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探秘
23034000000011

第11章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2)

这些如同真人真马的陶俑陶马依次排列在三个俑坑中,共8000件。陶俑身材高大,约1.8米左右,容貌不一,神态各异,浑然一体。陶马则昂首肃立肌肉丰满,装备齐全,栩栩如生。还有130多辆战车及大量的铜兵器、金、铜、石饰品等。这些陶人陶马和青铜兵器的精良和完美令人叹服!它是一个人间奇迹,也是一个难解之谜。它是让许多人困惑了多少代都没有找到答案的一团谜。试举4例如下:

其一,为何没有统帅俑?

这些陶俑无论是步兵、弩兵、骑兵、车兵,都属武士俑,并不见统帅俑。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认为,可能是按秦制,每次出征前由秦王指令,一名将帅任统帅。而修建作为指挥部的3号坑时,将帅还未任命,工匠们不敢随意塑一位作统帅。还有人认为,也可能是因为秦始皇是秦军最高统帅,为维护皇帝的绝对权威和神圣尊严,不能把秦始皇的形象塑在兵马俑坑中。这两种说法,都是猜测而已,并无定论。

其二,兵马俑为何被焚毁?

发掘兵马俑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一二号俑坑的木结构几乎全部被烧成炭迹或灰烬。陶俑和陶马耳上的彩绘颜色经火烤大都脱落,有的青灰色陶俑被烧成了红色。俑坑经火焚后全部塌陷。陶俑和陶马被砸,有的东倒西歪,有的身首异处,有的头破腹裂,有的臂断腿折,有的断成数段,有的成为碎片,完整的很少。

俑坑的火是谁放的呢?后人推测有三种可能,一是秦人自己点的火,以烧毁祭墓物品及墓周的某些建筑,使死者灵魂将此带去阴间享用,即所谓“火祭”。但是,如果真的是出于古代的丧葬制度和民间风俗习惯而焚毁掉,为什么只烧一二号坑而不烧三号坑呢?假如真的是秦人自己烧的,那么肯定从建成到焚毁的间隔时间不会太久。可是据考古发掘来看,俑坑底下浸地砖上普遍都有十几层的淤泥层,这种淤泥层绝不是四五年能够形成的。

二是秦兵马俑可能是被项羽率领的军队焚毁的。据 《汉书》、《史记》、《水经注》等史籍记载。烧秦宫宝,火三月不灭。但上述史书中并没有一个字明确记述项羽军队焚毁秦兵马俑之事,甚至连秦兵马俑的字样都没提到。因而,把烧马俑的罪过加在项羽的头上,只能是后人猜测罢了。

三是兵马俑坑中的火是因为坑内的陪葬物等有机物腐败产生沼气,自燃而造成的。但是,同样的俑坑,同样的环境条件为什么只烧了一二号坑而三号坑却没有起火呢?这也没有科学的根据。

其三,陶俑制作之谜。

兵马俑坑中的陶俑和陶马均是泥制灰陶。经观察,没有发现模制迹象,肯定是一个个地雕塑而成。陶俑、陶马身上原来都绘有鲜艳的颜色,因俑坑被毁,加上长期埋于地下,颜色几乎全部脱落,但从局部留的颜色仍可窥见颜色的种类繁多,有绿、粉绿、朱红、粉红、紫蓝中黄、桔黄、纯白、灰白等。各种色调和谐、艳丽,更增添了整个军阵的威武雄壮。

这些陶人陶马在暗无天日的地下掩埋了20多个世纪,出土后,仍然保持了色泽纯、密度大、硬度高的特点,以手敲击,金声玉韵,真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当代的制陶工艺大师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至今仅能仿造一些简单的陶人。他们想要复制陶马,反复试验竟无一成功。

秦代这种杰出的泥塑工艺和制陶工艺,使后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但它的技术、配方,都失了传,成了谜。

其四,青铜剑铸造之谜。

从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剑,长86厘米。剑身上有8个棱面,极为对称均衡。19把青铜剑,误差都不到10丝。它们历经2000年,从地下出土,都无蚀无锈,光洁如新。用现代科学方法检测分析,这些青铜剑表面竟涂有一层厚约1/100毫米的氧化膜,其中含铬2%。这一发现立即震动了世界。因为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是一种近代才掌握的先进工艺。据说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年才先后发明之,并申请专利,而且,它只有在一整套比较复杂的设备和工艺流程下才得以实现。秦人的铸造水平之高,真是不可思议。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这些青铜剑的韧性也是异常惊人的。有一口剑,被一具150公斤重的陶俑压弯了,弯曲度超过45度。当陶俑被移开的一瞬间,奇迹发生了,青铜剑反弹平直,自然还原。这精湛的铸剑技艺,令人瞠目结舌,这也是一个难解之谜。

围绕兵马俑的谜团不胜枚举,将来,随着科学的进步,考古的深入,将会逐渐找到答案的。

孟姜女其人真相

自古以来孟姜女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位“贞烈女神”,受到了历代上自帝王、下至百姓的敬仰。山海关东边的凤凰山顶上的孟姜女庙,也是香火不断。

孟姜女是何许人也?她为何有此尊荣?

据说,远在秦始皇时期,有一对新婚夫妇,男的叫万喜良,女的叫孟姜。两人相亲相爱,难舍难分。可是,新婚才三日,新郎万喜良就被强征为民夫,去远方修长城去了。从此,两人相隔万水千山,无音讯可通。孟姜女思夫心切,为万喜良一针一线赶制了一件寒衣,只身上路,决心万里寻夫。踏过了千山万水,她终于来到了北方崇山峻岭间的长城脚下。

可是,在那些饥寒交迫、蓬头垢面的成千上万的民夫中,她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丈夫。后来,听人说万喜良经受不了繁重的劳动,已经冻饿劳累而死,尸骨就埋在长城脚下。她一时悲痛欲绝,放声大哭,三日三夜痛哭不止。悲怨之情惊天地泣鬼神,突然,“轰隆”一声,长城一下子倒塌了800里。万喜良的尸骨见了天日,孟姜女痛不欲生,在绝望之中投海而死。这就是“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那么,孟姜女是否实有其人?哭倒长城是否实有其事?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兴趣,纷纷进行了种种推测和考证。

据说,万喜良和孟姜女两人都有故事原型。万喜良的原型是春秋时齐国的大夫杞梁殖,孟姜女的原型是杞梁之妻。

原来的史实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是这样记载的:

公元前550年,齐国的齐庄公率领军队攻打卫国和晋国,回师的时候又偷袭了莒国,不承想遭到了顽强的抵抗,齐庄公的大腿受了伤。当天夜里,齐庄公派杞梁殖和华周两人带一支奇兵埋伏在莒国都城附近。

第二天早晨才发现这支伏兵被莒国人包围了,双方经过一番激战,这支伏兵全军覆没,杞梁殖战死疆场。《列女传?杞梁妻》则写道:杞梁妻没有儿子,也没有五服以内的亲戚,她在临淄城外,迎接杞梁殖的尸体,抚尸痛哭,整整哭了10天。突然一声巨响,城墙倒了半截。人们都说,这城墙是杞梁妻哭倒的。掩埋了丈夫的尸体之后,她也投水自尽了。

看起来,这时的孟姜女还叫“杞梁妻”,哭倒的也不是秦长城。

后来,在唐、五代《敦煌曲子集》的曲子《捣练子》中,出现了孟姜女的名字。全曲是:

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烟山更不归,造得寒衣无人送,不免自家送征衣。

长城路,实难行,乳酷山下雪纷纷,吃酒则为隔饭病,愿身强健早还归。

在这支曲子里,故事情节已粗略具备,但尚无“哭倒长城”一节。

待到五代贯休的诗中,才有一个完整的结尾,即因孟姜女的恸哭亡夫,使长城倒塌,夫尸出土,于是夫妇的魂魄相随回乡。

综上所述,“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演变是这样的轨迹:

《左传》:杞梁殖战死。

《列女传》:杞梁妻哭城、城崩、赴淄水而死。

《敦煌曲子词》:孟姜女赴燕山长城送寒衣。

五代贯休诗:孟姜女哭倒长城。

然而,事实是,长城是不可能被人哭倒的。人们之所以把发生在春秋时期的吊亡故事强加在秦始皇头上,主要是反映了人民对造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秦代暴政及繁重劳役的强烈愤恨和反抗精神。

其实,修筑长城是历代封建王朝各种劳役中最为残酷、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两千年来,屡修屡补。强征无数民夫,任何时候任何朝代都会产生孟姜女那样的悲剧。“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是对历代帝王暴虐统治的控诉,也是对受压迫人民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精神的歌颂。而孟姜女也成为中国坚贞不屈的杰出女性的代表。

徐福其人

徐福,也名徐市,秦始皇时齐地琅琊人。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东巡琅琊,“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于是百姓悲痛相思”。《史记》的这一说法,为中日两国许多史书引用转述,在中国古代外交史上,徐福堪称知名人物。

但是,围绕着徐福,有许多悬而不决的疑谜。首先,有无徐福其人,就有人提出怀疑。认为有关徐福的事迹,只是司马迁根据传闻所记,目的是借秦始皇信神仙、迷方士的行为,来讽喻汉武帝相似的爱好。有关这一点,在本世纪初,中日学者查证大量史料,进行深入研究后,基本上肯定了历史上确有徐福其人,司马迁的记载是可靠的。

其次,是关于徐福的故里。《史记》记徐福为“齐地琅琊人”。1982年6月,江苏赣榆县进行了一次地名普查,在县城北金山乡南一公里的地方发现一个叫“徐阜”的自然村。据当地人说,“徐阜”原名“徐福”,明清时仍称“徐福村”。另据出土文物可知,赣榆县在战国时属齐地,秦时属琅琊郡。由此看来,位于今江苏赣榆县城北金山乡南一公里的徐阜村,应是徐福故里。也有人根据历史地理沿革情况认为,江苏赣榆不可能是徐福故里,徐福故里应是汉代的徐乡县,故城在今山东龙口市黄县镇西北。

第三,在徐福为何东渡的问题上,论者说法各异。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之药,东渡求神仙自是一说。但不少学者分析当时的社会状况,认为秦灭六国时,大批燕、齐遗民渡海避难,徐福的童男童女就是其中一支。还有人说,徐福是利用秦始皇求仙之私心,而借其力以自殖民于海外,是“预定之计划”。

第四,徐福东渡是否到了日本,这是诸谜中争论最为激烈的一个。

最早提出徐福到日本定居的,是五代后周的义楚和尚,其著《义楚六帖·城廓·日本》载:“日本国亦名倭国。东海中。秦时,徐福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国,今人物一如长安。”据义楚自述,这一说法得之于他的日本朋友弘顺和尚。近代的中日学者最初也都首肯此说,并指出至今日本新宫市还保留着徐福和他的侍员七人墓、徐福祠等遗迹,每年八月新宫市还要举行大祭仪式。甚至有人提出,徐福到日本后建立了日本王朝,徐福就是神武天皇。但是,也有很多学者对徐福到过日本一说,提出疑问。他们认为,徐福的船队无法战胜海洋上的狂风恶浪,只能停留在中国千里海岸的各个港口成沿海大小岛屿上,并逐步向中国内陆移居。

日本学者更有兴起否定之说者。他们认为,徐福东渡日本多属牵强附会,日本神武天皇是神话时代的人物,根本无法与徐福挂钩。新宫市的徐福遗迹,是后世好事者的伪造。传说中徐福到达的三神山,只是渤海湾的小岛,并非日本境内,他们还进一步考证说,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产生于十世纪左右的日本,随着中日交流的频繁,常有日本和尚来到中国,他们带来了有关徐福的传说。中国的义楚和尚不辨真伪,记入《义楚六帖》中。到了宋代,中国人已对此深信不疑,于是以讹传讹,直至今日。

即使是同意徐福曾到日本的学者,对于徐福的登陆地点,也各执一词。有的认为,徐福是在今新宫市东北数里的波多须浦登陆的,此处至今又名“秦住”、“秦须浦”,并留有秦氏后裔。波多须浦面临太平洋,自古以来就是船舶出入的港口,稍向内陆深入,便是广大的近畿平原,有关徐福的遗迹如徐福祠、徐福冢等,都在这里。但据《日本书纪》和《续日本纪》记载:东汉灵帝曾孙河智使主曾“率十七县人夫妇化”。这些汉人,被集中安置在高市郡桧前村居住,这一地区成为汉人主要活动天地。因此,另有人认为,根据当时的自然条件与航海技术。徐福一行的路线应与他们相似,登陆点不会是波多须浦徐福东渡。虽是两千多年前的旧事,却是中日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课题。可惜迄今为止,仍有众多有关徐福的疑谜无法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这是司马迁著史时所始料而未及的。

吴广之死因

吴广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他和陈胜所领导的农民起义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程,具有积极的意义,他们的失败也给予了后人许多启迪。对于吴广的死因人们也是众说纷纭。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一场席卷全国的农民大起义爆发,最终埋葬了秦王朝。最初点燃革命烽火的是陈胜与吴广,他们率九百戍卒揭竿而起,很快汇成一支巨大的洪流,建立了张楚政权。不久,陈胜以吴广为假王,率重兵进攻荥阳(今属河南)。

然而,正当起义斗争深入发展时,吴广被其部将田臧杀死,这一事件给起义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吴广为什么会被杀?据《史记·陈涉世家》记载,吴广领兵攻荥阳时,另一位起义将领周文率十万义军直捣咸阳,因孤军深入,形势极为不利。数月后,终因寡不敌众,惨败于渑池(今属河南)。这时,秦王朝组织数十万军队,反击义军。田臧等人见周文战败,秦军不久即至,荥阳迟迟未克,就准备分部分兵力牵制荥阳之敌,以大部分精兵迎击秦军。他们相与商议说:“今假王(吴广)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殊之,事恐败。”

于是假借陈胜之命杀了吴广,献其首级于陈胜,“陈王使使赐田臧楚令尹印,使为上将”。时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十一月。从这段史料可知,吴广骄蹇自大,刚愎自用,以至于部下无法与他商议军事行动计划,不得不杀之。有的通史著作据以称“吴广骄傲无能,被部将田臧杀死”。然而这一结论,并非无懈可击,理由是:一,《史记·陈涉世家》称“假王骄,不可与计”,此话出于欲取代吴广的田臧等人之口,其可靠性值得怀疑。

二,《史记·陈涉世家》载:“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在此用了褒词,可见吴广的为人并不是如田臧所说的这般“骄蹇”。三,《史记·陈涉世家》中仅载陈胜为王后骄傲、武断的行为,对吴广的“骄蹇”只字未提,怎能凭田臧的一面之词妄下定论?

在上述疑问的基础上,人们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一说认为,田臧和吴广在军事行动上存有分歧,无法统一。面对强大的秦军,田臧不得已杀吴广,以求预定的军事行动能顺利实施。其后,田臧取得陈胜任命,分兵留守荥阳,亲率主力迎击秦将章邯所率秦军于敖仓,结果兵败而死。

一说认为,吴广之死与陈胜有关。陈胜为王后,任用亲信,妄杀故人,苛察臣属,使诸将士离心;与吴广的关系也不如初起事时那么融洽、默契。可以推测,田臧杀吴广得到了陈胜的默许。否则又何须“献首于陈王”?而砍掉陈胜左右臂的田臧,又怎能当令尹、为上将?

还有一说认为,对吴广的死因,应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考察,秦末农民战争时期,群雄蜂起。田臧是个怀有个人野心的人,不甘久处吴广之下又苦于无法超越他,因此说吴广“骄,不知兵权”,或许只是除去吴广以取而代之的借口。

吴广被杀的原因,没有更多的史料来确定某一说。但一位农民战争的领袖,没有死在杀敌的战场上,而倒在部属的刺刀下,个中原因,终究还是值得探究的。

“金缕玉衣”