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脾胃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
23113000000027

第27章 总论(26)

“大热能食而渴,喜寒饮,当从权以饮之,然不可耽嗜。如冬寒喜热物,亦根据时暂食。睡不安,则宜少食;饱而睡不安,则少行坐。”

“遇卒风暴寒,衣服不能御者,则宜争努周身之气以当之,气弱不能御者病。”

——《脾胃论·卷下·摄养》

脾胃病的中医调护

§§§第八章脾胃病的中医调护

§§§第一节脾胃病的中医护理

中医脾胃病的护理在脾胃病的治疗过程中尤为重要,“脾”的升清与胃的降浊、小肠的泌别清浊、大肠的传导,把食物的消化、吸收,营养的敷布输送,糟粕的排泄传导统称为脾、胃、肠的综合作用。对中医胃肠病的调护,应着重注意生活调摄、精神调护、饮食调理用药调护等几个方面。

一、生活调摄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指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人生活在天地之间,顺应四时,调摄起居,对防治脾胃病有重要意义。

(一)病室安静、空气宜人

病人宜生活于安静、空气宜人的环境,有利于休息和治疗,以便早日康复。《素问·生气通天论》云:“起居如惊,神气以浮”。指出病人充分休息,神气将向外浮越,不利于疾病的治疗,甚至使病情加重。后世医书中“善养其病者,调之、护之、务期安静,医药有当,自能速去”。

《寿世新编·卫生要旨》,说:“凡有问疾来者,勿得与之相接。一人相接,势必人人相接,多费语言,以耗神气。心所契者,又因契而忘倦;心所憎者,又因憎而生嗔。甚或坐盈一室,声起谈风,纵不耐烦,又不敢直辞以去,嗟嗟!病人力克几何而堪?若此,恐不终朝而疾已增剧矣。”指出病人过多会见亲友造成的危害。

(二)起居有常、顺应天时

病人起居应顺应天然,这是生活护理的普遍原则。但在具体护理时还应结合病情的轻重,病证的寒热虚实,气候的异常变化等,对衣着起居等作适当调整。

春时阳气升发,胃病多有动血之变,故而春时宜恬静少怒,食宜清淡,少食助热之品,夏季炎热酷暑,多挟湿气,易困脾胃,表现为纳呆、脘胀或吐泻,所以夏季不宜过食生冷油腻,以免伤及脾阳而蕴湿浊;新秋之时,暑湿未尽,天气转凉,饮食稍有不节,常可发生腹泻、痢疾,如秋燥明显,可食些甘寒柔润食品;冬令健身,重在食补,冬至后可服适量膏剂补品。《素问·四气调神论》云:“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财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就是说养身或调治疾病都应与天地相应,顺应自然的客观变化。一年四季,气候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变迁,人体则表现为春夏阳气渐长,秋冬阻气渐旺,故四季起居应与之相应。春夏之季,病情轻的病人应早些起床,在室外散步活动,使阳气充沛;秋冬之季,起床时间应“与鸡俱兴”,或“必待日光”,使阳气收藏。在衣服被褥等方面,也应适时加减,注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不少疾病与季节明显有关,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云:“春善病鼽,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对患有与季节相关疾病的患者,应适应时节提前做好防护工作。

患者一日中的病情,常随着时辰、人身阴阳的变化而有轻重不同的变化。一般地说,早晨人体阳气生长,病气衰弱,而见神转清爽;中午阳气最盛,正胜而邪却,证见稳定平和;日落时阳气渐消,病邪转盛,证情转重;半夜时阳气深藏,邪气独盛,病势最甚。故午后及夜间,应加强巡视,安排好病人起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三)劳逸结合、适合病情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活动筋骨,通畅气血,调和营卫,增进食欲,振奋精神,有助机体的康复。一般来说,急证重证病人以休息为主,必要时须卧床休息,帮助患者翻身、饮食、服药等;慢性病病情较轻的病人,应有一定的活动量,以促进气血的运行,增强抗御病邪的能力。

但过度的锻炼,耗气伤精,轻者使病程延长,甚者会使病情恶化。以免发生“劳复”。休息可以养精蓄神,恢复元气,有利于机体的康复。但过度的安逸,会使筋骨懈怠,气血运行迟滞,阳气不振,脏腑不运,不利于机体的康复。故不宜片面地强调休息或活动,劳逸护理应适合病情。

二、精神调护

情志失调是中医胃肠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如《内经》中“观其志意,与其病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思伤脾”、“怒则气逆,甚则呕血飨泄”。因此,临床上对胃肠病人加强精神方面的调护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工作。

(一)解除顾虑、放开思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所以,人的精神情志属中医心理范畴,与机体状况密切相关。《灵枢·口问》云:“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人得病后,除疾病会导致精神情志发生改变外,同时,会有紧张、忧愁、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的产生,这样不利于机体恢复健康。故患者入院后,或病情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劝慰病人,解除其思想顾虑,克服不良心理对病人的消极影响。《灵枢·师传》要求劝慰病人应“告之以其败”,指出骄恣纵欲或对生病不能释怀以及忧恐悲虑对病人的危害性,以引起病者的重视;“语之以其善”,向病者说明疾病是可以治愈的,指出光明,以增强病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导之以其所便”,即告诉病人养病注意事项,哪些调养方法及事宜有助于病体的康复,让病人自觉遵守医院制度,配合治疗。

(二)避免刺激、调节情志

《素问·玉机真脏论》“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是指疾病不按一般规律发展变化,而是向恶化方面发展,故说“令人有大病矣”。临床因情志刺激而加重病情,甚至夺丢性命者,屡见不鲜。有的病人因失望而拒绝治疗,有的竟在一怒之下发作真心痛、中风、厥逆、吐血而亡,有的因暴受惊恐,神气散失,虚脱而死。故医务人员对病者应精心护理,避免情志刺激。对病者情绪有影响的化验、检查、诊断等,应对病者保密,实行医疗性保护制度,更不得妄议病情,也“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免增病人烦恼。应与病者的家庭"单位加强联系,合理安排病前病后的事务,避免给病者以过度的情志刺激。对病者不论“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智愚”,都要“普同一等”,给以亲切、耐心、体贴的服务,使病者心境舒畅,情绪安定。

(三)培养情绪、乐观开朗

《素问·举痛论》也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素问·汤液醪醴论》云:“精神进,志意治,故病可愈。”说明病者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有利于机体战胜疾病。医护人员根据病情,应予以开导。使病人消除“惊慌、恐惧”,抱积极乐观态度,相信与医护人员配合,是可以战胜疾病的。还可指导病者读书吟诗,弹琴作画,奕棋清谈,呼吸吐纳,怡情养性,培养良好的心境、乐观的人生观,以使“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最终达到康复的目的。

(四)五行乘侮、以情胜情

中医有“五志过极”、“以其胜治之”的疗法。所谓“恐胜喜”、“悲胜怒”、“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就是说在某一情志过极时,可以激发另一种情志来平息它,如病人过分忧伤时,可以说些高兴的事或笑话,让病人欢喜,以帮助克服忧伤,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适宜的情感,可以疏泄气机,调和气血。但五志过极,会损伤相应的脏腑。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因此,应积极开展“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的以情胜情的心理护理。善怒者以苦楚之言感之,使其气消而不上逆作怒。善悲者以喜悦之事开导之,使其重新振作精神。善思者以不平之事告之,以激其发怒,疏达其气机而不复过度思虑。善喜者以不利之事恐吓之,使其“乐极生悲”,以制约其过度兴奋。善恐者劝导其深思熟虑,认清事物的本质,自无恐惧之感。以情胜情的护理,应结合病人的人事境遇、贵贱贫富、男女少长、性格勇怯、文化修养等情况,有的放矢,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精神调护实际上是一个耐心、细致的心理治疗工作,也是中医辨证施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医护人员言行举止的影响来减轻或消除病人痛苦的心理因素和行为习惯的方法及手段。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在这方面为胃肠病的精神调护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若能灵活运用,发扬中医辨证施护的特色,会大大有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

三、饮食调理

在中医胃肠病的辨证调护中,饮食调理亦具有首要的作用。《内经》中“谨和五味”,“食养尽之”的理论均强调了这一点。对脾胃病、胃肠病人加强饮食调理,不但要保证病人有足够的营养,而且还要更好地配合治疗,如因过饥过饱或情志不畅致脾胃肠道失和而影响睡眠,即《内经》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胃脘不适,常可影响睡眠,另一方面,夜寐不安,有时也可视为是某些脾胃疾病的表现。研究表明,在溃疡病活动期,卧床休息的胃溃疡病人较非卧床病人溃疡愈合快.一些慢性腹泻,尤其是肠道功能性疾病与失眠关系密切。所以胃肠病患者应注意休息,不能劳累太过,防止过饥过饱,保持心情舒畅,使脏气得以调和,则能保证更好的睡眠。胃肠病人要养成定时进餐、细嚼慢咽的良好进食习惯,饭后作轻微活动,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因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饭后走动,肝调血于胃肠,以助腐熟和运化水谷,对胃肠是有益的,但应忌剧烈运动。

此外也包括了“食养”和“食疗”两方面的积极作用。具体方法如下:

(一)饮食卫生、防病入口

饮食不洁会引起多种脾胃疾病或食物中毒,饮食清洁对于预防胃肠病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早在汉《伤寒杂病论·禽兽鱼虫禁忌》中就指出:“诸肉及鱼,若狗不食,鸟不啄者,不可食之”;“肉中有朱点者,不可食之”;“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饮食不当,助长病邪,危害正气,加重病情。

《千金要方》云:“食当熟嚼,……食毕当漱口数过”。又说:“食毕当行踌躇,……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吃饭时仔细咀嚼,饭后小息,都有助于促进消化。饭后即睡,或饭后即剧烈活动,都不符合饮食卫生要求。

《灵枢·师传》云:“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过冷的食物会伤脾胃之阳气而致寒从中生,加重或新发腹痛、泄泻等证;过热的食物易致胃火亢盛,或烫伤口腔、食道而发生胃脘痛、噎膈等证。饮食太软影响食欲,过硬妨碍咀嚼和消化。

运用食疗时尚应注意有一些食物能诱发或加重病情,俗称“发物”,一些脾胃病人对这些食品尤为敏感,少食为宜,若食之产生腹痛、腹泻症状或加重者,更应忌之。

(二)饮食有节、冷热相宜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食饮有节”。“节”指饮食应有节制、有规律性。饮食有节指饮食应定时定量、合理安排。饮食数量,应根据病情及身体需要合理调配,不可因美食佳肴而暴饮暴食,“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痹论》);亦不可因食欲不好而强求进食,《景岳全书》曾指出:“不欲食,不可强食,强食则助邪;新愈之后,胃气初醒,尤不可纵食”,纵食则有“食复”之虑。对某些疾病患者,还应经常控制饮食,如《外台秘要》就要求消渴患者“先侯腹实,积饥乃食”。胃肠疾病患者,或严重的心、肺病患者,不可一顿吃得过多,可采用少吃多餐的方式进食。总之,食应有节,“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素问·五常政大论》)。在时间安排上,一般每日三餐,早餐在早晨七时左右,午餐在中午十二时左右,晚餐在下午六时左右,比较符合我国各族饮食习惯,但亦可根据病情调整为每日四餐、五餐。质量,可按“早饭吃好,午饭吃饱,晚饭吃少”的习俗安排,原则上“晚餐不可多食”(《饮膳正要》,晚餐吃得过饱,会增加胃肠负担,使脾胃不运,出现脘腹胀满、睡卧不安等证。

饮食要适量《素问》中早就认识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生病起于过用”的道理,历代医家多有告诫。临床上因暴食导致急性胃肠病的发生或酿成顽疾者屡见不鲜,均因食积胃肠,纳运传化失司所致。“过则伤其正也”,过嗜烟、酒、浓茶、肥甘、辛辣等,久之亦伤损胃、肠。中医学已明确认识到“饮酒过量,腐肠烂胃”,“辛辣助火”,“肥甘生痰”的危害,实非肠胃病之所宜。

软硬冷热要相宜,胃肠病人宜进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药粥疗法尤适宜慢性脾胃病病人。但要注意的是一般的慢性胃肠病人饮食不要长期太精细、软烂,以免影响病人的食欲,对脾胃病的预防和治疗不利,最重要的是根据病人多年的经验与习惯,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合理食谱。食物的过冷过热,都可能对胃肠产生不良的刺激。一般地说暴饮过冷或长期贪食生冷,可遏伤脾阳,以致寒气内生,发生胃脘痛、腹痛、泄泻诸疾;长期嗜食辛辣热烫之品,可使肠胃积热而致大便干燥或出血。所以《灵枢·师传》告诫人们:“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亦至言也。

在饮食调理中注意病人脾胃功能强弱和保护胃气,当脾胃运化功能较弱时,即使是相宜的食物,也不要强食,食之不运,反损脾胃。还有一些胃肠病重症在恢复期,胃气初复,或湿滞未净,如贪图口腹或急于求补,均可导致“食发”。此即《景岳全书》所说:“不欲食者,不可强食,强食则助邪,新愈之后,胃气初醒,尤不可纵食。”因此,在疾病的后期一定要仔细观察病情,视脾胃功能恢复情况谨慎配膳食养病。

(三)谨和五味、平衡膳食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谨和”,指应合理搭配、调和各种食物。人体对营养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五味”,一是泛指所有食物,二是指食物的性味。只有通过“谨和五味”,平衡膳食,才能使水谷精微全面充足,气血旺盛,脏腑安和,有助于身体健康,有助于病证的祛除。故《素问·脏气法时论》主张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素问·至真要大论》云:“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要使五味调和,营养全面,就不能偏食,无论饮食荤素精粗,都应“美其食”(《素问·上古天真论》)。若长期偏嗜某种饮食,则会导致某些营养物质摄入过剩,又有某些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出现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偏盛偏衰,定会加重病情。因此,避免饮食偏嗜,是饮食调护的重要内容。

(四)饮食宜忌、病后忌口

《金匮要略·禽兽虫鱼禁忌》所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宜体,害则成疾”。《灵枢·五味》认为五味各有所宜,各有所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肝色青,宜食甘……,心色赤,宜食酸……,脾色黄,宜食咸……,肺色自,宜食苦……,肾色黑,宜食辛”。《素问·宣明五气篇》也说:“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饮食应多样化,但同时应注意饮食的宜忌。中医食疗学认为食物具有一定的性味,不同的食物对病证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病中宜食有助于药效发挥、与病证相宜的食物;忌食与药物性能相反、与病证不相宜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