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脾胃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
23113000000014

第14章 总论(13)

脾阴虚基本病理有二:一是脾失健运。元代朱丹溪《格致余论·臌胀论》云:“脾土之阴受伤,转输之官失职。”既已指明脾之功能分为阴阳两方面,不可偏废。脾阴、脾阳任何一方不足,水谷都不能运化,故食则不易消化而见胃脘作胀,或食欲不振。二是脾之津液不足,阴虚生内热、可见口干欲饮;脾津不足,不能下润大肠,脾约证现,见肠燥便秘之状;阴津不足,肢体筋脉失养,则见肢倦神疲、消瘦。

2.脾阳虚脾阳虚系脾阳不振,多由脾气虚发展而来,临床以脘腹冷痛,肢冷,泄泻为主要表现。

【原因】饮食生冷,寒凉泄泻,或反复感受寒邪,或治疗失慎,过用苦寒,损伤脾阳,或房劳过度,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所致。

【临床表现】脘腹疼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喜热饮,大便稀溏,小便量少,倦怠神疲,纳呆,或泛吐清涎,或浮肿,或妇女带下量多质清稀。

脾阳虚病理变化有两方面:①脾虚运化乏力,可见纳呆,食后腹胀,腹泻完谷不化;脾虚气血生化不足,则见面色苍白无华,神疲肢倦。②中阳不振,进一步加重脾运不健之况,使泄泻加重,夹有未消化饮食物;阳虚则生寒,故腹痛绵绵,遇寒加剧;阳气不足,不能温运气血,故见四肢不温,畏寒肢冷;阳虚扰及脾运,气化不利,水液停滞,发为水肿。

3.脾气虚脾气虚是指脾气不足,运化功能减弱,临床以腹胀便溏,疲倦乏力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原因】饮食不节,饥饱失度,或久泻不愈,或吐泻过度,或病后失于调养,或先天禀赋不足,小儿喂养不当,或年老体衰,或失治误治,或忧思过度,思虑伤脾,以及劳逸失度,损伤脾气而致。

【临床表现】纳呆,食入不化,恶心呕吐,口淡无味,脘闷腹胀,便溏,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形体消瘦,面色萎黄。

脾脏运化功能减弱,影响及胃,消化功能减退,则证见纳呆,食入不化,恶心呕吐,口淡无味,脘闷腹胀,便溏等。《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气血生化不足。脾主四肢肌肉,脾气不足,肢体失养,故肢体倦怠,中气不足,故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形体消瘦,面色萎黄。

4.脾气下陷脾气下陷,升举无力,临床以精神倦怠,脘腹重坠作胀,食入益甚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因脾位于中焦,据五脏配五方理论,故脾气又可称中气,脾气下陷又名中气下陷。

【原因】中气下陷证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或久泄久痢,或年老体衰,或妇人妊产过多,失于调护,导致中气不足,升举无力而致。

【临床表现】肛门重坠,或脱肛,或子宫脱垂,倦怠神疲,肢倦乏力。

脾气下陷,升举无力,可见脘腹坠胀,食入益甚,肛门重坠,或脱肛,或子宫脱垂;脾气不足,运化失健,气血生化乏源,则有倦怠神疲,肢倦乏力之象。

5.脾虚湿困脾虚湿困是因脾气虚弱,脾失运化,水湿停聚,而以脘腹满闷,泄泻,浮肿为表现的证候。

【原因】本证常由脾气虚,健运失司,或脾阳虚水饮不化,寒湿中阻,或感外湿,损伤脾气导致。

【临床表现】胃脘痞闷,泛恶呕吐,纳呆便溏,肢困身重,神疲乏力,口中黏腻,肢体浮肿,小便量少,妇女带下清稀量多,舌体胖大,苔腻,脉濡缓。

脾虚湿困证病理分两端:一为脾气虚,阳气不足,健运失司,导致食欲不振,神倦乏力,肢冷不温,大便稀溏等;二是水湿内停,可见胸闷,泛恶呕吐;水湿溢于肌肤则见浮肿尿少,肢体困重,便溏;脾虚带脉失约,湿浊下注,带下量多,质清稀;苔腻,舌胖大,脉濡缓乃湿浊内留之征。脾虚湿困持续不解,久病及肾,肾阳亦衰,水肿肿势益甚。

6.脾不统血脾不统血,是指脾气虚,统摄血液功能失常,血不循经而溢出脉外的证候。脾不统血是气不摄血的病理反映,它不仅与脾主统血密切相关,与脾化生气血也有密切关系。因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健则气血充盛,气之固摄功能就会正常,血液循常道而不溢于脉外。

【原因】若由于脾胃素弱,或饮食伤中,或劳倦思虑伤脾,或久病耗伤脾气,均可致脾气亏虚,运化失司,气血乏源,固摄无力,血溢脉外而致出血。

【临床表现】食少腹胀,便溏,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

脾气虚运化无权,气血虚少,可见食少腹胀,便溏,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多种出血症状,如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等。其基本病理为气不摄血,所以出血势缓,血色较淡,易反复发作。

二、胃病病机

胃,又称胃脘,分上、中、下三部,分别称为上脘,中脘,下脘。胃是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的重要脏器。故《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云:“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肠胃之气既伤,而诸病之所由生也”。《明医杂著·补中益气汤》中云:“胃为五脏之本源,人身之根蒂”。现将胃病病机分述如下:

(一)病机分型

1.胃脘积滞是指饮食停滞胃脘,进而生湿蕴热的病理变化。胃为六腑之一,以通为用,宜实而不满,泻而不藏。

【原因】①饮食不节,超过脾胃纳运能力,可导致宿食停留,阻滞气机,升降失常。《素问·痹论》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灵枢·四时气》“饮食不下,阻塞不通,邪在胃脘”即是此义。

②宿食积久,可出现食积生热化湿之病理。胃中气机阻塞,可见胃脘疼痛胀满。正如《医学正传·胃脘痛》中云:“致病之由,多由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煿,复餐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自郁成积,痰火煎热,血亦妄行,痰血相杂,妨碍升降,故胃脘疼痛,吞酸嗳气,嘈杂恶心……”的说法。

③健运失司,腐熟无权,谷浊之气不得下行而上逆,则出现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

【临床表现】胃脘疼痛胀满,大便不爽,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

胃中饮食停滞,导致肠道传导受阻,故有胃脘疼痛胀满,大便不爽,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等。《时病论·食泻》中云:“食泻者,即胃泻也。缘于脾为湿困,不能健运,阳明胃府,失其消化,是以食积太仓,遂成便泻”。

2.胃气郁滞胃气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各种内外因作用于胃腑皆可导致气机阻滞。多因受六淫之邪或饮食不节,临床以呃逆嗳气,吞酸嘈杂,食纳减少为主。

【原因】如感受六淫之邪或饮食不节,或它病误治失治,使胃气一时滞于胃脘不通所形成的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胃脘、胁肋胀满疼痛,或为窜痛,呃逆嗳气,吞酸嘈杂,或情绪抑郁,食纳减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胃气郁滞,日久可以生热化火;也可由气及血,由经入络,影响血分,导致经脉运行不畅,形成瘀血;同时气滞日久,影响水液代谢,形成水湿为患,后聚而成瘀。因此胃气郁滞病机是导致胃病发生的关键。从而引起脾胃、大小肠之运化、受纳、传导功能失常而形成各种病证。

3.痰饮停胃病机特点为胃阳虚衰,水饮停留。临床以食少,便溏,脾虚水谷不能化为精微充养形体,而致形体日瘦,阳虚饮停可见舌苔白滑,脉弦细滑等为主。

【原因】①饮食所伤,暴饮过量茶水,或夏暑及酒后,恣食生冷之物皆可出现水饮停留。正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说:“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儒门事亲·饮当去水温补转剧论》云:“因隆暑津液焦涸,喜饮寒水,本欲止渴,乘快过多,逸而不动,亦为留饮”;②素体阳虚,不能温化痰饮,遂致所饮水液停留;③久病它病及胃。

【临床表现】胃脘痞胀,胃中有振水声,脘冷,背寒,呕吐痰涎,水入易吐,渴不欲饮,心悸,气短,舌苔白滑,脉弦细。

阳虚水失温化,停滞于胃,故有胃脘痞胀,胃中有振水声;寒饮内聚,阳气不能外达,则见脘冷,背寒;水饮上逆故呕吐痰涎,水入易吐。水停中焦,津不上承则渴不欲饮;饮凌心肺故心悸,气短。水饮中阻,清阳不升,则头昏目眩。脾运不健故食少,便溏,脾虚水谷不能化为精微充养形体,而致形体日瘦,阳虚饮停可见舌苔白滑,脉弦细滑等。

4.痰热结胃痰浊与热邪互结,阻滞于胃,导致胃的和降功能下降的病机改变。饮食辛辣之品或它病误治,临床以口苦、口干,腑气不畅如便秘,舌苔腻,脉滑数为主。

【原因】饮食辛辣之品或它病误治,尤其是表证失治误治发展而来。

【临床表现】胃脘疼痛痞满,口苦、口干,便秘。

痰热互结于胃,胃气不通,故胃脘疼痛痞满;热邪循经上攻,可有口苦、口干;胃气不降,大肠传导失司,可有轻微的腑气不畅如便秘等。

5.胃火亢盛素体胃阳炽盛,或过食辛辣刺激食物,或过服温补热性药物致胃中生热,临床主要以齿、鼻出血,牙齿疼痛,红肿,大便秘结,舌红苔黄为热象,热则气血运行加速,故脉象滑数有力为主。

【病因】过食辛辣刺激食物,或过服温补热性药物致胃中生热,或情志不遂,郁而化火等,皆可致胃火亢盛。

【临床表现】吞酸嘈杂,呕吐,或食入即吐,齿、鼻出血,牙齿疼痛,红肿,口臭,大便秘结,脉滑数有力。

肝经郁火,横逆侮土,肝胃气火上逆,则吞酸嘈杂,呕吐,或食入即吐。肠胃积热,胃火循经上熏,气血壅滞,可表现为齿、鼻出血,牙齿疼痛,红肿。胃中浊气上逆,故口臭。胃火炽盛,耗津灼液,则喜凉恶热,功能亢进,则消谷善饥。胃火消谷,病人食欲亢进等。热盛伤津,大肠失润,则大便秘结,小便化源不足,则量少色赤。

6.胃阳虚弱胃气虚寒的病变本质,往往在于中焦脾阳的亏损。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一升一降,一纳一运,一刚一柔,阴阳协调,功能则正常发挥。饮食物入胃后,依赖胃阳的腐熟,加上脾阳的温运,水谷才可行以正常排泄和输布。因此,胃气虚寒与脾气虚寒常常同时并存。但有偏胃偏脾之说,寒邪犯胃,伤损胃阳者,因寒致虚,故寒多虚少,重在胃;阳虚阴盛者,因虚生寒,故虚寒并重,偏在脾。

【原因】若外感寒湿之邪,或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均可伤及胃中阳气,使胃阳亏损,日久形成胃气虚寒。也有因素体阳气不足,胃气虚弱,寒从中生,亦可导致此种病理变化产生。

【临床表现】呕吐清水,胃脘冷痛,喜温喜按,纳呆,腹胀,便溏,舌苔白滑,脉象沉弱或沉迟等。若胃气虚寒日久,水饮不能温化,可导致痰饮停胃之病理。胃阳虚衰日久也可影响肾阳,致肾阳衰惫从而形成水肿、尿少、怕冷等。

7.胃气不足胃气是正常胃功能的一种综合反应,中医认为,胃气是人体后天根本之气,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正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谓:“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六腑之本也”。胃气充足旺盛,腐熟水谷能力及气血生化能力强,人体的脏腑百骸,肌肉皮毛可得以正常营养。

【原因】素体虚弱,劳倦伤气,饮食不节以及大病、久病等因素导致胃的受纳、消磨、腐熟水谷功能低下。

【临床表现】不思饮食,纳呆,口淡无味,食滞不化,胃脘满闷,嘈杂,嗳气,腹胀,大便不实,小便清长,精神倦怠,四肢无力,舌淡脉弱等。

若胃气虚弱,受纳衰减,则不思饮食,纳呆,口淡无味;若消磨腐熟水谷能力低下,稍进饮食则可出现食滞不化,胃脘满闷,嘈杂,嗳气等症;胃气不足,影响其相连之脏脾的功能,可有腹胀,大便不实,小便清长,精神倦怠,四肢无力,舌淡脉弱等脾虚症状。

8.胃阴不足阴液有滋养机体,平调胃脘阴阳,濡润胃络的作用。外感燥热、风热病邪,耗伤胃中津液,或情志不畅,郁而化火,劫灼胃阴等,临床以不思饮食,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之症为主。

【原因】外感燥热、风热病邪,耗伤胃中津液,或情志不畅,郁而化火,劫灼胃阴,或嗜食辛辣肥甘之品,化燥生热伤阴,或胃痛日久,郁热伤阴,均可使胃中津液不足,阴不制阳,导致胃失濡润的病变。

【临床表现】不思饮食;或饥而不欲食,胃脘隐隐作痛,喜按怕热,大便干结,口燥咽干。

若胃阴不足,失去濡润,则不思饮食;或饥而不欲食,这就是唐容川认为的“津液尤是融化水谷之本”,高鼓峰在《四明心法》中也指出:“胃阴充足则思食”相一致。胃阴亏损,胃失濡养,常见胃脘隐隐作痛,喜按怕热。阴虚津少,无以上承,则口燥咽干;阴虚液耗,无以下溉,则肠道失润而大便干结。胃为后天津液之源,若胃阴不足,治不及时,迁延日久,可发展为气阴两伤,或胃络瘀阻,或土不生金,甚或虚火上炎,灼肺金,而形成肺阴亏的病理转归。

另外,胃阴虚与脾阴虚二者相互滋渗,相互灌润,脾阴虚可导致胃阴虚,胃阴虚又每可导致脾阴虚,二者常同时并见。

9.胃络损伤指胃腑络脉破损,导致血溢脉外,使血上出于口窍,或下渗于后阴的病理变化。血从胃来,经呕吐而出,血色红或紫暗,常夹有食物残渣,谓之吐血,亦称呕血,如《丹溪心法·吐血》云:“呕吐血也于胃也”,血从大肠而出者,称为便血。

【原因】①火热熏灼,迫血妄行,气虚不摄,血溢脉外。因于饮食者,为过食辛辣厚味醇酒,可滋生湿热,湿热内蕴,熏灼血络,迫血妄行而吐血、便血,如《临证指南医案·吐血》云:“酒热戕胃之类,皆能助火动血”;②过食辛辣醇酒厚味,损伤脾胃,脾胃虚衰,失其健运统摄之权,以致血溢脉外而发生血证。③因于情志者,郁怒伤肝,肝气横逆犯胃,胃络损伤而引起吐血,《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逆,甚则呕血”。④因虚者,为劳倦过度,损及脾胃之气,则气虚不能摄血,损于阴者,导致阴虚火旺;或久病热病之后,耗伤气阴,甚至久病入络,使血脉瘀阻,血行不畅,血不循经而致出血。

【临床表现】吐血、便血。

外感热邪犯胃,或饮食辛辣,或肝郁化火等,均属实火,而阴虚火旺则属虚火。气虚之中,又有仅见气虚及气损及阳,阳气亦虚之别。从证候之虚实来说,由火热亢盛所致者属于实证,而由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所致者则属于虚证。实证和虚证虽有不同的病因病理,但在疾病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又常发生实证向虚证的转化。如开始为火盛气逆,迫血妄行,但在反复出血之后,则会导致阴血亏损,虚火内生;或因出血过多,血去气伤,以致气虚阳衰,不能摄血。因此,在有的情况下,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既是导致出血的病理因素,又是出血所导致的后果。

10.寒热阻胃单纯的寒邪与热邪相互阻于胃,导致胃失和降的病理。胃喜湿恶燥,脾喜燥恶湿,且为中焦枢纽,阳明如市,诸般因素均可杂集于中焦,易致中焦寒热混杂,出现气机不通,升降障碍的病机。

【原因】寒湿之邪郁而化火,或素有脾胃虚弱,加之饮食不节,过食油腻肥甘而酿湿生热,以致脾胃功能失常,寒热错杂,胃失和降,寒热阻胃。

【临床表现】以胃脘痞闷,恶心呕吐,胃脘或胀或痛,肠鸣下利,舌苔薄黄而腻,脉滑数为主要症状。

寒热病机的转化多端,若用药不当,辨证不准,既可出现伤阳病理,也可呈现伤阳现象,同时寒可化热化火,因此不可不察。

11.寒邪阻胃饮食生冷,或寒邪外袭,临床以胃脘疼痛呕吐清水。

【原因】饮食生冷,或寒邪外袭,因寒性凝滞,其主收引,胃阳被寒邪所遏而不得舒展,致气机阻滞的病理变化喜温喜按,呕吐清水,纳呆食少为主。

【临床表现】胃脘疼痛,发作急骤,痛无休止,呕吐清水,纳呆食少,便溏泻泄等症。

《素问·举痛论篇》云:“寒邪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寒邪得阳则散,遇阴则凝,所以得温则痛减,遇寒则痛增,喜温是辨证要点。胃无热邪,故口和不渴。热能胜寒,故喜热饮。阳被寒郁,不能温达四末,故畏寒怕冷,手足不温;寒凝中焦,致胃失和降,故呕吐清水。如果寒邪日久停留中焦,可进一步损伤中阳,导致脾胃阳虚证,而呈现喜温喜按,呕吐清水,纳呆食少,便溏泻泄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