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论语原解
23104000000041

第41章 子路第十三 辨证地对待任何人,任何事(3)

【说明】樊迟不明白孔子为什么要尊重叶公,子贡也不明白,但他不象樊迟那样问“仁”,而改换成问“士”,意思是叶公也能称得上是个士吗?孔子的回答肯定了叶公是个士,而且是个很好的士。“行己有耻;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就是孔子对叶公的称赞,也是对叶公行为的肯定。子贡听了孔子的话后,可能自己思忖了一番,认为自己可能达不到,便转而问其次。其实孔子的这一番话,中心内容还是正己而后才能正人的原则。“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是指正己而后正人,别人才会称赞;不能正己因而也不能正人,别人怎么会称赞你孝弟呢?“言必信,行必果;”也是正己的必然行为,言出必行,行必有果,言行一致,有始有终,应该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然而却有许多人做不到,做不到的人便是“硁硁然小人哉!”就是一个见识浅薄又非常固执的人了。然而子贡还是不服气,认为叶公再怎么说也比不上现今的那些鲁国的从政者,而孔子却认为那些人不值一提。确实,就鲁国的季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而言,欺君霸权,已经没有了羞耻之心;相反,叶公长途跋涉来到鲁国,不耻下问,虚心学习文明礼仪,也就说明他比当今的那些从政者更象个“士”。

21.狂与狷只能是暂时的行为方式

【原文】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译文】孔子说:“如果不能得到言行不过激也不保守的相从方法,那必然只好狂放不羁或者是拘谨正直?狂放不羁者有进取精神,拘谨正直者有所不为也。”

【说明】所谓正己,就是使自己的一切言行都能符合“正名”原则,符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自己符合了,也就“正”了,也就能正别人了。那么,每个人的个性性格都不是一样的,所处的生活环境都不一样,因此在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时,具体的言行也就不可能一样。如果说,没有一个中道的行为方式可以使每个人都能仿效,那是不是就必须分出狂与狷来?虽然狂放不羁有进取精神,虽然拘谨正直有所不为,但这些都不可能是长久不变的,最能恒久不变的还是“中行”。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必须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时,找不到恰当的行为方式,他有可能狂,也有可能狷,但这只能是他暂时的行为方式。他不可能处理每一件事时都是狂放不羁的,他不可能这一辈子都是狂放不羁的。所以,一个人的狂与狷只能是暂时的行为方式。

22.用不变的恒心来处理一切事物

【原文】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要是没有恒心,是不可以做巫医的。’这句话说得多好呀。”

《易》上说:“不恒久地遵循宇宙运行的客观规律,作为一个国家来说,是要承受羞辱的。”孔子说:“不要去占卜就是了。”

【说明】本节是对“中行”的延伸说明,也是对“言必信,行必果”的延伸说明。只有中道的行为方式才可能保持长久,狂与狷只能是暂时的行为方式,所以,一个人最终只能选择“中行”的行为方式,即选择言行不过激也不保守的方法。因此,孔子举例说,“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古代认为巫事虽是很浅薄的事,可是没有恒心也是学不会的。连巫医也不能做,何况做君子乎?何况做“士”乎?所以孔子接着举例,《易》上说:“不恒久地遵循宇宙运行的客观规律,作为一个国家来说,是要承受羞辱的。”这就是说,不论一个人也好,一个国家也好,对待每一件事情,都必须保持长久的行为方式,要有始有终,才会有好的结果。如果不能恒,不能保持长久,许多事都半途而废,那是没有好结果的。占卜,是对事物的结果进行推测的一种方法,也是人们对事情的演变产生了疑问而进行的一种活动。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没有不变的事物。但是,面对着大千世界千变万化的事物,人们只能用不变的恒心来处理一切事物,要有始有终地处理发展变化的事物,才会有好的结果。因为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发展变化,你现在占卜,是一个结果,等一会儿占卜,又是另一个结果,所以孔子说,不要去占卜也就是了。也就是说,知道了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如果没有恒心,没有长久的行为方式,何必又去占卜呢?如果有恒心,有长久的行为方式,何必又去占卜呢?

2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原文】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孔子说:“君子与人和平共处而不与人同样;小人与人同样而不能与人和平共处。”

【说明】上节说过,每个人的个性性格都不是一样的,所处的生活环境都不一样,因此在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时,具体的言行也就不可能一样,这里面就有个性和共性的区别。君子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时,采取的是与人和平共处的原则,即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也就是允许有不同意见、不同思想的存在,还有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他的言行虽然带有他独特的个性性格,不论狂也好狷也好,但他始终是遵守了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的。也就是子贡所说的:“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而小人们为人处事的原则则是要求人人都一样,你必须服从我,你必须象我一样,你必须向我学习,只有我才是最正确的,等等。不允许有不同的意见看法,不允许有不同思想的存在,有“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之意。

24.每一样东西都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同样的喜欢和厌恶

【原文】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译文】子贡问:“乡间的人都喜欢和平共处,怎么样呢?”孔子说:“不可能的。”

子贡又问:“乡间的人都厌恶这个和平共处,怎么样呢?”孔子说:“不可能的。不如一乡的好人都喜欢这个和平共处,一乡的坏人都厌恶这个和平共处。”

【说明】子贡想知道乡间里的人如果都喜欢和平共处的,或者是都厌恶和平共处的,那是不是说都不对?孔子说这是不可能的。每一样东西都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同样的喜欢和厌恶,和平共处对某些人来说是好事,它使乡亲邻里都能和睦相处;但对某些人来说,也就是对坏人来说,和平共处对他们是不利的,他们失去了混乱的环境,也就无法做他们的坏事了。这就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道理。

25.量才使用

【原文】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译文】孔子说:“在君子手下做事很容易,但要讨他们喜欢却很难。讨他们喜欢不以正当方式,他们是不会喜欢的;等他们使用人的时候,却能量才使用。在小人手下做事很难,然而讨他们喜欢却很容易;讨他们喜欢不以正当方式,他们也会喜欢的;等他们使用人的时候,却是百般挑剔、求全责备。”

【说明】君子之和平共处的原则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即在他们手下做事很容易,因为君子有较宽广的胸怀,奉行的是“仁、义、礼、智、信”的原则,能够原谅并理解每个人能力的大小,还能根据每个人能力的不同而量才使用。他们不在乎你是否讨他们的欢心,他们只在乎这件事做得怎么样。而小人们同样的原则则是体现在讨他们喜欢上面,你尽心尽力做事,做好了,他认为你比他强,他不高兴,便百般挑剔;若是做得不好,他则会破口大骂,求全责备,要求与他们一样。然而你要是用不正当的方式讨他欢喜,却又容易了,比如用金钱用女人用小恩小惠等等。他们在乎的是个人心情的高兴与否,而不在乎这件事做得怎么样。孔子这段对君子与小人的刻画,真是入木三分,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我们仍能深刻地感受到这些君子与小人的存在。

26.通达而不骄奢;骄奢而不通达

【原文】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孔子说:“君子通达而不骄奢;小人骄奢而不通达。”

【说明】在描述了君子与小人的难易后,孔子接着补充说,君子为人处世最关键的是通达,凡事通达即是胸怀磊落,会理解、能理解人以及一切事物,能通晓一切事物的来龙去脉,也能通权达变,追本溯源,所以君子处世不会骄奢。因为,知道了一切事物的来龙去脉后,君子明白了事物的根本原理,明白了这大千世界的无限,懂得了个人在这个大自然里的渺小,因此他也就不可能骄奢了。而小人们洋洋自得于眼前的既得利益,根本不想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不想知道别人在想什么干什么,也不想知道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骄横霸道;其实,他们那一点点知识少得可怜,所以他们也就不可能通权达变,明晓事理。

27.远离过度的欲求

【原文】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译文】孔子说:“刚正不阿,意志坚强,质朴朴素而说话较谨慎,这样就靠近仁爱了。”

【说明】孔子接着说明君子之通达还有刚正不阿,意志坚强,质朴朴素而说话较谨慎这些品德,当然,如果小人也有刚正不阿,意志坚强,质朴朴素而说话较谨慎这些品德,也就离仁不远了。然而,就“刚”来说,就很不容易做到。孔子在《公冶长》第十一节中就说过,“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意思是申枨这个人也有欲望,有欲望的人怎么能坚强不屈呢?不屈于什么呢?不屈于名、利、欲望。人的一生是靠欲望而生存的,吃的欲望、穿的欲望,而最要命的就是名利欲望。想名想利想富贵荣华,想出人头地等等,人一旦有了这些欲望,就会被别人利用。老子也说过:“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就是说明人的欲望是一切的祸根。就如淡泊明志的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而不得不出来卖命了。人的感官的快乐能俘虏、奴役和驱使人去进行痛苦的追求,比如眼贪色、耳贪声、鼻贪香、舌贪味、身贪触摸等,思想上的贪就不计其数了,从贪男欢女爱的爱情开始,到最高扬的理想主义,到最低沉的悲观主义,皆是人们贪求执著的事物。当然,孔子在这里所说的“枨也欲,焉得刚”,并不是说要灭绝人的一切欲望。人有欲望是正常的,饿了就想吃,渴了就想喝,这些正常的欲望不是孔子所反对的。孔子所反对的是超出正常欲望的贪欲,贪欲就是过度的追求,而欲求不可能得到的事物则是荒唐的、痛苦的。然而,对于有欲望的人来说,要在生活实践中察觉他的欲求过度是什么,是很困难的。因为生命的存在不可能也不会灭绝欲求,相反只会不断地欲求,甚至发展为贪求,就如那些蹲大牢的贪官污吏。所以,在对待生活中的欲求时,我们就应该时时刻刻警惕与远离过度的欲求。欲求越小,人也就能越坚强不屈,刚正不阿。你“礼贤下士”?我不贪求名利色相、荣华富贵,你也就无计可施了。所以,申枨有欲望,就不能称为“刚”了。想想现在那些功成名就的高级官员,居然为了贪求那区区几十万、几百万就弄得身败名裂,真是可悲得很呀!

能够不屈服于欲望,就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并且满足于朴素、质朴的生活方式,因此,在表达自己的意愿时,还要谨慎小心,“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否则,研究研究就变成了烟酒烟酒,就会被别人钻了空子。这其中还包括了戴高帽子的欲望,身边的阿谀奉承太多,满足了人的虚荣心,也是很可怕的。

28.相互督促勉励

【原文】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愢愢、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愢愢,兄弟怡怡。”

【译文】子路问道:“如何这样做才可以称为士呢?”孔子说:“相互督促勉励,和顺和悦地对待别人,就可以称为士了。朋友之间就是相互督促勉励,兄弟之间就是和顺和悦的。”

【说明】从第二十节子贡问士起,孔子一直在描述士、君子与小人的各种不同的表现,然而子路好象还是没有弄懂。因此孔子无奈地换了个说法,相互督促勉励,和顺和悦地对待别人,就可以称为士了。朋友之间就是相互督促勉励,兄弟之间就是和顺和悦的。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仁”的意思,“仁”,就是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既能建立了这种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也就是个“士”了,因为小人之所以为小人,是因为“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小人骄而不泰。”“小人喻於利。”也就是说,小人是不可能与人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的。

29.都靠近互相互助的关系

【原文】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译文】孔子说:“如果用好人来普及全民教育七年,亦可以使人人都靠近互相互助的关系了。”

【说明】这亦是孔子教训子路的话,弄了半天,子路还是不懂得什么是“士”,什么是君子,什么是“仁”,所以孔子接着说,还要有一个善人来教育子路七年,才能让子路弄懂什么是“仁”,什么是“即戎”。二十八、二十九这两节都是孔子对“仁”的解说,其实也是孔子的无奈。

30.懂得恐惧害怕

【原文】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译文】孔子说:“如果不教育人民都懂得恐惧害怕,就是放弃了自己的责任。”

【说明】本节是全篇的总结。这里所说的恐惧害怕是指的什么呢?总结全篇所言,皆是在讲一个人为人处世时所应采取的立场、方法,以及开展全民教育问题。而开展全民教育,也是旨在教育人民,要在日常生活中,在日常为政中,选择最佳的行为方式,以达到或是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因此,对于达得到达不到或建立得起建立不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每一个人都应该感到恐惧害怕。也就是说,我恐惧我达不到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我害怕建立不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因为,如果建立不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就成不了一个君子,成不了一个士,成不了一个好人,就要被别人瞧不起,就要被别人蔑视、鄙视、厌恶。所以,要想成为一个君子、一个士、一个善人,就要依据“正名”原则,掌握自己的名份和地位,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就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地为人处世。在《学而》第一节中,孔子就讲了“学而时习之”,调节什么呢?我们每天都会碰到新的事情、新的问题,新的环境,新的变化,所以要调节自己的心态,不要对新的事情,新的问题,新的环境,新的变化恐惧害怕;如果我们一碰到新的事情,新的问题,新的环境,新的变化就恐惧害怕的话,那么我们什么事也干不成,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虽然孔子对子路说过“必也临事而惧”,但孔子指的是面临事情有恐惧感是因为可以从恐惧感中寻求到小心谨慎的处理方式,而不是要人有恐惧感而退避三舍,而什么事都不做了。我们要尽力勉励自己,要“就好象来到深深的水潭边,就好象走在薄薄的冰层上”似地辨证地对待任何人,任何事,才能真正树立起“仁义礼智信”的观念,才能使自己的一言一行皆符合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