏者,脉多沉微;初痛邪在经,久痛必入络,经主气,络主血也”。对于腹痛的治疗,《脾胃论》推崇仲景芍药甘草汤治疗腹痛,并提出了“通则不痛”和“痛随利减”的观点,对后世影响很大。《临证指南医案》强调对腹痛的论治首辨有形与无形,进而审其在脏在腑,《临证指南医案·腹痛》篇谓:“腹处乎中,痛因非一,须知其有形及无形之为患,而主治之机宜,已先得其要矣。”“在脏者以肝脾肾为主,在腑者以肠胃为先。”《血证论》及《医林改错》以瘀血立论治疗腹痛,为近代医家治疗诸痛开辟了新的途径。总之,本证多为外感时邪,饮食不调、情志失调及素体阳虚等,导致气机阻滞,脉格痹阻及经脉失养。临证须根据病因、病位、性质来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饮食积滞:恣食暴饮,失其节制,或食肥甘,停滞不化,误食不洁,损伤胃肠而致腹痛。

(2)寒邪内阻:中阳虚馁,寒湿停滞,或脾胃阳虚,寒从内生,气血不足,脏腑失养而致腹痛。

(3)湿热壅滞:喜食辛辣,或者纵酒,食滞湿聚,交阻生热,气机不畅,传导不利而致腹痛。

(4)气滞血瘀:情志不遂,郁怒伤肝,或寒滞血脉,气病及血,气滞血阻,络脉不通而致腹痛。

【诊断要点】

1.辨性质

寒痛:腹痛拘急,疼痛暴作,痛无间断,坚满急痛,遇冷痛剧,得热痛减。

热痛:腹痛急迫,痛处灼热,时轻时重,腹胀便秘,得凉痛减,痛在脐腹。

实痛:痛势急剧,痛时拒按,按之有形,得食则甚。

虚痛:痛势绵绵,喜揉喜按,时缓时急,痛而无形,饥而痛甚。

气滞痛:腹痛胀满,时轻时重,痛处不定,攻撑作痛,得嗳气矢气则胀痛减轻。

血瘀痛:腹部刺痛,痛无休止,痛处不移,拒按,入夜尤甚。

伤食痛:脘腹胀满,嗳气频作,嗳后稍舒,痛甚欲便,便后痛减,呕吐未消化食物。

2.辨急缓

急性腹痛:突然发作,腹痛较剧,伴随症状明显者,多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蛔虫内扰所致。

慢性腹痛:发病缓慢,病程迁延,腹痛绵绵,痛势不甚,多由内伤情志,脏腑虚弱,气血不足所致。

3.辨部位

大腹疼痛:多为脾胃受病;

小腹疼痛:多为膀胱、大小肠受病;

脐腹疼痛:多为虫积;

胁腹、少腹疼痛:多为肝胆受病。

【辨证论治】

一、肠腑积滞

主症:脘腹胀痛,按之更甚,或痛而欲泻,泻后痛减,舌质红、苔厚腻,脉象滑实。

兼症:嗳腐吞酸,恶闻食味,大便臭秽。

病机:饮食积滞,腑气不通。

治则: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方药:枳实导滞丸加减。

大黄10g,黄芩10g,黄连6g,炒神曲12g,山楂12g,炒麦芽12g,莱菔子9g,陈皮10g,半夏9g,枳实9g,白芍12g,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食积重者加槟榔、木香;食积轻者可用保和丸加减。

二、寒邪内阻

主症:腹痛急发,得温痛减,遇冷更甚,按之则舒,舌质暗、苔白腻,脉象沉紧。

兼症:口和不渴,恶寒身蜷,手足不温,大便或溏。

病机:寒邪内阻,气血凝滞。

治则: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方药:天台乌药散加减。

乌药9g,木香9g,茴香9g,槟榔9g,川楝子9g,砂仁6g,干姜9g,炙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寒甚者加吴茱萸、川椒、乌药;腹痛拘急,大便不通者可用大黄附子汤。

三、湿热壅滞

主症:腹痛,痞满拒按,烦渴引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滑数。

兼症:胸闷纳呆,身热自汗。

病机:湿热壅滞,肠腑窒塞。

治则:清热化湿,泄腑通便。

方药:柴黄承气汤。

柴胡12g,黄芩12g,大黄9g,枳实12g,芒硝(冲)10g,茵陈12g,二花15g,蒲公英15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若燥结不甚,湿热较甚,去芒硝,加栀子、黄柏;若少阳阳明合病,两胁胀痛,大便秘结者可用大柴胡汤。

四、气滞血瘀

主症:脘腹疼痛,走窜不定,遇怒加重,或刺痛不移,按之更甚。舌质紫暗、苔薄,脉象弦细或涩。

兼症:攻窜两胁,痛引少腹,时聚时散。

病机:气滞血瘀,肠腑拘急。

治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

桃仁12g,当归12g,川芎9g,青皮9g,白芍12g,生蒲黄9g,五灵脂9g,柴胡12g,木香9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下焦蓄血,大便色黑,可用桃核承气汤;右胁下积块,可用膈下逐瘀汤。

【临证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