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来源于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失常,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病因。痰与饮同源同类,但痰成之后,常变动不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而饮邪多留积于体内某一部位,二者致病的特点有其共同的一面,亦有其各自的特点,现将其致病的特点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无处不到,阻遏气机
痰饮源于津液失布,停聚变化而成,其特点为随气流行,无处不到,无处不害,内则五脏六腑,外则四肢百骸。
《医述》一书中王隐君更详细地分析说:“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为喘、为嗽、为呕、为泻、为眩晕心嘈、为怔忡惊悸、为寒热肿痛、为痞满膈塞、或胸胁漉漉如雷鸣,或浑身习习如虫行,或身中结核不红不肿,或颈成块似病非病,或塞如咽喉状若杨梅,或出于咯吐形若桃胶,或胸臆间如有二气交纽,或背心常作一点冰冷,或皮间赤肿如火,或心下寒痛如冰,或一肢肿硬麻木,或胁肋癖积成形,或骨节刺痛无常,或腰腿痠疼无力,或吐冷涎绿水黑汁,或梦烟火剑戟丛生,或大小便脓,或关格不能,或走马喉痹,或齿痛耳鸣,以至劳瘵、癫癎、失音、瘫痪、妇人经闭、带下,小儿惊风搐搦,甚至无端弄鬼,似祟非祟,悉属痰候。”这些医家的论述,可以充分看出痰饮为患随气之流行,亦是无处不到,无处不害。尽管在具体的表现上,随气之流行而病,痰与饮是不一的,但两者是密切相关的。
《读医随笔》中云:“至于患饮之人,必兼有痰,患痰之人,亦或有饮,二证每每错出。”痰饮在体内产生而为患,随气流行,其留伏阻遏,又必然阻滞气机而为病,如痰饮阻肺,由肺气失于宣降,常见胸闷、咳嗽、气喘,甚则倚息不能平卧等证;饮留胃肠,则传导失常,胃失和降,常见恶心、呕吐、腹胀肠鸣等证;饮停胸胁阻滞气机,常见胸胁胀满,咳而引痛等证;痰气郁阻咽喉,则见胸中梗阻,如有异物,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等证;以及痰阻胸痹证、痰热结胸症、痰阻大肠症等无不与痰饮阻滞气机相关。《杂病源流犀烛》一书中云:“痰之为物,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项,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因此,治疗痰饮病证,常加入行气之品,意在调畅气机,气行则痰饮自清,从调气着手成为祛除痰饮治法中的主要一环。
2.痰饮凝聚,遏伤阳气
痰饮为水液停积,凝聚变化而成,水液的代谢主要依赖肺气的宣降、心气的推动,脾阳的健运、肾阳的温煦,肝气的疏通。如果脏腑的阳气偏盛,或阴寒内盛,水液不能正常疏布,则生痰聚饮。
古人有“病痰饮当以温药和之”以及“痰为阴邪,非温不化”之说,足以说明痰饮乃阴冷之邪,遇阳则温则消。祖国医学认为“阴盛则阳病”,所以,痰饮常可遏伤人体阳气,以致清阳不展,而见嗜睡、困倦;体倦乏力,恶寒,甚为冷痹。因此,临床上治疗痰病饮证,要注意扶助人体阳气,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忽略痰之热化,以及合邪为病。
3.痰饮挟瘀,蒙塞清窍
痰饮乃津液之变,瘀血乃血液凝滞,二者均为病理产物,又同是内在致病因素,是阴精为病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由于津血同源,所以痰瘀为病,经常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转化。古有“痰挟瘀血,遂成窠囊”、“瘀血即久,化为痰水”之说。
临床上常见痰阻则血难行,血瘀则痰难化。痰滞日久,必致血瘀;瘀血内阻,久必生痰,致痰瘀相关为病。
痰浊形成之后,随气血而流行,内而脏腑,外而经脉,若痰浊壅塞,必然影响气血的运行,致气血阻滞,由痰生瘀,或挟瘀而病。
《丹溪心法》中明确指出:“肺胀而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因此,临床上要在治痰的同时酌加活血化瘀之品,尤其是久病顽痰的患者,切勿忽略“痰挟瘀血”之性,治疗中要合理佐用活血化瘀药物。
4.错综复杂,为病多端
痰饮之成关乎脏腑气化功能失常,痰成之后,变动不居,多积聚而为患,其为病变化多端,错综复杂,因而前人有“百病皆由痰作祟”、“怪病多痰”之说。
《临证指南医案》认为:“夫痰乃饮食所化,有因外感六气之邪,则脾、肺、胃升降之机失度,有因多食甘腻肥腥茶酒而生者;有因本质脾胃阳虚,湿浊凝滞而生者;有因郁则气火不舒而蒸变者;又有肾虚水泛为痰者,此亦因土衰不能制水,则肾中阴浊上逆耳,非肾中真有痰水上泛也。更有阴虚劳证,龙相之火,上炎烁肺,以致痰漱者。”所以,各种不同的成因导致临床表现的病证都是不同的。
清·何梦瑶认为:“津液受害化成痰饮,积久聚多,随脾胃之气以四讫,则流溢于肠胃之外,躯壳之中,经络为之雍塞,皮肉为之麻木,甚至结成案囊,牢不可破,其患固一矣。”
朱丹溪说:“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然痰在皮里膜外,则遍体流行,肿而色白,滞而不痛。宜导达疏利。痰因火走,则体多小块,色红痛甚,流走不定,宜解毒清火为主”。张景岳说:“痰在周身,为病莫测,凡瘫痪瘈疭、半身不遂等证,皆伏痰留滞而然”。
任何疾病,在发病的不同阶段,除了疾病的本身影响脏腑而生痰邪外,还可触动宿痰,兼杂致病,临床辨证当中,常有“风寒挟痰”、“风湿挟痰”、“气虚挟痰气”、“阴虚挟痰”、“阳虚挟痰”、“血虚挟痰”等。若在临床上也常常遇到久治不愈,或收效甚微的病例,而在其原来治疗的基础上,佐以化痰之药,而获奇效,此即百病兼痰之故也。
5.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水湿痰饮皆由体内津液积聚而成。随其重浊粘腻之性而致病则表现为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痰饮之产生是人体的阴阳气血已有不足,再由外邪诱发,或由内伤加剧。痰饮既然形成,也会因祛邪之力已弱而不易速去,尤其是在通调、排泄功能失常之后,所谓“至虚之处,便是容邪之所”,邪容之后,则留着不去,这形成了水湿痰饮致病过程的一大特点,临床痰饮致病亦确实是这样。
《温病条辨》中云:“水谷内蕴,肺虚不能化气,脾虚不能散津,或者形寒饮冷,或者酒客中虚,内外相合,客邪既从表入,而伏邪又从内发也”,及至化热之后,“热处湿中,湿蕴生热,湿热交混,非偏寒偏热可治。”
《不居集》中云:“虚损之人,未有无痰者也。然五痰、五饮,症各不同,治亦迥别。”虚损不复,又患痰饮之疾,虚中夹实,虚实夹杂,加上治疗时处方用药治虚则碍实,治实则碍虚,故不能很快痊愈。
(二)导致痰饮的因素
1.饮食生活因素
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条件,但如饮食不节,导致脾失运化,胃失受纳腐熟,则人体水液代谢失常,亦是痰饮形成的原因之一。因饮食而生痰饮者,主要有饮食不节,或暴饮过量,或恣食醇酒,或过食肥甘厚味,或进食生冷不洁之物,或饮食偏嗜,以上原因皆能损伤脾胃,而致胃不降浊,脾不化湿,水湿不化,变生痰浊。饮食不节,饮食自倍者,食物不能及时腐熟运化,食滞过久,郁而化热生痰;饮食生冷不洁之物,或误服毒物者,致脾胃受伤,或劳役过度时饮水,脾胃衰弱,导致水饮内停,湿浊不化,痰饮内聚;至于偏嗜肥甘厚味者,更易助湿生痰,体质丰腴,嗜酒好烟,可以积热酿痰。
《景岳全书》所说:“饮食之痰,亦有不同,有因寒者,有因热者,有因肥甘过度者,有因酒伤湿伤脾者,凡此皆能生痰。”朱丹溪也说:“痰之源不一……有积饮而生者,有多食而生者。”此外,环境因素、房劳吸毒、药石乱投,亦为变生痰饮之诱因。
2.内伤七情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不同的情志表现。七情内伤,亦即以上情志因素的致病作用。七情过激或不畅,一为影响气机,造成气机逆乱;一为影响五脏功能,造成脏腑功能紊乱,导致津液失于输化,停饮生痰。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记载了“七情扰乱,郁而生痰”之论。如抑郁忧思,气机不能舒畅,一则伤及肺脏,一则肝气郁结,进而子病及母,木不疏土,则脾不化湿,聚湿生痰。
《景岳全书·卷三十一杂证谟·痰饮·论治》云:“郁痰……兼怒者,宜抑肝邪,郁兼忧者,宜培肝肺。”“木郁生风,本肝家之痰”,“郁痰……兼怒者,宜抑肝邪。”
《医门法律》指出:“多忧者,伤脾气内郁,而食亦不化,气食痰饮,互结成瘀。”又如暴怒伤肝,肝木郁滞,气机不畅,三焦不利,水液代谢失常,而生痰饮水湿;或肝郁化火,火盛灼津,或阴液亏虚,肝不易郁,肝火易亢,皆可炼液为痰。
《证治汇补》亦曰:“惊怒忧思,痰乃生焉。”此外,暴喜伤心,心气缓散不收;悲伤过度,耗伤肺气,致宣降失常,水道不利,惊恐过度,气机逆乱,肾虚不固,水不归源,皆能导致痰饮内生。
皆说明内伤七情,气机逆乱,气化不能是导致痰饮生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3.脏腑功能损伤
脾、肾、三焦之气化功能与水液代谢的关系更为密切。脾胃居于中焦,为后天营养之本,水液升降之枢。脾为湿土之脏,“脾气散精”主司运化水湿,如果脾土薄弱,以致脾失健运,或升降功能失调,水谷精微“化失其正”,清者难以上升,浊者难以下降,留于中焦,停滞隔间,内积为饮,凝聚为痰。
朱丹溪认为:“脾气者,人身健运之阳气,如天之有日也,阴凝四塞者,日失其所,理脾则如烈日当空,痰浊阴凝自散。”
《景岳全书》指出:“若使脾强胃健,如少状者充,则水谷随食随化,皆成气血,焉能留而为痰。惟其不能尽化、十留一二,则一二为痰,十留三四,则三四为痰。”还指出:“脾家之痰,则有虚有实,如湿滞太过者,脾之实也,土衰不能制水者,脾之虚也。”
《诸病源候论·卷三·虚劳病诸候·虚劳痰饮候》亦指出“劳倦之人,脾胃虚弱,不能克消水浆,故为痰饮也。”由此可见,大多数医家都把脾作为水湿痰饮产生之源。这不仅从证候表现上可以看出,而且可以从大量病例治疗从脾论治而取得显效得到证实。即脾胃的功能失调,是痰证发生发展的根源。
肾处下焦,为真阴真阳之寓所,为先天之本,气化之动力,主调节水道而司开阖,习称水脏,五液皆属于肾,脾肺两脏也要源于肾之精气的温养,才能发挥作用。
《内经》“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是对三焦通调水道功能的论述。因此三焦气化功能失常,水道不通,聚而为痰。
《景岳全书》亦指出:“木郁生气,本肝家之痰。”由此可见,肝之疏泄功能失调,也是痰症发生发展的重要一环;与此同时,水湿痰饮内生,亦导致气机不畅而成为引起其他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心为火脏,主血脉司运载,心之阳气不振,不能推动血液、津液运行,津液随之迟滞内聚,又因心阳不振,津液又失却温化,致停而为饮,聚而生痰;若心火炽盛,则又能灼津成痰;心血瘀阻,瘀血又能化水,水积成痰;七情伤心,气机郁结,血滞津停,亦可变生痰浊;此外,由于心之气血不足,他脏之痰乘虚入心,变生痰证,可出现常见的痰迷心窍、痰火扰心、痰热扰神等证;以上均是心之功能失调,饮聚、痰瘀遂生。“盖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痰之本无不在肾。”
《圣济总录》所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三焦调适,气脉平均,则能宣泄水液,行入于径,化而为血,灌溉周身;若三焦气涩,脉道闭塞,则水饮停滞,不得宜行,聚成痰饮。”肝司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脾胃之升降,三焦之通调,都要依赖肝之正常疏泄功能。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全身气机通畅,气行津亦行,肝失疏泄,则气滞津液停聚而成痰饮;或见木郁乘土,脾失运化,聚湿生痰;或木郁化火生风,酿成痰浊。
《丹溪心法》中指出:“善治痰者,不治痰而先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证治汇补》指出:“心血一虚,神去则舍空,舍空则郁而停痰,痰聚心位,此惊悸之所心肇端也。”
《金匮要略心典》中讲道“阳痹之处,心有痰浊阻其间。”痰浊内生,而又使胸中气血运行失常,气滞则痛,而产生一系列严重病变。
故《景岳全书·卷三十一杂证漠·痰饮治论》云:“痰者,凡五脏之伤,皆致之。”它们之间,任何一脏的功能失调,均可影响它脏,加重病情。如肝失疏泄,郁滞成痰;肝失疏泄,又可影响脾胃之升降运化功能,以致湿聚生痰,加重病情;肝失疏泄,亦能导致三焦通调失职,水道不利,从而加重痰饮病证。脏腑的功能失调,可以导致痰饮的发生,痰饮即成,又反馈作用于相关的脏腑,加重脏腑的功能失调,导致痰饮证进一步发展。因此,临床上治疗痰证,既要急去其痰,又要照顾到相关的脏腑免受其害,因为脏腑功能正常,是杜绝痰饮发生的根本。
4.瘀阻生痰
血液与津液皆属阴类,化生于饮食水谷。瘀由血滞,痰因津停。瘀血内阻,每易影响脏腑功能,使气血运行阻滞,妨碍气化,导致津液的输布失常,停积而变生痰饮。
在痰饮的发生方面,机体内部适应各种动因的能力降低,或在体质上的某些缺陷都是发病的关键所在。认识痰饮这一病理产物的形成过程,对控制这些病理产物,并防止其导致其他疾病的产生是有积极意义的。
§§§第二节脾胃病的病机研究
病机乃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的机制。总体来说,离不开阴阳失调,邪正盛衰,气血失和等病机变化的基本规律。《素问·至真要大论》首先提出了“病机”的概念,强调医者要“审查病机”,“谨守病机”,并把许多种病机扼要的归纳为“病机十九条”。《类经·十三卷》云:“机者,要也,变也,病变所由出也”。“病变所由出也”是说病机乃病证发生的缘由、机制,“变”表明病机有不断变化的特征,“要”提示病机是把握疾病本质的要领。
一、脾病病机
脾病病机,主要表现在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或障碍,脾失升提及固摄,气机紊乱等方面。其常见症状:腹胀腹痛,泄泻便溏,浮肿,内脏下垂,出血等。
(一)实证病机
1.湿热蕴脾湿热蕴脾是指湿热病邪郁滞中焦,致脾失健运,气机升降失常的病机变化。
【原因】由于夏季炎热多雨,湿热相合,侵袭人体,或夏日冒雨涉水,外感湿邪入里,蕴郁化热,或嗜食肥甘,酒酪过度,助湿生热所致。
【临床表现】脘腹痞满胀痛,泛恶呕吐,纳呆,口苦粘腻,口干不欲饮水,或饮即呕吐,便溏或不爽。
本证是湿热之邪阻滞气机,影响脾胃升降功能,造成清者不升,浊者不降,则可见脘痞腹胀,呕恶纳呆,口干不欲饮或饮入即吐。
2.寒湿困脾寒湿困脾,是内湿阻滞导致脾阳虚衰的一种病机变化。
【原因】饮食生冷,伤及中阳,寒湿停滞中焦,或脾阳素虚,寒湿内盛,脾阳被困,或冒雨涉水,居住潮湿而寒湿内侵等所致。
【临床表现】脘腹痞闷胀痛,纳差,口中粘腻,便溏,头重如裹,肢倦困重,面目皮肤发黄或面色晦黄,或肢体浮肿,尿少,或妇女白带增多,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寒湿内盛,湿聚成饮,停蓄中焦,阻闭清阳,而见头晕目眩。湿泛肌肤,则肢体浮肿尿少。湿浊下注,则妇女带下增多。寒湿困脾,最易发生脾阳虚证。寒湿发黄,久蕴不解,进而影响血行,久则成癥积。
(二)虚证病机
1.脾阴虚脾阴亏虚,是指由于过食膏粱厚味辛辣之物,或因外感暑湿燥邪及六淫化火,临床以大便干结,口干口渴为主要表现。
【原因】外感暑湿燥邪及六淫化火,伤阴未复,或情志内伤,五志化火,或失治误治,过用温燥,渗利太过等,损伤脾气,导致脾不化津,阴液亏耗的病机状态。
【临床表现】饮食不化,食后腹胀,大便干结,口干口渴,皮肤干燥,肌肉消瘦,手足烦热,唇红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