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是脾胃系常见病证。《内经》中即有腹痛病名的记载,并对腹痛的病因病机,症状表现有所论述,《素问·举痛论》认为腹痛的发生是由于“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金匮要略》将腹痛分为实寒,阳虚,实热,血虚等不同证型进行辨证施治,并拟定附子粳米汤、厚朴三物汤等方剂进行治疗。历代医家皆对腹痛的论治有所论述,其治可从温、补、下、和、消诸方面进行论治。
一、温法
(1)温经散寒,泻下通便:寒实内结,腑实不通而致胁腹疼痛。其证见胁腹疼痛,发热,得温而减,遇冷更甚,大便不通恶寒,肢冷,舌苔白腻,脉弦紧,方用大黄附子汤。方中大黄泻下;附子、细辛温经散寒止痛。三药合用温阳通便止痛。
(2)破积散寒,温经止痛:阴寒痼冷,经脉挛急而腹痛。证见绕脐腹痛,痛则冷汗出,面色苍白,手足厥冷,脉沉紧,方用大乌头汤。方中独用乌头大辛大热,驱阴寒痼冷止痛,用蜜煎以减乌头之毒,延长药效。正如魏念庭云;“乌头性热,逐寒邪,开阴闭,专用建功,单刀直入,竟趋虎穴,其取效之最敏捷也”。若兼表证,可合桂枝汤表里同治。
(3)温补肾阳,振奋阳气:肾虚筋脉失养,少腹拘急而痛。其证为腰膝酸软,少腹拘急疼痛,遇劳累加重,小便不利,畏寒怕冷,脉沉舌淡,方用八味肾气丸。方中干地黄滋补肾阴,同茱萸、山药滋补肝脾,辅助滋补肾中之阴,并以少量桂枝、附子相合,温补肾中之阳;泽泻、茯苓利水渗湿,丹皮清泻肝火,与上药相伍,意在补中寓泻,补而不腻,诸药合用,阴中求阳,振奋肾气,腰痛小腹拘急诸证自除。
(4)温中散寒,蠲饮降逆:脾胃阳虚,寒饮上逆而致脐痛。证见腹痛、呕吐、肠鸣或下利,遇寒加重,胸满、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脉沉迟,舌淡苔白,可用附子粳米汤。方中附子温中散寒以止腹痛,半夏蠲饮降逆止呕,粳米、甘草、大枣补益脾胃以缓急,诸药相伍,温中散寒,降逆止呕。
(5)温补脾胃,散寒止痛:脾胃阳虚,寒气冲逆而致腹痛。其证见心胸中疼痛、呕吐、腹痛剧烈,上下冲攻、遇寒加重,四肢厥冷,脉沉迟,舌淡苔白者,方用大建中汤。方中蜀椒、干姜温中散寒,与人参、饴糖相合温补脾胃,大建中气,使中阳得运,则阴寒自散,腹痛诸症痊愈。
二、补法
(1)甘温补脾,建中缓急:气血亏虚,阴阳失调,筋脉失养而腹痛里急。虚劳里急,腹痛喜温喜按,四肢酸痛或失精,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脉弱者,可用小建中汤。方中饴糖、甘草、大枣之甘建中缓急,配桂枝、干姜之辛,芍药之酸,使辛甘相合以化阳,酸甘相合以化阴,阴阳平调,甘温建中则腹痛诸症皆平。
(2)温中散寒,补虚养血:血虚气弱,筋脉失养而致腹痛。腹痛喜温喜按,痛势轻缓,或胁腹里急而痛,或产后腹痛,面色恍白,畏寒怕冷,脉弱无力,舌淡苔白者,方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方中当归、生姜温中散寒养血,羊肉补血生血。三药合用,养血散寒止痛。
(3)养血柔肝,健脾利湿:肝脾失调,气血郁滞而致腹痛者。其证见腹中拘急,绵绵作痛,面色苍白,爪甲不荣,妇人经量少色淡,下肢浮肿,小便不利,或者带多清稀,脉沉、弦、细等症,方用当归芍药散。方中重用芍药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当归、川芎调肝和血;茯苓、白术、泽泻健脾利湿,诸药合用,使肝血足而气调达,脾健运而湿邪除,肝脾调和则腹痛自愈。
(4)调补冲任,养血止痛:冲任虚寒,胞脉失养而致腹痛。下血淋漓不断腹动下坠,胎动不安,舌淡苔白,脉弱者可用胶艾汤。方中地黄、当归、芍药、川芎养血和血;阿胶补血生血,艾叶沮经止血,甘草调和诸药,清酒以行药力,诸药合用既可养血止血,又能调经安胎止痛。
三、和法
(1)和解少阳,清泄阳明:少阳阳明合病,热结内实而致腹痛。证见心下满痛,按之加重,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郁郁微烦,便秘,舌苔黄,脉弦而有力者宜大柴胡汤。方中柴胡为主,配黄芩、半夏、生姜和解少阳之邪,配芍药、大黄、枳实以泻阳明热结。诸药合用内外兼顾,少阳阳明之邪得解,心下满痛可除。若身目发黄,又具备上症者,皆可用之。
(2)调和阴阳,镇潜固涩:阴阳失调,下焦失去阳气温煦而致少腹弦急。失精、梦交、少腹拘急疼痛,遇温减轻头目昏眩,男子失精,女子梦交,脉虚弱,舌淡苔白者,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中桂枝汤调和阴阳,加龙骨牡蛎镇潜固涩。诸药相合,筋脉自柔而少腹弦急自愈。
四、下法
(1)行气除满,泻下通便:实热内结,气滞不行而致腹痛。其证为腹部腹满疼痛、拒按、呕吐、大便秘结不通,舌红苔黄,脉大,可用厚朴三物汤。方中重用厚朴行气除满;大黄、枳实理气通便。三药相合使气行便通,满痛自除。
(2)荡热解毒,逐瘀排脓:热毒内聚,营血瘀结而成肠痈腹痛。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痛甚,发热、恶寒、汗出、便秘,舌红苔黄脉迟紧等症可用大黄牡丹汤。方中大黄、芒硝荡涤实热,宣通壅滞;丹皮、桃仁凉血瘀;冬瓜子排脓散痈。诸药相伍共奏解毒清热,逐瘀攻下之效。
五、消法
行气散结,活血止痛,气滞血瘀,不通而致腹痛。产后腹痛,拒按,胀满不能平卧,舌有瘀斑、脉涩者,枳实芍药散主之。方中枳实芍药理气散结,炒黑能行腹中之气,芍药和血止痛。两药相合,使气血调畅,腹痛自除;若腹中刺痛,血行不畅者,用红蓝花酒。方中红蓝花活血化瘀,酒温通血脉。二药相合,活血化瘀,温通经脉;若瘀血内结,少腹疼痛有块,舌质瘀暗,脉沉涩者,用破血逐瘀之峻剂,下瘀血汤。方中大黄荡逐瘀血,桃仁活血化瘀,逐瘀破结,三药相合,使瘀去痛止。
总之,腹痛的治疗不外乎温、补、下、和、消诸法,在临床上需灵活掌握,结合审证求因,标本兼治,以制定正确的治疗之法,以解除患者的痛苦。
【腹痛食疗方】
1.山药莱菔子饮
组成:莱菔子20g,山药60g,山楂30g。
制法:以上三味,同人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即成。
服法:早晚分服。
功效:疏肝理气,降气止痛。主治肝气郁结型腹痛。莱菔子为药食兼用之佳晶,善于理气降气,消食导滞;山药平补脾胃,补而不燥;山楂消化食积,活血化瘀。
2.马齿苋苡仁粥
组成:新鲜马齿苋100g,苡仁60g,粳米60g。
制法:将新鲜马齿苋拣杂、洗净,切成小段。苡仁、粳米淘净,同入沙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加入马齿苋小段,改用小火煨煮成稠粘粥。
服法:早晚分食。
功效:清肠化湿,健脾和胃。主治湿热内蕴型腹痛腹泻。马齿苋清肠化湿,清热解毒;苡仁健脾利湿,燥湿止泻;粳米补中气健脾胃,所以该药粥对大肠湿热兼有脾虚者更为适宜。
3.白果乌鸡汤
组成:白果、莲子肉、薏苡仁、白扁豆、怀山药各15g,胡椒3g,乌骨鸡1只。
制法:将乌鸡宰杀,如常洗净;然后将各味药及胡椒放入鸡腹内煮熟。
服法:空腹喝汤食肉。
功效:补虚健脾渗湿。主治脾虚失运型腹痛结肠炎。白果及银杏具有收涩止泻功效,配伍莲子肉、薏苡仁、白扁豆、怀山药等健脾止泻的药食两用佳品,健脾涩肠作用更佳,与乌骨鸡熬制成汤剂对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便溏久泻更为适宜。此药膳方对妇女脾虚带下也有效。
【典型病案】
李某,女,53岁,2006年7月21日初诊。腹痛肠鸣两年,大便时有黏液,曾行胆囊切除术,2005年12月做胃镜示:“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治疗症状改善不显,血查白细胞减少,X线造影提示“胃下垂”,多方求治无效。目下症见:自觉胃部不舒,有闷塞嘈杂感,时有振水音,饮食不当则脘腹隐痛,恶心、嗳气为舒,大便如糊夹有不消化物,或见黏液,腹部时有气体隆起,怕冷肢清,舌苔薄黄腻,舌质暗。
辨证:脾虚胃弱,肝木乘侮,湿阻热郁,腑气不调。
治法:温中补虚,降逆止痛,理气消胀。
处方:大建中汤加减。
党参10g,焦白术10g,炮姜3g,炙甘草3g,黄连3g,吴萸3g,法半夏10g,炒白芍10g,陈皮6g,防风6g,莱菔子12g,煨木香5g,砂仁(后下)3g,花椒壳2g。14剂,每日1剂,常法煎服。
二诊:2006年8月5日。痛泻减轻,大便日行1次,偶有黏胨,开始成条,脘腹不适感好转,时有嘈心,嗳气为舒,餐后稍有口干。舌苔淡黄薄腻,脉细弦。上方加乌贼骨15g,改黄连4g。14剂。
三诊:2006年8月20日。痛泄基本稳定,大便成堆成条,偶有完谷不化,少量黏液,多食右下腹隐痛,肠鸣减轻,腹部气体隆起好转,怕冷亦减,口微干,肛门时有下坠感,舌苔薄黄腻,舌暗偏红,脉小弦滑。上方加桔梗5g,炙乌贼骨15g,生薏苡仁15g,14剂。
四诊:2006年9月3日。肛门下坠好转,大便未见黏液,成堆不能成条,右下腹痛缓解,舌苔黄薄腻,舌质偏暗,脉小弦滑。8月20日方加炒神曲10g,桔梗5g,煅乌贼骨15g,生薏仁15g。14剂。
按语:建中,就是建立中焦脾胃之气。《伤寒杂病论》中载有三个建中汤,即大建中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大建中汤由饴糖、人参、蜀椒、干姜组成;小建中汤由桂枝、生姜、白芍、大枣、饴糖、炙甘草组成;小建中汤再加黄芪,即为黄芪建中汤。从上述方剂之组成来看,大建中汤乃纯为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方剂;小建中汤和黄芪建中汤虽然都以甘温为主,皆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功,但由于方内有甘酸之药,所以尚有补益脾胃阴气之作用。大建中汤与一般温中剂的差异,根本一点在于用了蜀椒,蜀椒又名花椒,性味辛热,入脾、肺、肾经。《别录》载其功效有:疗喉痹,吐逆,疝瘕,去老血,产后余疾,腹痛,出汗,利五脏。除六腑寒冷,伤寒,温疟,大风,汗不出,心腹留饮,宿食,肠澼下痢,泄精,女子产乳余疾。散风邪,瘕结,水肿,黄疸,杀虫鱼毒。开腠理,通血脉,坚齿发,调关节,耐寒暑。因此,蜀椒为温脾暖胃散寒之效药。惜多不识其性,虑其辛辣,而少用之。《金匮要略》云“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第十五节腹胀
腹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可以是一种主观上的感觉,感到腹部的一部分或全腹部胀满;也可以是一种客观上的检查所见,发现腹部一部分或全腹部膨隆。临床上常见的引起胃肠道胀气的疾病有吞气症、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肠梗阻、肠麻痹、顽固性便秘、肝胆疾病及某些全身性疾病。
【文献述要】
腹胀出自《灵枢·玉版》、《灵枢·水胀》等篇,即腹部胀大或胀满不适。《诸病源候论·腹胀候》:“腹胀者,由阳气外虚、阴气内积故也。阳气外虚受风冷邪气,风冷,阴气也。冷积于府脏之间不散,与脾气相壅,虚则胀,故腹满而气微喘。”《张氏医通·胀满》:“腹胀诸证,虽属寒者多,属热者少,然世治胀,喜用辛温散气之药。……有气虚不能裹血,血散作胀,必其人大便不紧,或时结时溏,溏则稍减,结则渐加;小便清利,甚则浑白如泔,其脉缓大而滞,气口益甚,慎不可用辛温耗气之药,宜四君子去白术加木香、泽泻、当归、芍药以固其气中之血。有血虚不能敛气,气散作胀,必其人烦热便燥,小便黄数,其脉浮数而弦,人迎尤甚,慎不可用苦寒伤胃之药,宜四物汤去地黄加黄芪、肉桂、甘草、煨姜,以和其血中之气。外因六气成胀,藿香正气散;内因七情成胀,沉香降气散。忧思过度,致伤脾胃,心腹臌胀,喘促烦闷,肠鸣气走,漉漉有声,大小便不利,脉虚而涩,局方七气汤。浊气在上,则生瞋胀,生姜泻心汤加木香、厚朴。脾胃不温,不能腐熟水谷而胀,附子理中汤。肾脏虚寒,不能生化脾土而胀,济生肾气丸。”对于忧思伤及心脾,腹胀兼有喘促、呕逆、肠鸣、二便不利者。可用苏子汤。
【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八个方面:(1)禀赋不足,脾胃虚弱,升降失和,或脾运无权,气机阻滞于脘腹而发为腹胀。(2)饮食伤胃,胃失通降,升降失和而发为腹胀。(3)劳倦伤脾,脾失健运,中焦气机不畅,波及脘腹而发为腹胀。(4)情志伤肝,肝郁气滞,脾胃壅滞,气机不畅而发为腹胀。(5)内伤外感,湿热中阻,或湿浊下注,阻碍气机而发为腹胀。(6)水湿内停,痰浊滞胃,气机不利而发为腹胀。(7)虚火内盛,胃阴不足,通降无权而发为腹胀。(8)日久湿滞,寒热错杂,痞满内生而发为腹胀。外邪所伤、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劳倦过度为本病之病因。本病以胃脘部自觉满闷阻塞为主症,因此,中焦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常为病机特点。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脾胃为中焦气机枢纽,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而肝的疏泄对这个枢纽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肝、脾、胃中任何一脏发生病理改变,均会造成脾胃、肝脾、肝胃之间的气机失调。中焦气机阻滞,湿、食、痰、血随之而停,日久损伤气血阴阳而成本虚标实之证。
【诊断要点】
(1)集中在上腹部的疼痛或不适,包括上腹饱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在过去的12个月内,间断或连续存在以下症状至少12周。
(2)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存在的证据(包括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3)无证据表明消化不良与排便有关,即不是肠易激综合征。溃疡型以上腹痛为主要表现,空腹加重:动力障碍型以上腹胀、不适、餐后早饱、嗳气为主要表现,餐后加重:不定型可兼而有之。部分患者可有中上腹压痛,但绝大多数患者无特殊体征。
【辨证论治】
一、肝胃不和
主症:胃脘胀满,痛连两胁,善太息,嗳气,恶心或呕吐,苔薄白,脉象弦。
兼症:常因情志因素而加重,攻窜作痛,胸闷,大便不爽。
病机:肝胃不和,腑气窒塞。
治法:理气解郁,和胃降逆。
主方:疏肝和胃汤(王道坤教授经验方)加减。
药物:柴胡9g,半夏9g,川芎9g,陈皮9g,枳壳9g,白芍12g,甘草5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嗳气频作者,加旋覆花,代赭石;排便不畅者,加瓜蒌仁、杏仁;食滞不化者,加焦三仙、鸡内金;失眠者,加炒枣仁,五味子。肝郁化火犯胃出现胃脘灼热,嘈杂,泛酸者,加黄连,茱萸,栀子。
二、肝强脾弱
主症:胃脘痞闷,脘腹胀满,每因情志不畅而发作或加重,伴腹痛即泻,泻后痛减,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兼症:嗳气,食欲不振。
病机:脾虚气滞,肝气横逆
治法:健脾舒肝,理气消胀。
方药:痛泻要方加减。
药物:炙甘草5g,柴胡9g,枳实10g,白芍10g,炒白术10g,陈皮9g,防风10g,党参15g,茯苓20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气虚及阳,见中焦虚寒者,加干姜、肉桂;病久反复发作致血瘀,痛处固定拒按,入夜加剧,舌瘀紫或舌下静脉增粗、迂曲,加当归、赤芍、丹参。
三、饮食停滞
主症:脘腹痞闷,嗳腐吞酸,舌苔白厚腻或腐腻,脉弦滑。
兼症:恶心欲吐,嗳气厌食,矢气臭秽,大便挟不消化食物,气味腐臭,
病机:饮食停滞,腑气不通。
治法:消积导滞,和胃降逆。
方药:保和丸加味。
山楂15g,神曲10g,炒莱菔子20g,半夏曲10g,陈皮9g,茯苓15g,连翘10g,鸡内金9g,白术15g,厚朴9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便秘者,加瓜蒌仁,杏仁;腹胀明显者,加大腹皮,莱菔子。
四、痰湿中阻
主症:脘腹痞满,闷塞不舒,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滑。
兼症:胸膈满闷,头重如裹,身重肢倦,恶心呕吐,不思饮食。
病机:痰湿中阻,气机滞塞。
治法:除湿化痰,理气宽中。
方药:二陈汤合平胃散加减。
清半夏9g,陈皮9g,茯苓10g,生姜10g,苍术10g,厚朴9g,陈皮9g,甘草3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