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中阻是指寒热错杂,阻结于中焦,使中焦升降失调所引起的证候。本证以痞、吐、泻为其主证。痞与否同,“否”乃卦象之一,其卦意指升降失调,阴阳不交,不通泰也。因此,痞之医理关键在于升降失调,与胀满的机理略同而部位有别。《证治准绳》谓:“胀在腹中,痞在心下;胀有形,痞无形”故痞是胃脘似觉有物阻塞,以手按之则濡而不硬的自觉证象。吐泻是指上吐下泻,吐泻交作而言。
脾胃位居中焦而为阴阳升降之轴。设若无形寒热阻塞中焦则致升降失调,中焦津气阻滞而成痞证,浊阴上逆而为呕吐,清阳下走而为泻泄。
根据寒热错杂,升降失调的病机,针对此类病证可拟定寒热并用,辛开苦降之治法。以寒胜热,以热胜寒,同时以辛升散清阳,苦降浊阴,如此则邪去,而中焦升降之职恢复。敦煌古医方中的这类方剂充分体现了这类治法,常用辛热之生(干)姜、附子、半夏温中散寒,升散清阳;以苦寒黄连、黄芩、大黄清热泻火,通降浊阴。同时兼顾到脾胃功能,故以人参、大枣、甘草等以补益脾胃,则中焦升降功能更易恢复。总之,这类方剂以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补泻兼施为其主要配伍方法,这十分符合脾胃的生理特点。
此处分析研究了敦煌古医方中的大勾陈汤、泻心汤、大泻脾汤、平胃丸、乌梅丸、疗人赤白痢不止方四首代表方剂。
(一)泻心汤(《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组成】黄连三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炙)三两、干姜三两(一方有大枣)
【用法】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方证】寒热错杂之病证。症见心下痞满,呕吐食不下,泻痢不止,肠鸣腹痛。(原文:救误用清下,其人阳气素实,外邪乘虚陷入,致心下痞满,食不下,利反不止,雷鸣腹痛方。)
【分析】本方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救诸病误治致生变乱者”泻方之一。缘于误用清下寒凉之品,伤及中阳,阴寒内盛;同时由于其人素体阳气旺盛,邪气入里,从阳化热,如此则是寒热错杂,阻滞于中焦,升降失调,则呈心下痞满;同时寒热相格,寒盛于下,清阳不升则为泻痢不止,肠鸣腹痛;热盛与上,浊气不降则为呕吐食不下。
【治法】平调寒热,健脾和胃
【配伍】方中以用黄芩、黄连苦寒清热,为君药。臣以干姜辛热以温中散寒,君臣相配,具有寒热平调,辛开苦降之用。然寒热错杂,又缘于中虚失运,故方中佐以人参益气健脾,恢复脾胃功能,与君臣辛苦之品同用,以利脾胃升降。使以甘草调和诸药,又助人参健脾助运。
【按语】敦煌《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泻心汤与《伤寒论》干姜黄等黄连人参汤方相近,《伤寒论》“伤寒,本自寒下,医反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等黄连人参汤主之。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三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可见此方药物配伍虽仅多出甘草一味,但其方证却有所不同,一为误用清下而寒盛于下,阳格于上的上热下寒,一为误用吐法而寒格于上的上寒下热。虽其寒热上下各有不同,但皆为寒热错杂之证。因此,两方用药基本同,干姜黄连黄等加人参汤不用甘草,乃是因为甘草性甘温,吐家不喜甘,所以不用。
(二)大泻脾汤(《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组成】附子一枚(炮)、干姜三、两黄芩一两、芍药(枳实)一两、大黄一两、甘草(炙)一两
【用法】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日二。
【方证】寒热中阻证。症见脘腹胀满,干呕不能食,欲利不得,或下利不止等。(原文:治腹中胀满,干呕不能食,欲利不得,或下利不止者方。)
【分析】本方是在小泻脾汤温运脾胃,逐寒回阳的基础上加黄芩、大黄、芍药组成的。其方证在于寒热错杂,阻滞于中焦,使升降失调,故见脘腹胀满;同时肠中有热,迫津下泻,清阳不升则为下利不止,又中焦有寒,寒主收引,则见欲利不得;中焦阻滞,浊气不降则为干呕食不下。
【治法】平调寒热,和里缓急
【配伍】方中以辛热之附子、干姜为君药,温中散寒。臣以苦寒之黄芩、大黄清热泻火,大黄又能通因通用,以通去邪,君臣相配,寒热并用,以除寒热,辛开苦降,以复脾胃升降。佐以芍药缓急止痛,益阴敛津,防止利下伤阴血,以及辛燥之品伤及阴血。使以甘草调和诸药,与芍药同用,一则缓急止痛,二则缓和大黄泻下太过之弊。
【按语】丛春雨在《敦煌中医药全书》中认为,大泻脾汤抄写本先抄有“甘草”,后将甘草涂抹,改为芍药,其余五味与追忆本相同,并参考《敦煌古医籍考释》认为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凡五脏泻汤大方,皆由六味药物组成,而其中有五味药物诸汤相同,即应有姜(干姜或生姜)、芍药、大黄、黄芩、甘草,只有一味药物之差异,此味药物当出自该脏泻汤小方。据此认为大泻脾汤应由姜(干姜或生姜)、芍药、大黄、黄芩、甘草加附子组成,不应有枳实,枳实乃大小泻肝汤的代表药物。此说颇有道理理,此处正是根据这一思路的校正、分析研究。
(三)平胃丸(P.3287)
【组成】蜀大黄十分、去皮当归五分、马尾者、生布拭蟞虫五分去足,熬香用防风五分、生布拭去土蜀附子八角者三分、清酒渍半日炮焮,去皮及心称之干姜五分、人参五分、拭去土藁本五分、去皮称玄参五分、去土苦参五分、去土桔梗五分
【用法】十一物下筛,白蜜和。未食前,暖羹清酒服,如梧子五丸。日二服,少少加,以下气微微溏为限。每服竟(尽),急行六十步。得食梗米,粟米饭,羊肉,獐肉,首蓿,蓝菜,笋菜,豆酱,兔肉,酱,椒,姜,此外并禁。药尽后,满十五日外,任人渐杂食,少近房。若有半夏,菖蒲者,不得食羊肉,饴糖。
【方证】寒(湿)热中阻,气滞血瘀之痞证。症见胃脘似觉有悬荡感,如有物阻,按之濡而不痛,饥不用食等。(原文:关脉浮,不欲食,是虚满,宜服……平胃丸;针胃管补之,一名太仓,在当脐上二寸是。平胃丸方,主心悬,饥不用食。)
【分析】心悬,又名心悬痛,证名,与心下痞基本一致,此处之“心”实则指胃脘。是指胃脘似觉有悬荡感,如有物阻,按之濡而不痛的症候。多因水饮、寒邪、气逆所致。《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并治》:“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金匮要略心典》注云:“诸逆,该痰饮、客气而言。心悬痛,谓如悬物动摇而痛,逆气使然也。桂枝、枳实、生姜、辛以散逆,苦以泄痞,温以祛寒也。”或因邪迫阳气,不得宣畅,壅瘀生热所致。如《诸病源候论.心悬急懊痛候》:“其痛悬急懊者,是邪迫于阳气,不得宣畅,塞癖生热,故心如悬而急烦懊痛也。”本方证为素有脾胃阳虚,阴寒内盛,脾胃运化失司,津液内停而为湿,久则气郁化热,久病人络而为瘀,至此寒、湿、热、瘀共同阻滞中焦,使脾胃升降失调,故见胃脘似觉有悬荡感,如有物阻,按之濡而不硬,饥不用食。因此,本方方证证情复杂,总体属本虚标实,寒热错杂,气血同病。虚为脾胃阳虚,实为寒、湿、热、瘀中阻,而中焦升降失调为病机关键。
【治法】补气活血,温阳泻热
【配伍】治疗本证必须明确病证虽见寒、热之标实,但却由脾胃阳虚脾不运化引起,故首先应重视温补脾胃,恢复脾胃功能,以治其虚。其二,针对寒热错杂,应寒热并用以热胜寒,以寒胜热,平调寒热,和其阴阳。其三,由于久病不愈,入络成痰,故应活血消瘀。其四,由于升降失调为病机关键,故总体用药应苦辛并进以复其升降。方中用苦寒之大黄泄热导滞,荡涤肠胃湿热积滞,又可活血化痛,故为方中主药。附子、干姜辛热以温阳散寒,苦参苦寒清热燥湿,此三药与大黄寒热并用,以除热、寒、湿邪,辛苦并进,以辛开苦降,藁本,防风,桔梗均为辛散上升之品,合用以升发脾之清阳之气,又可宣利肺气,布散津液,杜绝水湿形成;土蟞虫活血破淤,消积止痛,上述共为方中臣药。人参益气健脾,与附子、干姜合用,共求温补脾胃,恢复脾胃功能;玄参养阴清热、当归养血,二药配伍防止久病胃阴损伤,又可制约方中辛苦温燥药物伤及阴血,当归之活血也能助土蟞虫活血化淤,共为佐使药物。纵观全方,寒热并用,补泻兼施,气血同调,辛苦并进。虽未用升清降浊之品,但达到了恢复中焦升降之功。本方配伍,法度严谨,遣药周全,很能启人思维,堪称临床佳方。本方剂型为丸剂,用法强调逐渐增量,以微溏排矢气为度,参以药后配合运动,急行六十步,意在增强药力。这种药后调理方法,可供参考。
【按语】平胃丸是王叔和《脉经》的古医方,《脉经》卷二“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载:“辟病,其色黄,饮食不消,腹苦胀满,体重节痛,大便不利,其脉微缓而长,此为可治,宜服平胃丸……。”惜原书只有方名、方证,而无组成、用法,早已佚失。考诸历代方剂文献仅在《千金要方》中见到了与《脉经》相近的有关平胃丸的记载。
《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上“脾虚实第二”:“凡身重不得食,食无味,心下虚满,时时欲下,喜卧者,皆针,管太仓。服建中汤及服此平胃丸方,(建中汤方出第十九卷中)。杏人(五十枚)、丹参(三两)、苦参、葶苈、玄参(各二两)、芎藭、桂心(各一两)。右七味末之,蜜丸如梧子,酒服五丸,日三,以知为度。”可见,除个别药物相同以外,其组成、方证、差异还是较大。敦煌遗书《不知名氏辨脉法》之二(P.3287)全篇内容与王叔和《脉经》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敦煌古方平胃丸的组成、用法、方证可以补缺王叔和《脉经》方剂的不足,具有重要的史料和临床价值。
本方方证之病机,十分切合慢性萎编性胃炎之病机。慢性萎缩性胃炎,常迁延日久,到后期形成寒热错杂、虚实夹杂、气滞血瘀与气阴不足的特点,这正好就是平胃丸方证的特点所在。因此,本方已有学者将其化裁运用于慢性姜缩性胃炎,取得了十分满意的疗效。如甘肃中医学院王道坤教授以本方为主加减变化,研制成了“蒌胃灵”制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十多年来共诊治5000多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有效率达98%,彻底治愈率达62%,王道坤教授认为该方攻补兼施、寒热并用、气血并调,正好切中慢性萎缩性胃炎之久病入络、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病机。
(四)大勾陈汤(《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组成】甘草三两、人参三两、半夏一升(洗去滑)、生姜(切)二两、黄芩二两、黄连二两、大枣十二枚(劈去核)
【用法】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温服二升,日三。
【方证】脾胃气虚,寒热错杂之下利证。症见食少纳差,短气乏力,恶心呕吐,肠鸣腹痛,下利不止。(原文:治天行热病,脾气虚,邪热入里,腹中雷鸣切痛,呕吐下利不止者方)
【分析】本方方证当为脾气虚弱,邪热入里,热邪壅滞肠道,热邪下迫,肠鸣腹痛,下利不止,久则中焦阳气损伤,寒邪内生,形成脾胃虚寒,脾胃升降功能失调,故见食少纳差,短气乏力,恶心呕吐。
【治法】平调寒热,和胃降逆
【配伍】方中以辛苦温燥之半夏为君,辛开苦降,调理中焦之升降,特别善于降逆止呕。臣以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生姜辛热以温中散寒,与半夏配伍和胃降逆止呕之力增强,君臣相配,具有寒热平调,辛开苦降之用。然邪热入里,寒热错杂,又缘于中虚失运,故方中佐以人参、大枣益气健脾,恢复脾胃功能,与君臣辛苦之品同用,以利脾胃升降。使以甘草调和诸药,又助人参健脾助运。全方寒热并用以平调寒热,辛苦并用以调其升降,泻中有补以兼顾虚实。如此则寒热得解,升降恢复,呕吐下利自止。
【按语】大勾陈汤与《伤寒论》半夏泻心汤接近。《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道,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方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可见,大勾陈汤与半夏泻心汤组成仅生姜与干姜之别,但剂量却有差异,特别是大勾陈汤半夏量为半夏泻心汤一倍,这种用药可能与本方主症呕吐有关;同时两方方证截然不同,大勾陈汤为天行热病致寒热错杂的呕吐下利证,半夏泻心汤为伤寒误下所致,寒热错杂之痞证,但其病机本质却是一致的,均为寒热错杂。
(五)乌梅丸(P.2565)
【组成】乌梅二两(熬)、黄柏二两、黄连三两、熟艾二两、甘草二两(炙)、附子二两(炮去皮)、干姜三两
【用法】上七味捣筛,蜜和为丸,丸如梧子大。一服三十丸,日二服,渐加至四五十丸,饮汁服。禁生冷、鱼、油滑,猪口。
【方证】寒热错杂之泻痢。症见泻痢日久不愈。(原文:主诸杂痢,无不瘥方。)
【分析】本方方证当为泻痢日久,湿热未除,中焦阳气损伤,致寒自内生,寒热阻滞,脏腑功能失调,故见泻痢日久不愈。
【治法】温里散寒,清热止痢
【配伍】方中用酸涩之乌梅涩肠止泻以治标,为君药。附子、干姜、辛热以温里散寒,振奋中阳,恢复运化功能,黄柏,黄连清热燥湿,共为方中臣药。佐以熟艾辛苦温以温经止痢、散寒止痛。炙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和中,为使药。纵观全方,寒热并用,标本兼顾,温里散寒,清热燥湿以治本,涩肠止泻以治本。但全方偏于温涩,故适用于寒热错杂,寒多热少之泻痢。
【按语】本方与《伤寒论》中的乌梅丸有许多相似之处。《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乌梅丸方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附子六两(炮,去皮)、当归四两、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黄檗六两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九。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将两首乌梅丸作一比较,不难发现,敦煌古方乌梅丸可看作《伤寒论》.中乌梅丸的加减方,组成比《伤寒论》乌梅丸少人参、当归、细辛、蜀椒,多熟艾,但组方总体都体现了寒热并用的配伍方法;此外,方证亦有相似之处,即均治久利之证;同时,二方用法均强调“丸图缓进”和“药后忌口”,这种用法之精神内涵也是一致的。
(六)疗人赤白痢不止方(P.3378)
【组成】艾叶、阿胶、黄连、芍药、当归、桂心、花椒、干姜、诃藜勒
【用法】以水二升,煎取一升,分二服之,即瘥。
【方证】寒湿久痢,阳损及阴证。症见下痢赤白,虚坐努责,腹痛隐隐,喜温喜按,舌淡脉迟。(原文:疗人赤白痢不止)
【分析】本方所治为寒湿痢疾,久治不愈,由实转虚,阳气受损,伤及阴血受损,当见下痢赤白,虚坐努责,腹痛隐隐之虚象。本证虽因寒湿之实所致,但寒湿未去而正气已伤,是虚中挟实之证候。
【治法】温中涩肠,益阴和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