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脾胃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
23113000000051

第51章 脾胃病症诊治精要(10)

苍术9g,白术12g,茯苓12g,猪苓9g,半夏9g,桂枝9g,泽泻9g,大腹皮9g,陈皮9g,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痰湿盛而胀满甚者加枳实、苏梗、桔梗,或合用半夏厚朴汤;气逆不降,嗳气不止加旋覆花、代赭石、沉香、枳实;痰湿郁久化热者者改用黄连温胆汤;兼脾胃虚弱者加党参、白术、砂仁。

【临床发微】

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从生理而言脾胃同居中焦,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司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与输布。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升浊降则气机调畅;肝主疏泄,调节脾胃气机。肝气条达,则脾升胃降,气机顺畅。

其病理性质可为虚实两端:实:外邪、痰湿、食积、气滞。虚:以脾胃虚弱(气虚、阴虚)为主。

病理演变有其基本规律:(1)初期:实证(外邪入里,食滞内停,痰湿中阻)脾胃运纳失职,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司导致痞满。

(2)久病常由实转虚:实痞日久,正气亏耗,损伤脾胃,中焦虚弱,运化无力湿热之邪或肝胃郁热,日久伤阴,阴津亏耗,胃失濡养,和降失司导致痞满。(3)正虚与邪实常相互影响,互相夹杂:脾胃虚弱,升降无力,易于招致外邪入侵,虚实夹杂、寒热错杂。(4)日久易致瘀出血:痞满日久,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瘀滞,血络损伤导致吐血、黑便。

痞满之转归取决于患者素体禀赋及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弱。脾胃运化功能强健者,虽患病成痞,经治疗一般预后较好。若素体禀赋不足,或病久耗伤正气,祛邪无力,往往病情迁延,不易痊愈。邪祛不尽,留下宿根,病证时发时止,或转成气虚中满之鼓胀;或正虚邪恋,邪与气血搏结于胃腑而生癌瘤者均预后不佳。

【痞满食疗方】

1.橘皮粥

组成:橘皮15~20g,粳米60~100g。

制法:先将橘皮煎取药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煮粥。或用陈皮末3~5g,调入已煮沸的稀粥中,再同煮至粥热。

服法:早晚分食。

功效:理气和胃。主治肝胃不和型胃胀。

2.健胃多宝粥

组成:山药15g,薏苡仁15g,山楂肉15g,龙眼肉,枣肉、莲子肉、茯苓片、白扁豆各10g,砂仁5g,糯米150g。

制法:将砂仁洗净,研末备用。山药切片,薏苡仁、山楂肉、龙眼肉、枣肉、莲子肉、茯苓片、白扁豆一起洗净。将糯米淘净,与上述原料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煨粥,呈糊状时,将砂仁末倒入,搅拌均匀,继续煮5分钟即成。

服法:早晚分食。

功效:益气健脾,和胃理气。主治脾胃虚弱型脘腹虚胀等症。

3.消食化滞茶

组成:炒枳实30g,炒白术60g,炒六神曲50g。

制法:按原方剂量取药20g,以纱布包装冲泡,盖闷15分钟即成将药打成粗粉备用。每次置保温瓶中,以沸水适量

服法:代茶,频频饮用,当日饮完。每日1剂。

功效:行气消积,导滞消胀,健脾祛湿。主治饮食积滞型胃胀。

【典型病案】

摆某某,男,32岁,2004年2月24日就诊。患者平素脘腹痞满,食后益甚,因工作压力而心烦神疲,少气懒言,没有自信心。目下症见:脘腹痞满,连及两胁及后背,纳差恶心,口苦,夜间睡眠欠佳,心烦意乱,缺乏自信,善叹气,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微数。

辨证:肝强脾弱,横逆犯脾。

治法:健脾益气,疏肝清胆。

方药:枳实消痞汤合温胆汤加减。

枳实15g,柴胡15g,竹茹12g,陈皮12g,半夏10g,茯苓12g,益气散(兑服)10g,酸枣仁40g,远志12g,柏子仁12g,焦栀子10g,淡豆豉0g,甘草6g。7剂水煎服。

二诊:胃脘痞满减半,恶心口苦基本消失,睡眠改善。上方加党参15g,白芍15g,续服7剂,药尽,诸症消失。

按语:此患者心下痞满,纳差恶心,口苦,又伴有心烦易怒,善叹气,头晕目眩等症,均属“木郁土壅”、肝气横逆乘脾犯胃之证;而睡眠欠佳,心烦意乱,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微数属肝胆气郁化热之象。故辨证为肝强脾弱,气郁痰阻之痞满证。因此以健脾益气,疏肝清胆之大法。方中取枳实消痞汤健脾益气、调理气机,以助升降之复;半夏、竹茹化痰降逆,清气除烦;枳实、陈皮理气化痰,使气顺痰消;茯苓健脾利湿,湿去则痰不生;复加柴胡疏肝解郁,酸枣仁养血安神;焦栀子、淡豆豉泄热除烦;益气散益气调中、大枣益气补中;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使肝郁得解,痰热消去,心神安宁,失眠自愈;使脾升胃降则痞满消除。

§§§第十三节胃脘痛

胃脘痛是以胃脘近心窝处常发生疼痛为主的疾患,许多脾胃病证均可引起本证的发生。历代文献中所称的“心痛”、“心下痛”,多指胃痛而言。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医学正传》云:“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至于心脏疾患所引起的心痛症,《内经》曾指出:“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在临床上与胃痛是有区别的。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多见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神经宫能症,也见于胃黏膜脱垂、胃下垂等病。

【文献述要】

历代医家对于本证论述较多,“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膜胀,胃脘当心而痛。”并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灵枢·经脉》云:“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唐宋以前文献多称胃脘痛为心痛,与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心痛相混。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云:“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大陷胸汤主之。”这里的心下痛实是胃脘痛。又如《外台秘要·心痛方》云:“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胃心痛也。”这里说的心痛也是指胃脘痛。宋代之后医家对胃痛与心痛混谈提出质疑,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云:“夫心痛者,在《方论》有九痛,《内经》则曰举痛,一曰卒痛,种种不同,以其痛在中脘,故总而言曰心痛,其实非心痛也。”

直至金元时代,《兰室秘藏》首立“胃脘痛”一门,将胃脘痛的证候、病因病机和治法明确区分于心痛,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此后,明清时代进一步澄清了心痛与胃痛相互混淆之论,提出了胃痛的治疗大法,丰富了胃痛的内容,如《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云:“或问丹溪言痛即胃脘痛然乎?曰: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处在心下,故有当心而痛之名,岂胃脘痛即心痛者哉?”虞抟《医学正传·胃脘痛》云:“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培之,实者泻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张景岳《杂证谟》云:“惟食滞、寒滞、气滞者最多,其有因虫、因火、因痰、因血者,皆能作痛,大多暴痛者多由前三证,渐痛者多由后四证”。林佩琴《类证治裁》云:“痰积脘痛,必呕恶;停饮脘痛,必吞酸:食滞脘痛,必嗳腐,气郁脘痛,必呕逆胸痞;蛔动脘痛,必有休止,痛久不愈,必入血络”。《医学真传·心腹痛》还指出了要从辨证去理解和运用“通则不痛”之法,书中云:“夫通者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为后世辨治胃痛奠定了基础。

【病因病机】

一、中医病因病机

(1)脾胃虚寒: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外感寒邪,内伤生冷,中阳不振,虚寒内生而致胃脘痛。

(2)脾胃阴虚:胃病日久,或热病之后,耗伤阴津,脾胃失养,虚热自生,影响纳化而致胃脘痛。

(3)食滞胃脘:暴饮暴食,饥饱失常,食积于胃,损伤胃气,纳化减退,通降不利而致胃脘痛。

(4)肝气犯胃:恚怒忧思,伤及肝脏,疏泄不畅,气机阻滞,逆犯胃气,失于和降而致胃脘痛。

(5)湿热中阻:恣食肥甘,偏嗜辛辣,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水湿停滞,日久化热而致胃脘痛。

(6)瘀血阻络:久病胃痛,反复发作,气机不利,伤及胃络,血瘀阻滞,不通则病而致本证。

总之,胃痛发生的病机分为虚实两端,实证为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虚证为胃腑失于温煦或濡养,失养则痛。

二、西医病因病机

常见的病因有药物、酒精、感染、机械损伤、腐蚀性化学药物、变质食物、不良饮食习惯以及放射损伤等。

(1)药物:最常见的是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吡罗昔康等,此外皮质类固醇、抗生素、降糖药、抗肿瘤药、氯化钾、洋地黄等都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

(2)乙醇和刺激性饮料。

(3)细菌及其毒素:常见致病菌为沙门菌属,嗜盐菌和葡萄球菌毒素。

(4)机械性和物理性损伤:留置胃管、胃内异物、胃柿石、食管裂孔疝、上腹部深部放射治疗等。

(5)腐蚀性化学物质:强酸(硝酸、硫酸、盐酸)、强碱(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甲酚皂溶液、氯化汞、砷、磷等。

(6)各种严重疾病和创伤:如心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和呼吸功能衰竭、脑血管障碍、全身感染性疾病、败血症和严重创伤、烧伤、大手术等。

(7)胃血管闭塞性和淤血性损伤:主要见于作腹腔动脉栓塞治疗后,部分见于动脉硬化老年患者,由于供胃的血管血栓形成和栓塞而发生供血不足。淤血性损伤见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时,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约1/4是由于急性胃黏膜病变或溃疡病,而不是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急性胃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致病因子的过强刺激,直接或间接损伤了胃黏膜防御机制。胃黏膜防御机制包括胃的黏膜屏障、快速上皮修复功能、黏膜和黏膜下血流、前列腺素、某些肽类物质(表皮生长因子、生长抑素)和自由基清除系统。黏膜屏障破坏,胃腔中的H+反弥散到胃壁,引起血管充血、出血、黏膜水肿、间质液外渗,并刺激壁细胞分泌盐酸,刺激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应激因素为主因的急性胃炎,有皮层——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轴活动亢进和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自主神经系统不均衡状态参与发病,因胃是其最敏感的靶器官之一。

【诊断要点】

本病诊断主要根据病因和症状作出临床诊断,并经内镜检查获得确诊。

(1)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是胃脘痛的主要症状,疼痛可以为胀痛,或刺痛,或隐痛,或灼痛,或疼痛起病较急且痛势较剧烈。呕吐物多为胃液、食物残渣等,部分病例可见发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腹泻。

(2)体格检查:上腹部或脐周有压痛,肠鸣音活跃或亢进。

【辨证论治】

一、脾胃虚寒

主症:胃脘隐痛,遇冷更甚,喜温喜按,得食痛减,舌质淡、苔白,脉象沉迟。

兼症:畏寒肢冷,纳食减少,倦怠乏力,大便溏稀。

病机:脾胃虚寒,胃体拘挛。

治则:健脾益气,温胃止痛。

方药:附子理中丸加减。

附子6g,干姜9g,党参12g,白术12g,良姜9g,白芍12g,香附9g,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寒而痛甚、肢冷、呕吐者,可用附子、丁香;呕吐频繁者加用陈皮、旱半夏。

二、脾胃阴虚

主症:胃脘灼痛,空腹时重,嘈杂痞满,饥不欲食,口干舌燥,舌质红少津,有裂纹,脉象细数。

兼症:手足心热,心烦思饮,大便干结。

病机:脾胃阴虚,虚热扰胃。

治则:养阴益胃,清热止痛。

方药:益胃汤加减。

沙参12g,麦冬12g,玉竹12g,生地12g,石斛12g,竹叶9g,生石膏15g,元胡9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食少腹胀者酌加鸡内金、陈皮、枳壳以健脾和胃;食欲不振,加炒谷麦芽、白术、茯苓、焦三仙。

三、食滞胃脘

主症:胃脘疼痛,疼痛拒按,嗳腐反酸,食后痛剧,吐后势减,舌苔厚腻,脉滑实。

兼症:恶心或呕吐不消化食物,脘腹胀满,厌食。

病机:饮食伤胃,胃气阻滞。

治法:消导行滞,和胃止痛。

方药:保和丸加味。

焦山楂10g,神曲10g,莱菔子9g,半夏10g,陈皮9g,茯苓15g,连翘10g,木香6g,白术12g,厚朴9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泛酸,加白螺丝壳、海螵蛸等;便结,加全瓜蒌、草决明等;合并胃黏膜糜烂,加白及、三七等。

四、肝气犯胃

主症:胃脘胀痛,攻窜两胁,遇怒加重,嗳气频作,泛吐酸水,时欲太息,胸腹痞闷,舌质淡、苔薄白,脉象弦。

兼症:常因情志因素而加重,攻窜作痛,胸闷,大便不畅。

病机:肝胃不和,气机不畅。

治法:理气解郁,和胃止痛。

方药:疏肝和胃汤(王道坤教授经验方)加减。

柴胡9g,半夏9g,川芎9g,陈皮9g,枳壳9g,白芍12g,甘草5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嗳气频作者,加旋覆花、代赭石;排便不畅者,加瓜蒌仁、杏仁;食滞不化者,加焦三仙、鸡内金;失眠者,加炒枣仁、五味子。肝郁化火犯胃出现胃脘灼热,嘈杂,泛酸者左金丸加减。。

五、邪热犯胃

主症:胃痛较剧,脘热拒按,口粘纳呆,渴不思饮,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滑数。

兼症:头身沉重,大便粘滞。

病机:湿热中阻,滋扰胃腑。

治则:清热化湿,和胃止痛。

方药:三仁汤加减。

薏苡仁15g,白蔻仁9g,杏仁9g,半夏9g,厚朴9g,黄连6g,黄芩9g,藿香9g,元胡9g,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身热口苦酌加双花、连翘以清热解毒;疼痛较重者酌加元胡、木香行气止痛;呕吐较甚者酌加旋覆花、代赭石降逆止呕;大便不畅者加枳实、芒硝。

六、气滞血瘀

主症:胃痛拒按,痛处不移,宛如针刺,夜间尤著,或彻胸背,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象弦涩。

兼症:口唇青紫,面色晦暗,甚则呕血便血。

病机:瘀血阻络,胃体失养。

治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金铃子散加味。

川楝子12g,元胡索9g,丹参12g,五灵脂9g,生蒲黄9g,赤芍12g,广木香6g,制没药9g,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若胁痛明显者,加莪术、郁金;胁痛固定,痛如针刺可加红花、川芎;脘痞腹胀甚者加佛手、砂仁、生麦芽;体倦乏力者加太子参,党参。

【临证发微】

胃脘痛虽然只是脾胃病的一种病证反映,但与人体所处的地理位置、天气变化、生活起居、饮食习惯、精神情绪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且因每个人的禀赋不同,机体差异各异,因此病因病机复杂多变。

脾胃为多气多血之腑,随着生命的延续,其不断地消耗伤损自身的气血和功能,从而导致运化失健,气血不足,阴阳失调而产生疼痛。如《素问·太阴阳明论》云:“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丹溪心法》云:“人之一身,脾胃为主……惟饮食不节,起居不时,损伤脾胃,胃损则不能纳,脾损则不能化,脾胃俱损则纳化皆难,元气斯弱……”

除六淫外邪,七情内伤,饮食失节可导致胃痛之外,任何脏腑的病变都可以引起脾胃功能失调而致胃脘痛。如心与胃络脉相通。《难经》云:“心火亢盛乘于脾胃之位,亦至而不至,是为不及也”。《难经》云:“所胜妄行者,言心火旺,能令母实。母者,肝木也,肝木旺则挟火势,无所畏惧而妄行也,故脾胃先受之”脾土克肾水为生理之正克,然肾水盛满谓之邪水,冲堤泛滥,反吞淹脾土而胃脘痛矣。如《难经》云:“肾水反来侮土,所胜者,妄行也。”就临床不同类型的胃脘痛而言,其表现症状和用药亦有区别:

1.胃脘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