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探秘
23034000000021

第21章 隋唐时期(3)

初唐诗坛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浙江义乌人,7 岁能诗,有“神童”之誉。他一生书剑飘零,沉沦下僚,为人作幕。唐高宗仪凤四年(679),升任侍御史,终因好向武则天上书言事,被诬下狱。获释后改任临海(令属浙江)丞,所以后人亦称他为骆临海。武则天光宅元年(684),仕途失意、郁郁不得志的骆宾王毅然参与徐敬业(唐开国功臣徐绩之孙。唐初徐绩赐姓李,称李绩。敬业起兵时,复本姓)发动的扬州兵变,被辟为艺文令,起草了著名的《讨武昊檄》,历数武则天的秽行劣迹,阴谋祸心,申明大义,备达起兵的目的,以“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作结尾,气势非凡,极富号召力。据说武则天看了檄文后,赫然变色,忙问是谁写的,当听说是骆宾王所为,十分惋惜地说:“宰相之过也,人有如是才,而使之流落不偶乎?”扬州兵变才三个月就失败了,唐人郗云卿在《骆宾王文集序》中云:“文明(唐睿宗年号,公元684 年)中,与嗣业于广陵共谋起义,兵事既不捷,因致逃遁。”后来《新唐书·骆宾王传》沿用此说,记日:

“敬业败,宾王亡命,不知所之。”骆宾王亡命逃遁,下落不明,竟成了难解的谜案。

一说骆宾王被杀。据《旧唐书·骆宾王传》、《资治通鉴》、《新唐书·李绩传》记载,兵变失败后。骆宾王等人准备逃往高丽,抵海陵(治今江苏泰州),遇风浪受阻于遗山江中,被部将王那相所杀,传首东都,并牵连全家和族人。骆宾王的世交宋之问在《祭杜审言学士文》中,也言骆宾王“不能保族而全躯”。

一说骆宾王逃匿于今江苏南通一带。据明人朱国祯《涌幢小品》记载,明正德年间在南通城东发现骆宾王的墓,墓主衣冠如新。此墓后来迁往狼山,遗迹至今犹存。到了清代,陈熙晋在《骆临海集笺注·附录》中又说,雍正年间有自称李绩三十七世孙的李于诗,曾言家谱中所传,扬州兵变失败后,骆宾王与徐敬业之子同匿于白水荡,以后骆宾王客死崇川。骆宾王墓就是徐敬业之子修的。

一说骆宾王逃脱后削发为僧。兵变失败后,官军没有捕获徐敬业和骆宾王,因害怕武则天治罪,便以假充真,函首以献,骆、徐两人后都落发为和尚。据唐朝《本事诗》记载,宋之问曾在杭州灵隐寺玩月赋诗,吟出两句:“鹫岭郁岩台,龙宫锁寂寥。”正沉吟续句时,走来一位老僧,听了宋之问的两句诗后,即说:“何不云: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继而连吟十句诗完篇,句句精妙,吟罢一去不复见。宋之问惊叹不已,向人打听那位老僧,才得知此僧竟是大名鼎鼎的骆宾王。

一说骆宾王投江水而死。唐人《朝野佥载》云:“骆宾王《帝京篇》曰:

‘倏忽抟风生羽翼,须臾失浪委泥沙。’后与徐敬业兴兵扬州,大败,投江水而死,此其谶也。”就是说,骆宾王最终死于江水之中。

现世对骆宾王下落的争论,主要集中于兵败后骆宾王究竟是死还是生。主死者认为,除《新唐书·骆宾王传》外,其他正史记载都说他是兵败被杀,尤其是宋之问云骆宾王“不能保族而全躯”,更是力证。宋之问与骆宾王本来熟识,因此,《本事诗》所言宋之问与骆宾王在灵隐寺月夜联句一事,纯属虚构,根本不可信。主生者认为,《本事诗》虽有缺漏,但尚难排除官军为邀功请赏而用假首级报送朝廷的可能性。郗云卿奉诏搜辑骆宾王遗文,他在《骆宾王文集序》中所言骆宾王“因致逃遁”,必定有据。至于宋之问《祭杜审言学士文》中“不能保族而全躯”句话,极有可能是在他看了假骆宾王首级后写的。即使宋之问当时看出首级是假,恐怕也未必敢说真话。所以,用宋之问的一句话作为骆宾王兵败被杀的证据,是难以成立的。

有关骆宾王的下落,由于史籍记载相互矛盾,形成了种种猜测,迄今难以定论。

李白的死因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他为中国诗坛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他的诗优美动人、思想飘逸洒脱,人们又称其为“诗仙”。他于宝应元年(762)离开人间,卒于今安徽当涂,享年62岁。然而,李白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李白族叔、当涂令李阳冰《草堂集序》曰:“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心非所好。公暇不弃我,乘扁舟而相顾,临当挂冠,公又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予为序。”唐代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序》云:“姑熟东南,青山北址,有唐高士李白之墓……(李白)年六十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作于唐德宗贞元六年(791)的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也说:“君名白,天宝初诏令归山,偶游至此,以疾终,因葬于此。全白幼则以诗为君所知,及此投吊,荒墓将毁,追想音容,悲不能止。”古代文献所谓“疾亟”、“赋临终歌而卒”、“以疾终”,都明白地告诉人们,李白是病卒的。

李白一生嗜酒成性是出名的,因有“醉仙”之称。读李白诗作,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酒味。诗人的《将进酒》有“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叙赠江阳宰陆调》有“大笑同一醉,取乐平生年”。《赠刘都史》有“高谈满四座,一日倾千觞。《月下独酌四》之三有“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这样,后人自然将李白的死因与醉酒致死联系起来,晚唐诗人皮日休曾作《李翰林诗》云:“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也即指出,李白是因醉酒致疾致命的,就连升天的灵魂都带着醉意。

现世学者郭沫若由“腐胁疾”得到启发,从医学角度进行研究推测,认为李白61岁曾游金陵,往来于宣城、历阳二郡间。李光弼东镇临淮,李白决计从军,可惜行至金陵发病,半途而归。此为“腐胁疾”之初期,当是脓胸症。一年后,李白在当涂养病,脓胸症慢性化,向胸壁穿孔,由“腐胁疾”致命,最终死于当涂。

李白爱酒,也爱月、爱狂,所以又有人把他的死因同“水中捉月”挂起钩来,这便产生了富有浪漫气息的“溺死说”。五代时王定保在《唐摭言》中云:“李白著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此后,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曰:“(李)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元代祝成辑《莲堂诗话》也说,“宋胡璞,闽中剑南人,曾经采石渡题诗吊李白:‘抗议金銮反见仇,一坏蝉蜕此江头,当时醉寻波间月,今作寒光万里流。’苏轼见之,疑唐人所作,叹赏不止。”那么,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持何看法呢?宋朝陈善《扪虱新话》记道:“坡(苏东坡)又尝赠潘谷诗云:一朝入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可见,李白醉入水中捉月溺死的说法古已有之,流传广泛。

当代富有诗人气质的学者安旗在《李白纵横探》一书中,神奇美妙地描绘了李白临终的情景,写道:“夜,已深了;人,已醉了;歌,已终了;

泪,已尽了;李白的生命也到了最后一刻了。此时,夜月中天,水波不兴,月亮映在江中,好像一轮白玉盘,一阵微风过处,又散作万点银光。多么美丽!多么光明!多么诱人!……醉倚在船舷上的李白,伸出了他的双手,向着一片银色的光辉扑去……船夫恍惚看见,刚才还邀他喝过三杯的李先生,跨在一条鲸鱼背上随波逐流去了,去远了,永远地去了。”的确,多少年来人们宁肯相信这位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唐代大诗人,是跨鲸背仙游羽化而去的。

看来,李白的死因与醉酒有关,那么究竟是病死的还是溺死的呢?

清人王琦云:“岂古不吊溺,故史氏为白讳耶?抑小说多妄而诗人好奇,姑假以发新意耶?”也就是说,两种可能性都难以排除。再看唐代项斯《经李白墓》“醉死此江边”句,以及正史《旧唐书·李白传》的记载:“竟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似乎意在其中了。

不管李白因何而亡,他那浪漫主义的情怀和感人至深的传世佳作,都令后人无限的感慨。

黄巢的结局

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首领之一,曾率起义军转战南北,攻克唐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建立大齐政权,坚持斗争达十年之久。唐僖宗中和四年(884),起义军最终归于失败,黄巢本人的生死结局也随之成了谜。

历代探究者不乏其人,但至今难以定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三说。

一说黄巢兵败被杀。《旧唐书·黄巢传》曰:“黄巢入泰山,徐帅时博遣将张友与尚让之众掩捕之。至狼虎谷,巢将林言斩巢及二弟邺、揆等七人首,并妻子皆送徐州。”此说认为,黄巢兵败退至山东泰山狼虎谷,被外甥林言所杀。

一说黄巢计蹙自杀未果,最后请林言帮助结束生命。《新唐书·黄巢传》记载这一史实说:“时博遣将陈景瑜与尚让追战狼虎谷,巢计蹙,谓林言曰:‘我欲讨国奸臣,洗涤朝廷,事成不退,亦误矣。若取我首献天子,可得富贵,毋为他人利。’巢出也,不忍。巢乃自刎,不殊,言因斩之,及兄存,弟邺、揆、钦、秉、万通、思厚,并杀其妻子,悉函首,将诣溥。而太原博野军杀言,与巢首俱上溥,献于行在、诏以前献于庙。”这种说法比较详细地描写了黄巢兵败被杀的过程,认为林言不忍下手,黄巢最后自刎未遂,才由林言受托毙其命。

一说黄巢兵败后遁逸为僧。这种说法主要以野史、笔记小说为依据,认为起义军战败后,黄巢没有死,而是虎口脱险,做了和尚,并得以善终。其理由是:一、官修或钦定的史书决不敢直书黄巢遁逸得脱之类的事,《资治通鉴》等史书的记载值得怀疑,借助于野史、笔记小说的零碎记载,从中可以寻找更符合事实的答案。

宋朝邵博在《河南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七中,早已指出:“唐中和四年六月,时普(溥)以黄巢首上行在者,伪也。东西二都旧老相传,黄巢实不死,其为尚让所急,陷泰山派虎谷,乃自髡为僧得脱,往投河南尹张全义……”从实情看,若说林言杀黄巢于狼虎谷,献首于徐州,两地相距约五六百华里,快马也要三天路程,而徐州至成都行在所,相距三四千里,马不停蹄,日夜兼程,也需二十天。当时又值盛暑,“函首”恐怕早已腐臭不堪了,更何况黄巢兄弟六七人,难言其中就没有与黄巢状貌类似者。

宋朝人王明清《挥麈后录》转引陶谷《五代乱离纪》说,黄巢遁逸后削发为僧,有诗云:“三十年前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问,独倚危栏看落晖。”邵博也说,他曾多次到相传黄巢舍居过的洛阳南禅寺游览,见壁上画有黄巢服僧衣之像,“其状不逾中人,唯正蛇限为异耳”。据时人说,寺中更有故写真绢本龙奇,黄巢题诗其上云:“犹忆当年草上飞,铁衣脱尽挂禅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凭栏干看落晖。”尽管另一位诗人赵与时在《宾退录》中指出,流传的所谓黄巢诗作,是取唐诗人元稹的两首《智度师》诗拼合而成,但他对黄巢有可能遁逸并未加以否定。

宋人多种笔记认为,黄巢兵败后遁入空门,做了和尚,又依河南尹张全义,舍于洛阳南禅寺,最终迁居明州(今浙江宁波)的雪窦山,法号“雪窦禅师”。张端义的《贵耳集》还说,黄巢“临入寂时,指脚下,有‘黄巢’两字”。南宋时,雪窦山上尚有黄巢的墓,每年邑官遣人祀之。黄巢兵败遁逸后的事迹,被描绘得如此细微生动,因此黄巢未被杀害的可能性也就存在。

然而,若想确定黄巢的结局,尚有待新史料的发现和研究的深入。

武则天究竟生于何处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因此有关她的一切都受到世人的关注。据两唐书载,她的籍贯在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然而,武则天的出生地究竟在哪里?对此人们颇有异议,成了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悬案。

一、四川广元说。唐朝李商隐《利州江潭作》的诗题下,有作者自注:

“感孕金轮所”。什么意思呢?《太平御览》卷一八四曰:“顺圣皇后庙,在州西告成门外。旧碑云:其母感溉龙而生后,庙号则天金轮皇帝。”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十三《李商隐》条引《蜀志》曰:“则天父士耯为利州都督,泊丹江潭,后母感龙交,娠后。”原来,李商隐依据的是一个民间关于龙潭的传说:有一天武都督的夫人杨氏去潭边玩,忽然潭中跃出一条金龙,和她交欢,杨氏因此有孕而生下武则天。从李商隐的自注来看,距离武则天之死仅一百多年,他是肯定武则天生于利州(今四川广元)的。

1955年修宝成铁路时,发掘出《利州都督府皇泽寺唐则天皇后武氏新庙记碑》一通,立于五代十国时的后蜀广政二十二年(959),为孟昶所撰。碑文中提及武则天的身世,云:“贞观时,父士耯为都督于是□□□后焉。”所残三字似可补作“州,始生”。这样就为武则天生于利州找到了更加充分的根据。

考察四川广元境内至今留存的武则天遗迹,又可使人自然联想到武则天与广元有特殊的关系。如广元有以武则天名字作地名的 “则天坝”、武则天常去朝香拜佛的“千佛崖”、嘉陵江畔皇泽寺内五代时刻成的武则天圆雕石像等等。当地妇女还要在传说的武则天生日(农历正月二十三日)游河湾,以示纪念。

二、京城长安说。此说认为,李商隐的诗及注,源自一个民间传说,虽然颇为神奇,说来也娓娓动听,但若作为信史来看,就有些荒诞了。广元地区有关武则天的传说和遗迹不少,至多只能说明武则天随父到过此地,而不能说明武则天就出生在利州。持“广元说”者据己意补入《武氏新庙记碑》的三个残缺字,然后依此进行主观推论,其可靠性是令人怀疑的。

据史书记载,武则天大约生于高祖武德七年(624),那时其父武士耯应在工部尚书任上。也就是说,他和夫人杨氏一起住在长安(今陕西西安)。武德末年先后是李孝常、罗寿、武士耯任利州都督,事在太宗贞观初年。所以,武则天不可能先于其父任职利州时生在利州,她的出生地点,最大可能性应是在长安,而不大可能在四川广元,或其他什么地方。

上述两说各执一词,孰是孰非,需要继续研究。

武则天的“无字碑”

唐载初元年(689)九月九日,都城长安大明宫里含元殿上钟磬齐鸣,百官舞拜,一位头戴冕旒身穿黄袍的女子宣布改国号为周,自称“圣神皇帝”,她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其父曾追随李渊反隋,是唐朝的新贵。武则天天生丽质,妩媚动人,14岁被选入宫,封为“才人”,唐太宗赐其号“武媚”。后来,唐太宗去世,她到感业寺出家为尼。

公元649年,太子李治继位,即唐高宗。李治原就钟情武媚,继位后将她召回宫中,立为妃,大加宠爱。6年后又立为皇后。后来,唐高宗患病,委托武则天处理朝政。于是她渐渐独揽了大权。并为了保住权力,废掉了太子李弘、李贤。高宗死后,她又废掉唐中宗李显,立年幼的睿宗李旦,其目的是自己能继续控制国家大权。她在掌权时期确实做了一些对国家有利的事,为唐朝的繁荣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她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亲自在殿廷上主持考试,采取措施提高考试举人的地位,并开设了武举科目,发展了科举制。因而,朝廷上人才济济,文有宰相狄仁杰、姚崇、张柬之等,武有娄师德、郭元振等人。安邦治国,励精图治。她还很重视农业生产,下令编写《兆人本业纪》,推广和改进农业技术。同时还注意兴修水利,在陕、川、青等地修建了许多闸、坝、沟、渠。她规定,凡田地开垦多,百姓家有余粮的州县,给予地方官奖励和升迁,凡治理不善,百姓流移的州县,地方官要受处罚。武则天在32岁以皇后身份参政,直到82岁,一共执政50年,在她执政期间,国家经济稳步发展,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