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脾胃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
23113000000038

第38章 敦煌医书中脾胃病方证规律研究(7)

【配伍】方中桂心、干姜、花椒温脾肾阳气,化水湿、散阴寒之邪为以治其本,为方中君药。阿胶、当归、芍药滋阴养血,恢复受损之阴,芍药兼可缓急止痛;诃梨勒,即诃子,涩肠止泻,艾叶温经止血二药相配温涩之力增强,以治其标,上述共为方中之臣药。阴血已伤,而方中又用了大温燥之品,恐又伤及阴血,故用寒凉之黄连清热澡湿,防止温燥太过,耗伤阴血,又可厚肠止痢。本方原文未载剂量,但从组成分析,总体体现邪正兼顾,寒热并调的形式,应侧重于温阳散寒,滋阴养血。

二、脾胃气滞

脾胃气滞证是指中焦气机升降失调所引起的证候。临床主要以脘腹胀痛,嗳气吞酸,呕恶食少,大便失常为主。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若情志失常,或寒温失调,或饮食失节,或劳倦太过,均可使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气机阻滞中焦。针对此证可拟定行气理滞之法。敦煌古医方在组方配伍方面主要选择陈皮、厚朴、木香、槟榔等疏理脾胃气滞的药物为主;由于脾胃气滞影响到脾胃运化功能,故常配伍人参、白术、茯苓等益气健脾的药物;然“运血者,即是气,守气者,即是血”,故配伍桃仁、大黄、川芎等活血之品也是常用之法。

此处分析研究了敦煌古医方白术饮子、调中理肾汤、面目黄口食不下方、开关丸、抵圣散等5首方剂。

(一)白术饮子(P.3596)

【组成】白术六分、厚朴五分、甘草四分、橘皮五分、生姜五分

【用法】上切,以水一升半,煎取五合,去滓,空腹服。

【方证】脾虚气滞证。症见脘腹胀痛,呕吐泄泻,食少纳差等(原文:下食脾胃气冷,不饵下食医僧法。丹防食腹吐妨痛。)

【分析】脾虚不运,饮食不消,即见食少纳差;水液不化,致聚津成湿,脾喜燥而恶湿,转而又困阻脾胃,阻碍气机,故见脘腹胀满疼痛,清气下走则见泄泻,浊阴上逆,则见恶心呕吐。

【治法】行气宽中,健脾祛湿

【配伍】本方用白术益气健脾燥湿,为君药。臣以厚朴、橘皮理气通滞,又可化湿,促使中焦气机通畅,又可助君药祛湿以防湿浊困阻脾胃。甘草、生姜调理脾胃助白术健脾助运,甘草调和诸药,共为佐使药物。诸药配伍共奏行气宽中,健脾祛湿。用药诚如汪昂在《医方集解》所说“治脾胃者,补其虚、除其湿、行其滞、调其气而已。”药少力专,法度严谨。

(二)调中理肾汤(P.2882,P.3596)

【组成】槟榔仁十颗、桔梗六分、茯苓四分、芍药四分、荜茇三分、枳壳三分、青木香五分、乌犀二分、防风五分、诃黎勒五分、大黄十分(别捣)

【用法】上水二大升煎即七大合,去滓,分温三服。别如人行七八里即一服。忌热面,馎饦、米醋、尘臭粘食、蒜。三日内慎,余任食。

【方证】中焦虚寒,气机阻滞兼阴分有热证。症见呕吐、泻痢脘腹胀痛,骨蒸潮热。(原文:疗肾恐生脏冷,恐至冬吐水并筋骨热。)

【分析】呕吐、泻痢、脘腹胀痛应为本方主证。中焦阳虚,阴寒内盛,寒性凝滞,气机阻滞,同时脾主运化,脾胃虚寒,难以运化饮食物,致食积内停,又可阻滞中焦,食气交阻,故见脘腹胀满疼痛。中焦阻滞,脾胃升降失调,清气下走,则为泄泻,浊气上逆,则成呕吐。同时阴分有热,则见骨蒸潮热。因此,本方方证特点在于寒热错杂,但以中焦虚寒,食气阻滞为主。

【治法】行气消滞,温中散寒

【配伍】针对寒热错杂,中焦虚寒,食气阻滞的病机,法当寒热并用,行气消滞,温中散寒为主。方中荜茇,辛散温通,功能温中散寒,降胃气,止呕吐,止疼痛,针对胃寒腹痛,呕吐泄泻,十分适宜,故为方中君药。诃黎勒,即诃子,涩肠止泻,茯苓健脾渗湿,以复中焦运化,桔梗开宣肺气,以复肺之通调水道之职,则水湿不致下渗大肠而为泄泻,三药共为方中之臣药。槟榔、权壳、青木香行气消滞,以复中焦升降之职,芍药缓急止痛以治腹痛,乌犀清营血,解热毒,大黄苦寒与乌犀合用,共达清热泻火,同时又可攻积导滞,此乃通因通用,以通祛滞,共为方中佐药。防风,《医方集解》谓“防风辛能散肝,香能疏脾,风能胜湿,为理脾引经要药”,李东垣谓“若脾胃病,非此引用不能行”,因此,在本方中防风可胜湿止泻,舒畅脾气,又可引脾经,故为方中使药。纵观全方,寒热并用,但以温中散寒为主,又可清热泻火;同时通中有涩,即行气消滞与涩肠止泻并用。

(三)面目黄食不下方(P.3201)

【组成】茯苓二两、人参二两、青木香一两、大槟榔七枚(皮切,子碎)、紫苏茎叶一两、生姜三两(去皮)

【用法】上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七合,去滓,分口服之,别如人行八九里,忌米酢。

【方证】脾胃虚弱,气机阻滞证。症见脚膝软弱,食少纳差,面色萎黄,脘腹胀满。(原文:疗脚弱久不能立,面目萎黄食不下)

【分析】脚弱,病证名。有两层含意,一是即指脚气。《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夫脚气者,晋宋以前名曰缓风,《小品》谓之脚弱。”;二是泛指脚膝软弱之证,包括脚气和气脚。其中气脚指情志因素或寒热邪毒所致之脚膝病证。《中藏经·论脚弱状候不同》:“人之喜怒忧思,寒热邪毒之气,自内而注入于脚,其状类诸风、历节、偏枯、痈肿之证,但入于脚膝,则谓之气脚也。”与脚气之病邪从外而入于脚,从足而入于脏者不同。

本方所治当为脾胃虚弱,气机阻滞之脚膝软弱。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今脾胃虚弱,无以化生气血,致脚膝失去气血之濡养,故见脚膝软弱;脾胃虚弱,纳运失常,则见食少纳差;气血无以濡养面目,则见面色萎黄;脾胃虚弱,中焦升降失调,同时津液之输化不能,致津聚成水湿,阻滞中焦,故成脘腹胀满。

【治法】行气导滞,健脾利水

【配伍】方中以人参益气健脾,恢复脾胃功能,为方中君药。茯苓健脾渗湿,助君药益气健脾,恢复脾胃功能,又可利水渗湿,槟榔利水与茯苓同用以除水湿,防止水湿困阻脾胃,阻滞气机,又可行气导滞,以上二药共为臣药。青木香行气化滞,苏梗、苏叶同用行气宽中,消胀除满,三药与人参配伍补中有行,使补而不滞,与槟榔配伍共奏行气导滞,且气行则水行,共为佐药。生姜调理脾胃。

(四)开关丸(S.3347)

【组成】前胡八分、赤茯苓四分、桂(心)三分、旋覆花三分、细辛四分、桃仁四分(去皮尖双人,熬)厚朴四分、(炙)人参四分、海藻八分(洗去咸)、桑根白皮六分、当归四分、白术四分、郁李仁苏子

【用法】上先取郁李仁、桃仁、苏子三味合捣,其……丸如梧子大,取枣级裹,和取二十丸,日再服,渐加至三十丸,以……。

【方证】三焦阻滞,气机不通之关格证。症见气喘呕吐,胸腹胀满,大便秘结,小便不通。(原文:疗冷热上气关格,气上下不通,腹胀……。)

【分析】关格,《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之外格,二便俱不通为关格也。由阴阳气不和,荣卫不通故也。……关格则阴阳气否,结于腹内胀满,气不行于大小肠,故关格而大小便不通也。”《沈氏尊生书》谓关格……三焦气不得通也,为三焦气不行,故上而吐逆日格,下而不得大小便曰关。本方证即指三焦阻滞,气机不畅;故见胸腹胀满;浊气不降,则见大小便不通,浊气上逆故见气喘呕吐。

【治法】行气导滞,宜畅三焦

【配伍】上方重用前胡,肃降肺气为君药。苏子、旋覆花、桑根白皮肃降肺气,化痰行水与前胡合用,以使上焦气下行,开通肺气;茯苓、厚朴下气利水,通畅中焦;郁李仁、桃仁、当归调畅气血,润肠通便,促使下焦通畅,上述共为方中之臣药;人参、白术与茯苓配伍健脾助运,恢复中焦脾胃之升降;海藻化痰散结,开通塞滞;桂心、细辛温阳化气,恢复下焦蒸化之职。全方三焦并治,解除痰气、瘀血,开通三焦,恢复气机,使升降有序,关格自除。

【按语】本方中药物组成有缺损,从原文服法中,可以看出应有郁李仁与苏子二味,可补缺,余者不详。

(五)抵圣散(S.5435)

【组成】青木香一分、桂心一分、槟榔一两、郁金□□、甘草半两、麻仁二两、(生)巴豆两颗(□去皮厚着纸慢裹,大石压一宿去油,其纸烧却不用)芎藭半两、羌活半两、麝香半钱、人参□二两、防风□□橘皮半两□

【用法】上十五味,共柞罗为散,□转取药半钱,空心甘草□后,更以汤米饮,投泻立□。

【方证】腹中痛痕积聚。症见腹中坚硬,按之应手,不能移动,或腹中虽硬而聚散无常,且可活动,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原文:抵圣转腹中诸滞物癥□。)

【分析】癥瘕积聚,四者形状各有不同。一般以其发生的原因,大都由于起居不慎,忧患过度,饮食失节,脾胃亏损,邪正相搏,气郁血瘀凝结于腹中,故见腹中坚硬或腹中虽硬而聚散无常。

【治法】行气活血,消积导滞

【配伍】本方所治关键在脾胃亏损,积滞内停,气血瘀滞。故治宜行气活血,消积导滞。方中以青木香、槟榔合用行气散结,消积导滞为君药。臣以郁金、橘皮、桂心、芎藭、麝香理气活血通络,羌活、防风升发清阳,除湿宣痹。佐以巴豆峻下积滞,麻仁润燥滋阴,防辛燥药物伤津耗液,人参健脾益气,培补后天。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攻中有补,攻补兼施,气血同调,消积导滞。

【按语】本方出自于卷S.5435,原卷子残缺下半截,故每行均缺下半行文字,故文中缺文较多,此处为据现存药物的分析研究。

三、胃气上逆

调中降逆是根据浊阴不降病机拟定的治法。浊阴不降以呕吐反胃为主证,是中焦升降失调,胃气上逆的病理改变。其基本病理是饮食、痰浊阻碍中焦,胃气逆而不降;或脏腑功能失调,津气运行障碍,从少阳三焦内入于胃,胃气上逆,发为呕吐。

浊阴不降而呕,法当调中降逆,复其生理之常。敦煌古医方中的这类方剂较为丰富,其组方用药主要以半夏、生姜、吴茱萸、陈皮、竹茹等和胃降逆的药物组成。同时由于胃气上逆,影响气机,自然当以调气为先,故这类方剂常配伍调畅气机的药物,如陈皮、槟榔、木香、厚朴等以恢复气机升降。痰饮水湿是引起胃气上逆的主要病理因素,因此化痰除湿亦成为这类方剂的重要用药思路,敦煌古医方主要用半夏、茯苓等药物。

此处,选录并分析研究了半夏汤、下气消肿方、脚气冲心方、脚气冷毒方、前胡汤、芦根橘皮饮、竹茹茯苓汤、生姜橘皮汤、刺猥绿豆粥等九首代表方剂。

(一)半夏汤(P.3201)

【组成】半夏□两(细者)、生姜□两、吴茱萸五两、茯苓二两、白术二两

【用法】上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三服,相去十里。又方,加槟榔二十枚。旋覆花一两半,疗心下停水,沥沥作声,大良。加水至九升,煮取二升四合。

【方证】脾胃虚弱,饮停气逆证。症见心下坚满、恶心呕吐,食少纳瘥等。(原文:半夏汤主坚满者方)

【分析】脾胃虚弱,津液无以输化,聚而成痰饮,痰饮阻滞中焦,故见心下坚满。胃之和降失调,浊阴上逆,则恶心呕吐。食少纳盛则为脾胃虚弱,纳运失常之见证。

【治法】祛痰降逆,健脾和胃

【配伍】方中用辛苦温燥之半夏,以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为君药。茯苓、白术健脾祛湿,既能恢复脾运杜绝痰饮形成,又可去除已成之痰饮,助半夏燥湿化痰除饮,共为臣药。佐以辛热之生姜、吴茱萸以助半夏降逆止呕,又可温中散寒,则中阳振奋,水湿得以温化。

【按语】此方残缺较多,此处为据现存药物的分析,可看作《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的加减方。

(二)下气消肿方(P.3596)

【组成】桑根白皮细切三升、生姜半升、吴茱英半升

【用法】酒五升,煮三沸,去滓,顿服,下气消肿。古医秘之,千金不传。

【方证】阳虚水停,肺胃气逆证。症见恶心呕吐、咳喘气短、水肿等。

【分析】津液属阴,非阳不化,今中焦阳虚,津液无以温化,则聚而成水饮,水饮阻滞中焦,胃之和降失调,浊阴上逆,则恶心、呕吐,上犯于肺,肺失宜降,肺气上逆,故见咳喘气短。泛溢肌肤,则见水肿。因此,本方所治病位在肺胃,病机关键在水饮上逆。

【治法】下气消肿,温中和胃

【配伍】方中重用桑根白皮,降泻肺气,通调水道而利水消肿,为君药。臣以辛热之生姜入中焦,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又可散水气而消肿,与桑根白皮同用,降肺胃之逆,下气消肿,温中和胃。佐以吴茱萸既可助生姜降逆止呕,又可温中散寒,则中阳振奋,水湿得以温化。

(三)脚气冲心方(P.3201)

【组成】吴茱黄二升、生姜六两、大槟榔十四颗(子碎,皮切)

【用法】上切,以水九升,煎取三升,去滓,分湿三服,每服相去如人行七八里,服之立已。

【方证】寒湿脚气上冲证。症见心悸而烦,气喘,呕吐等症。(原文:脚气冲心闷乱欲死)

【分析】湿毒上攻于心,心神受扰则心悸而烦,循经窜犯肺胃则喘满呕恶胃气上逆,则见呕逆吐沫。

【治法】平冲降逆,散寒行水

【配伍】方中用吴茱萸辛苦性热,温降之性颇强,既可温里散寒,又可平冲降逆气,一药两用,两泣其功,是为君药。臣以生姜辛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君臣相配,相辅相成,加强了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之功。槟榔,《药性论》谓其可“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坚消气,下水肿,治痒,风血毒聚”,故佐以槟榔,下气行水,降浊消肿。

【按语】《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治湿脚气诸方”云:“治湿脚气,上攻心胸,喘促闷绝,宜服此方;槟榔二两,吴茱萸三分,汤浸七遍,烙干妙,右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用童子小便一小盏,入生姜汁一茶匙,暖令温,不计时候,调下二钱。”此方与上方方证及用药相同,可参考使用。

(四)脚气冷毒方(P.3201)

【组成】吴茱萸三升、槟榔三十枚、青木香二两、犀角三两、半夏八两、生姜六两

【用法】上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十里,立效。

【方证】寒湿脚气上冲证。症见气急气喘,肩背疼痛,心下痞坚。(原文:脚气冷毒闷,心下坚,背脯痛,上气急,欲死者方)

【分析】寒湿邪气留滞腰背,致气血不通,故见腰背疼痛;寒湿邪气阻滞中焦,气机不通,则心下痞满坚硬。水湿上冲于肺,致肺气上逆,故见气急气喘。

【治法】平冲降逆,散寒行水

【配伍】方中用吴茱萸辛苦性热,温降之性颇强,既可温里散寒,又可平冲降逆气,一药两用,两擅其功,是为君药。臣以槟榔行气利水,既有利于水湿的去除,又有利于防气机阻滞;半夏、生姜降逆止呕,以助吴茱萸平冲降逆气。佐以青木香行气以求气行则水行,五脏六腑壅滞得以通利;犀角咸寒清心凉血解毒,以制吴茱萸、半夏、生姜温燥之性。诸药合用,寒湿得去,水湿上冲得以和降。本方可以看作是在脚气冲心方基础上的加减。

(五)前胡汤(P.3287)

【组成】前胡一两、去蒂生姜二两、去皮长切茯苓二两、去皮秤甘草一两、去皮生用人参一两、生布拭去土当归一两、生布拭黄芩两、生布拭去土白芍药一两、食茱萸五舍去内黑子半夏一两、汤洗,完用大枣肥者二十枚,劈破。

【用法】十一物以水八升,煮去三升,分为三服,将息如桂枝方。禁羊肉,饴糖。

【方证】脾胃气虚,中寒气逆证。症见胸腹气胀疼,呕吐泛酸诸症。(原文:关脉浮,不欲食,是虚满,宜服前胡十一味汤……针胃管补之,一名太仓,在当脐上二寸是。前胡汤方,主气胀急。)

【分析】本方所治病症为脾胃气虚,生湿停饮,浊饮阻滞壅塞于肺,肺失宜降,遂致气逆胀急,阻滞中焦,则见脘腹胀满,恶心呕吐泛酸。

【治法】温中健脾,降逆消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