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探秘
23034000000013

第13章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4)

汉代皇后、嫔妃和公主戴耳饰时,也可以不穿耳,而是将有穿孔的耳珰,用绳系饰悬于耳旁,叫做“悬珥”。将悬珥系于发簪之首,插簪于发髻,悬于耳际,叫“簪珥”,或叫“王真”。这是一种象征性的耳饰,其用意和古代帝王冕冠上的“充耳”一样,是提醒不要妄听闲言。刘熙《释名·释首饰》:“王真,镇也。悬珰耳旁,不欲使人妄听,自镇重也。或曰充耳。充,塞也。塞耳亦上听也。故里语曰:‘不喑不聋,不成姑公’。”汉代文献记载皇妃、公主的耳饰时,常常是“簪珥”连称。《史记·外戚世家》,有汉武帝“谴钩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的记载。《汉书·东方朔传》也记载,馆陶公主私自与董君同居,汉武帝去馆陶家,要见董君,馆陶公主“乃下殿,去簪珥,徒跣顿首”。这两处记载,都是说把耳珰摘下来,以表示洗耳恭听皇帝对她们的训话。由于耳珰是系在簪上的,故摘取珥珰时,必须把簪一同取下来。

玻璃耳珰大多数为蓝色和深蓝色,其次为绿色、墨绿色、蓝紫色、黑色、浅绿色和白色。多数透明,也有半透明的。

考古发现的玻璃耳珰,据河南洛阳区考古发掘队的发掘报告记录称:“琉璃珰(玻璃耳珰)在未被扰乱过的墓中,总在人头左近发现,有些还很明显能看出是耳部。”但是,汉墓的玻璃耳珰,有一种令人费解的现象,就是人有双耳,耳珰也应成双成对才是,而且古籍也是这样记载的。

如三国繁钦《定情诗》:“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晋代傅玄《镜赋》:

“耳明珰之迢迢,点双的以发姿。”但是,各地汉墓出土的玻璃耳珰,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墓葬,只出一只玻璃耳珰。后来专家经过仔细分析研究,终于发现战国秦汉妇女,除了戴双珰(左右耳各戴一只)之外,还有戴单珰的习惯,即只有一只耳朵戴珰,并且规定只戴左耳。如洛阳烧沟汉墓的单珰,“总在人头左近发现”;湖南长沙树木岑战国墓出土的人形柄匕首,明显地看到人像只有左耳戴珰,右耳没有戴耳珰。

现存的中国早期玻璃耳珰,是战国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是通过考古发掘得到的。它们虽然在地下“沉睡”了一、二千年漫长岁月,但这些当年被称作“明月之珰”的耳饰,出土时依旧光皎如月,光辉照人,它们身上永远闪耀着中华古文明的灿烂光辉!

项羽自刎何处

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灭秦之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后为刘邦击败,被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四面楚歌声中,项羽与宠姬虞姬诀别,突围南走。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自垓下突围后,行至阴陵迷路,为汉军追上,再退至东城,只有二十八骑相随。项羽遂以二十八骑大战汉军数千追兵,击败之。在乌江边,乌江亭长备下小船,劝项羽渡江为王。项羽觉得八千江东子弟无一生还,即使自己逃生,也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自刎于乌江岸边。虽然项羽兵败自杀身亡,但自古以来人们却称其为乱世英雄,一代枭雄。

项羽自刎于乌江岸边,这本来没有什么异议。问题是司马迁在《项羽本纪》的论赞中,又有“(汉高祖)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之语。于是产生了疑问:是不是司马迁为了刻意完善英雄人物,将采撷到的民间传说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

因此有人提出,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距乌江约三百里的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此说的佐证是,在定远县境内,保存着十多处与项羽有关的遗址、遗迹;如相传为霸王迷路处的“霸王寨”、刘邦追及项羽处的“刘公桥”,还有“嗟虞墩”等,总之,可以寻找出项羽在此与汉军周旋的完整路线。

治史谨严的司马迁,会轻易将民间传闻采人史籍?这不免令人起疑。于是有人究诸史籍,提出了如下看法:“自刎乌江”与“身死东城”实为一说。秦汉时期,乌江以亭制隶属于东城县。据《舆地广记》载:“乌江本秦东城县之乌江亭,项羽欲渡乌江即此。”《太平寰宇记》称:“乌江县本秦乌江亭,汉东城县地。项羽败于垓下,东走至乌江,亭长舟待羽处也。”又:“晋太康六年始于东城县界置乌江县。”由于乌江亭曾属东城县,后来乌江县又置于东城县界,后世许多著名诗人,在他们的诗文中都以“东城”旧称代名乌江。可以断定,《史记》所说的“自刎乌江”,是对项羽死地的具体记述;“身死东城”,是对项羽死地的泛指,是“身死东城乌江”的简称。另外,“自刎乌江”不仅见载于史籍,且有史迹为证。今乌江的驻马河,原名驻马塘,因项羽驻马于此而得名。今西楚霸王灵祠,原为乌江亭长在项羽自刎之地埋葬项羽血衣和残骸后所立之亭,名曰“项亭”,时以祀之。唐时扩建为祠,规模宏伟,李白的从叔李阳冰为之篆额“西楚霸王灵祠”,长存至今。历代名人在此多有诗咏,他们对项羽的评价各有所见,但对项羽自刎乌江的史实,都是一致认可的。

韩信死因

韩信是秦汉之际的著名军事家,被汉王刘邦拜为大将,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誉为汉初“三杰”之一。

据说,韩信年轻时,穷困潦倒,曾受过洗衣的“漂母”供饭之恩,也受过地痞的“胯下之辱”,后来在刘邦的军中当过小官,很不得志。只有刘邦身边的重臣萧何识才,认为韩信是个不可多得的帅才,说服了刘邦,设坛拜将。此后,韩信果然不负重托,统率大军,定三秦、掳魏王、破代兵、擒赵王,直到大破项羽。刘邦在纵论天下得失时曾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需,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带领百万之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当代的人杰。我能够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

可是,韩信在功成名就后,却不能寿终正寝,有人说他是罪有应得;

有人说是刘邦不容人,他是含冤而死。各执一词,难分高下。

说他罪有应得的,提出如下佐证:

其一,他自恃有功,请封假王。

高祖四年,平定了齐地后,韩信派人对汉高祖刘邦说:“齐人伪诈多变,遇临楚地,是一个易于反复的国度,不设一王位来镇守,大局难以稳定,希望你委派我当个假王。”此时刘邦正被项羽围困在荥阳,日夜盼望韩信前来增援,见了韩信使者带来的信,不禁震怒异常,骂道:“我困在这里,早晚盼他来辅佐我,他竟然想自立为王!”身边的张良和陈平见势不妙,悄悄地对刘邦说:“现在我们正处境不利,无法禁止韩信称王,不如趁势做个人情,让他为我们守一方之地。不然,就会发生内乱了。”刘邦一听,顿然醒悟,连忙改口,装腔作势大骂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要做就做个真王,为什么还要当假王?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接着,他派张良赴齐,立韩信为齐王。之后,召韩信等率兵与项羽会战于垓下,大破项羽。刘邦封韩信为王,实属不得已,因而,楚汉之争一结束,他就夺了韩信的兵权,并徙封其为楚王。从此埋下了对韩信的戒心。

其二,他招降纳叛,割据一方。

项羽死后,楚将钟离昧投奔了韩信。因他二人是故交,钟离昧得以偷生。刘邦知道此事后,命韩信交出钟离昧。可是韩信很重义气,不想出卖朋友,就不肯交人。刘邦无法可施。此时,韩信初到楚地,出入都有重兵保护,仪仗威严,这更加引起了刘邦的疑心。恰在此时,有人又告韩信谋反,刘邦就下了决心,一定要除掉韩信。于是,他采用了陈平的计策,令诸侯们都到楚国之西的陈地相会,以便趁机擒拿韩信。这时,韩信已猜出了刘邦的意图,但思忖再三,想到自己本无谋反之心,何必怕见刘邦?于是,杀了钟离昧,带其首级去见刘邦。不料,刘邦还是逮捕了他,并把他押至洛阳。之后,他把韩信降封为淮阴侯,让他寓居于长安整天无所事事。韩信怏怏不乐,常常称病不上朝。

其三,他挑动和支持陈豨叛乱。

据说,韩信曾和握有重兵的边将陈豨约定里应外合,准备叛乱。又说,他曾与家臣谋划,当刘邦率军出征陈豨之时,诈作诏书,放了囚徒,再突然袭击宫中的吕后和太子。结果,这个阴谋被他的舍人的弟弟告发了。后来,吕后设计骗韩信入宫,将他斩杀于长乐宫室。上述三大罪状,足以说明韩信是个只计较个人得失、闹分裂、谋叛乱的阴谋家,他是罪该万死的。何况,刘邦为了实行中央集权,剪除异姓王侯,也是势在必行。

说他是含冤而死,且是千古奇冤的,也讲出一番道理:

其一,韩信从来就没有反叛之意。

当年,楚汉相争的紧要关头,韩信握有重兵之时,项羽常以“三分天下”为约,韩信没有反;被封齐王后,齐人蒯通曾劝韩信割据一方,借给他看相之名,以“贵不可言”相诱,以“时不再来”相激,韩信也没有反,怎么能在天下平定,兵权被夺之后,凭着一伙家丁和囚徒造反呢?

其二,汉王刘邦久有杀韩信之心。

当韩信下魏破代之后,刘邦突然接管了他的精兵;韩信破赵后,刘邦又夺了他的印符,更换了他的将领,接管了他的军队;破了项羽之后,刘邦又解除了他的兵权,并把他从齐王迁为楚王。一系列的事实说明,韩信始终是刘邦的一块心病。不除掉韩信,刘邦就寝食难安。

其三,告韩信谋反,并无确凿证据。

关于勾结陈豨之事,纯属子虚乌有。因陈豨是刘邦宠臣,韩信又与他素无交往,何谈二人密谋?举报韩信的,是韩信的舍人之弟,更不可信。

据说,那个舍人曾得罪过韩信,韩信将他囚禁起来欲以诛杀,所以舍人的弟弟才去吕后那里告韩信谋反。试想,韩信谋反这样的重大机密,能泄露给一个罪徒的亲属吗?

其四,剪灭异己,是刘邦预定的国策。

经查,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而被刘邦册封的七个王,没有一个有好的结局。梁王彭越、越王张敖、楚王韩信都以“谋反”之名被枉杀。楚信王、淮南王黥布、燕王卢绾,被逼反叛,而被消灭。只有势力最小、封国偏远的长沙王吴芮,因谨小慎微而得以残存。看来,杀掉一切能征善战,功高震主之辈,以安定刘家天下,是刘邦预定的国策。

韩信曾说过:

狡兔死,良狗烹;

飞鸟尽,良弓藏;

敌国破,谋臣亡。

这番话,道出了许多开国功臣的凄苦结局。

至于韩信真正的死因,也许会成为人类历史长河中永远无法开启的篇章。

司马迁遭遇“宫刑”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于一个官宦之家,从小饱读诗书,满腹珠玑,撰写了名扬千古的《史记》。就是如此才华横溢的人,却被汉武帝处以了宫刑(割去了男性外生殖器)。汉武帝也算一位明君,他为何如此不爱惜人才呢?

当时,汉武帝麾下有一员爱将,名叫李陵。李陵身材结实,骑射技艺高强,而且爱兵如子,颇得大家赞赏。汉武帝也颇喜欢这员悍将,在一次出兵征伐匈奴时,汉武帝命官为骑都尉的李陵负责押运粮草的任务。李陵向汉武帝建议说:“不如让末将率兵五千,深入敌军腹地,打他一个措手不及,让敌军心神大乱之后,再命我主力围而歼之,定能大捷。”汉武帝大喜,同意了李陵的计策。在天汉二年九月(前99年),李陵率五千步卒从居延出发,一路上马不停蹄,直接插入了匈奴境内的心脏地带。在滩稽山一带,李陵与匈奴的主力交火,李陵的奇兵勇猛无畏,把3 万匈奴骑兵杀得四处逃窜。匈奴首领单于以为遇到了大队人马,赶忙派人四下搬援兵。李陵机动灵活,与匈奴兵展开了游击战术,几日下来,便歼灭了单于精锐300余名。就在胜利曙光初见之前,李陵的一个部下被俘,供出了李陵仅有5000兵马,单于得知后,调动了8万兵马围住了李陵,李陵在弹尽粮绝之际,被单于俘获。

汉武帝得知李陵已被单于俘降后,龙颜大怒,当即廷议李陵之罪。

有些见风使舵的大臣见皇帝气得面色通红,便齐声斥责李陵叛国之罪当诛。时任太史令的司马迁为人耿直不阿,见大臣们落井下石,很是不平,他出班奏道:“以臣看,李陵不仅罪不当诛,而且应该褒扬。他以区区5000人马,插入匈奴心脏,把单于的8万大军打得魂飞胆破,这是何等的英勇!如果我们的援军早点到达的话,说不定早已凯旋了。李陵对圣上忠心耿耿,他既然不肯以死名节,定是想日后将功赎罪以报圣恩。”司马迁的话中肯公允,有理有据,但盛怒中的汉武帝不仅不采纳司马迁的谏言,而且以蛊惑诬罔之罪名,将司马迁押入了大牢。司马迁因拿不出赎“罪”的钱,只好忍辱被处以宫刑。

司马迁在经历了痛不欲生的官刑之后,他迅速地从生理及心理的巨大痛楚中走了出来,继续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创作《史记》。《史记》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全书共130篇,50余万字,时序自五帝起,至汉武帝太初止,囊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学、科技等诸多范围,以纪传为干,创立了史书的崭新体裁,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在中国封建统治时期,世人极为重视子嗣延续,宫刑能让人断子绝孙,这在当时而言,受刑人在饱尝肉体的痛楚之余,更要承担巨大的社会压力与羞辱。而司马迁却以一个刑余之身,撰写出了万世不朽之作《史记》,如没有坚强的恒心和宽阔的胸襟是难以想象的。

马王堆三号汉墓世界之最

一、世界上最早的帛书地图

湖南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幅绘在帛丝绸上的边长为96 厘米的正方形地图。据考证,该图大约绘制于吕后末年,即公元前180年左右,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是目前地球上现存最早的绘在绢帛上的地图。

这幅地图的方位为上南下北,与现在的地图上北下南恰恰相反。地图所包括的范围地跨今湖南、广东、广西三省,具体地点大致是今天广西全州、灌阳等地以东,湖南双牌县以南,广东连县以西,南至广东珠江口外的南海。地图有主区和邻区的明显划分:主区说细,邻区简略。主区是汉初诸侯吴氏长沙国的南部,即今天湖南汀江第一大支流水域地图。

邻区是汉初诸侯南越国的辖地,主区的比例大致为17万分之一至19万分之一,如果用当时的度量制计算,大约图上一寸相当于实地十里,即为一寸折十里的地图。邻区的比例大致为主区的三倍,地图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作为自然地理要素的山脉、河流,又有作为社会经济要素的居民点、道路等,而山脉、水系、居民点、交通网四大要素,正是现代地图的基本要素,所以,这应是一幅相当于现在的大比例尺的地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