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探秘
23034000000012

第12章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3)

希望长生不老、灵魂不灭是古代皇帝梦寐以求的事,寻找长生不老药、喝甘露、炼丹丸等等,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长生,这种求生的强烈欲望也寄托在死后的裹尸衣上,这就出现了汉代特有的玉衣。

玉衣是汉代皇帝、诸侯王和高等贵族死后特有的一种殓服,史书上称“玉匣”、“玉柙”,但它的形状究竟是什么样的,从汉代以后就无人知晓了。1968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满城县的一座小山丘上,发现了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和他的妻子窦绾的墓。在刘胜和窦绾棺内的尸体位置上,分散着许多小玉片。经过考古工作者的精心修整和研究,终于复原出两套完整的玉衣。使我们第一次看到了史书中记载的玉衣的真面目,从而解开了这个千古之谜。

这两套玉衣的外观和人体的形状一样,分为头部、上衣、裤筒、手套和鞋五大部分,各部分都由许多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等玉片组成,玉片上有许多小的钻孔,玉片之间用纤细的金丝加以编缀,所以又称为“金缕玉衣”。刘胜穿的玉衣形体肥大,头部的脸盖上刻画出眼、鼻和嘴的形状,腹部和臀部突鼓,裤筒制成腿部的样子颇似人体。窦绾的玉衣比较短小,没有做出腹部和臀部的形状,可能是出于对女性形体造型的避讳。

刘胜玉衣全长1.88米,由2498片玉片组成,用于编缀的金丝约重1100克。

完整的玉衣是西汉武帝时才出现的,那么再早的玉衣是什么样子的呢?据一些学者的研究,汉代的玉衣是由先秦时期的“缀玉面饰”演变而来的。所谓“缀玉面饰”,就是将做成眉、眼、鼻、口形状的玉石片,按一定形状排列,缀附在织物上,再覆盖在死者面部。这种缀玉面饰就是汉代玉衣的雏形。最早的缀玉面饰出现在河南三门峡市西周晚期的虢国墓地中。战国时期,缀玉面饰成为一种颇为流行的丧葬礼俗。汉武帝以前在诸侯王墓中尚未发现完整的金缕玉衣,但出土有金缕玉面罩、玉帽、玉手套和玉鞋,这是缀玉面饰向玉衣的过渡形式。目前发现的汉代玉衣有20多套,除金缕玉衣外,还有银缕玉衣、铜缕玉衣和丝缕玉衣,编缀玉衣材料的不同,代表着身份的不同。据汉代文献记载,汉代皇帝死后使用金缕玉衣,诸侯王、公主等使用银缕玉衣,大贵人、长公主使用铜缕玉衣。但中山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汉武帝刘彻之兄,按规定他只能以诸侯王的身份着银缕玉衣,为什么却越级穿金缕玉衣呢?有专家认为,玉衣等级的严格规定,是在东汉时期才形成的,因为在东汉时期的诸侯墓中就再没出土过金缕玉衣。还有专家认为,死后能穿金缕玉衣的诸侯王都深受皇帝的器重,他们能着金缕玉衣下葬,也是皇帝对他们的一种恩赐。身为诸侯王的刘胜都能穿如此华贵的金缕玉衣,那贵为天子的皇帝玉衣是什么样子的呢?史书记载,汉武帝的玉衣玉片上雕刻着蛟龙、鸾凤、龟麟等纹饰,被称为“蛟龙玉匣”。在玉衣片上雕刻花纹,想必除了加强装饰效果,有华贵之感外,还要体现皇帝的高贵身份。因为没有考古发现的实物作为证据,汉代皇帝的玉衣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东汉时期,除皇帝外,任何人使用金缕玉衣都是大逆不道的,地方豪强违法使用玉衣也被视为僭越行为,要受到严厉的惩罚。汉桓帝时,冀州官吏赵忠在埋葬他的父亲时,私自使用仿造的玉衣,被人上告后,以僭越的罪名,将其父的墓掘开,陈尸于棺外。赵忠一家也被监禁起来。

为什么汉代人喜欢用玉衣做殓服呢?这与当时人的迷信思想有关,在汉代,人们深信玉能使尸体不朽,玉塞九窍,可以使人气长存。所谓九窍就是指两眼、两鼻孔、两耳孔、嘴、生殖器和肛门。出土的玉衣经常就搭配有用玉做成的眼盖、鼻塞、耳塞、口含、罩生殖器的小盒和肛门塞。

其中最讲究的是要用玉蝉作口含,因为古人认为蝉只饮露水而不吃东西,是一种清高狷洁的昆虫。人死后,其灵魂离开尸体,正如蝉从壳中蜕变出来时一样,所以古人以蝉为含的寓意可能在此。还有的学者认为,汉人用玉蝉作口含,是受这种昆虫循环生活的启发,从蝉蜕转生而领悟再生,因此就给死者含玉蝉寓暂死之意,希望死者能够复活和再生。

如此精美的玉衣,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确实让我们现代人琢磨不透。玉衣的制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所用的玉料要经过开料、锯片、磨光及钻孔等,每一玉片的大小和形状都必须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细致的加工。据测定,玉片上有些锯缝仅0.3毫米,钻孔直径仅1毫米,工艺繁难与精密程度之高令人惊讶。整个玉衣制作过程所花费的人力和物力是相当惊人的,据推算,汉代制作一件玉衣,约需一名玉工费十余年的功夫。

汉代皇帝用玉衣作为殓服,可谓费尽心机。但结果适得其反,由于金缕玉衣价格昂贵,往往招来更多的盗墓贼,以致汉代帝陵都被盗掘一空。盗掘者取出金缕玉衣加以焚烧,尸骨也一并化为灰烬。有鉴于此,公元222年,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从此玉衣便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有幸躲过被盗命运的那些诸侯墓葬,尸骨早已化为一捧泥土,却为我们留下了这精美绝伦的玉衣,让我们面对玉衣,去赞叹2000 多年以前能工巧匠们的高超技艺。

野生犀牛为何在中国古代绝迹

犀牛是一种热带动物,今天在我国绝大部分已经绝迹,而考察中国古代浩瀚的历史文献和丰富的出土文物,我们发现中国古代有犀牛存在过,而且数量还相当多。不仅华南,在华北平原上犀牛还成群结队地出现过。和许多动物一样,犀牛最终还是没有逃脱灭绝的命运。

中国古代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犀牛的存在,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已经多次发现犀牛的骨头。河南安阳商代殷墟中也曾出土过一个大兽头骨,上面刻的文字表明这是一头犀牛的头骨。商代的甲骨文中常出现殷王猎犀牛的记载,猎犀在殷及西周是田猎中的一个盛大举动,君主在猎犀之前都要动用龟甲求兆。商周时期社会上流行用龟甲占卜的习俗,任何一次重大的行动之前,贵族们都要用火烧甲骨,甲骨受热出现裂纹,人们根据裂纹的形状和位置来判断吉凶,并把占卜的结果写在裂纹的四周。商代卜辞中记载商王捕猎犀牛,少则1头,多则6头,有一次竟然捕猎到71头,可见犀牛在当时的中原一带为数确实不少。

现在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还藏有一件用犀牛骨做成的匕,匕是中国古代一种进食的工具,相当于现在的餐匙,上面刻的文字表明这件骨匕就是用国君赏赐的犀牛骨做成的,受赐人备感荣耀用作纪念。因为商周人经常能看到犀牛这种动物,而且其名形又很独特,所以犀牛也成为他们艺术创作中一个很好的素材,商代的工艺品中一再出现犀牛的形象。

商代人嗜酒,制作了很多造型精美的酒器,其中就有一件以犀牛为造型的盛酒器,出土于山东省寿张县。这是一件典型的苏门犀的形象,鼻角、额角、耸立的耳朵、下垂的尖尖的上唇,以至于三趾的足,都铸造得很写实,说明当时的铸工对这种动物是很熟悉的。

商周时期,我国不但产犀牛,而且还将犀角和犀革利用了起来,用犀角做成一种饮酒器,叫做兕觥,兕觥一次可容5升的酒。除了用犀角做觥外,犀牛最主要的用途是用它的革制甲,在铁甲兴盛以前,犀甲是春秋、战国的各国武士所羡慕的装备。史书记载越王夫差成千上万的兵士都身穿犀甲作战。在兵戈扰攘的战国时代,对犀甲的需求量的增加,迫使人们对犀牛进行长期的滥肆捕杀,就使这种生殖率很低的野生动物在我国、特别是在北方一带,数量急剧下降。

陕西关中一带,最迟到西汉晚期犀牛已经绝迹。汉平帝时王莽辅政,为了炫耀“国威”,曾赠给位于苏门答腊西北部的黄支国国王大量财物,让他向汉朝皇帝奉献犀牛。苏门答腊正是苏门犀牛的故乡。原来在中原一带常见的苏门犀却要用重金从国外进口,可见这种犀牛在中原一带已经绝迹。大约自汉代开始,自海外经广州进口犀产品的通商路线已经开辟出来。

唐代时,华南偏远的山区仍有野生犀牛存在,他们还可以向朝廷贡纳犀牛。而在中原一带已很少看到野生犀牛的踪迹。京畿苑囿中偶尔豢养的个别犀牛也是从国外进口来的,这些来自热带、亚热带的犀牛与原来本地的犀牛品种不同,它们往往适应不了中原的水土气候,常常出现冻死的情况。

外国人奉献犀牛在当时也是一件大事,唐高祖李渊的献陵就有一个用石头雕刻的犀牛形象,是为了纪念外国献犀而专门制作的。当时的铸工因为没有犀牛素材,制作的工艺品中出现的犀牛经常被描绘得走了样,或把犀牛的额角搬到头顶上去,或把犀牛的体型刻画得不伦不类。因为犀牛很罕见,犀角也更显得珍贵,在人们心目中,犀角已成为一种具有神奇功能的东西,有所谓的“却尘犀”、“辟水犀”、“辟暑犀”、“夜明犀”和“辟寒犀”,把犀角说得神乎其神。正是因为犀角的稀少和传说中的神奇,促使唐代形成了一种用犀角做腰带装饰品的时尚。官吏争相佩戴有犀角装饰的腰带,而且根据官位的高低,所佩戴犀角的品种也有差别,佩戴一条高级犀带是一种身份的标志。其中价值最高的是通天犀,这种犀角中心有一条贯穿上下两端的白线,据说能出气通天,因而价值上万。追求犀带的时尚一直持续了将近300年,这是我国古代犀牛生存历史上的第二次厄运。

自宋代开始,在中国人的眼中,犀牛已成为一种神物,有人称之为“异兽”,还有人把它和中国传统的辟邪神物麒麟和天禄联系起来,认为它是水牛和蛟龙的混血儿。明代武官补服上的犀牛形象更是滑稽可笑,像一只飞奔的羊或鹿,于谦在开封所铸著名的镇河铁犀牛形象,像一长角的水牛,同生物界的犀牛相去很远。艺术来源于生活,没有很好的生活素材,当然就不可能创造出栩栩如生的作品,这就是唐代以后的匠师的犀牛形象塑造远不如前辈的根本原因。

综观犀牛在我国由盛到衰,最后直到灭绝的历史,可以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无节制的猎捕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是使犀牛走上灭绝的根本原因,我们现代人也应该吸取这个历史教训,不然几十年、几百年或几千年以后,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某些动物对我们的后代来说,也会成为一种他们再也见不到的“神物”或“怪物”了。

古代玻璃耳珰

耳珰是中国古代妇女耳上的装饰品。汉人刘熙《释名》卷四“释首饰”说:“穿耳施珠曰珰。”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说:“耳珠曰珰”。

河南省信阳长台关一号战国楚墓,出土一件跪坐木俑,耳垂贯穿一竹棒,即代表戴有耳珰。1957年,广州先烈路三号东汉墓出土一件陶舞俑,两耳各戴耳珰一只。1974年,湖南省长沙市树木岑一号战国越墓出土一件人形柄匕首,其人物为女性,耳上戴有耳珰。1976年河南省洛阳市面粉厂西汉卜千秋墓壁画上的一名妇女,耳上也戴有耳珰。考古资料表明,战国秦汉时期妇女戴耳珰的风气甚为流行。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戴耳珰的习俗,据说起源于少数民族地区。刘熙《释名,释首饰》记载:“穿耳施珠曰珰,此本出于蛮夷所为也。蛮夷妇女轻浮好走,故以此珰锤之也。今中国人效之耳”。目前考古发掘所得耳珰,最早见于春秋战国的楚墓中。我们不知道那时的楚人算不算作“蛮夷”,但至少在汉代,戴耳珰已风行全国了。

中国古代的耳珰,有各种不同的质料,1977年8月,在湖南省常德县发掘一座东汉墓,墓中出土了深蓝色玻璃耳珰和黄金耳珰各一件。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资料,知道有金、玉、银、玻璃、骨、象牙、玛瑙、琥珀、水晶、大理石等不同质料的耳珰。

玻璃耳珰的出现,大概不会早于春秋时期,那时中国的玻璃制造业才刚刚开始。战国时期,玻璃制造业已相当发达,玻璃耳珰也有了相当可观的生产。两汉南北朝时期,玻璃耳珰在社会上已风行一时了。此时,玻璃耳珰以它五彩的鲜艳颜色、透明晶莹和明亮照人的光辉,赢得了妇女们的喜爱。所以,两汉南北朝时期妇女戴玻璃耳珰的已相当普遍。如1952年至 1964年,在湖南的汉代考古中,仅长沙市一地,就有数十座汉墓出土了各种类型的精美的玻璃耳珰。

中国古代称玻璃为琉璃。《汉书?西域传》注:“琉璃色泽光润,逾于众玉。”五光十色的玻璃,比玉还要光亮美观。如汉末建安年间诗《孔雀东南飞》,说焦仲卿妻:“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汉人王粲《七释》:

“珥照夜之明珰,焕火育以垂辉”。汉乐府诗《陌上桑》:“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西晋傅玄《艳歌行》:“首戴金步摇,耳系明月珰。”曹植《洛神赋》:“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刘祯《鲁都赋》:“插曜日之珰,珥明月之珰。”两汉南北朝文学作品中,一再提到的“明月珰”、“照夜之明珰”、“明月之珰”,说的都是玻璃耳珰。

半个多世纪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战国秦汉晋南北朝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的玻璃耳珰,尤其是汉墓,出土的玻璃耳珰成百上千,出土地点,遍及全国各地,其中以湖南、河南、湖北出土最多,四川、广西、广东、陕西、宁夏、贵州、山西、河北、辽宁、甘肃、内蒙古等地次之。

考古发现的战国秦汉玻璃耳珰,主要有无孔珰和有孔珰两种。

无孔珰两端大,中腰细。一端呈圆锥形,另一端呈鼓起的圆珠状。戴的时候,以圆锥状细端,插入人耳垂的穿孔中。1953年,河南省洛阳市有四座汉墓出土七件无孔玻璃耳珰。珰长1.9—2.6厘米,为透明的白色玻璃。此种玻璃耳珰戴上以后,从正面看去,只能见到露出在耳垂前面的圆珠,所以当时人们称它为“圆珰”,南朝费昶《华光省中夜听城外捣衣诗》:“圆铛耳上照,方绣领间斜。”西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一记载,汉成帝皇后赵飞燕,曾收到妹妹献给她的一件“合欢圆珰”礼物。河南信阳楚墓木俑,湖南长沙市树木岑战国墓人形匕首妇女像的耳珰,均属此类无穿孔耳珰。

穿孔珰中有纵贯的穿孔,用以穿线系坠饰,坠饰多为玻璃珠、玑、小铃之类。如《玄应音义》卷八引《仓颉篇》:“耳珰垂珠者曰珥”。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傅玑之珥”。素隐:“傅玑者,以玑傅著于珥。”《说文?玉部》则说:“玑,珠不圆者。”

此种有系珠、玑饰者的珥,湖南省长沙市汉墓中常有出土。

除系珠之珥外,还有系小铃之珥,走起路来,在耳际当当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