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开窍于口,是指人的饮食,口味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因为口味的正常与否,全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也就是取决于脾的升清与胃的降浊是否正常,脾气健旺,则饮食正常口味鲜美,食欲增加,故《素问·金匮真言论篇》云:“开窍于口,藏精于脾。”《灵枢·脉度》云:“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如果脾失运化,可出现饮食减少,口淡无味,或口甜、口腻、口苦等口味异常的症状。其华在唇,是言脾的精气健旺与否,可由口唇表现出来,《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由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旺盛,口唇红润光泽。若脾气不健,气血不足,多见唇淡白不泽或淡红无华。因此,脾与口唇的关系甚为密切。
8.脾藏意、主思
意、思是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高级功能。《素问·宣明五气篇》云:“脾藏意”,《灵枢·本神》亦说:“脾藏营,营舍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指出:脾“在志为思”。这些论述均认为意、思的高级思维活动是由脾所主。虽然人体精神思维意识活动由心所主宰,但是这两种思维意识活动主要取决于脾的运化功能的健旺与否。
(1)脾藏意:《素问·宣明五气》云:“……脾藏营,营舍意;……”脾脏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情志。意是意识、回忆或未成定见的思维,意是五神之一。意与神、魂、魄不同,它虽根于先天,但主要产生于后天。《灵枢·本神》云:“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虑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任物之后方才有意、志、思、虑、智的思维活动。意产生于后天,任物只是产生意的外部条件,能否产生意还取决于由心神支配下思维活动的内部因素,而其内因虽与先天禀赋有关,但后天脾胃化生气血的充养更为重要。脾藏意就是体现了脾主运化水谷,化生营气,以营养“意”的生理,即“脾藏营,营舍意”。所以,《素问·八正神明论》云:“血气者,人之神。”而气血的充足及运行正常与否,与脾胃的功能是休戚相关的,脾胃健运,则气血充盛,脾藏意的功能活动也就正常。
(2)脾主思:思之志为脾气所生,是脾的生理功能活动。思是思考、思虑之义。思有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一是认知的范畴,《灵枢·本神》云:“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属思维意识活动,是为实现某种意愿而反复研究、思考,属于心主导下的精神活动的一部分。一是情感的范畴,也即情感之思,与喜、怒、忧、恐并提。从情志与内脏的关系而言,思与五脏都有关,但与脾脏关系更为密切。因为脾为土脏,居中央,灌四旁,为五脏之本,五脏中皆有脾气,思的情感变化只有以脾来解释,才比较符合情志与五脏对应的发生学规律。脾主情感之思,其变化可以表现多方面、多层次的特征。脾属土,居中焦,为气化之枢,思的变化与各脏相互影响。脾主气机之枢,其主情感之思,就是主对情感的思考、思虑活动的内在转变。脾主情感的内在转变,具有调节与稳定其它情志的作用,以保证正常的情志活动勿太过或不及,这也体现了脾胃为枢,中土之脾在情志活动中起着调衡作用。因此,脾藏意主要体现了脾主运化水谷,化生营气,以“营”养“意”的生理;而脾主思则主要体现了脾主气机之枢,在情志上表现为主情感的内在转变,以调节、推动与激发机体对外界事物的内在心理转变时的情志表现。可见,只有脾胃后天充养正常,“意”才能表达充分,记忆力强,注意力集中,“思”才能思路宽广而敏捷。
因为脾所转输的水谷精微,能化生和贮藏营气,进而生成气血,成为维持正常精神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脾气健运,营气满盈,气血充沛,则思维敏捷,且记忆力亦强健,故《灵枢·平人绝谷》云:“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如果思虑过度,不但耗伤心气,且使脾气郁结,脾失升清,导致不思饮食、脘腹胀闷、头目眩晕,故《素问·举痛论篇》云:“思则气结”;甚则暗耗营血,心神失养,则健忘失眠。
9.在液为涎,主舌质
脾在五液中主涎,是因为脾开窍于口,脾的经脉连舌本,散舌下。在正常情况下,脾运健旺,脾之精液上润口腔,保持口腔润泽,但不溢于口外,故《素问·宣明五气篇》云:“脾为涎。”若脾虚湿盛,不能统摄,导致涎液分泌急剧增加,而发生口涎自出等现象,所以古人认为涎出于脾而溢于胃。
脾主舌体,是言脾与舌体有关,《灵枢·经脉》云:“足太阴之正,贯舌中。”脾气健运,气血旺盛,则舌体不胖不瘦,活动自由,舌质色泽不红不淡。如果脾气不足,则舌体胖大,色淡无华,活动欠利;脾营不足,则舌体偏小,色呈淡红;脾阴亏虚,舌体瘦小,色多鲜红。
二、胃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一)胃的解剖
胃的解剖位置,在膈下腹腔上部,上接食管,下通小肠,可分为三个部分:胃的上口,称贲门,即上脘;胃的下口,称幽门,即下脘;上下脘之间,名曰中脘。《难经·四十四难》云:“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对于胃的解剖形态及大小,历代医家亦作了探索,如《灵枢·平人绝谷》云:“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满。”《难经·四十二难》指出“胃重二斤三两。”《医林改错》亦较为详细描述了胃的解剖形态。前人已认识到胃是一个中空可以盛物的器官,与现代医学解剖学中的胃基本相符。
(二)胃的生理功能
胃为六腑之一,是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其主要有受纳腐熟水谷,以降为和等生理功能,并与脘腹、咽、舌苔有密切的关系。胃的特性有四:一是胃喜湿恶燥。湿者,阴之类也。胃喜濡润,以津血为主,津血充足,胃的功能正常发挥。燥能伤津,津伤则胃气功能障碍。二是胃喜降恶升。胃的通降,是继续受纳的前提条件,清·叶天士说:“胃宜降则和”,胃气和降就是它正常生理状态,故胃失通降,不仅可以影响食欲,而且因浊气在上而发生口臭、脘腹胀闷或疼痛,以及大便秘结等症状。若胃气不仅失于通降,进而形成胃气上逆,则可出现嗳气酸腐、恶心、呕吐、呃逆等症。正如《素问·宣明五气论》中提出“胃为气逆为哕”。三是胃喜通恶滞。六腑以通为用,滞则气结不宜,食停不化,重者可导致血络瘀阻。因而临床上常见胃胀、痞满、纳呆等胀满的症状。四是胃喜凉而恶温。“胃为阳腑,其性为热,故喜凉恶温是其生理特性。”胃属阳,阳道实,胃病病机多向阳热、实证发展,《伤寒论》阳明病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主通降,以降为和
胃主通降,是指胃气必须时时和顺通达,下降不逆。如叶天士认为:“纳食主胃,……胃宜降则和。”因为“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后,经胃的腐熟,然后必须下行小肠,由小肠泌别清浊,其清者即水谷精微输脾达肺,营养全身,其浊者即糟粕废物则由于胃的通降作用,下入大肠,经肛门排出体外。所以说胃主通降,以降为和。胃的通降以降浊为主,降浊是受纳的前提。因而,胃失和降,不仅影响食欲,使食物不能及时下行,而且因浊气在上而发生口臭,脘腹胀闷或疼痛,以及大便秘结等症状;若胃气失降而上逆,可出现嗳气酸腐,恶心呕吐,呃逆等症。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浊气在上,则生瞋胀。”
2.主受纳、腐熟水谷
饮食物进人胃之后,经过胃的研磨和消化的作用,使之变为食糜,下传小肠后,其精微经脾之运化而营养全身。所以胃虽有受纳和腐熟水谷的功能,但必须和脾的运化功能相配合,才能使水谷化为精微,以化生气血津液,供养全身。同时胃的腐熟功能是在胃阴和胃阳共同参与下完成的。
胃主受纳、腐熟的生理功能,每以胃气来概括之。胃气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全身脏腑之盛衰,对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及其存亡,有重要的意义。如果胃气充足,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正常,就会形神俱足,肌肉丰满,四肢轻劲;如若胃气不足,纳运无权,则饥不欲食,或食而不消,或呕吐反胃,形体消瘦,精神疲惫。所以有“人以胃气为本”之说。如《素问·玉机真藏论篇》云:“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
《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亦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临床上亦十分重视胃气,常把“保胃气”作为重要的治疗原则。胃气强弱,亦是判断疾病顺逆的依据,即“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之意。可见胃的受纳、腐熟功能正常与否,决定了胃气的健旺与否,对人体生理有着重要作用。
3.主咽部、舌苔
胃主咽部,是指受纳水谷,必须经咽部,通过食道,才能进入胃中,故《灵枢·忧虑无言》云:“咽喉者,水谷之道也。”由于咽为胃所主,胃气顺和,通降正常,则咽部畅通,不肿不痛,无噎阻之感。如果胃气不足,通降无权,则咽物噎阻不下;胃火炽盛,上及于咽,则咽部焮红疼痛,甚则发生喉风、喉蛾等咽部疼痛疾患。胃主舌苔,是言舌苔是由胃气上蒸所生,通过舌苔的色泽、厚薄、润燥等变化,可观察胃及其它脏腑功能正常与否。在正常情况下,胃气充足,纳腐健旺,舌苔呈薄白苔,干湿适中,不滑不燥。若湿、饮之邪停胃,胃气被遏,出现舌苔白腻或白滑;火邪犯胃,则舌红苔黄燥或起芒刺;食积于胃,浊气上泛,苔多厚腐;胃阴不足,不能蒸生舌苔,舌光无苔。故《形色外诊简摩》云:“乃胃气之所熏蒸;五脏皆禀气于胃,故可借以诊五脏之寒热虚实也。”
4.主脘腹
脘腹是指上中下三脘,系胃之所居之处。故胃主脘腹,又有“脘腹属胃”之说。胃气充足,纳腐正常,则脘腹柔软平坦,不胀不痛。若胃气失调,运机壅滞,纳磨不健,则脘腹硬满,时有疼痛;若胃气不足,纳腐无权,则脘腹痞满,所以《灵枢·海论》云:“水谷之海有余,则腹胀。”
根据胃为六腑之一,是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其主要有受纳腐熟水谷,以降为和等生理功能,现代研究表明:胃肠道是一个具有重要免疫活性的淋巴网状组织,一般认为肠道淋巴组织相当于控制体液免疫的禽类腔上囊,胃肠道的淋巴细胞大多数能发育成为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的浆细胞,尤其是体内合成IgA的主要来源之一。胃肠道的局部免疫系统是保护机体和抑御病原入侵的第一道防线,肠道中的溶菌酶,固有膜中的浆细胞和巨噬细胞还可作为第二道防线。这些胃肠道的局部免疫作用可使肠道的致病微生物,尤其是对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起抑制作用,而防止其侵入血循环。动物实验表明:肠腔分泌液中的IgE对驱除肠道寄生虫也有明显的作用。胃肠道的免疫性疾病包括免疫缺陷性和免疫损伤性疾病,如变应性胃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萎缩性胃炎、麸质性肠病(乳糜泻)等,均与胃肠免疫有关。因此,从免疫学来探讨脾胃学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途径。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早就提出“脾旺不受邪”的理论,说明中医十分重视脾胃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
正常的胃肠黏膜具有保护性屏障作用,可以防止胃壁的自身消化及食物和药物的化学性和物理性损伤,可以防止致病性微生物的侵入。如屏障作用减弱,则黏膜通透性增加,一方面可产生腐蚀破坏作用,如引起溃疡和糜烂,另一方面肠腔中的具有抗原性和毒性的异物及致病微生物可以进入血循环,引起一系列的感染性和中毒性病理损伤,临床上很多疾病就是由于胃肠道的屏障作用紊乱而引起。
胃肠道的保护性屏障作用主要有:①胃黏膜屏障,包括胃黏液蛋白、胃黏膜细胞的再生力紧密性(防止H+的逆向弥散)、胃壁的正常血液循环等因素,可以对抗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破坏作用。②胃肠黏膜上皮分泌的内源性前列腺素具有强有力的细胞保护作用,其他胃肠道激素如抑生长素和胰多肽亦有此作用,尤其是前列腺素为保护胃肠黏液的主要因素,具有调节多种胃肠道分泌和运动的功能。如刺激Na+的主动转运和加强黏液——(碳酸氢盐)屏障,这些可以对抗多种化学性和物理性损伤作用。
前列腺素还对胰、肝细胞具有调节保护功能。实验证明,前列腺素的不断生成和释放而实现的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可能是胃肠道对进入体内的有害物质的局部防御反应,是维持胃肠道完整性的一种生理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反之,如果缺乏前列腺素,则可减低细胞的抵抗力,使它们对于即使是胃肠腔内正常的食物成分以及无害刺激,也将成为致病因素了。因此从胃肠道屏障作用方面选择一些可靠而实用的客观指标,如前列腺素的测定来研究脾胃学说是一个有力的手段,目前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仍很少。
在人体正常生理情况下,一部分细菌能够适应并寄生在体内,它们保持着一定的相互依存和制约的关系,正常人肠道菌群的大致正常值是:大肠杆菌106~108,肠球菌105~8,类杆菌109~10,乳酸杆菌108~10。临床上可以把这个数值看作是反映总体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正常的肠道菌群对人体的维生素合成,促进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以及免疫防御功能都有重要的作用,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必要因素,也是反映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一面镜子。
一旦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肠道正常菌群的生理性组合便全会遭到破坏,从而产生一种病理性组合,临床称之为菌群失调状态。轻微的菌群失调如胃切除术后、肝硬变、胃肠炎和多数慢性虚弱疾病等,肠道菌群比例改变,肠道上部亦有细菌,只产生一些胃肠不适症状,严重的则发生菌群失调症。
近年来,由于大量应用抗菌素、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药物,一种轻度的易于忽略的菌群失调状态不断出现。体液或细胞免疫障碍的病人对外源性或内生性厌氧菌或需氧菌的感染具有高度易感性。严重疾病的晚期,极度营养不良病人,婴幼儿或老年人都往往伴有肠道菌群失调。因此,系统而深入地分析肠道菌群状态,是研究脾胃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在脾胃理论的研究中,只有个别关于脾虚证的菌群分析的报告,还有待于深入地做些工作。
内分泌学在调节胃肠道及某些全身生理病理变化中起主要作用,目前胃肠道激素中,已阐明其化学结构、释放机制和生理病理作用的就有10余种。除了影响消化腺的分泌、水电解质的代谢、胃肠道的运动外,还有广泛的营养(促长)作用和影响其它激素的释放。
目前应用于中医脾胃学说研究中的只有胃泌素和缩胆囊素,初步发现脾气虚弱证的多数病人,其血清胃泌素含量是降低的,这对阐明脾气虚的发病机制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否具有证的特异性尚有待证实,若能更多地测定一些其它胃肠道激素,如胰泌素、肠高血糖素、舒血管肠肽和抑生长素等,则可能会有更多的发现。由于它对胃肠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从这方面着手研究脾胃理论是一个很有发展的途径。
三、肠道(小肠、大肠)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一)小肠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1.小肠的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