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脾胃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
23113000000036

第36章 敦煌医书中脾胃病方证规律研究(5)

【配伍】本方方证关键在于寒湿秽浊,停滞中焦,治宜温中散寒,辟秽去浊。方用桂心辛温以温中阳,散寒湿,为君药。细辛,辛散温通,芳香透达,可散风寒,化湿浊,防寒湿秽浊上犯,以治口臭,陶弘景云:“人患口臭者含之多效(见《政和本草》卷六细辛条)”,是为方中臣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而为佐使。

【按语】《外台秘要》卷二十二“口疮方篇”引《古今录验)疗口疮汤与本方大致相同,但未言及治口臭。该卷口奥方篇引《古今录验》疗口臭方有甘草、细辛,但无桂心。

(十四)丁桂口臭丸(S.4329)

【组成】丁香三分、甘草三分(炙)、细辛五两、桂心五两、川芎四两

【用法】上五味捣筛,蜜和为丸,如弹子大,临卧服两丸。

【方证】寒湿秽浊之口臭证。症见口中粘腻,脘腹胀满冷痛等症(原文:治口气臭)

【分析】本方可看作上方(桂辛甘草散)的加减方,即在桂辛甘草散的基础上加丁香和川芎,调整剂量,同时该散剂为丸剂。方证未变,而效力增强。

【治法】温中散寒,辟秽去浊

【配伍】方中用桂心辛温以温中阳,散寒湿,为君药。细辛芳香透达,可散风寒,化湿蚀;丁香,辛温芳香,温中散寒,化湿降逆,与细辛、桂心相配,共奏温中散寒,同时防寒湿秽浊上犯,以治口臭,是为方中臣药。佐以辛温芳香之川芎,以温通行气活血导滞,则湿浊易去。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而为佐使。纵观全方,彰显辛温芳香之性,则寒湿去,而秽浊化,诸症自愈。

(十五)五芝方(S.2438)

【组成】乌麻油□茯苓半斤、花椒四两、饴糖半合、蜂蜜二合

【用法】令童口日三服,食之三丸,以日出时□及午时,申时□年,头白更黑,力彻虚空□□日行千里□□。

【方证】中焦虚寒,须发早白。(原文无方证)

【分析】本方为道教辟谷医方,原文残缺较多,此处以方类证,予以阐释。可能是以温中健脾法达到“辟谷”,又可乌发。

【治法】温中健脾

【配伍】方中以茯苓益气健脾,花椒温中散寒,二药温补结合,为君药。饴糖温中补虚,加强君药温补作用;乌麻油,即麻油,可滋阴润燥,《别录》:“利大肠,胞衣不落,生者摩疮肿,生秃发。”,故不但可补益虚损,又可制约花椒辛操伤阴之弊,故为佐药。以蜂蜜为丸,又可补中润操,作为使药。

三、胃阴不足

胃阴不足,是指胃阴亏虚所表现的证候,常以口燥唇焦,咽喉干燥,舌赤乏津,胃脘疼病,肠中燥涩为其主证。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运既不太过,也无不及,燥湿互济,自然无病。设若素体阴虚,胃阴不足,或热病后期,胃阴被劫,津液虚乏,无以上承,即见口燥舌干诸证。值得一提的是,敦煌古医方中,存留了因石发而致的以胃阴被劫的方剂。

根据胃阴不足病机可拟定益胃生津的治法,使津液得以补充,燥涩证象自然消失。敦煌古医方中常选用养阴生律的麦门冬、玉竹、石斛、生地等药为主组合成方。又因脾为胃行其津液,故常配伍补脾以生津的药物,如人参、甘草等。水液的运行出入与肺脾肾三脏有关。三脏之间是彼此联系的。所以,引起胃阴亏损的机理不能单从胃肠着眼,要与肺肾两脏联系起来分析,才能揭示引起胃阴亏损的病理转归。因此,常选麦冬、正竹、石斛等两滋肺胃之阴的药物;同时多选生地等药滋肾壮水。如石龙芮丸即属一本法的典型代表。

(一)石龙芮丸(P.2565)

【组成】石龙芮六分、萎蕤四分、枳壳十六分(炙)、麦门冬四分(去心)、甘草十六分(炙)、菌桂(官桂)一分、薯蓣四分、干地黄六分、石斛四分、女麹八分(熬香)

【用法】上十味捣筛,蜜和为丸,丸如梧子大。一服二十丸,日二服,稍加至二十五丸。酒饮,任量,体中冷热服药。禁海藻、太肥滑、难消食。

【方证】胃热阴亏证。症见饮食无味、消瘦,短气乏力。(原文:主上热下冷,脾胃气不足,下多消食,纵食无味,不长肌肤。此方宣通荣卫,调中,兼理食气,平胃能食,充实倍力方中。复服。)

【分析】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素体阴虚,或热病后期,胃阴被灼,津液匮乏,无以濡润胃脘,则见饮食无味,津精无以濡润肢体,故见消瘦,不长肌肤;短气乏力为胃热阴伤,脾胃功能低下,化源不足之见证。

【治法】养阴清热,调中理气

【配伍】方中女麹,考诸多本草著作,未见记载,笔者认为,可能为女萎,其性辛甘味平,有健脾消积作用,这样才与本方方证基本吻合,张侬先生在《敦煌石窟秘方与灸经图》中也主张此说。石龙芮,又名水堇、水毛茛、胡椒菜、野芹菜、小水杨梅等多种别名。《本草纲目》谓;石龙芮,甘寒,“乃平补之药,古方多用之,其与拘杞,覆盆子相垺,而世人不知用”现本草学认为本品辛苦寒,有毒,功能清热散结,拔毒截疟,现代研究也认为其含有有毒成分,故不可内服。因此,本方中的石龙芮为古方用法,以其为君药,意在补益生津,这样才便于理解本方。萎蕤、麦门冬、石斛甘寒滋肺胃之阴,干地黄滋养肾阴,此种结构突出了以益胃阴为主兼滋肺肾阴液的配伍形式,盖津液代谢与肺脾肾三脏有关,热盛伤阴多呈肺胃阴伤,肾主水,胃阴不足,常见肾阴亏损。枳壳理气消积,薯蓣(山药)补益脾胃,女麹健脾消积,三药合用,共奏调中理气,上述药物皆为臣药。佐以菌桂(官桂之别名)入下焦温阳散寒,引火归元,又可制约君臣药物寒凉之弊。甘草为使,调和诸药,又可助薯蓣健脾和中。纵观全方,肺脾肾兼顾以滋阴清热,热去而胃阴复;补中有通以调中理气,恢复中焦功能;少佐热药,寒热并用,使全方凉而不遏,热不伤津。

(二)麦门冬汤(《疗服石方》)

【组成】麦门冬二两(去心)、人参二两、甘草一两(炙)

【用法】上件三味呋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五服。

【方证】石发热毒壅胃,气津损伤证。症见口干舌操,短气烦热等。(原文:疗一切杂石发。)

【分析】服石后,热毒内结,伤及胃阴,日久气随津脱,致气阴两伤,津液不能上承于口,故见口干舌燥,短气。

【治法】养阴清热,益气生津

【配伍】方中以麦门冬养阴清热,益胃生津,作为方中君药;臣以人参大补元气,固脱生津;甘草调和诸药,又可助人参调理脾胃。全方药少力专,气津同调,当为防治石发之基础方,可能也代表了防治石发的基本治法,故原文谓“疗一切杂石发”。

(三)疗消渴方(S,3347)

【组成】黄等二两、麦门冬三两(去皮心)、栝蒌三两、牛黄一两、人参一两、鸡肠一具(刺便净,白水洗)、猪肾一具(切)

【用法】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去滓,分……。

【方证】热邪内盛,气阴不足之消渴证。症见口干舌燥,多食普饮,短气乏力,心脚烦热,舌红少苔,脉虚而数。(原文:疗消渴方……又方……)

【分析】热邪内盛,伤及胃阴,日久气随津脱,致气阴两伤,津液不能上承于口,故见口干舌燥,短气乏力;胃热亢盛,则见多食善饮;热扰脚膈,则见心脚烦热。舌红少苔,脉虚而数均为热盛,气阴两伤之征。

【治法】养阴清热,益气生津

【配伍】本方以麦门冬为君药,养阴生津。栝蒌清热润燥;黄等、牛黄浦热除烦,三药共为方中臣药,重在清热,热清而防止津液灼伤,与麦门冬配伍,共奏养阴清热。佐以人参益气生津;猪肾、鸡肠为血肉有情之品,以养阴增液。全方清补结合,标本兼顾,使热去而气津恢复,诸症自愈。

(四)大麦奴汤(《疗服石方》)

【组成】大麦奴四两(麦青是)、麦门冬四两(去心)、人参一两、甘草二两(炙)、桂肉二两、葱白八两(勿有姜)

【用法】上件六味细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服。若无麦奴,以大麦三升净洗亦得。若用麦者,先煮使熟,作大麦曲方,压诸石热,宜常作服之。取大麦多少,熟捣,令使皮尽,蒸之入热,曝使干,微熬使香,细捣出之。和水服,甚解石热,宜恒有之,甚要。

【方证】热毒壅结,胃阴灼伤之石发证。症见口干舌燥,短气烦热。(原文:准前压石热毒。)

【分析】服石后,热毒内结,伤及胃阴,日久气随津脱,致气阴两伤,津液不能上承于口,故见口干舌燥,短气;热扰心神,则见烦热。因此,药毒内结气阴两伤是本方方证的关键。

【治法】养阴清热,益气生津

【配伍】针对石发药毒内结,气阴两伤,法当以养阴清热为主,兼以益气和中。大麦奴,当为大麦果穗感染麦坚黑粉Ustilagohordei(Pers.)Lagerh.所产生的菌瘿。其性寒味辛,功能清热除烦,清热解毒,《本草拾遗》谓:“(麦奴)主热烦,解丹石、天行热毒”。张侬先生在《敦煌石窟秘方与灸经图)一书(P50)中称大麦奴指大麦的青苗。

本方以大麦奴清石毒,除烦燥,为方中君药,故方名大麦奴汤。麦门冬养阴清热,生津除烦,与大麦奴配伍共奏养阴清热,益胃生津之功,人参培补后天,以生气津,二者共为臣药。少佐辛热温通之肉桂、葱白宣通阳气,以透解石毒,又可扶阳益阴,使全方阴阳调和;甘草调和诸药,又可助人参培补后天。纵观全方,突出养阴清热,益胃生津,又可益气和中,透解石毒,则石毒去,而气津存,诸症得愈,堪为防治石发热毒内结,胃阴灼伤的良方。本方可看作是上方(麦门冬汤)的加减方,功能更趋全面。

四、痰毒结聚

痰毒结聚证是指痰、饮、水、湿结聚而形成瘿瘤、瘰疠、石疽、乳岩、肉瘤、筋瘤等的病证。津是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重要物质,宜通恶滞,一有所阻,即成水湿、痰饮病变。

根据痰毒结聚病机可拟定化痰散结为主的治法。敦煌古医方存留有许多治疗瘿瘤、瘰疠的单、验方。组方常用化痰散结的海藻、昆布等药为主,随证配伍行气、活血、利水及健脾扶正的药物而成。

(一)疗瘿方(P.3596)

【组成】昆布八分、人参四分、枳壳四分、海藻六分、茯苓四分、桂心四分、芍药三分、真珠四分、海蛤三分、松萝四分、琥珀三分、羊靥二七枚、橘皮四分、通草四分、槟榔仁一颗、干姜三分

【用法】上件药捣筛,蜜和为丸,酒饮下,日服二十五丸,仍作弹丸如枣大,含细咽汁,朝含一丸,夜一丸,忌菜、热面、油腻、鸡、猪、鱼、肉、蒜。

【方证】瘿瘤初起证。症见颈项肿块,坚硬如石,或大或小,可随吞咽转动(原文:疗瘿)

【分析】瘿,病名,出《尔雅》,俗名大脖子病,是指颈前颌下结喉之处,有肿物如瘤,或大或小,可随吞咽转动,又名“瘿瘤”或“颈瘿”。相当于今日之甲状腺肿大一类疾病。多由肝郁气结痰凝所致,或与地方水土有关。根据致病原因不同,可分为石瘿、泥瘿、劳瘿、忧瘿、气瘿等。(见《圣济总录》卷一二五),发病与水土因素有关,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瘿候:“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动气增患。”或者与忧思郁怒、肝郁不舒、脾失健运而导致气滞痰凝血病有关。

【治法】行气化痰,软坚散结

【配伍】松萝,又名蜈蚣松萝、天蓬草、女萝、长松萝,为地衣类植物药松萝科植物长松萝、破茎松萝的丝状体。苦甘,平。功能清肝,化痰,止血,解毒。可治头痛,目赤、咳嗽痰多,疟疾,瘰疬,白带,崩漏,外伤出血,痈肿,毒蛇咬伤。羊靥,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甲状腺体。功能理气散结,《本草纲目》:“甘淡,温,无毒。”入肺经,治气瘿。海蛤,即海蛤壳,锻蛤壳。为帘蛤科动物青蛤等几种海蛤的贝壳。其性咸,平,苦,寒。壳味咸,性寒。肉味甘,咸,性冷。归肺、肾、胃经。清热,利水,化痰,软坚。可治疗疾瘤、痰核等病证。

本方昆布、海藻、海蛤,松萝、羊靥化痰行水,软坚散结,消瘿瘤;枳壳、橘皮、槟榔疏其气滞。桂心、干姜补火助阳,与茯苓共用,化其痰滞。通草、琥珀,养血通经,活血利水,散痰消癥,共奏通其血滞。人参、芍药补益气血,扶其正气,防祛邪伤正,珍珠镇心安神,防邪郁化火,扰及心神。纵观全方,以化痰散结为主,兼顾行气、活血、利水,又可扶助正气,使祛邪不伤正,共消瘿瘤。

(二)头下生瘰疠方(P.3596)

【组成】人参、甘草、干姜、白芷

【用法】四物各等分捣。

【方证】阳弱气虚,痰浊凝滞之瘰疠。症见结核如豆,皮色不变,不痛不热。(原文:头下生瘰疠)

【分析】瘰疠是发生于颈部淋巴结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医学心悟》“颈上痰核瘰疠串也”。常结块成申,累累如贯珠。俗称“疠子头”或“老鼠疮”。现代医学称之为颈部淋巴结结核。多见于儿童或青年人。起病缓慢,初起时结核如豆,皮色不变,不觉疼痛,以后逐渐增大,相互融合成申,起脓时皮色转为暗红,溃后脓水清稀,并夹有败絮样物质,往往此愈彼溃,形成窦道。痰浊凝滞为其发病的关键病机。本方所治为阳弱气虚,津液停留,聚而成痰,结于颈部,故见结核如豆,皮色不变,不痛不热。

【治法】温阳健脾,化痰散结

【配伍】针对阳弱气虚,痰浊凝滞,故治宜温阳健脾,化痰散结。本方以白芷辛散温通,以散结消疠,为方中君药。臣以干姜,辛温入中焦,温阳化气行水,加强白芷辛散温通之力,共奏以消散痰结。佐以人参益气健脾,恢复津液之运化,以杜绝津聚成痰。甘草调和诸药,消肿排脓。全方标本兼顾,即可消散痰结以治标,又可温阳健脾以杜绝痰浊形成。

§§§第二节脾不统血

脾主统血,脾阳不足,不能统血可致出血证候。本证常以吐血、咳血、便血、崩漏等为主证,兼见血色晦暗不鲜,或色淡清稀如水,面色萎黄,舌谈苦白,四肢不温,喜暖畏寒,脉沉细无力等阳虚证象。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阳应象大论》又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阳气有固护阴血的作用,卫外阳气一虚,脉中阴血即可泄于脉外,呈为出血。此种机理称为脾不统血。然而,人身阳气根于肾中真阳,不能舍此而只咎脾胃,肾阳虚哀,生阳不旺,才是根木。所以阳虚不能统血亦当从脾肾沦治,即拟定温脾肾之阳以止血的治法。此处分析研究了敦煌古医方中的治疗女人交接出血的方剂,即为重视温补脾肾,同时用温性止血药组成方剂的配伍法度。

(一)女人交接血出方(S.4433)

【组成】桂心二分、伏龙肝二分

【用法】为散,酒服方寸匕

【方证】阳虚出血证。症见妇人性交出血,血色暗淡,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原文:治女人交接辄血出)

【分析】交接出血,亦名交结出血,交感出血,指性交出血,多因肝火妄动不能藏血,脾虚不能摄血,或交接损伤所致。本方所治应为脾肾虚寒,统摄无权,血溢于下所致。

【治法】温阳止血

【配伍】方中用伏龙肝(灶心黄土),辛温而涩,可温中阳以复脾运,又可止血,一药两用,用为君药;臣以桂心,温补脾肾阳气以恢复阳气统摄之权,虽无止血作用,却能加强伏龙肝的温中阳作用而收到止血之效。全方药少力专,共奏温阳止血。

【按语】《千金要方》卷三有方与此大致相同:“治女人交接辄血出方。桂心、伏龙肝各二两。右二味为末,酒服方寸匕,立止。”

§§§第三节升降失常

脾胃的纳运功能需要通过升清降浊两种运动形式来实现。饮食从口摄取以后,经食道下输至胃和小肠消化吸收,再经大肠将所余糟粕排出体外,这一自上而下的传导过程,需藉胃气的下降而下降,故谓胃主降浊。水谷经过消化以后,还要经过脾的吸收和输布作用,将水谷精微上输到心肺,再经心肺输布于其它脏腑,转化为精气血津液。这一自下而上的转输作用,需籍脾气的上升而上升,故谓脾主升清。脾胃一升一降,共同完成饮食的摄纳和传导,运化和输布,反映了整个纳运过程的两个方面。

敦煌古医方主要是针对寒热中阻、脾胃气滞、胃气上逆等脾胃升降失调所引起的病症而设。

一、寒热中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