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医部全录·呃门》云:“阳明所受谷气,欲从肺而达表,肺气逆还于胃,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说明肺气不降是胃气上逆为哕的病理机制,本例肺有痰热,肺为邪壅,气机不畅,则为痞为哕,故投以宣降肺气、清热化痰之剂,使上焦气机畅通而呃逆自止。
§§§第十一节反胃
反胃是指谷食入胃,停而不化,终至吐出的一种病证。其表现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或食入一二时而吐,或积至一昼夜吐出。
【文献述要】
对于本证,《灵枢·上膈篇》云:“气为上膈者,食饮入而还出,下膈者,食醉时乃出……”。《金匮要略》云:“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此处胃反即指本证。《诸病源候论》云:“荣卫俱虚,其血气不足,停水积饮,在胃脘则脏冷,脏冷则脾不磨,脾不磨则宿谷不化,其气逆而成胃反也”。张景岳《杂证谟》云,“盖反胃者,食犹能入,入而反出;”…食入反出者,以阳虚不能化也,可温可补,其治犹易,…而反胃之病,则病于中下二焦,……所以反胃之治,宜益火化源,以助化功……;“若寒在中焦,则食入不化,每食至中脘,或少顷或半日复出者,此胃中之阳虚也。若寒在下焦,则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乃以食入幽门,丙火不能传化,故久而复出,此命门之阳虚也”。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云:“反胃原于真火衰微,胃寒脾弱,不能纳谷,故早食晚吐,晚食早吐,日日如此,以饮食入胃,即抵胃之下脘,复返而出也。若脉数,为邪热不杀谷,乃火性上炎,多升少降也。……亦有瘀血阻滞者,亦有虫聚而反出者,亦有火衰不能生土,其脉沉迟者”。本证多因虚寒、实热、瘀血所致,临证应据情论治。
【病因病机】
(1)脾胃虚寒:素体虚弱,饮食生冷,损伤脾胃,化生内寒,运化失职,停食不化而致反胃。
(2)脾胃蕴热:恣食辛辣,偏嗜酒肉,脾胃受累,蕴结化热,纳化失常,食而复出而致反胃。
(3)气滞血瘀:情志失调,郁怒伤肝,疏泄失度,气机阻滞,气病及血,血瘀阻胃而致反胃。
【诊断要点】
(1)反胃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物多为大量未消化之宿食为特征。
(2)病史多有幽门水肿或狭窄,胃肠肿瘤或息肉。
(3)本病除急性起病外,大多病程较长,故虚实夹杂之证多见。
【辨证论治】
一、脾胃虚寒
主症:食后脘胀,顷刻吐出,或食或水,吐后方舒,手足不温,大便溏少,舌质淡、苔白,脉象沉细。
兼症: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小便清长。
病机:脾胃虚寒,通降失常。
治则:健脾和胃,温中散寒。
方药:桂附理中汤加减。
附子6g,肉桂6g,干姜9g,党参12g,白术15g,白蔻仁9g,高良姜9g,吴茱萸9g,炙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呕吐者加丁香、柿蒂;痰浊兼寒者加细辛。
二、脾胃蕴热
主症:食后脘闷,不久即吐,心烦口渴,口气秽浊,舌质红、苔黄厚而干,脉象滑数。
兼症:面色红赤,吐物酸臭,或为宿食,大便不爽,小便黄少。
病机:脾胃蕴热,邪热上窜。
治则:清热泄火,和胃降气。
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
半夏12g,黄芩12g,黄连12g,枳实12g,陈皮12g,竹茹12g,代赭石(包煎)9g,大枣3枚,炙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腹胀甚,加莱菔子、大腹皮;潮热,烦躁,失眠,加银柴胡,枣仁,远志;小便少,加猪苓、玉米须;齿鼻衄血,加仙鹤草、茜草、白茅根。
三、气滞血瘀
主症:脘腹胀满,食后尤甚,胁腹刺痛,舌质黯红、有瘀斑,脉象弦涩。
兼症:情志不畅,唇舌青紫,或有积块,呕宿食,甚则吐血。
病机:气滞血瘀,中焦气滞。
治则:疏肝理气,化瘀散结。
方药:气滞轻者用柴胡疏肝散,气滞血瘀重者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9g,红花9g,当归12g,赤芍12g,川芎9g,生地9g,郁金9g,川楝子12g,三七末(冲)3g,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气郁化热,加柴胡、丹皮、栀子、黄芩;兼胁下刺痛不移,加延胡索,莪术,丹参;气滞夹热,加白茅根、车前草之类。
四、寒热错杂
主症:胃脘烧心,或时作反胃,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舌质红、苔白,脉象虚弱。
兼症:泛吐清水,纳呆少食,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
病机:气滞血瘀,中焦气滞。
治则:辛开苦降,和胃降逆。
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
半夏12g,黄芩10g,干姜6g,人参12g,黄连10g,大枣6枚,甘草12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呕血者加小蓟、大蓟;大便隐血者加侧柏炭、血余炭、藕节炭;脘腹疼痛者加延胡索、枳壳。
【反胃食疗方】
1.半夏竹茹蜜饮
组成:姜半夏6g,姜竹茹6g,蜂蜜5g。
制法:将姜半夏、姜竹茹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改中火煨20分钟,去渣留汁,待温后,兑入蜂蜜即成。
服法:当茶频频饮用。
功效:清胃止呕。主治胃热型反胃。
2.门冬粥
组成:生麦门冬50g、生地黄50g,粳米100g,薏苡仁50g,生姜汁5毫升。
制法:将生麦门冬、生地黄洗净,捣烂,绞汁备用。将粳米、薏苡仁淘洗干净,大火煮沸,改小火煮稠,粥将成时加入生麦门冬、生地黄汁,再煮至沸,兑入生姜汁搅匀即成。
服法:早晚分食。
功效:养阴生津,降逆止吐。主治阴虚型反胃。
3.砂仁蔻仁鲫鱼
组成:砂仁5g、蔻仁5g,甘草3g,鲫鱼300g,葱、姜、料酒、精盐、味精、麻油各适量。
制法:将砂仁、蔻仁用水洗净,晒干或烘干,研为细粉备用。甘草洗净后,切成碎末。再将活鲫鱼宰杀、除去鳞、鳃和内脏,清水洗净,沥干水分。将砂仁、蔻仁、甘草放入鱼腹中,把鱼放入盘中,加葱、姜、料酒、精盐,隔水蒸熟,调入味精,淋上麻油即成。
服法:当菜佐餐,随意服用。
功效:健脾暖胃,和中止呕,利湿消肿。主治脾胃虚弱型反胃。
【典型病案】
刘某某,女,58岁。2004年10月23日初诊。患者食欲不振,失眠20天,服用香砂养胃丸、利眠宁等药,症状略有好转,然停药后,症复如故。目下症见:时时反胃呃逆,纳差,胃脘胀痛,连及两胁及后背,入睡困难,心烦意乱,晨起头晕,神疲,舌质红、舌下静脉粗紫、苔薄黄,脉弦数。
辨证:肝郁化火,肝胃不和。
治法:疏肝解郁,和胃降逆。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15g,枳壳12g,厚朴12g,川芎12g,白芍10g,全栝楼20g,生蒲黄(包煎)10g,五灵脂10g,炒萝卜子12g,山楂12g,砂仁9g,甘草6g。7剂水煎服。
二诊:食欲好转,胃脘胀痛减半,呃逆基本消失,睡眠安宁。舌质淡红、边有齿印、苔薄黄,脉沉缓有力。气滞渐舒,湿邪显露,上方加苍术15g,酸枣仁30g,远志15g,续服6剂,药尽,诸症消失,睡眠质量均佳。辄停药观察,随访一个月正常。
按语:临证时若脾胃病突出的,应首先调理脾胃,待脾胃健旺后,他脏之疾便相对易治;反之脾胃病突出,次调脾胃,先治他疾,结果不仅是气血生化乏源,而且中州转输药物有效成分的能力也会减低,影响疗效。本例即是脾胃病之反胃呃逆和失眠并见案。故拟先治脾胃病,后治失眠症。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味,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后,反胃及胃脘胀痛消失,未治失眠而失眠却随之而愈。此乃胃气通和,气机升降有序,阴阳平衡之故,所以经云“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当然,此失眠系肝郁化火,上扰心神所致,但是治疗其他脏器病变时要时时顾护脾胃。
§§§第十二节痞满
痞满,证名。多指胸腔部痞塞满闷,而外无胀急之形,又称“胃痞”.本病由于外邪内陷,饮食不化,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导致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常而成的胸腹间痞闷满胀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一般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本证既可单独出现,亦可与他症同时出现。西医学中的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消化不良等疾病,出现上述症状时,可参考本病辨证施治。
【文献述要】
《内经》称“否”、“满”、“痞塞”、“否膈”。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的“脏寒生满病”,《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的“备化之纪,……其病痞”,以及“卑监之纪,……其病留满痞塞”等都是这方面的论述。《伤寒论》对本病证的理法方药论述颇详,如谓“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心下痞,按之濡”,提出了痞的基本概念,并指出该病病机是正虚邪陷,升降失调,并拟定了寒热并用,辛开苦降的治疗大法,其所创诸泻心汤乃治痞满之祖方,一直为后世医家所赏用。《诸病源候论·痞噎病诸候》提出“八痞”、“诸痞”之名,包含了胃痞在内,论其病因有风邪外入,忧恚气积,坠堕内损,从而导致营卫不和,阴阳隔绝,血气壅塞,不得宣通。并对痞作了初步的解释:“痞者,塞也。言腑脏痞塞不宣通也。”东垣所倡脾胃内伤之说,及其理法方药多为后世医家所借鉴,尤其是《兰室秘藏·卷二》之辛开苦降,消补兼施的消痞丸、枳实消痞丸更是后世治痞的名方。《丹溪心法·痞》将痞满与胀满作了区分:“胀满内胀而外亦有形,痞则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在治疗上丹溪特别反对一见痞满便滥用利药攻下,认为中气重伤,痞满更甚。《景岳全书·痞满》对本病的辨证颇为明晰:“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物无滞而痞者,虚痞也。有胀有痛而满者,实满也;无胀无痛而满者,虚满也。实痞、实满者可散可消;虚痞、虚满者,非大加温补不可。”《类证治裁·痞满》将痞满分为伤寒之痞和杂病之痞,把杂病之痞又分作胃内寒滞停痰,饮食寒凉伤胃,脾胃阳微,中气久虚,精微不化,脾虚失运,胃虚气滞等若干证型,分寒热虚实之不同而辨证论治,对临床很有指导意义。
【病因病机】
(1)脾胃虚弱:素体虚弱,饮食失调,久病之后,中气不足,脾胃损伤,纳化失常而致痞满。《伤寒论》云:“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
(2)痰湿中阻:饮食不节,伤及脾胃,无力运化,水湿停滞,化生痰饮,阻于中焦而致痞满。
(3)肝气犯胃:恚怒伤肝,气机郁滞,犯及脾胃,运化失司,升降失常,聚结中焦而致痞满。
(4)感受外邪:外感六淫,表邪入里误下伤中,邪气乘虚内陷,结于胃脘,阻塞中焦,气机升降失司而致痞满。《伤寒论》云:“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5)内伤饮食:暴饮暴食,咨食生冷,过食肥甘,嗜酒无度,损伤脾胃,纳运无力,食滞内停,痰湿中阻,气机被阻而为痞满。
【诊断要点】
(1)证候特点:胃脘痞塞,满闷不适,按之柔软,压之不痛,触之无形,望之无胀大。发病特点:起病缓慢,时轻时重,呈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发病常与饮食、情志、起居、寒温失调等诱因有关。
(2)与鼓胀相鉴别:鼓胀为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在大腹按之腹皮绷急;而胃痞为满闷不适,外无胀形为特征,在胃脘按之柔软。
(3)电子胃镜或纤维胃镜:可确诊慢性胃炎,并排除溃疡病和胃肿瘤。X线钡餐检查:协助诊断慢性胃炎、胃下垂等。胃肠动力检测:胃肠测压、胃排空试验、胃电图等可协助诊断胃动力障碍或紊乱等。
【辨证论治】
一、脾胃虚弱
主症:脘腹痞闷,胀满不舒,喜热喜按,时缓时急,纳食减少,少气乏力,舌质淡、苔白,脉象沉细。
兼症:喜温喜按,不欲饮食,身倦乏力,大便溏薄。
病机:脾胃虚弱,中焦气滞。
治则:健脾益气,和胃消痞。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
黄芪15g,桂枝9g,白芍9g,白术12g,厚朴12g,陈皮10g,枳壳6g,生姜6g,饴糖(烊化)15g,炙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大便溏薄者,去当归,加薏苡仁、白蔻仁;脾阳不振,手足不温者,加附子、干姜;气虚气滞,满闷较重者,加木香、枳壳、甘松;表邪内陷,虚实夹杂,症见心下痞硬,呕吐下痢者,改用半夏泻心汤。
二、胃虚夹瘀
主症:胃脘胀满,食后胃脘发堵,食少乏力,便秘,舌质淡暗,舌苔薄白,脉弱无力。
兼症:疲倦嗜卧,或隐隐作痛,舌有齿印。
病机:虚寒夹瘀,胃失和降。
治法:健脾和胃,行气化瘀。
方药:化瘀消痞汤(王道坤教授经验方)加减。
化瘀散(冲)10g,枳实15g,黄芪30g,党参20g,白术15g,砂仁(后下)10g,木香(后下)10g,黄连6g,干姜10g,厚朴12g,橘皮15g,炙甘草9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若得冷食胃痛加重,口流清涎,四肢不温,此乃脾胃虚寒,宜加附子,肉桂以振中阳;若大便粘腻,一日多次,舌苔腻,此为兼湿,加苍术,茯苓以祛除湿邪;若脘痞,口苦,舌苔转黄,此属湿邪化热、寒热夹杂,宜佐公英,黄芩以苦寒泄热。
三、胃热阴亏
主症:胃脘胀满,灼热疼痛,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或有裂纹,或花剥苔。脉细数。
兼症:餐后饱胀,饥不欲食,或有手足心热。
病机:热灼阴液,胃失濡养。
治法:养阴清热,益胃生津。
方药:枳壳益胃汤(王道坤教授经验方)加减。
沙参10g,麦冬15g,生地30g,玉竹10g,白芍5g,山药20g,枳壳15g,公英15g,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口干甚、舌红赤者,加花粉、石斛以养阴清热;大便干结者、加玄参,火麻仁以润肠通便;纳呆者加谷芽、麦芽、乌梅、山楂以开胃消滞;夹湿者加茵陈、黄芩以清热化湿。
四、湿热内蕴
主症:胃脘胀痛或痞满,或嘈杂不适,口干口粘,舌边尖红,苔黄腻,脉滑数。
兼症:不思饮食,大便不爽,肛门灼热。
病机:湿热内蕴,气机受阻。
治法:清热化湿,通降气机。
方药:三仁汤加减。
杏仁10g,白蔻仁10g,薏苡仁15g,黄连10g,黄芩15g,蔻仁6g,蒲公英30g,生薏仁20g,法半夏12g,茯苓15g,厚朴15g,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胃痛甚者加延胡索,郁金以止痛;大便不通者加大黄、枳实以通便;恶心呕吐者加竹茹、生姜数片以止呕;纳呆者加鸡内金,麦芽以开胃消滞。
五、瘀阻胃络
主症:胃刺痛,痛有处定为主,或刀割样痛,拒按,或见吐血、黑便、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象涩。
病机:瘀血内停,脉络受阻。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辛香通络汤(王道坤教授经验方)加减。
桂枝10g,当归12g,五灵脂10g,蒲黄8g,化瘀散(冲)10g,延胡索15g,乳香6g,郁金15g,枳壳15g。每日一剂,水煎二次,早晚分服。
加减:气虚血瘀者,加黄芪、党参以补气行血;阴虚者,加生地、丹皮以养阴畅血。如果络病日深,见痛势沉着,“形坚似梗”等症,则非峻攻可效,须用虫蚁之类辛咸之品,以搜剔络邪,上方加蜂房、山甲、全蝎等,以此来搜剔络脉,松透病根,临床上每多取效。
六、肝郁气滞
主症:胃脘胀痛,连及两胁,嗳气频作,舌质红,苔薄白,脉象弦。
蒹症:嘈杂泛酸,不欲饮食。
病机:肝郁气滞,胃失和降。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方药:疏肝和胃汤(王道坤教授经验方)加减。
柴胡15g,枳壳15g,白芍15g,香附12g,苏梗12g,延胡索10g,陈皮6g,法半夏12g,茯苓15g,海螵蛸15g,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胃胀气甚,加木香,砂仁以加强理气和胃;嘈杂、泛酸甚,加黄连,吴茱萸以辛开苦降;食滞纳呆、大便不畅,加厚朴,槟榔以行气消滞;口干舌红为气郁化热,加黄芩,公英,山栀子以清泄郁热。
七、痰湿中阻
主症: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恶心欲吐,时泛涎末,咯痰不利,目眩,身重便溏,舌苔滑腻,脉象滑。
兼症:口淡不渴,头晕目眩,身重困倦。
病机:痰湿中阻,气机窒塞。
治则:祛湿化痰,和中消痞。
方药:二陈平胃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