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病之后,脾胃及各脏腑功能受到影响,运化功能减退,饮食宜清淡,如五谷、蔬菜、豆类、水果、植物油等,鱼肉荤食,在烹调时味淡油少也属清淡之列;忌食肥甘厚味,如大肥大肉、味厚质稠、滋腻腥臭等碍胃滞脾的饮食。
一般来说,外感病证者,宜食稀粥、面条、藕粉、新鲜蔬菜,忌食荤腥及滋补食物;感寒者可食葱姜,受热者可食绿豆、萝卜、西瓜等。阳虚病人,宜食红枣、蜂蜜、羊肉、狗肉等温性食物,忌食生冷瓜果等凉性食物。阴虚病人,宜食百合、梨、海参等养阴食物,阴虚及温热病人忌辛辣醇酒炙煿等燥热动火食物。臌胀、水肿而见脾虚者,宜食鱼、豆类,凡水肿者均应进低盐饮食。消渴病人宜食猪胰,忌食高糖食物。饮食忌口中,尤应忌“发物”,某些鱼虾禽蛋或菜蔬,对哮喘、斑疹等病证有触发作用,应询问病史,避免再食此类食物。
(五)药食结合、以食代药
食疗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内经》早有“以食代药”的主张,《素问·脏气法时论篇》中有“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之说,可见祖国医学十分重视食疗。对胃肠病病人,在食疗方面特别要注意饮食合理搭配。如脾胃虚寒之人,平素宜食生姜、胡椒等温中散寒的调料;胃阴不足之人,宜食百合、梨、藕、蜂蜜、牛奶等甘润生津之品;气滞不和的患者,可多用萝卜、金桔饼、橘皮等;脾胃虚弱的患者,宜以红枣、山药、莲子肉等品为辅助。总之,对胃肠病病人进行食疗时,宜结合病人的体质因素、疾病属性,配合药物治疗辅之以适应的饮食疗法,达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目的。
因此,饮食调理是否得当,与疾病转归有密切关系。合理的饮食,不仅能保证身体必需的营养,而且对病证也会起到较好的调治作用。饮食不当,不仅机体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而且还会助邪加病。
四、用药护理
脾胃病病人服药方法总宜注意顾护胃气,病后服药重在先调和脾胃,以保持胃肠调和通畅,避免重伤胃气。对重症胃肠病患者,其服药方法可仿仲景所创诸法。如阳明腑实证用重剂攻下时,可先投轻剂作试探性治疗,不致于过下而戕伤胃气;腑气得通后宜“得下,余勿服”,“若一剂利,则止后服”等法,病后胃虚者宜方小药轻,或多次分服以免伤胃气;对于轻微余邪,勿服攻伐重剂,以免伤害初复之胃气,尤宜食养尽之。这些方法在临床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胃肠病患者服药均以温服为宜,减少冷热对胃肠的直接刺激。如有刺激性药物多宜在餐后服用或服药同时进食少许(可仿仲景啜粥法),或装胶囊、或用蜜调服。呕吐病人服药可分次少量服,或在服药时含嚼生姜片,或服药时针刺双侧内关穴,或以中药汁保留灌肠,既可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又可直接作用于肠道,适用于某些不能口服药汁的重症患者。亦有报道使用以白芨为主药煎成糊剂,口服后保持仰卧体位,以治疗食道疾患,效果甚佳。腹泻病人常取外治法,即用药膏敷贴脐部,方便而效捷。
(一)煎药法
汤剂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剂型。明·李时珍说:“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煮卤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品无功”。
1.煎药用具
自古以来多用砂锅、瓦罐或陶瓷砂罐煎药,近代也有使用搪瓷器皿的。忌用铜锅、铝锅、铁锅煎药,以免某些药物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而改变药性。
2.药物浸泡
煎煮药物前应先浸泡之,以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浸泡前先逐一核对药材质量,尤应注意有无错配、漏配的药物。浸泡用水、时间,应视药物的体积、质地、气温等而定,一般以能将全部药物浸透为宜,药物质地坚硬致密者,应多浸泡一些时间;夏季气温高,浸泡的时间要缩短,防止药物酸败。
3.煎药用水
水质应清洁卫生,一般用自来水、井水或洁净的河水煎煮。用水量应视药物的吸水性能和煎煮时间而定,吸水性强、一宜久煎的药,水应多些,以免药汁过少,不能服到足够的药量而影响疗效;吸水性差、不宜久煎的药,水应少些,否则药液过于清淡,降低药效。同时,还应根据病人的病证、病情而酌情改变煎药用水量,呕吐、水肿、臌胀、昏迷等病证患者的宜少些,使药汁浓而少;发热、出汗、泄泻等病证患者的可适当多些。如遇有煎药过程中发现水量过少需添加水时,宜加温水或热水,切勿加冷水。
4.煎药顺序
按药物的性质和治疗需要,煎煮应有先后顺序。一般质地坚硬的块根、果实及介壳、矿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煮沸15分钟后,再入其它药物同煎,以利药味尽悉煎出。有些剧毒药物,为了破坏或减轻其毒性成分,尤应先煎到足够的时间,才能入其它药物同煎。比如乌头、附子应先煎3小时以上,舌尝无麻味才属安全。有些药物,如生铁落、灶心土、糯稻根等,宜先煎澄清,然后以其药汁代水煎其它药物。
贵重药物,如人参、鹿茸等,需单煮另煎,然后对入其它煎好的药液同服。胶质类药物,如阿胶、龟胶等,易粘附药罐及其它药物,影响该药的利用和阻碍其它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应单独蒸热烊化后,再同其它药液同服。
有些药物煮沸后易外溢,有的药物易致汤液粘稠难滤,有的药物易刺激咽喉、食道而引起不适,如青黛、赤石脂、马勃、旋覆花等,都应以布袋包好后再煎,这也是在煎药前须加以注意的事项。
5.煎药火候
煎药用火,应视治疗需要和药物性质而定。《伤寒蕴要》云:“若发汗之药,必用紧火煎;攻下之药,亦紧火煎;若补中、温中之药,宜慢火煎;若阴寒病急者,亦宜紧火急煎”。《医学源流论》云:“大都发散之药及芳香之药不宜多煎,取其生而陈盈;补益滋腻之药宜多煎,取其熟而停蓄”。一般用武火快煎者取其气,如荆芥、薄荷、防风、桂枝等武火煮沸五分钟即可;文火慢煎者取其味,如党参、当归、.熟地等滋补药,应煎煮半小时至一小时才能服用。乌头、附子、狼毒等,应先以武火煮沸,再继续用文火久煎二至三小时以减其毒性。有的药物如苏连饮、番泻叶、大黄等,有时只须用开水泡服即可。有些药物,如贝母、三七、朱砂、鸡内金等,只须研成粉末,用药汁或开水送服即可。梨汁、蔗汁、荸荠汁等,也不须用火煎煮,对入药汁中即可服用。
(二)用药法
1.给药途径
脾胃病用药以口服为主,传统的汤剂、膏、丹、丸、散及现代的片剂、冲剂、合剂、胶囊剂、口服液等无不以内服为主。服用汤剂时,还应注意药的温度。一般病证的患者,汤药宜温服;如以热药治寒证者,宜热服;如以寒药治热证者,宜凉服。如遇真热假寒证或真寒假热证,则可用反佐法,即寒药热服或热药寒服。一般来讲发汗解表药宜乘热服,以助发汗。送服成药的汤药或开水的温度,也以适合病证为宜。如中风、厥、脱等病证患者,不能口服药物时,可采用鼻饲给药。服用成药时,应注意药品是否霉变或过期,一经发现有霉或过期即应停用。
对腹痛、泄泻、痹证等患者,将药炒热布包外熨腹部或患处等。外用给药时,应注意勿使暴露部位受风着凉,也应注意勿烫伤肌肤。早在《金匮要略》中就有蜜煎导法、从肛门给药的记载。目前,临床对高热、便秘、癃闭、慢性痢疾等病证患者,将药物制成灌住液从肛门给药,保留灌肠,常收到很好的疗效。灌注时注意药液不宜太凉或太热,一般以37℃左右为宜;应达到一定的深度,一般距肛门30厘米左右;应鼓励病人坚持多保留一段时间,可以提高疗效。
2.用药时间
《本草纲目·序例》云:“病在胸膈以上者,宜先食而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也就是说根据病位决定服药时间,病在上焦,欲使药力停留上焦较久,宜食后服;病在下焦,欲使药力迅速下达者,宜食前服,熏洗、敷贴、结肠灌往、注射等给药时间的安排,以病情需要为主。从时间医学角度来看,掌握人体生命活动的节律性,择时投药,可提高疗效。这方面古代医家早有认识,如张完素、张子和主张吐药宜于午前服用;张隐庵、张令韶认为泻药宜于日哺时服用。用于开胃健脾的药宜饭前服;用于消食导滞的药宜饭后服。制酸药宜饭前服,以减少胃酸,并增强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润肠通便药宜空腹或半空腹服,以利清除肠胃积滞;泻下药遵“日哺人气收降”的理论,入夜给予,但对病情危重者不可拘泥于此,要按时服用,止泻药,及时给药,按时再服,授止停服;驱虫药,清晨空腹或晚上睡前给予;补益药,一般宜饭前服以利吸收;补阴药宜晚上一次服,可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
内服药物的时间,与就餐的时间有密切的关系,服药时间的安排,应权衡药物的吸收、药性的稳定、对胃肠的刺激、对食欲的影响,以及病证的部位等因素。一般来说,多数药物应饭前服,尤其滋补健胃类药更应如此,以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气味怪异腥烈、易致呕吐的药物、对胃肠刺激性强的药物应饭后服。驱虫药及攻下药,宜清晨空腹服,治疟疾药应在发病前两小时服,安神药宜在睡前服。慢性病人服丸、散、膏、丹等制剂时,应定时服。另外,根据病情,有的可将药物分作一日数次服,有的可煎汤代茶不拘时服。有的方药甚至应在特定时辰服,如鸡鸣散在天明前空腹冷服。
§§§第二节脾胃病的食疗研究
食疗,即饮食疗养的简称,是利用不同的食物来影响整个机体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治愈疾病的一种手段或措施。中医食疗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极为丰富的内容。在中医食疗的发展过程当中,受到了各家学说的影响,而以脾胃学说的影响最为重要和深远。脾胃学说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内经》,孕育于仲景,形成于金元,发展于明清,涵盖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领域相当广泛,对临床医学贡献巨大。在脾胃学说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当中,历代医家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阐述了对“食疗”的认识,深刻影响了中医食疗的发展。
一、《内经》阶段
我国的饮食疗法,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有“医食同源”的说法,即认为食疗的起源与医药的起源是一致的。战国至秦汉年间成书的《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重要医学文献。作为脾胃学说形成的渊源,《内经》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食疗文献,在食治食养方面确立了明确的原则和实施的方法。
食疗原则方面,如“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湍,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泱。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这就是说饮食的五味必须调和,不能偏盛,偏盛则引起种种疾病。若能五味调和,饮食合宜,则健康能获保证,寿命就长。又云“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就是说,凡毒都是用以攻邪的,五谷是用以营养,五果是用作为辅助之用,五畜之肉是用补益,五菜是用以充养,气味和合而服食以补益精气。
食疗方法方面,《内经》阐述了一些操作简单、效果可靠、实用性强的疗法,如热饮疗法、冷饮疗法、食补疗法、食泻疗法、食忌疗法、饥饿疗法、醪酒疗法、药膳疗法等。《内经》精辟的、纲领性的向人们揭示了饮食的要义,是世界上最早而又全面的饮食指南。
二、仲景阶段
汉代的医学家张仲景本着“顾胃气、存津液”的原则,创造性的把饮食对人体的作用运用到疾病的防治当中,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采用了不少食疗方法。两本著作中有关食疗的条文有80余处,运用食物性药物38种,组成的食疗方13首,70%的处方中运用了食物性药物。如书中提出的“猪肤汤”和“当归生姜羊肉汤”都是典型的食疗处方。作为脾胃学说的先导,仲景在治疗上经常运用食疗温补脾胃、滋养胃阴、顾护胃气。如《伤寒论》第306、307条少阴寒化证下利便脓血,仲景以桃花汤治之,方中粳米一升,用以减缓干姜辛辣之性,兼能补益脾胃。397条用竹叶石膏汤益气养阴、清热降逆,方中“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即取米粥滋养胃阴之效。又如十枣汤攻逐水饮,仲景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旨在顾护胃气,使邪去正不伤。仲景顾护脾胃的思想,不但促进了脾胃学说的形成,也推动了食疗的发展。
三、晋唐时期
食疗经过前代的发展,到了唐朝集其大成,而出现了专著。孙思邈,奉行顾护脾胃的理论,秉承了仲景的食疗观,编纂了《备急千金方》,其中就有食治专篇。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其中收载食物150多种。该书序中指出“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资气血”。并认为“能用食平疴,释情遗疾者可谓良工”。除绪论外,分“果实、菜蔬、谷米、鸟兽虫鱼”四门来叙述,他总结出五脏所宜食法,如肝病宜食麻、犬肉、李、韭等,心病宜食麦、羊肉、杏、薤等,脾病宜食粳米、牛肉、枣、葵等,肺病宜食黄黍、鸡肉等,肾病宜食大豆黄卷、豕肉、栗霍等。孙思邈的弟子孟诜的《食疗本草》是一部最早的专讲食物疗法的药物学专著,共收药用食物241种,其中不少品种为唐初本草书中所未收录。另有动物脏器的食疗方法和菌藻类食品的医疗应用以及不同地域所产食品和南、北方不同的饮食习惯,妊产妇、小儿饮食宜忌等记述,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另外,王焘著《外台秘要》有多种食治疾病的方法和食禁,并记述饮食不当导致疾病,如“夫消渴者,凡积久饮酒,无有不成消渴病者”,认为预防消渴须注意:“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咎殷的《食医心鉴》也提出了各种疾病的食物疗法共13条,药方209首,如高良姜治心腹冷痛,牛乳治消渴等。
四、宋金元时期
宋、金、元时期,脾胃学说渐已成型,食疗学在这一时期也有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如宋朝王怀隐等编《太平圣惠方》记载28种疾病都有食治方法。宋朝赵佶编《圣济总录》中专设“食治”共有30条,详述各病的食治方法。林洪著《山家清供》载各食疗方102种,有荤有素,有茶点饮料,糕饼羹菜,粥饭果品等。金、元间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学术争鸣。各家用药立论虽不同,但都主张饮食是防治疾病的基础。如李东垣《脾胃论》主张用甘温类药如人参、黄芪补养脾胃、培养元气。张从正著《儒们事亲》主张食养补虚谓:“养生当论食补”,“精血不足当以食补”。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元代宫廷的饮膳太医忽思慧写的《饮膳正要》一书,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营养学专书。该书从健康人的饮食方面立论,继承了食、养、医结合的传统,对每一种食品都同时注意它的养生和医疗效果,书中所载的基本上是保健食品。且对所载各种食品,均详述其制作方法,烹调细则,书中大部分篇幅是叙述“食补”的。正如“自序”中所说:“谷肉果菜,取其性味者,集成一书,名曰饮膳正要”。此外,吴瑞著有《日用百草》,也是我国营养学的名著。以上种种,李东垣是脾胃学说的代表人物,其他医家亦是从食疗的角度体现了脾胃功能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五、明清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