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了正义、为了信仰,可以不当君王
【原文】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译文】孔子说:“泰伯这个人的人生规律,可以说是高尚到了极点了,他三次将天下让给季历,人民简直无法找到适当的语言来称赞他。”
【说明】为什么要称赞泰伯?泰伯为什么要“三以天下让”?这是本节的关键问题。只有弄清了泰伯为什么要“三以天下让”,才能知道“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了。周人是古老的农业部落,兴起于今陕甘一带。传说其始祖名弃,为姜姓有邰氏女,曰姜嫄所生,在尧、舜时任农师之职,受封于邰(今陕西武功西),号后稷。弃死后,子孙世代为夏朝农官。因夏政衰,失官而奔于戎、狄之间。其孙公刘率族人定居于豳(今陕西旬邑西),发展农耕,势力渐兴。后又传九世,到古公亶父时,因受薰鬻、戎狄的进攻,从豳迁徙到岐山之下的周原(今陕西扶风、岐山间)。周原土地肥美,宜于农作。商代晚期,古公在那里兴建城郭房屋,划分邑落,设立了官吏机构,国号为周。古公后被周人追称太王。太王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季历。季历的儿子就是姬昌(周文王)。传说古公预见到姬昌的圣德,就想把君位传给三子季历。长子泰伯为使父亲古公的愿望实现,便偕同仲雍逃到长江下游(春秋时的吴国即仲雍后裔),使季历和姬昌顺利继位。按照夏朝以来的规矩,王位是由长子继承,但由于古公有对殷商王朝很不满而想推翻的思想,有意革命,泰伯不以为然。泰伯依照传统的观念,认为尽管其政治腐败,小邦周再怎么说也是殷商王朝的一个小诸侯国,不应该推翻殷商王朝。但出于孝心孝道,泰伯又不愿反对古公亶父,也因为殷商王朝确实太糟糕,有负于天下百姓,所以泰伯处于两难之间。古代宗法社会,有长兄在,次子是不可以接位的,于是便与虞仲三次逃出,让古公传位给季历。古公卒,少子季历继位,是为公季,后周人追称王季。周国势发展,季历同商朝属下的任姓挚氏通婚,加强了与商朝的关系。商王武乙末年,季历入朝,武乙赐以土地及玉、马等物品。随后季历征伐西落鬼戎,俘获“十二翟(狄)王”。商王文丁时,季历进一步对诸戎作战,除伐燕京之戎受挫外,伐余无之戎、始呼之戎、翳徒之戎都得胜利,使周的势力深入今山西境内。文丁(一说帝乙)封季历为牧师(即方伯)。可能是由于周的强大,引起同商朝的矛盾,季历终为商王所杀。季历之子昌继位,即周人追称的周文王。孔子以为,泰伯于思想、学问、仁义、社会行为规范,没有不好的,只是他的传统观念使他认为不能以下犯上,故他弃王位而逃走,有王位可坐而不为。也就是说,为了正义、为了信仰,君王都可以不当。孔子推崇这种不把富贵功名放在第一位,而是把真理放在第一位的人。所以在此称赞他。称赞他是什么目的呢?历史发展到春秋时期,从夏商周逐渐成形的私有制突然暴发而畸形发展,人们开始伸手要官、买官,见官位而不让,有官当而忘乎所以,甚至发展到弑父弑兄而争夺王位,人们被私有制弄昏了头脑,被权势、财富迷住了心窍,私有欲、占有欲占据了整个心身。使得整个华夏社会一片混乱,人们被掠夺、剥削而苦不堪言。所以孔子提出泰伯“公天下”的思想品德,是宣扬“仁义礼智信”这个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
2.看人看事的辨证法
【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於亲,则民兴於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译文】孔子说:“注重态度的恭敬谦逊而没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就会忧愁、愁苦;只会谨慎处事而没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就会害怕、畏缩;只靠有勇气胆量而没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就会犯上作乱;只能公正行事而没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行动就会过于急切。君子若是忠实笃厚于亲切,则人民就会发起与人相互亲爱的信心;过去的、旧的文化不遗失、不放弃,则人民不会轻视君子。”
【说明】泰伯于思想、学问、仁义等没有不好的,只是他的传统观念使他认为不能以下犯上,故他弃王位而逃走。因此他注重态度的恭敬谦逊而没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就会忧愁、愁苦(这是指他处于两难境地时的心情);只会谨慎处事而没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就会害怕、畏缩(这是指他没有继承王位);只靠有勇气胆量而没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就会犯上作乱(这是指他不继承王位而违背了古代宗法社会的传统);只能公正行事而没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行动就会过于急切(这是指他三次逃走)。所以,如果他顺理成章继承了王位,也就是说他若是忠实笃厚于亲切,则人民就会发起与人相互亲爱的信心;若是他将过去的、旧的文化不遗失、不放弃,则人民不会轻视君子了。那么,按孔子的说法,如果他顺理成章继承了王位,历史会不会就此而改写呢?不会!因为商纣王的残暴酷虐是不会改变的,人民对殷商王朝的仇恨与厌恶是不会改变的,也就是说,历史的发展进程是不会改变的。泰伯最后也会象季历、姬昌一样反对殷商王朝,以至最后推翻殷商王朝。所以,泰伯的放弃王位而出走,是没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失去了一个君子的应有的品质。上节是对泰伯的赞扬,本节则是对泰伯的批评,而这个批评是很中肯的。这就是孔子看人看事的辨证法。
3.能处处理解别人,能处处同情别人
【原文】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9!”
【译文】曾子有憎恶之心,即召集门人弟子说:“打开你们已被止住的心灵,打开你们受束缚的思想。《诗经》说:‘恐惧害怕呀,就好象来到深深的水潭边,就好象走在薄薄的冰层上。’从今以后,我才知道自我勉力的意思,弟子们哪。”
【说明】曾子听了孔子的话后,反省自己(《学而》第四节就有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之语),觉察到自己有憎恶之念,于是便召集自己的门人弟子,希望他们也能象自己一样,打开已被止住的心灵,打开受束缚的思想。也就是说,在自己一生的进程中,尤其是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凡事都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要看得广、看得开;要一分为二,要辨证地看问题。不要动不动就憎恶这人,憎恶那人;憎恶这事,憎恶那事;即使此人有不对的地方,有错误的地方,也要辨证分析地对待。不如此,便不能懂得自我勉力的真正含义。曾子的这段自我反省很有意思,为什么很多人没有学到孔子的“仁、义、礼、智、信”?为什么很多人没有懂得孔子的“仁、义、礼、智、信”?就是因为他们不能象曾子一样能自我反省,不能象曾子一样“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当然,对任何人、对任何事都不起憎恶之念是很难做到的,但只有对任何人对任何事都不起憎恶之念,才能有与人相互亲爱的心理,才能真正做到 “仁”,与人相互亲爱。也就是说,只有不憎恶他才能与他相互亲爱,若有憎恶之念,怎么能相互亲爱呢?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处处理解别人吗?能处处同情别人吗?即使是彼此间有仇恨的人,也能如此吗?所以,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虽然很难做到,但确实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要尽力勉励自己,要“就好象来到深深的水潭边,就好象走在薄薄的冰层上”似地辨证地对待任何人,任何事,才能真正树立起“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
4.要从内心的基本修养做起
【原文】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译文】曾子有憎恶之心,孟敬子来问。曾子对他说:“鸟儿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的话也是善良的。君子所重视的道路有三个方面,让自己的容貌从容恭敬,这样就会远离粗暴和放肆;让自己的脸色端正起来,这样就近于诚实守信;说话时注意用辞和语气,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鄙和背理了。至于祭祀或礼仪之类事,自有主管这方面事情的官吏掌握管理。”
【说明】曾子以自己的反省心得教育了门人弟子,但他自己又做得怎么样呢?从鲁宣公九年(公元前600年)起,季孙氏、孟孙氏(一作仲孙氏)、叔孙氏家族始轮流执政,自鲁桓公后逐渐得势,至鲁襄公十一年将鲁军分为上中下三军,把公室遂分为三,“三桓”各领一军,又在鲁昭公时取消中军,把公室分为四,季孙氏占其半,孟孙氏、叔孙氏各占余之半,大大削弱了鲁君势力。因此,对孟孙氏家族的孟敬子,曾子内心是憎恶的。而对于孟敬子的来访,曾子仍然用和颜悦色的态度接待,并真诚地告诉他许多道理。因此下面一句话说“笾豆之事,则有司存”,是告诉孟敬子,这些关于祭祀或礼仪之事,自有主管这方面事情的官吏掌握管理。由此可知孟敬子所问的是笾豆一类的事,而曾子所答复他的,还是在教育他,要他注重作人,从内心的基本修养做起,学问好,德行高以后,不论是从政还是做别的什么事,都能得心应手了。从本节对话,我们可以看到曾子之自我反省,确实做得很好,对他所憎恶的人也能和颜悦色地给予批评教育和帮助。
5.学识丰富却象是空无所有一样
【原文】曾子曰:“以能问於不能,以多问於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於斯矣。”
【译文】曾子说:“以自己有能力而向没有能力的人请教,以自己学识丰富却向学识浅薄的人请教;自己有学问却象是没有学问一样,学识丰富却象是空无所有一样,能规范所有言行而不疾速。过去我有个好朋友就是这样做的。”
【说明】本节是曾子接着对孟敬子的谈话。想来孟敬子是大大咧咧的,摆出十足的官架子,用了十足的官腔。而曾子在回答了他关于笾豆之事后,就用颜回的作人做事谦逊规矩的言行来告诉孟敬子,即使是有才能的人面对没有才能的人,也应该是谦虚请教的。但是很多具有一定才能的人,往往自高自大,自以为是,不肯向别人请教,尤其是不肯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这样就容易犯骄奢傲慢的错误。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懂得天下所有的知识,也不可能具有全天下的才能。若是以为自己学识渊博而不肯向较浅薄的人请教也是不对的,因为所谓的渊博也仅仅是个通才,只能对所有的知识知道大概而不可能深入,而所谓“寡”,可以说是专家,他专门研究某一样学问,于其它知识很浅薄,而这种学问恰好是学问渊博的人所不知道的。因此,“以多问于寡”,即是学问渊博的人也要向某一种专家请教。这段话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教训人的口气,只是举出了一个朋友的例子,说明作人做事的一点基本常识。这就是曾子以“仁”的要求来对待所憎恶的人的非常好的态度。
6.这样的人就是一个君子
【原文】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译文】曾子说:“可以把很小的孤儿委托给他教养,也可以托付一个百里大的诸侯国的命运给他,面对安危存亡的紧要关头,他能够保持大节不变,意志不可剥夺。这样的人称得上是君子吗?这样的人就是一个君子啊。”
【说明】在举了颜回的例子后,曾子又继续对孟敬子说了,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君子?这样能“托六尺孤之,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人才是一个君子。也就是说,象颜回这样的人,别看他平时不大说话,别看他“问于不能”,别看他“以多问寡”,别看他“有若无,实若虚”,他才真正是个君子。曾子这段话实际上是说,颜回比你们这些人强多了,他才是个君子。
7.“仁、义、礼、智、信”的身体力行
【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强,他们责任重大,道路遥远。将实现天下的仁义作为自己肩上的责任,难道这不重要吗?努力到死后才停止,难道说这不遥远吗?”
【说明】什么样的人才是君子?除了上节说的“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是君子外,曾子又补充说了本节,着重点明了一个君子的“任重道远”。孔子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并不是说一说就可以实现的,这是每一个“士”,每一个读书人都应该身体力行的,也就是说,要心胸宽广,意志坚强,要把实现“仁、义、礼、智、信”作为自己的责任,“仁、义、礼、智、信”才能得以推广和实行。因为也只有实现了“仁、义、礼、智、信”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得到改善,国家才能强大,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进步。若是大家都弃“仁、义、礼、智、信”而只为自己着想,私有欲、占有欲越来越强,人人都顾自己,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就只会越来越衰弱,就必然会走向灭亡。所以曾子认为每一个读书人都是任重而道远的。这就是曾子对孟敬子语重心长的谈话。也是对我们每一个后来的人的警醒之语。
8.立足于社会行为规范
【原文】子曰:“兴於《诗》,立於礼,成於乐。”
【译文】孔子说:“昌盛于《诗》,立足于社会行为规范,成就于快乐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