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脾胃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
23113000000003

第3章 总论(2)

脾居于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对于津液代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脾主运化水液”是“脾主运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运化功能可防止体内水液不正常的停滞,对于维持体内津液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脾胃在津液代谢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与津液的生成和津液的转输都有密切的关系。津液来源于水谷,通过胃的“游溢精气”和脾的“化生”,把水谷中的水液化生为津液和营血,以营养全身。脾对津液的转输作用实质上是“脾气散精”、“脾为胃行其津液”的功能:一方面将津液“以灌四旁”和全身;另一方面则将津液“上输布于肺”。如果脾胃升降失司,运化水液功能失常,必然会引起津液代谢异常。一方面,如脾(胃)不能将水谷的水液化为津液,胃肠中水分停留过多,出现口吐清水、反酸、腹泻、大便溏或有粘液等症状;另一方面,脾不能及时将津液传输到肺、肾及其它脏腑器官,则停而成痰,留而成饮,积而为水,或凝于脏腑,或溢于肌肤,或流于肠道,临证见水肿、泄泻、带下、喘咳;同时,内生湿浊易碍气机,易损阳气,出现胸闷脘痞、尿少等。

对于脾主运化水液的功能实质,现代研究揭示其与黏膜水通道蛋白表达密切相关。水在细胞内外转输既往认为仅是一个简单的扩散过程,近10年来发现,在多种器官组织的细胞膜上存在着一种跨膜蛋白质,即水通道蛋白,它能介导自由水被动跨运生物膜,是水通过生物膜的主要方式。

水通道蛋白的生化特性:水通道蛋白是生物膜上特异性转运水的整合蛋白质。1988年Agre等首先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膜发现了一个28kD的疏水性跨膜蛋白,1991年完成了其cDNA克隆,1993年正式命名为水通道蛋白或水孔蛋白(aquaporin,AQP)。目前已成功分离了10个亚型(AQP0~AQP9)。

水通道蛋白的分布及生理病理意义:AQP在机体的分布广泛,它们大多选择性地分布在那些与体液吸收、分泌有关的上皮细胞中,以及可协同跨细胞转运的内皮细胞中,执行着各部位的水分重吸收、液体分泌的功能,对维持细胞、组织、器官及全身的水平衡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研究最多的是泌尿、呼吸、消化等系统的水通道分布。在肾脏中,AQP1分布于肾近曲小管和亨氏襻降支细段的管腔侧和基底膜侧,介导近曲小管和亨氏襻降支对水的重吸收。AQP2内髓集合管主细胞的管腔侧和胞内囊泡中,参与介导加压素依赖的肾集合管通透性。AQP3和AQP4位于肾集合管主细胞的基底膜侧,虽不直接参加尿液浓缩,但为集合管重吸收的水分提供出路。

呼吸系统中有多个水通道蛋白亚型分布的器官:上呼吸道有AQP1、AQP3、AQP4、AQP5的分布,能湿化空气、维持气道内低渗透压、参与腺体分泌中的水分转运;而下呼吸道中主要是AQP1和AQP5的分布,能维持血管与间质之间的水运动平衡,并为肺泡提供少量的水蒸气。此外,AQP1还分布于脏层胸膜上,维持生理条件下胸膜腔内少量液体的出入平衡,起到润滑作用。除了肾脏外,消化系统与水液代谢最为密切。水通道蛋白各亚型在消化系统有大量表达:唾液腺中有AQP5、AQP1大量表达,与唾液分泌有关;人肝脏胆管上皮细胞、毛细胆管内皮细胞、胰腺外分泌小管细胞、结肠腺管上皮细胞均发现有AQP1表达,胃的主细胞和壁细胞上有AQP4表达,这提示水通道蛋白与各种消化液的分泌有关;小肠、结肠组织上AQP3、AQP7、AQP4表达,可能与肠道中水分的吸收有关。总之,水通道蛋白在胃肠道细胞的广泛表达,起到吸收肠道中的水,分泌各种消化液的作用,对于胃肠道的水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脾主运化水液和水通道蛋白的关系:水通道蛋白在全身各组织器官均有分布,起到介导水跨膜转运的作用,是维持体内水代谢平衡的分子学基础。近年研究表明,水通道蛋白在肾、肺、消化系统等器官广泛存在;而中医理论认为,体内津液代谢主要与肺、脾、肾三脏相关。这提示我们,水通道蛋白与水代谢密切,与中医理论的肺、脾、肾等脏相关。脾主运化,主运化水液,为代谢津液之枢纽。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湿,易产生水肿、泄泻等病证;感受外湿,饮食不当,情志失调,致脾失运化,湿浊内生,或从阳化,或从阴化,或蕴久化热,产生寒湿困脾,或脾胃湿热证,表现为身重乏力、大便溏泄、大便不爽或有粘液、口渴不饮、舌苔黄腻或白腻。通过津液代谢这一中心环节,把“脾主运化水液”和水通道蛋白联系在一起。根据上述,水通道蛋白的正常表达可能是脾主运化水液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若水通道蛋白表达异常,脾运化水湿可能出现异常,可能成为脾虚证、温邪困脾等病证的发生机制之一。

3.主统血

脾主统血,是指脾具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流行,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脾主统血,与脾藏营的功能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它包括统血和藏营两个方面。

脾藏营,首见于《素问·痹论篇》和《灵枢·本神》,文中指出:“营者,水谷之精气也”,“脾藏营”。说明营是饮食物经脾胃消化、吸收所化的精微物质,由脾化生,藏于脾中。营是人体生成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中焦脾胃的气化作用而生成的,如《灵枢·决气》所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故有“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说法。如果脾的功能失常,营血之化源不足,可出现面色无华,口唇淡白,心悸少寐等营虚证。

脾统血,是在脾藏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脾的统摄血液的作用,使血液正常运行于脉中。《难经·四十二难》云:“(脾)主裹血,温五脏。”清代唐容川亦说:“经云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脾统血主要依赖脾气的固摄作用,脾气健旺,则气血充盈,气的固摄作用也健全,使血液不会溢出脉外而致出血。如果脾的运化功能减退,使气血生化无源,气血虚亏,气的固摄功能减弱,可导致多种出血,如便血、尿血、崩漏、皮肤紫斑等,故尤在泾说:“脾统血,脾虚则不能摄血;脾化血,脾虚则不能运化,因而脱陷妄行。”(《金匮翼·中虚脱血》)

4.脾主肌肉、四肢

脾主肌肉,是由脾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决定的。脾运化水谷精微以营养肌肉。因此,脾的运化功能是否正常,必然影响肌肉的功能。若脾气健旺,输送营养充足,则肌肉丰满,四肢轻劲,灵活有力。正如《素问·痿论篇》所说:“脾主身之肌肉”,张志聪亦说:“(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五藏生成篇》)因此,人体肌肉的强健与否,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故李东垣指出:“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食而瘦。”(《脾胃论·脾胃胜衰论》)反之,若脾失健运,营养缺乏,则可导致四肢倦怠无力,甚至肌肉萎软。根据祖国医学“脾主肌肉”的理论,当在一定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脾虚病证,将会出现肌肉的病变。

对此,先贤已多有论述,《素问·痿论篇》云:“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素问·太阴阳明论篇》云:“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岐伯曰: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灵枢》云:“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支不用,五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脾胃论》亦云:“脾虚则肌肉瘦削”、“脾胃之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从而出现肌肉与四肢痿弱不用的病证。《太平圣惠方》云:“脾胃者,水谷之精,化为气血,气血充盛,营卫流通,润养身形,荣于肌肉也”。黄元御《四圣心源》:“肌肉者,脾土之所生也,脾气盛则肌肉丰满而充实”。近代汇通中西医家唐容川指出:“肉是人身之阴质,脾为太阴,主化水谷以生肌肉。“肌”是肥肉,“肉”是瘦肉,肥肉是气所生,瘦肉是血所生。脾气足则油多而肥,膜上之油即脾之物也,在内为膏油,在外为肥肉,非两物也。油膜中有赤脉,属脾血分,脾之血足,则此赤脉由内达外则生赤肉。盖土为天地之肉,脾亦应之而生肌肉”。

脾主四肢,是指人体四肢同样需要脾气的运化水谷精微来充养,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四肢又依赖于清阳的升腾宣发,才能得到精微的营养,即“清阳实四肢”之意。脾气健运,能化生水谷精微和清阳之气,使四肢营养充足,而活运矫健有力。如果脾失健运,清阳不升,布散无力,则四肢营养不足,可出现四肢无力,甚或痿弱不用。所以《素问·示从容论篇》云:“四肢懈惰,此脾精之不行也。”充分说明四肢强健与否,与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和升清功能是否健旺关系密切。

现代医家亦对脾主肌肉实质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发现脾气虚时具有骨骼肌的形态变化特点。已有研究发现脾气虚大鼠骨骼肌肌纤维明显变细。根据Ⅰ型纤维和Ⅱ型纤维骨骼肌细胞的平均截面积(A)的测量,脾气虚组大鼠两种肌纤维的A均下降,其中Ⅰ型纤维较对照组下降了33%,Ⅱ型纤维下降了67%。通过服用健脾益气类药物复健后,肌纤维A增加,明肌纤维的蛋白质分解以Ⅱ型纤维为著。骨骼肌蛋白质的分解增强,反映了在脾气虚状态时,机体的代谢异常不仅表现在能量代谢方面,也影响到蛋白质的物质代谢,使肌肉组织的蛋白代谢呈负平衡状态。骨骼肌的上述病理改变,是脾气虚时肌肉不耐疲劳和剧烈运动的原因之一。线粒体是细胞生物氧化的主要场所,骨骼肌收缩活动所需能量与线粒体密切相关。现代研究发现:脾气虚动物模型的骨骼肌线粒体的形态与数量发生异常改变:伴随着肌原纤维间线粒体的数密度减少,线粒体的体密度增加;线粒体数量减少,大小不一,肿胀(可为正常线粒体的数倍),嵴部分或全部消失,基质透明,甚或溢出线粒体外,线粒体外膜结构破坏等;经健脾益气类药治疗后,其结构恢复接近正常对照组;说明“脾气虚”所致肌肉失养的病理机制之一为骨骼肌线粒体结构损伤,从而影响骨骼肌的有氧代谢;也显示了健脾益气类药物具有缩短脾气虚证时损伤的线粒体修复时间的作用。

祖国医学中的“脾主肌肉”这一理论,现代医学研究以肌电图和某些微量元素含量为指标,观察了脾气虚家兔单个运动单位电位与骨骼肌微量元素的变化。发现脾气虚家兔单个运动单位电位波形多为五相以上,波幅明显降低,时程增大;骨骼肌中钾、钠、铜的含量减少,而铁、钙、锌的含量增加。经健脾治疗后,上述变化可恢复到正常状态。认为“脾主肌肉”是与骨骼肌的生物电活动及某些徽量元素含量变化密切相关的。现代研究发现脾气虚大鼠小终板电位、乙酰胆碱电位的振幅明显低于正常大鼠,但其小终板电位频率及乙酰胆碱电位时程无明显变化,提示脾气虚时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其障碍可能发生在神经——肌肉接头的触突后膜。现代临床研究发现:脾虚肌瘦乏力组低钠、低钾明显高于脾虚无肌瘦乏力组,而脾虚无肌瘦乏力组低氯则高于脾虚肌瘦乏力组。认为钾、钠、氯可能是脾与肌肉之间联系的一种物质基础,低钠可能是脾虚产生肌乏力的主要内在因素,所以低钠是脾胃气虚、肌肉消瘦、疲乏无力可供参考的客观指标。

5.主大腹,司二便

大腹是上指胃脘,下至耻骨的整个腹部。脾主大腹有两个涵义,一是指脾藏于腹内,腹为脾之舍;二是言腹部由脾所统率。即“腹为脾所主”之意。所以《灵枢·经脉》云:“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由于脾与腹的关系密切,故当脾气健旺,气机通畅,则腹部柔软平坦,不胀不痛。如果脾失健运、气机不畅,则腹胀痞满,甚或疼痛;若脾气下陷,升举无权,会发生小腹坠胀等症状。

脾司二便,是指脾具有调节大便和小便的作用。脾主运化水谷,将水谷精微物质转输于全身,糟粕由大肠传化于体外,保持大便正常排泄。如若脾运失常,影响大肠传导,出现泄泻和便秘;若脾虚失运,气不化津,导致大肠津亏而为“脾约”证。脾对小便的调节亦起着主要作用。因为脾主运化水湿,又主升清,脾气充足,运化水湿功能正常,使膀胱蒸化水津和贮藏尿液和功能正常发挥,从而保证小便的正常排泄。如果脾气不足,升举失常,则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出现小便频数或不利,所以《灵枢·素问》云:“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

6.益宗气

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具有“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的功能。而宗气的产生,是以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从饮食物中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组成的。因而,脾益宗气,实质是指脾具有通过饮食物而化生水谷精微,滋生或促进宗气的不断合成而言。脾的运化功能正常,血液运行生成亦正常,则宗气旺盛,语言、声音、呼吸也正常,肢体寒温适中,四肢活动有力。若脾气虚弱、不能滋生或合成宗气,则出现语声低沉,呼吸短促,肢体清冷无力等宗气不足的症状。

人身之气,不外乎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诸种。其中,元气又称真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它禀受于父母,发源于肾脏,由先天之精所化生,靠后天之气的滋养和补充,故被称为“先天之气”。

宗气又称大气,是人体在出生之后,从后天获得的,它由肺所吸入的自然清气和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聚于胸中,然后借助肺气的宣发肃降之力而升降出入,以布达全身宗气注入脉道则为营气;行于脉外则为卫气;走至脏腑则为脏腑之气;流入经络则为经络之气;入于肾脏则化生为肾气,以滋养和补充日渐消耗的先天之气。

由此可见,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五官九窍、骨肉筋脉,皆靠宗气以养;营卫之气、经络之气、五脏之气、六腑之气,皆靠宗气以生;先天之气也要靠宗气的滋养和补充。正如《灵枢·邪客篇》中所言:“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卫气者,出其悍气之骠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行于五脏六腑。”这段经文就是说明,营卫之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都是由宗气变化来的,是宗气出于胸中之后的不同表现形式。

换言之,出于胸中而行于脉内的宗气就是营气;出于胸中而行于脉外的宗气就是卫气;出自胸中而注入脏腑的宗气就是脏腑之气;出自胸中而流入经络的宗气就是经络之气;如此而已。它们之间异名而同源,都与宗气有着本质的联系。

可以看出,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都是人体出生之后,通过脾和肺的共同作用,从后天获得的。所以说,这些气都可以称之为后天之气。同时,由于这些“后天之气”都是由宗气变化来的,因此宗气即为“后天之气”。

7.开窍于口,其华在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