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脾胃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
23113000000012

第12章 总论(11)

《医醇賸义·卷二》亦云:“恐则气馁,骨节无力,神情不安”;《景岳全书·阳痿》云:“凡惊恐不释者,亦致阳痿。……又或于阳旺之时,忽有惊恐则阳道之痿,亦其验也”,指出惊恐伤肾,肾失封藏,宗筋不举,精关不固,可致阳痿、早泄等。而万密斋则认为,“恐气所至,为破胭脱肉,为骨酸痿厥,为暴下绿水,胆破也。为面热肤急,为阴痿,为惧而脱颐。此皆肾病,乃恐则气下之症”。

(7)惊则气乱:气是一切生理活动的动力。人体之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故《素问·经脉别论》指出:“惊而夺精,汗出于心”,《素问·举痛论》亦云:“惊则神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若孕妇受到强烈的惊吓,则会惊动胎气,引起胎动不安,或令子病颠疾,故《素问·奇病论》称颠疾为胎病,认为“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颠疾也”。

《格致余论·相火论》“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之有生,亦恒于动”;流溢恒动之气,升降出人,无处不到,内而脏腑,外至肌肉皮毛,共同完成人体脏腑组织的生理活动。

《保命歌括·卷之七》指出:“惊气所至,为潮涎,为目睘,为口呿,为痴痛,为不肖人,为僵仆,久则为痿痹。此心病也。……心主惊,乃惊则气乱之症”。惊恐皆为肾志,肾主封藏,开窍于二阴。过度惊恐,使肾气受损时,封藏失职,则见大、小便失禁,或遗精、滑精等。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卒受惊吓,神不归宅,则见慌乱无措,心悸不宁;或因神无所附,而见沉默呆痴,语无伦次,哭笑无常的癫证;亦可见狂言骂詈,躁扰不宁的狂证。

3.气机紊乱

情志刺激对气机的影响,虽然有气上、气下、气郁、气结、气缓、气消,气乱之分,但归纳起来不外乎气逆、气郁、气下三种基本形式。

(1)气郁:指气机郁结。《素问·举痛论》云:“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灵枢·本神》篇曰:“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诸病源候论·卷十三·结气候》指出:“结气病者,忧思所生也。心有所存,神有所止,气留而不行,故结于内”;华佗《中藏经·卷中》云:“愁忧喜思怒过多,则气结于上,久而不消则伤肺,肺伤则形气渐衰,则邪气愈盛。”李用粹亦指出:“七情不快,郁久成病,或为虚怯,或为噎嗝,或为痞满,或为腹胀,或为胁痛,女子则经闭堕胎,带下崩中”(《证治汇补·卷之二·郁证章》)。

赵献可在《医贯》中提出:“七情内伤,郁而生痰”;《症因脉治·卷二·内伤痰症》云:“七情所伤,易成郁结,肺气凝滞,闷郁成痰,皆郁痰之因也”,“怫郁气逆,伤其肺道,则痰凝气结”,可致内伤胸痛;《金匮翼·卷三》亦云:“七情伤于脾胃,郁而生痰,痰与气搏,升而不降,遂成噎嗝”,“喜怒忧思悲恐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败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咳不出,咽不下,此七情所为也”。

(2)气下:是惊恐影响气机的反应。临床可表现为晕厥,大、小便失禁,早泄、滑精等。《素问·本病论篇》日:“遇惊而夺精,汗出于心”,《灵枢·本神》亦云:“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若卒受惊恐,肾气下泄,精血不能上充元神之府,髓海空虚,则致昏仆、不醒人事。

(3)气逆:是指因情志刺激导致气机逆乱,当降不降者。情志怫郁,肝气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则见呕吐吞酸,嗳气频作,呃逆不止,或呕吐鲜血。《景岳全书·呕吐》云:“气逆作呕者,多因郁怒致动肝气,胃受肝邪,所以作呕”;《症因脉治·卷二·衄血论》亦云:“或恼怒伤肝,肝火易动,阴血随火上逆,错经妄越,则内伤衄血之症作矣”。

4.加剧病情

《脾胃论·卷中·三焦元气衰旺》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倾,目为之暝;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则为痿厥心悗,……此三元真气衰惫,皆由脾胃先虚,而气不上行之所致也。加之以喜、怒、悲、忧、恐,危亡速矣”,揭示出情志过激是加剧病情诱发险症的重要因素。

《理虚元鉴·卷上》中亦指出:对虚劳之病,一应注意服药,二须注意摄养。而摄养者即在三年之内,凡“起于气者慎怒,……起于忧思者遣怀,起于悲哀者达观,如是方得除根”,反之“则不可救矣”。龚居中亦指出:痰火病须戒暴怒,“若以火病而复增一怒,则犹敝舰而横之波涛,鲜有不覆者也,”;痰火病人又当戒忧郁,因“气贵舒而不贵郁,舒则周身畅利,郁则百脉愆和,……忧思郁结,宁不滞其气乎?气即壅滞,则郁而为火,是益为烁金涸水之胎。人即病火,则身犹敝器矣,须着意护持,心当浑然无物,庶可登之佳境。倘以世务营心,终日泱泱,是欲蹈万古之长夜,宁非昧而不觉者乎?”古今医案中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的危证、险症,可谓俯拾即是。

《临证指南医案·肝风门》曹氏案:“离愁菀结,都系情志中自病,恰逢冬温,阳气不潜,初交春令,阳已勃然,变化内风,游行扰络,阳但上冒,阴不下吸,清窍为蒙,状如中厥”。

五、瘀血

所谓瘀血,一是指血液运行不畅甚至有所停积;二是指血的有形成分发生了改变且运行不畅;三是脉络损伤而致的血行郁滞;四是指皮下滞留的离经之血。

《灵枢·决气》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中焦,即脾胃。脾胃接受水谷,经腐熟、消化,摄取其中的精微而化生为血液。肾藏精,肾精化生血,主要是通过骨髓和肝的作用,肾生髓,髓充于骨而化为血,肾精输于肝而化为血,如《张氏医通》云“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这种肝肾与生血的关系,中医常概括为“精血同源”。故血的生成有赖于五脏正常的生理功能。

《直指附遗方》所谓“气为血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血的运行也有赖心肺肝脾的正常功能,心主血脉是血行的动力,肺主一身之气而朝百脉,脾主统血,肝主藏血,这些功能皆可归于气的功能,即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津液的生成也来源于水谷精微,津液经孙络渗入血脉而为血的基本物质,故有“津血同源”之说,故津耗则血少。

血液循环于脉中,《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决气》云“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故血液的正常运行与脉道的畅通、完整密切相关,脉道受损则离经之血溢于脉外而成瘀血。

(一)瘀血的形成

《医林改错》中对瘀血的形成、致病作系统的阐述。他认为:“无论外感内伤”,“所伤者无非气血,气有虚实,血有亏瘀。”瘀血产生的主要原因亦与饮食失节及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

饮食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若饮食失去节制,或有所偏嗜,则会影响脏腑功能,引起气机紊乱,血行异常,也可引起瘀血。《素问·太阴阳明论》“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故饮食所伤可直接伤及血分而为瘀。饮食饥饱失常,因过饥摄食不足者,影响气血化生,使气虚而无力推动血行,久可致瘀。而过饱者则可引起食物阻滞停留,也可引起气滞血瘀。过食肥甘厚味,易于化生内热,因热亦可引起血瘀。若饮食偏于辛温燥热,由燥热而消灼津液,可致津亏而血瘀。若饮食偏于生冷寒凉,因寒性凝滞,影响血行,可使血行迟缓或停滞而成瘀。如《素问·调经论》所言“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因寒饮食,寒气熏脏,则血泣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证治准绳·瘀血篇》云:“夫人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滞不行,故百病由污血者多”。

同样五味的偏嗜也可影响于血而致瘀,尤其咸味最为明显,如《灵枢·五味论》云:“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素问·宣明五气》云:“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素问·异法方宜论》云:“东方之域,其民食鱼而嗜咸……盐者胜血”。即咸味直人血分,使血凝滞而致瘀。

(二)瘀血致病的特点

1.影响气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主濡之。瘀血形成以后,阻滞于脏腑或经络,阻滞了气的运行。可引起气机阻滞,即血瘀气滞。而气滞又会加重血瘀,从而形成血瘀气滞,气滞血瘀的恶性循环。或因瘀血内阻,以致生化之机受累,新血不能化生,此乃因瘀致虚;或因经脉瘀阻,血不安行脉中,外溢而出血。

2.脏腑受累五脏六腑靠血以濡润。血瘀则气滞,血瘀本身又是致病因素,因血瘀,五脏六腑失于濡润。

3.阻滞经脉《灵枢·本脏》云:“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脉以通为要,瘀血阻于经脉,则血液失于畅行,脏腑组织失于濡养,产生疼痛,麻木、功能障碍等病变。

4.瘀血无处不到,无症不有血液担负着灌溉营养全身,维持机体各脏腑组织正常功能,并供给生长、发育所需物质资料的重要作用,而血液的运行又无处不到,持续不停,周流不息,故瘀血可发生于全身各处。

5.瘀血为患,见证多而杂疼痛是最常见症状,瘀血疼痛的特点是痛处固定,得寒温而不减,久痛不愈,反复发作,性质多为刺痛,刀割样痛,或是板痛,痛而拒按入夜加重,或兼肿胀,或有久治不效的病史。肿块,瘀血有形,故其结滞亦有形可证:着于脏腑可形成癥积、“石瘕”、“干血著脐下”、“痼害”等,包括现代医学的良、恶性肿瘤、肝脾肿大,肝硬化和内出血所致的血肿等,阻于经脉,则青筋暴露;结于皮下,可见结节包块;因于外伤,局部青紫肿胀;附于关节,则关节肿大僵硬。出血,血瘀经脉,阻滞不畅,血溢脉外,则成出血证,上则吐衄,下则黑便、尿血,溢于肌肤则肿胀或为皮下出血的紫癜证。色紫暗,瘀血证常见面色黧黑,口唇青紫,而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最能代表瘀血的征象,另外还可见舌下或肌肤脉络怒张,色暗以及出血色暗等。脉象涩或结代,瘀血阻滞,脉道不利,故最常见三五不调的涩脉,或时有停歇的结代脉,另外还可见沉、迟、细脉或兼他病的合并脉象。

(三)导致瘀血的病因

1.正气亏虚

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摄,而致正气素亏者,或因气虚,或因血虚,或因阴亏或因阳虚均可致瘀。

(1)阴虚血枯:血赖津充,亦需阴津载行。《读医随笔》云:“血如象舟,津如象水,水津充沛,舟才能行。”故阴津亏虚,缘于化源不足,或耗伤太过。如脾胃受损,生化无源,或因邪热伤津,或因汗下太过,妄用攻伐,致伤津液;或年老肾亏,或久病伤阴,阴津因之而亏,血脉不充而致血液运行不畅,瘀血由是而生。

(2)阳虚血凝:外寒可以致瘀,而阳虚内生之寒也可以形成血瘀。王清任说:“血受寒则凝结成块”。阳气虚衰而寒邪内生,导致血脉运行不利而凝聚成瘀。《灵枢·痈疽篇》云:“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素问·调经论》云:“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而涩,故中寒。”

(3)气虚血滞:气能行血,气虚则血失推动而运行不畅,或由气虚不摄,血溢脉外,留而不去,凡此皆可形成瘀血。《灵枢·经脉》云:“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此言心气虚衰,帅血无力而致血瘀经脉。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认为:“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显然,气虚而不运,必然血行而凝聚。宋·杨仁斋在《直指附遗方论·血营气卫论》云:“盖气为血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

2.劳倦致瘀

劳力过度会耗气,《素问·举痛论》言“劳则气耗”致使气虚推动无力可引起瘀血。劳神过度一是指思虑太过,由于“思则气结”,过思会引起气机郁结,由气滞而不行血,便可引起血瘀。一是由于劳神则不但伤气而且阴血暗耗,气血耗损而致血行不畅。过逸是指过度安闲。适当的劳动或锻炼,可促进血行。若贪图安逸长期不劳动,或脑力劳动者体力活动不足或缺乏身体锻炼,易使气行不畅,久而致血瘀。

3.出血致瘀

各种原因的出血即吐衄便血,凡出血不畅,或血出脉外而未离人体,或出血时止血不当均可导致瘀血。如上述外伤除了直接引起血瘀外,还经常并发出血,而出血又是引起瘀血的常见原因。

《血证论·瘀血》:“世谓血块为瘀,清血非瘀,黑色为瘀,鲜血非瘀,此论不确。盖血初离经,清血也,鲜血也。然既是离经之血,虽清血,鲜血亦是瘀血。”指出离经之血即是瘀血,即出血所致之瘀血。“吐衄便漏,其血无不离经,凡系离经之血与营养周身之血已睽绝而不合”即把“离经之血”归于“瘀血”。《圣济总录·妇人血积气痛》云:“若月水不通,产后恶露未尽,或因他病使血不行,皆致气血凝滞”。

《医学广笔记·吐血》谈到止血不当的后果时说:“止之则血凝,血凝则发热、恶食,病日痼矣”。

4.久病成瘀

凡病日久不愈,邪气循经入于经络,使脉络闭阻,或病久不愈,正气大亏,气血不足,血行不畅等,均可成瘀。《素问·痹论》指出:“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清·叶桂认为:“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则可知其治气治血当然也。”显然是说明了病久气血运行不利,血脉凝涩瘀阻。而瘀血的形成,盘踞在络脉处导致疾病长久不愈。《医林改错》云:“始而滋阴,继而补阳,补之不效则曰虚不受补,不知皆是瘀血之证”更说明久病顽疾多关乎瘀血。

5.痰湿致瘀

痰湿与瘀血皆为阴类,痰湿为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或水谷不化精微而形成,既成之后又可成为阻碍气血运行的继发病理产物,从而气血被郁而为瘀。近代名医张锡纯就认为“痰多能瘀脉。”痰与瘀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互为因果。

六、痰饮

痰饮是津液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体内的病理产物。

痰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之痰的内涵是脏腑气血失和,水湿津液凝聚变化而成的致病因素。其外延甚广,泛指因此所致的某些特殊表现。由于不易被人们的感觉所察,即看不到排出来或其他实质性的痰,主要通过临床表现确定的病理产物,故名“隐形之痰”或“不可见之痰”,亦称内痰。狭义之痰即指经咳咯或呕恶而出之有形可见之痰,指瘰疬、痰核等可触之体,因其容易被人们的感官所察觉,即视之可见,触之可及或听之有声,故名“显形之痰”或“可见之痰”,亦称外痰。二者虽有所不同,但在病理变化上是密切相关的,同出一体,皆水湿、津液之变生。而外痰又是内痰在某些脏腑或局部病理变化的表现。

饮即水液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局部者。《金匮要略》以其所停留的病位不同,临床表现有别而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

痰与饮均同为水液代谢障碍所致病理产物,虽有所不同又有其内在联系。饮为水之属,其质清稀;痰为津液凝聚而成,其质稠浊。饮由脾胃不能运化水谷,主要停留于肠胃之中,可以泛溢于胸胁、四肢、肌肤;痰则皆能造成五脏之伤,在人体随气升降,全身各处均可出现,无处不到,致病范围甚广,正如《景岳全书·杂证谟·痰饮》云:“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盖饮为水液之属;凡呕吐清水及胸腹膨满,吞酸嗳腐,渥渥有声等证,此皆水谷之余,停积不行,是即所谓饮也。若痰有不同于饮者,饮清稀而痰稠浊,饮惟停积肠胃而痰则无处不到。水谷不化而停为饮者,其病全由脾胃;无处不到而化为痰者,凡五脏之伤皆能致之。故治此者,当知所辨,而不可不察其本也。”又由于痰和饮在病理上每多相伴为病并互相影响,“痰为饮之甚,饮为痰之渐。”故常痰饮并称。

综上所述,古人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六淫、七情、饮食所伤为痰饮的致病因素,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导致水津代谢障碍,凝聚变化而成。

(一)痰饮致病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