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论语原解
23104000000040

第40章 子路第十三 辨证地对待任何人,任何事(2)

【说明】注意,这个“用我者”,不是用我来处理国家政事,而是紧接上节的“教之”。在《为政》第二十一节中: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就是说明孔子不愿意“为政”。因此,历来解释孔子周游列国是为了求取一官半职的说法是有明显的错误。孔子之周游列国,也就是上节所说的“教之”。在当时交通、信息很不发达的时候,孔子为什么会有三千弟子?这些人从哪里来?他们为什么来?怎样知道孔子的名声?等等,有许多问题!春秋以前学在官府,文化知识由贵族专职人员垄断世袭。孔子首创私人讲学,面向社会广泛招收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以培养从政的人才,这便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第一位教育家。据《史记》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孔子死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这样就在政治上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世卿世禄制,为专制君主自由任免布衣卿相的官僚体制创造了条件;在学术上传播古典文献,为百家争鸣准备了传统思想素材。这是孔子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最大贡献。孔子之周游列国,一是“教之”,“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就是发现有能自我约束,且有修养的人就劝之以学,收为弟子;二是象古代君王们多派人到各地去“采诗”一样,收集流传在民间的传说、古籍、诗篇。“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所以孔子在晚年“吾自卫反鲁,然後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子罕》第十五节)。”所以,深究《论语》,深入研究孔子的一贯思想,深入研究当时的社会情形,就会明白孔子周游列国,决不是为了求取一官半职!而是为了他献身于教育的伟大理想!这个错误自今应该改正过来。

在《泰伯》第十二节中,孔子说过:“三年学,不至於谷,不易得也。”就是说,学习三年,也就有了一定的知识。想来古代的教育不象今天一样是小学六年制,而是三年制。经过三年的学习,可以小有成就,最起码是懂得了作人做事的知识。这是孔子欲普及全民教育的理想。

11.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乃当务之急

【原文】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译文】孔子说:“‘善良的人为政治理政事百年,也可以战胜残暴,免去杀戳了。’这句话说得的确正确呵。”

【说明】经过三年的学习,可以小有成就,最起码是懂得了作人做事的知识。若是经过百年这样一代一代的教育普及,那么百年下来,人民都能懂得基础知识,都能懂得社会行为规范,这个社会也就真正能得到安宁了。这的确也就是孔子欲普及全民教育的理想。比孔子要早几十年的齐国管子就曾说过:“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然而他的话不如孔子说得彻底,“既富矣,又何加焉?”“教之。”总结周朝的经验教训,虽然周文王开全民教育之先河,但由于分封诸侯后,各地封建诸侯王国没有将全民教育持之以恒,故而才会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混乱。后来历代的朝代、皇帝,都没有懂得孔子这几句话的意思,所以战乱不穷。这是汉朝董仲舒、宋朝朱熹等所谓大儒遗下的千古之恨!至今,普及全民教育,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乃当务之急,是重中之重,我们再也不能将孔子所言置之不理了。

12.王者为政三十年

【原文】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译文】孔子说:“如果有圣明的王者兴起,必定也要有三十年的时间才能实现仁政。”

【说明】本节是就善良的人为政治理政事百年而言的,这其中可能有学生问过,时间不能再短一些吗?《论语》的编纂者们没有编上,是因为这句问话没有必要编上。善良的人为政治理政事百年即可以“胜残去杀”,那么,王者为政三十年,也可以达到整个社会风气都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了。有了这种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虽然还会有战争、犯罪之类的事情,但比起孔子当时的春秋时代的混乱也要好得多。

13.从现在起就应该端正我们自身的一切言行

【原文】子曰:“苟正其身矣,於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译文】孔子说:“如果能端正自己本身的言行,那么处理政事又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己本身的言行,那又怎么能端正别人的言行呢?”

【说明】孔子的意思是,为什么要等到三十年后王者兴起呢?我们从现在起就应该端正我们自身的一切言行。如果能端正自己本身的言行,那么处理政事也就没有什么困难了,端正别人的言行也没有什么困难了。如果人人都等待王者兴、善人出,那是等不来的。只有从我们本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一代代普及全民教育,提高全民文化素质,那么,不用多久,就会有王者兴、善人出了。王者兴、善人出了后,还要如此普及全民教育、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社会、国家也才能逐渐太平盛世。

14.不能正己,怎么能正别人呢?

【原文】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译文】冉子从季氏府里退朝回来。孔子问:“怎么回来迟了呢?”冉子回答说:“有政事要商讨。”孔子说:“这个事情呀,如果真有国家政事,我虽然没有参加,但我也会听说的。”

【说明】本节是就正己而后正人而言的。孔子的意思是季氏是不可能正己的,既不能正己,也就不可能正人。也就是说,季氏府里的政事不是国家政事,是季氏府里见不得人的事,孔子认为冉子说的是谎话,是不能正己的行为。如果不能正己,怎么能正别人呢?如果每个人都象冉子一样不能正己,这个国家也就危险了。

15.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原文】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曰:“一言而丧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译文】鲁定公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旺,有这样的事吗?”

孔子回答说:“话不能这样说,不要期望一句话有这样大的效果;有人说过:‘做君主难,做臣子也不容易。’如果知道做君主的难处,不就是近乎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旺吗?”

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灭亡,有这样的事吗?”

孔子回答说:“话不能这样说,不要期望一句话有这样大的效果;有人说过:‘我做君主没有感到什么快乐,唯有说什么话没有什么人敢于违背我。’如果说的话正确而没有人违抗,不是很好吗?如果说的话不正确而没有人敢于违抗,不就是近乎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灭亡吗?”

【说明】本节是就正己而后正人而言的。也是紧扣第三节“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而言的。一言兴邦,是针对君主的,君主的一言一行,都关系着国家的兴亡。君主既然是君主而不能称为臣子,是因为君主有君主的责任。既然有责任也就要负责任,所以,君主如果说话不谨慎,或说了些不正确的话,也就等于一言丧邦了。如果君主能正己,负起责任,才能正别人。正己而且说话谨慎,也就等于一言兴邦了。所谓正己,就是使自己的一切言行都符合“正名”原则,符合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然后就是“君子之德风”,上行下效,那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了。

16.近者说,远者来

【原文】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译文】叶公问关于处理政事。孔子说:“使近处的人感到高兴愉快,使远处的人都能来投奔。”

【说明】怎么能做到“近者说,远者来”呢?按孔子的理解,就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己而后民风好,社会风气好,那么你所管辖范围内的近处的人民都高兴而愉快,换句话说就是人民都能安居乐业。有了如此美好的社会风气,那么远处的人也就会来投奔你。孔子深懂《周易》,并且熟悉商周历史,也知道周文王极端讨厌商纣王的荒淫奢侈,也知道人民讨厌、憎恨商纣王的奢靡与沉重的赋税。因此他提倡质朴、朴素,周国的逐渐发展壮大,即是“近者说,远者来”。所以孔子要叶公学习周文王的做法。也就是第四节孔子对樊迟所说的“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现在各地都在吸引外资,吸引人才,如果没有很好的社会环境,没有做到“近者说,远者来”的话,近者将怨而远远离去,远者也就不会来了。

17.不要贪图小的利益

【原文】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子夏当了莒父这个地方的官吏,问关于处理政事的问题。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图小的利益。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的利益,则成不了大事。”

【说明】本节亦是紧扣第九、十、十一、十二节而言的。第九节“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第十节“三年有成。”第十一节“‘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第十二节“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意思是要子夏先使其庶,然后富之,再教之。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心急,不能象子路一样“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因为,王者要一世,善人要百年,一个地方、一个国家的兴旺,在于人才的兴起,而人才的教育,则不是几年就可以成功的。如果仅贪图表面的人民的富裕,而没有人民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觉醒,那富裕的现象只会是短暂的,人们会为了财富的增长而更加贪欲,以至会造成社会的更加混乱。现今的美国就是一个例子。

18.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原文】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译文】叶公告诉孔子说:“我们那里有个意气相投的人很直爽而且善于穷尽问题,他的父亲推让祭祀用的羊只,他便直言规劝。”孔子说:“我们这里的人不同于你们那里的人,父亲向儿子隐瞒,儿子向父亲隐瞒,——这个直爽就表现在这里面了。”

【说明】在《八佾》第十七节中,子贡欲去告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意思是子贡想要把每月初一祭祖庙的那只活羊去掉不用,孔子便告诉他:“赐呀,你爱惜那头羊,我爱惜那种礼。”当然,虚有其表的仪礼可以去掉,但维系着鲁国与周国这一点礼仪也去掉的话,鲁国也就等于脱离了周天子的统治,也就等于背叛了周国。这里叶公又讲到用羊的问题。叶公那里的人也想要把每月初一祭祖庙的那只活羊去掉不用,便推让说没有,他的儿子便直言规劝他,意思还是要献出羊来。而孔子这里的人却是父子之间互相隐瞒,争着要献出羊来供祭祀仪式使用。叶公是楚国人,当时的楚国在长江以南,属于边远地区。因此,楚国的文化礼仪显然是不能与地处中原的齐鲁相比的。所以那里的人不愿意贡献出祭祀用的羊,也是情有可原的。而鲁国的人保存着较浓厚的周朝文化礼仪,“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件事也就说明,“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鲁、卫之政,兄弟也。”“苟正其身矣,於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这些道理确实是很重要的。

19.不可放弃教育的机会

【原文】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译文】樊迟问关于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问题。孔子说:“辨别事物时要处于恭敬,执行事情时要敬重,对待别人要尽心尽力;虽然遇到少数民族的人,也不可放弃对他们的教育。”

【说明】第十六、十八两节都是叶公来问孔子,在《述而》第十九节中,叶公亦来问问题,而子路不理睬他。上节说过,叶公是楚国人,较之于齐鲁国人,可能衣服穿得不如齐鲁官员的好,说话也不是很优美,因而,大家都瞧不起他。象《述而》中描写的那样:子路“不对”。这就是子路不能正己,因而也不能正人的表现。而孔子对待叶公,文质彬彬,恭敬有礼貌,还很敬重叶公。所以樊迟就产生了疑问,又重新提问关于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问题。孔子就举叶公之例说明,正己而后才能正人,恭敬地对待叶公,哪怕他是夷狄之人,也是不可放弃教育的机会。这一段话也是表明孔子人人平等的思想,致力于普及全民教育的思想。

20.言必信,行必果

【原文】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译文】子贡问:“怎么样才能称为一个有文化知识的人?”孔子说:“在谈到自己的时候要有一定的羞耻心;出使于四方各国,不辜负君主的重托,这样的人就可以称为士了。”

子贡又问:“请问次一等的是什么样的呢?”孔子说:“宗族里的人都称赞他孝,乡亲朋友都称赞他敬爱兄长。”

子贡又问:“再请问次一等的是什么样的呢?”孔子说:“说话必须讲信用,行动必须有结果,否则就是见识浅薄而又固执的小人了。这样亦可以称为再次一等的士了。”

子贡又问:“现在执政的那些人怎么样呢?”孔子说:“唉,气量狭小和才识短浅的人,哪里值得一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